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五台山野生迎红杜鹃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培养基配方、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迎红杜鹃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了迎红杜鹃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70%的酒精浸泡30 s+8.0%次氯酸钠浸泡处理8 min+无菌水冲洗;基本培养基为Anderson+0.1 mg/LNAA;增殖培养基为Anderson+1.0 mg/L ZT+ 0.1 mg/LNAA;生根培养基为Anderson+1.0 mg/L NAA;炼苗移栽基质以腐殖土∶珍珠岩=2∶1混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重瓣长寿花叶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重瓣长寿花幼嫩叶片为试材,筛选各个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研究重瓣长寿花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 0.1%升汞灭菌4min,外植体污染率为12.5%,死亡率2.5%,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6-BA1.0 mg/L+NAA0.1~0.3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5mg/L最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9%。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铁皮石斛嫩茎为外植体,采用幼嫩茎段→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途径,通过单因子、双因子以及正交试验诱导原球茎。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条件为:70%酒精浸泡3s后,0.1%升汞溶液中浸泡8min,诱导铁皮石斛原球茎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 2,4-D1.0 mg/L,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  相似文献   

4.
宽筋藤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宽筋藤快繁技术,以宽筋藤健壮无病虫害的嫩茎和嫩叶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表面消毒方法和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对宽筋藤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段表面采用75%酒精消毒30 s,用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漂洗2次后,再用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漂洗4次的效果最佳,存活率为66.7%;而叶片直接用升汞处理12 min的消毒效果较好,存活率为53.3%;适宜侧芽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0.05 mg/L+GA3 0.04 mg/L+NAA 0.02 mg/L,30天的增殖系数为3;诱导愈伤组织以培养基MS+2,4-D 1.5 mg/L+BA 0.5 mg/L的效果较好,对嫩茎的诱导率可达83.3%,对嫩叶的诱导率可达76.7%,但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低,均不能分化不定芽;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1 mg/L,生根率可达到100%,且移栽成活率96%。  相似文献   

5.
金钻蔓绿绒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金钻蔓绿绒根茎、叶片、叶基、叶柄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与取材时间、消毒处理方法,植物激素种类与浓度筛选出适宜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与继代培养基。结果表明:叶片和叶基最佳灭菌时间:75%酒精30 s+0.1%升汞10 min,叶柄:75%酒精30 s+0.1%升汞16 min,根茎:75%酒精30 s+0.1%升汞20 min;最佳取材时间为夏季,愈伤诱导率高,且诱导时间短;叶片、叶基、叶柄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MS+2.0 mg/L TDZ+0.2 mg/L 2,4-D,增殖培养基:MS+3.0 mg/L 6-BA+0.2 mg/L NAA;根茎诱导不定芽及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1 mg/L 6-BA+0.3 mg/L NAA+1 mg/L GA3与MS+0.8 mg/L 6-BA+0.2 mg/LIBA。  相似文献   

6.
以蚊净香草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1%的升汞作为消毒剂,通过试验拟找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及适于外植体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0.1%的升汞对两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是5~7min,最适于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mg/L(单位下同)+IAA0.1+NAA0.3、MS+6-BA0.25 +IAA0.5、 MS+6-BA0.05+NAA0.5 +IBA0.5。  相似文献   

7.
以马齿苋幼嫩叶片和茎段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马齿苋再生技术体系,并为马齿苋的规模化繁殖和遗传改良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灭菌方法为: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8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5 mg/L+6-BA 0.5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5.0 mg/L+NAA 0.4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 mg/L。  相似文献   

8.
芦笋花药培养条件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笋‘京绿2号’、‘NJ1192’两个品种的花药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激素配比优化,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研究。结果表明:以0.1%升汞消毒20 min为佳;‘京绿2号’、‘NJ1192’超小花蕾,均以MS+NAA 1.0 mg/L+6-BA 1.0 mg/L+2,4-D 2.0 mg/L为佳;‘NJ1192’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NAA 0.2 mg/L+6-BA 0.5 mg/L+蔗糖浓度为3%效果最好,而‘京绿2号’以MS+NAA 0.5 mg/L+6-BA 1.0 mg/L+蔗糖浓度为3%效果最佳;生根培养基以MS+NAA 0.3 mg/L+KT 0.4 mg/L+嘧啶醇1.0 mg/L为佳。初步建立芦笋花药培养单倍体体系,为进行芦笋雌雄花发育中性别分化基因的遗传转化功能验证提供组培转化平台,也为芦笋花药育种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对中国柽柳种质进行保存,以中国柽柳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采取75%酒精浸泡30 s、2%次氯酸钠浸泡3~5 min和升汞浸泡5 min为最适宜的灭菌方案。MS+蔗糖20 g/L+琼脂6.5 g/L为中国柽柳最适初代培养基,MS+蔗糖30 g/L+琼脂7 g/L+6-BA 0.5 mg/L+NAA 0.1 mg/L为其最适增殖培养基,1/2MS培养基为最适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16年生马占相思高效组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年生马占相思优树为材料建立高效的组培技术体系,最佳的消毒方法是0.1%升汞处理9 min,75%酒精处理15 s,此时存活率和出芽率最高,分别为66.67%和78.00%。最佳外植体为第3-5腋芽茎段,每年高温少雨的8月为最佳的采条季节,优树枝条建立采穗圃中采集的外植体萌芽率高于来自母株枝条外植体的萌芽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改良MS+6-BA 0.5 mg/L+蔗糖30 g/L。于8月取最佳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处理后,接种于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此时芽诱导率最高,为93.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Ac 0.05 g/L+蔗糖20 g/L,增殖倍数为3.96,7次继代培养,增殖倍数稳定,平均增殖倍数为3.0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最高生根率为94.36%。建立的优树组培体系对今后加快马占相思良种选育及优质苗木大量扩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膨珊瑚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芽诱导离体培养研究;并应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同化枝的形态解剖结构,分析其对生境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膨珊瑚茎段最佳灭菌处理为75%酒精30 s+0.1%升汞11 min,最佳外植体为半木质化茎段(上段)或顶端;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1.2 mg/L+NAA 0.1 mg/L;芽诱导效果最佳为半木质化茎段(上段);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3/4 MS+ZT1.0 mg/L+NAA 0.02 mg/L+GA3 0.3 mg/L;膨珊瑚叶片退化,茎枝具有同化功能,皮层及髓部发达,含有较大的薄壁细胞,供其贮藏营养物质与水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花溪古茶树的组培快繁体系,以花溪古茶树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带芽茎段最佳灭菌时间、腋芽启动、增殖及生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0.1% HgCl_2消毒6 min;最有利于腋芽启动和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1.5 mg/L+NAA 0.5 mg/L,所得最佳增殖系数高达1.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BA+0.5 mg/L NAA,所得生根率为56.7%。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凉都红香椿成熟叶片和无菌苗叶片为材料,筛选可用于诱导叶片再生形成植株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分别为:MS+0.15 mg/L TDZ+0.3 mg/L NAA+1.0mg/L KT+3%蔗糖+7g/L琼脂和MS+0.1mg/L 6-BA+0.5mg/L KT+0.1mg/L NAA+3%蔗糖+7g/L琼脂;同时筛选到以成熟香椿枝条为材料诱导腋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mg/L GA3+0.02mg/L+3%蔗糖+7g/L琼脂。另外,研究还确定了香椿成熟叶片和枝条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条件为:75%酒精处理45s,0.1%升汞灭菌6~8min后,用无菌水冲洗4~6次可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  相似文献   

14.
以虎舌红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建立虎舌红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5 mg/L+GA31.0 mg/L,萌发率为73.33%;芽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 NAA 0.5 mg/L+ GA3 0.1 mg/L,增殖系数可达7.5,且芽苗生长良好;生根培养基以1/2 MS+ IBA 0.5 mg/L+NAA 0.5 mg/L为最好,生根率达96.67%.在此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以0.2% AC效果更好.炼苗以碎树皮的成活率最高,达91%.  相似文献   

15.
吐烟花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吐烟花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表面消毒方法和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吐烟花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扩繁以及幼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0%酒精消毒15 s,无菌水漂洗1次,0.1%升汞浸泡6 min,无菌水漂洗1次后,再用0.1%升汞浸泡6 min,无菌水漂洗4次的效果最佳;同时筛选出吐烟花植株再生的较好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MS+3.5 mg/L 6-BA+0.1 mg/L NAA适合愈伤组织诱导,MS+2.0 mg/L 6-BA+0.1 mg/L NAA对丛生芽诱导与扩繁效果较好,MS+0.3 mg/L NAA有利于生根,移栽成活率达91%,且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金果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泉  薛艳霞  韦绍龙 《种子》2016,(3):122-125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果榄稍老茎节在15%次氯酸钠中灭菌20 min,再用0.1%升汞灭菌10 min,污染率为6.7%、死亡率3.3%、出芽率达93.5%;金果榄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金果榄增殖培养较好的培养基为MS+TDZ 1.0 mg/L+6-BA 0.5 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过程中,金果榄芽基部在IBA 100 mg/L+6-BA 10 mg/L溶液中浸泡10 min,再接入1/2 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率为80%,每株根条数为3.7条.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姜薯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以姜薯的侧枝茎节为外植体,对影响植株离体再生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灭菌方式为75%乙醇消毒30s,结合0.1%升汞(加数滴吐温-20)浸泡11min;最佳初代芽诱导培养基为MS+0.8mg/L 6-BA+0.1mg/L NAA,诱导率达80.0%;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2mg/L 6-BA,增殖系数达2.15;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0.2mg/L IBA+0.3g/L AC,培养30、50d后生根率分别达84.4%和98.9%;试管苗移栽于基质(珍珠岩:椰糠=1:1)后的成活率达80.0%以上;组培苗种植于大田,生长健壮,成功结薯。以侧枝茎节为外植体,经腋芽增殖,建立了姜薯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为姜薯的良种快繁、种质资源保存和品种改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蜈蚣珊瑚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并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研究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带叶茎段,最佳灭菌时间为0.1%的升汞6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2 mg/L IBA+0.1 mg/L NA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3 mg/LNAA,最佳继代次数为4次;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最佳碳源为蔗糖;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 MS+0.4 mg/L IBA。本研究通过对蜈蚣珊瑚进行离体培养,初步获得组织培养各阶段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实现蜈蚣珊瑚离体快繁的目的,为蜈蚣珊瑚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金钱树的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钱树的叶片和叶状茎作为外植体,用0.1%的升汞作为消毒剂,通过试验拟找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及合适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0.1%的升汞对两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是8~10min, 最适于诱导叶片外植体产生不定芽、不定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2.0mg/L、MS+6-BA3.0 mg/L +KT0.8 mg/L和MS+6-BA5.0 mg/L+ KT0.3 mg/L、1/2MS+6-BA2.0 mg/L +NAA0.3 mg/L。  相似文献   

20.
小对叶植株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开发及改良水生植物小对叶,以小对叶(Bacopa monnieri)叶片为外植体,建立其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小对叶叶盘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2 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0.1 mg/L。最佳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对叶遗传转化条件是:外植体预培养2天,侵染菌液OD600为0.5,侵染时间7 min、共培养4天和延迟筛选4天,可获得最高转化率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