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抽穗前和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及结实期植株的氮素运转量,但明显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的表现趋势基本相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人工插秧较机械插秧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累积比例、结实期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而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运转贡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低于机械插秧。  相似文献   

2.
巢湖地区水稻氮肥利用率和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条件下,对皖稻52和宁粳3号在不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和300 kg·hm-2)下的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后,水稻产量增加较少,超过240 kg·hm-2,水稻产量开始下降。当施氮量从60 kg·hm-2增加到300 kg·hm-2,皖稻52和宁粳3号的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分别为75.1%~49.4%和62.1%~50.2%;氮肥农学利用率(AEN)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为17.3~7.33 kg·kg-1和16.8~8.64 kg·kg-1。通过拟合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计算,水稻皖稻52和宁粳3号的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分别为178 kg·hm-2和190 kg·hm-2。此时,水稻可维持较高的产量和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2011至2013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台站进行小区试验,研究施氮量(0、202.5、270、337.5、405、540kg·hm-2)对春玉米的产量、矿质氮累积及氮素平衡的影响,提出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270kg·hm-2时达到最大,氮肥利用率为26.6%。春玉米的吸氮量呈抛物线型,在实际施氮为309.3kg·hm-2时,吸氮量最高。施氮量为337.5kg·hm-2为氮的表观损失量迅速增加的拐点;随着施氮量增加,收获期NO-3-N残留量显著增加。各处理表观损失率高达70%左右,氮肥土壤的残留率为17.5%左右,说明过量施氮会使表观损失量迅速增加。当施氮量为282.6kg·hm-2时,氮输入与氮输出达到平衡(平衡值为0),也就是说明此施氮量水平能满足作物的需氮量。结合土壤肥力状况,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情况考虑,北方平原区氮肥投入阈值为270~337.5kg·hm-2,能保证春玉米高产,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机插武运粳30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武运粳30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纯N225、270、315、360 kg/hm~2)及3个栽插密度水平(株行距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30 cm)试验,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武运粳3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成穗率等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施氮量在27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施氮量225和360 kg/hm~2处理。增加施氮量能显著增加武运粳30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但氮肥过多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下降。栽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栽插密度变小,有效穗数降低,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增高,在株行距为14 cm×30 cm条件和12 cm×30 cm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明显,但高于16 cm×30 cm条件。[结论]在施氮量275 kg/hm~2和株行距14 cm×30 cm的组合下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可充分发挥武运粳30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两系杂交中籼稻产量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高产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为材料,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两系杂交中籼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以及功能叶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55 kg·hm-2范围内,两系稻产量、群体质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以255 kg·hm-2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1786.4 kg·hm-2)、氮肥农学利用率最大;施氮量增加到300 kg·hm-2,产量、群体质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下降。氮素营养影响水稻衰老进程,适宜施氮量(255 kg·hm-2)和较高氮肥农学利用率,能保证两系杂交中籼稻齐穗后功能叶不早衰,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提高和光合产物积累,使后期物质积累贡献率提高,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进行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 施氮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可实现1125 t·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动范围内,不同施氮量对武运粳27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可达到显著水平,对每穴穗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用纯N 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此时理论产量11 745 kg/hm~2,可实现11 250 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动范围内,不同施氮量对武运粳27的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可达到显著水平,对穴穗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季土壤矿质态氮淋失特征及产量变化,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 kg·hm-2,分别用N0、N90、N180、N270、N360表示),采用地下淋溶原位监测的方法,测定了玉米生育期间的土壤氮素淋失动态、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 表明:硝态氮(NO-3-N)是春玉米季旱地土壤矿质态氮淋失的主要形态,占总淋失量的90%~91%;施用基肥和苗期追肥后1~3周出现氮素淋失高峰,是防控氮素淋失的关键时期;随施氮量增加,矿质态氮淋失量呈指数上升趋势,表现为N360(70.46 kg·hm-2)>N270(39.65 kg·hm-2)>N180(26.33 kg·hm-2)>N90(18.55 kg·hm-2)>N0(6.54 kg·hm-2),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氮肥表观淋失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在N180处理下,淋失率最低,为10.99%,较N270、N360处理分别降低1.27、6.76个百分点;玉米籽粒产量先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施氮超过180 kg·hm-2后进入平台期,N180处理下氮肥表观利用率达到最高,较其他处理增加14.50~27.7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该研究区域春玉米的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既能稳产也能保肥,同时土壤的氮素淋失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适量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南粳44产量,人工插秧方式氮肥用量为20.74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到754.06 kg/667m2,而机械插秧方式最高产量为717.24 kg/667m2时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8.59 kg/667m2;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处理间表现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吸氮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吸氮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吸氮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均增加;产量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产量在9000~10500kg·hm-2的百千克籽粒需氮量集中在1.9~2.2kg。在本试验条件下,镇稻88、武运粳7号、8优161、常优1号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而武育粳3号、8优父、扬稻6号、扬籼4号、两优培九、汕优63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至中肥处理达最大,高肥处理则显著下降;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产量在9000~10500kg·hm-2的氮肥利用率都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给寒地水稻的生产提供技术方案,通过不同高氮肥水平试验,研究了寒地水稻在产量及群体形态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为362.5kg.hm-2时,龙粳18和龙粳20产量达到了最大值(11 407.41和9 710.24kg.hm-2),尿素施用量400kg.hm-2时龙粳14产量达到9 246.19kg.hm-2,并且各个处理小区增产效果明显;增施氮肥对穗长和剑叶的长度无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平均穗粒数具有显著增加趋势,而在最高的氮肥应用量上结实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通过设置不同的氮肥处理水平,发现氮肥后移,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增加穗肥的氮量,后期分蘖增加、最终收获穗数增加,水稻的中后期叶色加深,水稻孕穗结实期光合能力强,水稻结实率提高6.64百分点,千粒重提高0.02g,实际施肥总量比常规少37.17kg·hm-2、实际施氮总量比常规对照少7.17kg·hm-2,而水稻地上吸收氮素量多28.18kg·hm-2,氮肥的表观利用率高27.21百分点、实际产量增加453.4kg·hm-2。  相似文献   

13.
控释氮肥对洋葱-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2—2013年在济宁市鱼台县,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速效氮肥和控释氮肥在0、100、200、300 kg·hm-2 4个氮素水平下对洋葱-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及土壤氮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用量200、300 kg·hm-2时,速效氮肥和控释氮肥处理棉花产量显著高于氮素用量100 kg·hm-2处理;氮素用量100、200 kg·hm-2时,控释氮肥棉花产量较速效氮肥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7.3%和7.7%;施氮200 kg·hm-2的控释氮肥处理较氮素用量100 kg·hm-2的控释氮肥处理的籽棉显著增产14.5%,但与施氮300 kg·hm-2的控释氮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控释氮肥较速效氮肥更能提高0~20 cm土层NO-3-N的含量,但对土壤中NH+4-N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控释氮肥能够提高洋葱和棉花产量,施氮量为200 kg·hm-2的控释氮肥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素水平对北方超级稻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和沈农265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群体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纯氮量210kg·hm-2相比,降低30%的氮素水平(147kg·hm-2)未造成铁粳7号和沈农265的产量显著下降,从抽穗期至成熟期两品种的叶、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对产量贡献率下降,而穗干物质增量呈现增加趋势,表明该氮素水平可以促进营养器官光合同化产物对生殖器官的直接供应能力;降低30%氮素水平下铁粳7号和沈农265的氮素分配比例都表现出穗部积累优势,氮素收获指数、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增高6.3%、15.8%、3.8%、25.4%和5.8%、25.2%、1.7%、23.2%,而总吸氮量、氮素回收率分别降低14.0%11.1%和8.4%、9.7%.可见当地施氮素量偏高,在不明显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降低施氮量,可以提高氮素转化为经济产量的能力,避免水稻植株"奢侈"耗氮,有益于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率的协同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氮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以浙江省3个具有代表性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嘉丰优2号、甬优7850、嘉优中科13-1为材料,研究75、150、225和300 kg·hm-2氮肥施用水平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氮肥对株高、穗数、单株重、结实率和每穗粒数、胶稠度、垩白率等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各品种的单株穗数均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则相反。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基本呈上升或先升后降的趋势。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对氮肥的响应因品种而异,胶稠度和垩白率基本随氮肥增加而下降,消减值随施氮量增加上升,峰值黏度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崩解值随施氮量增加先降再升。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认为嘉丰优2号和甬优7850的适宜氮肥水平是150~225 kg·hm-2,嘉优中科13-1的适宜氮肥水平为300 kg·hm-2,嘉丰优2号垩白率最低、甬优7850整精米率最高,较适合作商品米生产。  相似文献   

16.
2018~2019年设置田间小区试验,以主栽高产型水稻品种松粳3号为试验材料,设0、75、105、135、165 kg·hm-2等5个供氮水平,调查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氮积累、产量和氮效率等指标.施氮促进水稻分蘖发生,施氮和不施氮处理分蘖数差异显著,随施氮量增加,拔节、抽穗、成熟3个时期分蘖数增加量分别为49.54%~65.15%、62.36%~82.90%和63.13%~87.92%(P<0.05),施用氮肥分蘖成穗率增加12.99%~15.13%(P<0.05).施用氮肥显著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和氮积累,施氮量相差60 kg·hm-2以上植株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差异显著.水稻产量、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氮量增加而增加,结实率随氮量增加而降低.氮量和产量关系符合线性加平台模型,转折点施氮量为137~138 kg·hm-2,对应产量为9080~9166 kg·hm-2.随氮量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无明显变化或显著增加,具有年际间差异.随氮肥用量增加,氮肥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2019年除外)、偏生产力显著降低.施氮量在137.5 kg·hm-2以上虽未造成减产,但前期低温年(2019年)氮量由135 kg·hm-2增至165 kg·hm-2,造成氮肥农学效率显著降低.耐肥的高产水稻品种,施氮量增加不易造成减产,但氮效率降低,适量施氮对实现高产水稻品种高产和氮高效相统一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申优26是江西通过“籼改粳”专项引进的双季晚粳稻品种,为了摸索其高效栽培技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施氮量、氮肥运筹和抛秧盘量对其产量及构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申优26在江西中等肥力田块做双季晚稻种植时,随着施氮量和分蘖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适宜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分别为270 kg/hm2和基蘖穗比例4∶5∶1。随着抛秧盘数量的增加,申优26的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也相应等比例增加,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从产量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来看,申优26在江西做双季晚稻种植,适应的施氮量水平为270 kg/hm2,基蘖穗的氮肥运筹比例为4∶5∶1,同时增加20%的抛秧盘以增加基本苗。  相似文献   

18.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重点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铁粳7号的干物质重,在施纯氮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处理下成熟期的总干物重达到最高为15 570 kg/hm2;增加施氮量会提高铁粳7号的总吸氮量,但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会下降,而氮素生理利用率以施纯氮210 kg/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南粳44和武运粳24为材料,研究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各器官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0%的基肥、30%的分蘖肥、40%的穗肥较为合理,南粳44和武运粳24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1 575.5 kg/hm2和11 365.5 kg/hm2,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成熟期地上部氮素总积累量最高。本研究结果证实氮肥运筹要保证穗肥比例,适当调整分蘖肥比例,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甬优538在小麦茬直播栽培,施纯氮0~270 kg·hm-2,稻谷产量随施氮量上升而增加,而后纯氮量上升至315 kg·hm-2时,则产量呈递减趋势,施肥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在中等偏上土壤肥力条件下,小麦茬直播栽培杂交稻甬优538最佳施氮量为纯氮27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