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存放时间普洱茶内含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存放时间普洱茶主要内含成分的变化,选取了自然存放条件下,相同存放地,不同存放时间的9个普洱茶茶样,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普洱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水分和水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茶多酚、氨基酸呈减少趋势;普洱生茶咖啡碱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普洱熟茶呈增加趋势;灰分含量变化随普洱茶年份的增加无规律性变化。通过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显示存放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茶多酚含量,为今后普洱茶的深加工及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邀请国家级评茶师分别对8个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生茶和熟茶)茶样进行感官评审,并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结果]生茶和熟茶的感官品质、陈化程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同一品牌茶叶,随着茶叶存放时间延长,生茶和熟茶的茶多酚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同年份的生茶、熟茶茶多酚含量也有明显差异,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是熟茶的2.8~5.4倍.[结论]由于加工工艺不同,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在香气、滋味、汤色及茶多酚含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年份越久其茶多酚含量越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茶多酚含量,为今后普洱茶的深加工及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邀请国家级评茶师分别对8个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生茶和熟茶)茶样进行感官评审,并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结果】生茶和熟茶的感官品质、陈化程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同一品牌茶叶,随着茶叶存放时间延长,生茶和熟茶的茶多酚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同年份的生茶、熟茶茶多酚含量也有明显差异,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是熟茶的2.8~5.4倍。【结论】由于加工工艺不同,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在香气、滋味、汤色及茶多酚含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年份越久其茶多酚含量越少。  相似文献   

4.
传统单丛茶的干燥均采用烘干方法进行,试验对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单丛茶加工上的应用进行尝试.通过对处理茶样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和主要内含物质含量测定分析,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可有效地保护单丛茶的色、香、味特征,能有效地减少夏荼茶叶中的苦涩味,可丰富单丛茶的制作工艺和产品风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云南大叶茶树品种云抗 10 号加工成晒青毛茶及普洱熟茶的最佳加工技术,为实现云抗 10 号制成高品质普洱茶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杀青程度(嫩杀、适杀、老杀)及2个揉捻程度(轻揉、重揉),加工成晒青毛茶和普洱熟茶,检测分析其内含成分,并审评其感官品质。【结果】云抗10号采用嫩杀+重揉捻加工的晒青茶感官效果不理想,发酵成熟茶后感官符合普洱熟茶的品质特征。采用适度杀青+轻揉捻处理的晒青茶感官整体品质最佳(总评分为93分),发酵成熟茶(总评分为92.8分)次于嫩杀+重揉捻样品,但内含成分如氨基酸、咖啡碱、茶褐素、水溶性果胶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6%、3.39%、18.56%、3.63%。【结论】加工云抗10号普洱茶原料采用嫩杀+重揉捻可行,适度杀+轻揉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含水量对普洱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破坏性实验方法人为改变普洱茶中的含水量,并在贮藏过程的不同时间段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测定,研究贮藏过程中普洱茶(饼)的含水量对其品质的影响,分析贮藏过程中普洱茶品质的变化与其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量为26%以上的茶样在平均温度为15℃、平均湿度为65%的环境中贮藏60d时出现霉斑,其余较低含水量的茶样能够正常贮藏且无霉变;茶样含水量为11%时茶褐素含量增加值最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普洱茶中灰分、茶多酚的含量减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增加;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与茶样含水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普洱茶在贮藏的过程中,其内含物质和品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香气是普洱茶品质中的重要因子。【方法】文章利用电子鼻技术分别对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3款分别贮藏在18个地方茶样进行检测,共计50个茶样,运用SPSS22软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筛选,通过Win Muster软件,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和Loading(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法)分别对茶样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电子鼻检测的不同茶样的G/G0电导率比值的分析,比较不同贮藏地的普洱茶香气之间的差别。【结果】在采用PCA分析时,叶底法相对与其他3种香气采集方法能够较好地区分贮藏在不同地方的这3款普洱茶;3款茶样在不同的贮藏地发生变化的主要香气类型为硫化物等,且硫化物的变化最大、含量最多;通过PCA分析能较好地区分贮藏在不同地方的普洱茶香气。【结论】不同的贮藏环境对普洱茶香气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黔湄系列品种所制普洱茶品质,以晒青、炒青为原料,采用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生产普洱茶,并用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黔湄系列普洱茶滋味带鲜爽味、叶底嫩、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远远大于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的含量。可为贵州茶产业多样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压脉冲电场对云南普洱茶总灰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PEF)对茶样进行处理,检测经HPEF处理前后茶样的总灰分含量,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生茶和熟茶)、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的普洱茶经过处理的茶样总灰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同年份的生茶和熟茶总灰分含量有差异,其中生茶的总灰分含量比熟茶低;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总灰分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等级越低茶叶的总灰分含量越高。所选的16组茶样中有3组已经超过目前国标规定的总灰分含量。经不同条件HPEF处理后的茶样,总灰分含量都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提供了用物理手段降低茶叶总灰分的方法,对了解和掌握茶叶中灰分限量指标以及云南普洱茶总灰分的检验监控现状,改善普洱茶卫生状况,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产地白茶的品质特征,对贵州黔南、山东日照、云南西双版纳、四川雅安、安徽黄山、湖北恩施、福建南平等7个不同产区生产的白茶样品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白茶品质风味各有特点,以云南西双版纳的茶样感官品质综合得分最高;茶叶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云南西双版纳、四川雅安、福建南平等地所产茶样的主要品质化学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