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验选用5个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种植研究各品种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特点,为春小麦生态育种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龙麦33和青春38两个品种全生育期长、晚熟、产量低,后期高温逼熟对其产量影响最大,不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农麦2号适应性强,产量构成三因素合理,产量较对照宁春4号高7.9%,增产显著,虽然籽粒粗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高,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鄂尔多斯市井灌小麦区(榆林子村)和黄灌小麦区(二罗圪堵村)分别布置田间大区试验,比较7个春麦品种(6个引进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宁春4号)的生育进程和产量差异,为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两个试验点的生育进程表现一致,农麦5号和对照品种宁春4号生育期相当,平均为94.5天,宁春54较对照晚熟1.0天。宁春50、宁春51、农麦2号和农麦4号4个品种均较对照早熟。井灌小麦区各引进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宁春54增产幅度最大;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黄灌区各品种产量均明显低于井灌区,但对照的产量下降幅度最小,绝对产量高于6个引进品种。综上,在鄂尔多斯市建议分区域进行春小麦品种推荐,井灌区可采用宁春54等高产新品种替代宁春4号,黄灌区可继续沿用宁春4号。  相似文献   

3.
选用6个不同小麦品种(系),从小麦生长特性和灌浆速率的变化分析,对其产量进行比较,得出同一生产条件下不同品种(系)适应性及产量潜力大小。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干质量的增长进程呈"S"型变化趋势,前期速度较慢,中期变快,后期又变慢。其中,宁春50号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快,其次是宁春4号、CB037、宁春47号、H2857、H2127;宁春4号灌浆速率峰值最高,为2.84 g/(千粒·d);宁春47号灌浆高峰持续时间最长。产量潜力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籽粒灌浆特性导致了产量潜力的不同,与其他品种(系)相比,宁春47号和宁春50号具有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在昌吉州春麦区种植的早熟高产春小麦品种,以宁春4号为对照,对新引进的陇春41号、农麦730、银春10号、酒春8号等10个春小麦品种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陇春41号、农麦730、银春10号、酒春8号籽粒产量分别为549.51 kg/亩、547.43 kg/亩、543.13 kg/亩、539.14 kg/亩,分别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9.29%、8.92%、8.12%、7.38%;陇春41号、农麦730、银春10号、酒春8号的生育期分别为96 d、94 d、93 d、92 d,陇春41号较对照宁春4号晚3 d,农麦730较对照宁春4号晚1 d,银春10号与对照宁春4号生育期相同,酒春8号较对照宁春4号早1 d。这4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品种增加显著,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近,且田间收获穗数较多、成穗率较高、抗病性强,可以在后期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灌水条件下不同品种春小麦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苗期不灌水对以后的生长影响最明显;农麦2号、宁春50号产量高于克旱21;克旱21处理(1)产量最高,宁春50号、农麦2号处理(1)产量最高;苗期水对分化小穗、结实小穗数影响明显,克旱21显著高于宁春50号、农麦2号;增加灌水量,尤其增加灌浆水,克旱21的不实小穗数明显增加,而宁春50号恰好相反;克旱21收获指数显著低于宁春50号、农麦2号。株高、重心高、穗下第Ⅴ节表现为克旱21明显高于宁春50号、农麦2号,3个品种都表现为处理(1)、(2)显著高于处理(3),表明缺少苗期水明显降低春小麦株高、重心高及第V节高;克旱21的第IV节、第III节、第II节茎节长处理(1)、(2)明显高于宁春50号、农麦2号的各处理。综上所述,农麦2号、宁春50号产量及其性状表现较好,苗期灌水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青春38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相对最高、光合速率相对最大,宁春50号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相对最大、胞间CO2浓度值相对最高;各品种间农艺性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高温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显著.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平均下降15.7%~44.7%,蒸腾速率有所降低,气孔导度下降显著,下降幅度达19.5%~43.6%.说明高温胁迫使春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率也有显著影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的水分利用率较对照下降13.26%~23.4%,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宁春4号千粒质量下降19.91%,宁春47号千粒质量下降25.09%,产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来缓解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提高春麦区的小麦单产.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春小麦三种不同产量结构类型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别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对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穗型(96H98)、中间型(宁春4号)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关联度排序为667m2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并且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高,籽粒饱满,产量高.大穗型(宁作19号)品系产量构成因素的关联度为穗粒数>千粒重>667m2穗数,并且穗粒数多,穗数少,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近3年来在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种植的耐旱中早熟玉米品种昊玉9号、大丰30、富农340、华金5号为试材,通过对灌浆速率、脱水速率、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产量等项目进行差异分析,旨在选择产量高、含水量低的玉米品种以解决宁南山区无霜期短、热量资源不足,高海拔地区玉米不能正常成熟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各品种籽粒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均呈现前期下降速度快,后期速度下降慢的变化趋势。各品种籽粒百粒干质量的动态变化均呈"S"形曲线,表现出前期上升缓慢、中期快速、后期平稳的趋势。籽粒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灌浆速率在高峰期之前呈线性增加,且速度增加较快,而高峰期之后又呈缓慢下降趋势。高灌浆速率持续时间与百粒质量关系密切,持续时间越长,百粒质量越高,反之亦然。不同品种籽粒的脱水速率均表现为前期急剧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但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华金5号大丰30富农340昊玉9号。  相似文献   

10.
灌浆期是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灌浆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仍不清楚。以河南省焦作市推广的4个冬小麦品种(兼用麦淮麦43、伟隆169;强筋麦西农38、西农511)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考察灌浆期各组织干物质的变化动态,比较灌浆特性在品种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网络拓扑分析技术分析冬小麦产量、品质、氮肥利用效率对灌浆特性的响应关系,探讨协调冬小麦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途径。结果表明,强筋麦品种较兼用麦花前干物质输出量高,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平均较高。强筋麦品种的灌浆中期持续时间较兼用麦平均长1.93 d,灌浆速率较低。网络拓扑分析结果表明,千粒质量主要与花前干物质积累、最大灌浆速度、理论最大千粒质量、花前干物质输出量等相关。籽粒产量与3个灌浆阶段的灌浆速率呈正相关,与灌浆中期持续时间呈负相关。籽粒产量对千粒质量的依赖性低。淀粉含量与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筛选灌浆中期持续时间长,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大,花前干物质输出量大的品种和栽培技术,可能是协调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怡辰  仵妮平  &#x       &#x  &#x  &#x    &#x     .&#x  .  贾姝萍  向雪纯  李卫华  张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3):541-550
【目的】研究高温热害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为选育高产优质耐热型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26份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模拟高温胁迫,在抽穗-扬花期进行高温处理,取成熟期籽粒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及面粉品质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阿勃等18个品种在高温胁迫下湿面筋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多数品种的面筋指数降低;龙麦30、新春38号和新春41号3个品种的峰值黏度在高温胁迫下呈显著上升,但多数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指标受花期高温影响不显著。阿勃、高原448、宁春53号、新春44号、新春40号等5个品种耐热性强;龙麦30、龙麦37、藏春11号、克春4号、龙麦26、龙麦35、高原506、克春11号、宁春16号、新春31号等 10个品种耐热性中等。【结论】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影响不一,新疆自育品种耐热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引进春小麦新品种(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昌县引进10个春小麦品种试验的结果表明,7个品种(系)XC-6、D68-20、E47-146、E46-2227、2010、垦春13、21351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以品系XC-6折合产量最高,为10 4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5% ;品系D68-20折合产量为10 340.9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3%;3个品种(系)宁J210、1248-4、农福2号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减产,减产率为7.1%~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适合海西州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方法]于2004年进行了10个春小麦品种(系)的品比试验,调查比较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供试春小麦品种在海西州均可正常成熟。宁春39号的千粒重和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60.6 g和8972.6 kg/hm2,分别较对照(宁春4号、乐麦5号)增加7.21、0.6 g和12.0%、9.2%,折合产量差异显著。其余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为6095.9~7808.2 kg/hm2,较宁春4号、乐麦5号减产2.6%~23.9%、2.5%~25.8%,暂不宜在海西州种植。[结论]宁春39号可在海西州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永优同一系列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及灌浆特征的差异,为玉米品种的改良提供参考,选取4种永优系列玉米,在同一条件下开展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品种间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差异,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品种灌浆特性,并进一步研究灌浆参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浚单509品种产量、叶面积增加速率、最大叶面积、株高、地上干质量、穗粒数、秃尖比及潜在千粒质量等性状值均最大;浚单3136穗位高最小,百粒质量和穗粗最大。永优系列玉米品种产量主要受灌浆渐增持续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的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该品种选育过程中,在综合各类性状的同时选育灌浆速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农麦016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农麦2号为母本、宁春42号为父本,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北育,经过连续多年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株型紧凑,抗倒伏,抗条锈病和叶锈病,成熟时落黄好,丰产性好,于2022年通过内蒙古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农麦01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对不同品种小麦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号和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4号为供试材料,于小麦旗叶展开后,进行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处理,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剪旗叶对照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不同时期剪去旗叶的处理;不同剪去旗叶的处理对小麦籽粒总蛋白及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处理间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两个品种表现不一致。从供试的2个品种分析,农麦4号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津强7号,津强7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农麦4号。  相似文献   

17.
探明贵州薏苡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挖掘薏苡高产潜力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薏苡品种兴仁白壳、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和Richards方程对着粒层上、中、下部籽粒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比较2种方程的适用性及不同品种的灌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黔薏苡1号与黔薏2号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P0.05)高于兴仁白壳;薏苡籽粒生长符合"S"曲线增长,Richards方程比Logistic方程更能精确描述薏苡籽粒的生长进程,其中兴仁白壳灌浆启动慢、灌浆速率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推迟,活跃灌浆期延长;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灌浆启动快、速率大、籽粒充实迅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提前、活跃灌浆期缩短。灌浆启动快、速率大、籽粒快速充实的薏苡品种增产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索N、P、K肥料对紫色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其高产潜力发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紫色小麦品种贵紫1号、贵紫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N、P、K肥料处理方式进行田间试验,采用Richards方程分析其灌浆动态和灌浆参数。结果表明,贵紫1号和贵紫4号的单位面积穗数、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08万~322万个/hm2和133万~205万个/hm2,1.88~3.37 g和2.85~3.00 g,1.38~2.00 g和1.76~2.36 g,30.27~42.13 g和37.33~48.93 g,3 612.90~4 780.20 kg/hm2和3 346.10~4 407.45 kg/hm2。2个品种的氮磷钾处理(NPK)分别比对照(CK)增产32.31%和27.91%。拟合Richards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配合度高,2个品种均属源限制类型;与NPK处理相比,缺氮区(PK)的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均有所提高,灌浆活跃期延长,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前;缺磷区(NK)的起始生长势提高、灌浆活跃期延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提前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缺钾(NP)时,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提前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此外,在缺氮和缺磷情况下,紫色小麦灌浆启动早,中、后期灌浆持续时间长;缺钾时,灌浆启动慢、持续时间长,中、后期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以光身型粳稻嘉58、毛叶型粳稻嘉33和秀水134为材料,采用Richards模型对不同穗位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分析了3个品种不同穗位籽粒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光身型粳稻与毛叶型粳稻相同穗位的籽粒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及平均灌浆速率(Gmean)存在显著差异,嘉58的最大灌浆速率持续时间tmaxG及活跃期D较嘉33和秀水134短,而且强、中、弱势粒灌浆速率均较嘉33和秀水134快。在灌浆中前期,嘉58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差异较小,灌浆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而嘉33和秀水134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差异较大,灌浆过程表现明显的异步性。试验结果初步解释了光身型粳稻嘉58较毛叶型粳稻嘉33和秀水134籽粒成熟快、充实度好、结实率高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用Richards方程对新春8号等6个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春6号、新春9号和Geleng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异步灌浆型品种;新春8号、宁春30号和新陇麦15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品种。异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较大,强势粒进入灌浆盛期较弱势粒早;同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不大。灌浆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对总灌浆物质的贡献分别约占26%,45%, 29%,但所需的时间在强、弱势粒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