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危害症状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  相似文献   

2.
甘薯线虫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引起烂床。 1症状表现根据线虫的种类及危害,甘薯线虫病可分为甘薯根结线虫病和甘薯茎线虫病。1.1甘薯根结线虫病又称甘薯根瘤线虫病,俗称地瘟病。感病植株秧蔓生长停滞,节间缩短,叶片黄化脱落,地下块根粗肿,细根上有颗粒状(类似根瘤状)虫瘿,严重时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甘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生长期和收获贮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坚硬、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质,牲畜误食较多则可引起中毒,严重的可致死。因此,对于甘薯黑斑病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一、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4.
甘薯回笼火炕育苗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薯品种回笼火炕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笼火炕育苗一窝红出苗190棵,移栽成活率95%,最高;农家种其次,出苗186棵,移栽成活率达93%;第3是对照徐薯18,移栽成活率92%;第4是鲁薯2号,移栽成活率87%;第5是遗薯3号,移栽成活率78%.一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4个品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47.7%、9.3%、20.8%、79.5%;二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一窝红、农家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7.8%和13.1%,鲁薯2号、遗薯3号分别比徐薯18(ck)减产5.1%和5.2%.在北方包头地区回笼火炕育苗有利于甘薯生长和出苗、薯块形成和膨大,增产显著,为最佳的育苗方法.在包头地区引进和推广甘薯栽培对于包头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薯要高产,先要培育壮苗。北方甘薯育苗在3月中下旬,常用火炕育苗,浪费人力物力,温度不好控制,易发生烂薯。几年来,我们利用酿热物温床覆盖塑料薄膜新方法育苗取得良好效果,管理方便,省工省料,环保节能,壮苗增产。  相似文献   

6.
甘薯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甘薯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一)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又叫空心病、糠心病、黑梆子等。该病可寄生为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造成烂种、死苗、烂床、烂窖。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造成绝产,是我国主要检疫对象之一。它主要为害甘薯块根及茎蔓。茎部症状多在髓部,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干腐状。块根症状表现为糠心和糠皮。防治方法:清洁田间,消灭虫源,在育苗、种植和收获时集中销毁病原体。选用抗病品种和  相似文献   

7.
苏北地区甘薯栽培中的夏薯约占90%以上,因而决定了露地育苗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方式。育苗期间因受早期低温限制,种薯发芽迟,出苗率也低,也有时由于低温影响造成种薯烂腐事故。为了达到及时早栽、合理密植与经济用种的要求,我们于1963年进行了塑料薄膜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一 供试材料与方法 处理:(1)露地苗床加塑料薄膜(市售透明聚氯乙烯制品)。(2)露地苗床加玻璃复盖。(3)当地习用露地  相似文献   

8.
1危害症状甘薯茎线虫病谷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糠心型:由薯苗和种薯带病,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甘薯用种量大、种薯储运不便、近年来甘薯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我们研发了甘薯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该技术具有生产繁育简单、薯种储运方便、亩用种量大幅度降低(从常规的15~20公斤下降至1~2公斤)、薯苗素质与常规薯育苗一致等优点,可全面示范推广。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甘薯育苗中,烂床的主要原因:一是病烂,种薯有黑斑病、软腐病、茎线虫或肥料床土带菌,另外,冷、涝、伤口也会引起烂床;二是热伤,床温长期在40℃以上,易发生热伤,使种薯发软,挤压时流出清水,肉色发暗;三是水烂或闷气缺气,床土紧实不透气或浇水过多,或封膜后长期不透气引起缺氧烂床,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甘薯育苗是甘薯生长的重要过程,育好壮苗是大田栽培的前提。苗床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薯苗的质量。管理到位,苗床可保持到6月份,可以拔苗10茬以上;如果管理不善,拔23茬苗即可烂床。要做到甘薯苗床出苗多、出壮苗不烂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甘薯"两段法"种苗繁育技术包括第一阶段育苗(冬季繁殖育苗)、第二阶段育苗(春季繁殖育苗)等内容。2013-2017年,通过大量试验示范证明甘薯标准苗产量第一阶段育苗为500万株/hm2,第二阶段育苗为150万株/hm2。育苗、扦插、上市时间较常规种植提早30 d以上,节省种薯2/3,种薯苗床育苗面积的扩繁比例达1 500倍以上;叶菜类型甘薯和鲜食类型甘薯生产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早育苗、早扦插、早上市销售;发展淀粉加工类型甘薯春季栽培,与夏、秋季栽培比较,单产增加15 t/hm2以上。示范区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8 200 hm2,示范区鲜薯平均增产24.65 t/hm2,农民增收1.23亿元。  相似文献   

13.
甘薯温床育苗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薯属典型的喜温怕凉作物,试验表明,薯块在16~32℃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出苗就越快而且多。16℃为薯块萌芽的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9~32℃,薯块若长期处于35℃以上较高温度时,由于呼吸强度大,消耗自身养分多,容易发生糠心,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温度达到40℃以上时,容易发生伤热烂薯。所以在育苗时,高温催芽以后,要把苗床温度控制在31℃左右。甘薯出苗后,温度以25~28℃为宜。在薯块萌芽期保持床土和空气的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4.
在甘薯育苗中,烂床的主要原因,一是病烂:种薯有黑斑病、软腐病、茎线虫或肥料床土带菌,另外,冷、涝、伤口也会引起烂床;二是热伤:床温长期在40℃以上,易发生热伤,使种薯发软,挤压时流出清水,肉色发暗;三是水烂或闷气缺气:床土紧实不透气或浇水过多,或封膜后长期不透气引起种薯缺氧烂床。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甘薯生产中,薯苗质量很关键,壮苗比弱苗要增产10%左右。因此甘薯高产,首先要培育壮苗。北方甘薯育苗时正值3月中下旬,常因寒流频繁,温度较低,需用火炕育苗。火炕育苗要烧炭,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污染环境,温度控制不好,常发生烂炕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利用阳畦育苗,对原来的技术做了很多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既培育壮苗,又环保节能。……  相似文献   

16.
 甘薯黑斑病1890年最先在美国发现,1937年从日本传人我国辽宁省,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危害,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发生.此病系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造成甘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并且病薯人畜食后会引起中毒,直至死亡.本文从选育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出发,介绍了人工鉴定6个甘薯品种对黑斑病菌的抗性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甘薯高温育苗的条件 1.温度黑斑病和软腐病是甘薯育苗的大敌,要歼灭它就要攻其弱点。其弱点是怕高温,在35℃的高温条件下,两种病害的繁殖就要受到抑制,而且这样的温度还有利于催苗。但是,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长期超过40℃以上,种薯就会因伤热而火烂,而且长期35℃高温,秧苗生长过快,造成秧苗细弱,降低成活率。所以,催苗温度不宜超过40℃,以35℃左右为宜,在出苗后,再降温到35℃以下蹲苗,以促使秧苗茁壮,也就是掌握“先催后蹲”的规律,看苗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山地每年种植一季甘薯,一般在4月底至6月中旬种植,10月至11月份收获。高海拔山地由于气温较低,春季育苗生长缓慢,遇到持续低温或阴雨天气常造成烂种,导致薯苗供应不上,延误甘薯种植季节。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冬育春繁的3段育苗技术,确保薯苗的繁殖量和甘薯的种植季节。 一、温床催芽 1.温床制作方法:温床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园地,做成1.3米宽、30厘米深的浅坑,把畦中土挖向两边作土埂,剩余土挖出畦外。在浅坑内铺20厘米厚的稻草,压实后浅一遍稀粪水,铺上一层15厘米厚的细土(用园土、火烧土和干畜禽粪拌均匀),然后整畦等待排种。 2.选种与排种:种薯要挑选具有其品种形态特征,薯形均  相似文献   

19.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20.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