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宜溧低山丘陵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茗岭“紫笋”贡茶已闻名于世。解放后本区茶叶生产迅速发展,是江苏省茶叶集中产地。平均亩产干茶54.3公斤,高产茶园达200多公斤,是本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本区气候、土壤条件适宜,茶树栽培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2.
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存泽 《中国茶叶》2006,28(3):34-35
大力垦辟茶园,发展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是茶叶生产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实现茶叶增效、茶农增收的重要措施。安徽省绩溪县扬溪镇从1994年开始陆续引进无性系良种茶苗,发展早生良种茶同约350亩,茶树长势良好,效益开始湿露。笔者总结多年来新茶园栽茶的实践经验,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品种对改进茶叶质量、提高茶叶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茶叶生产者无不把选用良种作为提高种茶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措施,茶叶科学工作者更是把选育符合生产需要的优良品种当作一个重要的课题。早在建所之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开始了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的方法,选育出了一批优良的品种、品系,有些品种、品系已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最近,从鸠坑种中选育出的早生、高产、优质的绿茶品种碧峰,从平阳云大中选育出的早生、高产的红、绿茶兼优  相似文献   

4.
王立 《中国茶叶》1995,17(6):8-9
茶叶生产从追求产品数量增长转向高产优质高效,这是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是当今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目标。茶树上所发芽叶数量和质量与茶叶生产的“两高一优”有着密切的关系。茶树高产优质是开源,省工节本是节流,开源与节流是高效的两个方面。获取茶叶高产优质的关键,概括起来,一是抓发芽数量,二是抓芽叶的质量。茶树芽叶数主要对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起作用,芽叶质量取决于芽叶内含成分和持嫩性等。高产与优质,在茶树遗传上呈明显的负相关。在栽培上,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与树势,优化茶树发芽而达  相似文献   

5.
三个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乌龙茶良种,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需要和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茶树育种工作的永恒课题.大红袍、铁观音、肉桂均为我国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资源,从这些品种中选育出的3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和鉴定,成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将选育鉴定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早新茶上市,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4年2月进行了“茶树一喷早”应用试验,以探索其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茶树一喷早(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出品)。  相似文献   

7.
茶叶高产优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介绍茶树良种对提高产量的作用,种植良种对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茶树良种的特点和如何选择茶树优良品种,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从1980年开始种植,到1985年春止,共发展密植茶园(4000~18000株/亩)2178亩.收获于茶4218担,获得产值126万元,占农业降资回收率54.8%.为探索适应本地区茶树种植的最佳密度,获得"早成园、早高产,早收益"的目的,我场于1981年进行茶树栽培密度比较试验,1984年试验已告一段落,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发展茶叶生产,要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选择宜茶土壤以及按照茶叶高产优质的要求,对土壤进行培肥,是茶树栽培研究最基本的课题。我省茶树多种植在第四纪红色粘土、紫色板页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这些土壤对茶叶高产优质的效应,过去有些报道,但三种土壤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研究,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福鼎大白菜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茶树地方良种。它具有早生、高产、红绿茶品质兼优和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在福大自然授粉子代群体中选择,是可以培育出部分经济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超越母本水平的新良种。为了丰富茶叶生产用种,提高茶叶经济效益,1960—1986年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发展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是茶叶生产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条件.近几年来,安徽省马鞍山钢铁公司茶场(简称马钢茶场)为满足10万职工对茶叶的需求,增强茶叶生产后劲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从1991年开始每年都从良种场购进无性系良种茶苗,发展良种茶园,到现在良种茶园已达1000余亩,茶树长势良好,效益开始显露,1994年以来已连续两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现根据本场几年来种茶实践的经验教训,谈一谈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茶树新品种选育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其种植时间长达数十年,因此,实行茶树良种化,是实现茶园持续高产、稳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预计茶叶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饮料。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21世纪的来临,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更丰富的茶叶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茶叶的需求,更丰富的茶叶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茶叶的需求,茶树新品种选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未来茶树新品种选育发展方向作一浅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初期,贵州省渭潭茶叶研究所提出了茶园“密植免耕”栽培技术以来,一般认为可以达到早投产、早高产、早见效,但是否能比较长期的高产、稳产,茶树的树势与群体结构如何?这就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我市于1978年底在部分场队建立了一定面积的密植茶园外,还在澳美镇五$茶场建立了十五亩的黄谈、毛蟹、梅占三个品种的单条列、双条列、三条列、四条列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通过十五年来的观察记载,我们认为茶树密植栽培不但具有早投产、早高产、早收益,又能长期稳产、高产。因此,我们将该场近五年来进行的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种…  相似文献   

14.
采摘茶叶是茶树栽培的目的,亦是培养树势的重要措施,因此,茶叶采摘是保证茶叶品质及茶树持续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早在50年代我国就提倡早采嫩摘,按一芽二三叶标准采制大宗红、绿茶。60年代初广大茶叶工作者对茶叶采摘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因地、因树、因茶类制宜的采摘方法,广大茶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深刻地认识到合理采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叶的合理采摘问题普遍被忽视,采摘粗放,品质下降,给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茶树要取得优质高产,不仅需要适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更需要依据茶树生育的营养条件进行肥培管理。近几年来,茶园施用的氮素肥料种类多,质量好。随着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茶叶产量,产值与成本三者已成为茶叶生产单  相似文献   

16.
创造茶树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高经济效益是茶叶生产与茶树栽培研究的中心问题。本试验在我所以往对茶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一九七三年选一九六五年定植的梅占品种茶园1.35亩进行。通过十年的试验研究,应用深耕改土、增施肥料,补植缺株、修剪养蓬、合理采养、及时中除、防治虫害等综合性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获  相似文献   

17.
茶树合理密植是快速成园早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相应的加强培育管理,则可获得早成园、早高产、达到早收益,少投资、短周期、高效益的目的。广东省国营新华农场从1980年起开始种茶,迄今发展面积达到2450亩,总产达30万公斤,其中投产茶园1600亩,平均亩产达150公斤。粤西垦区已有十六个农场17000亩茶园,应用茶树密植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经我省有关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努力,在茶树品种引进和选育、茶叶高产优质栽培、茶园土壤肥料、茶树病虫害防治及生态茶园建设、红碎茶创制、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形势发展,目前我省茶叶生产存在品种老化、成本高、市场不规范、效益差、体制等问题。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加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运用高新技术等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一、茶叶科技成果与推广应用 本世纪我省茶叶科技的进步,主要是1949年以后才真正得到发展和壮大。几十年来,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对老茶园改造、新茶园开垦、茶树品种选育、扦插育苗、土壤肥料、高产优质栽培、病害虫防治、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及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大批实用型成果,获省、部、厅级以上的成果将50多项。为推进我省茶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茶叶科技主要成就概述如下: 1.茶叶科研教育体系的形成:我省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本世纪茶叶科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0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率先开设茶叶专业课,培养茶叶专业人才,19  相似文献   

19.
兴宁县茶林场是六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国营茶林场。现有茶园面积120亩,其中投产茶园105亩,茶树品种以梅占、锅(了口)水仙和云大种为主。近几年米,他们为了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场的茶叶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20.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6):41-41
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很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茶叶产量低,质量差,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改变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低质面貌和提高茶农经济收益等问题在该茶区走访了广大茶农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自茶园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不少承包户的茶叶生产连年增收,亩产值可达干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在此,向广大茶农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1.重点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我国茶区春茶期间气候适宜,茶树营养充足,茶叶品质好,价格高。因此,增加春茶产量,提高春茶比重,多产质量高、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和高档茶是实现当年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一般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