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收情况下甘薯新品种心香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主要栽培技术对甘薯品种心香早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形格子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建立扦插密度、尿素和硫酸钾用量与心香早收鲜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结果]由模型求出,扦插密度40 575~44 625株/hm2,尿素245.25~306.75 kg/hm2,硫酸钾234.45~305.55 kg/hm2时,心香鲜薯产量在27 000 kg/hm2以上;扦插密度41 295~45 225株/hm2,尿素256.20~317.40 kg/hm2,硫酸钾203.55~276.45 kg/hm2时,心香净产值在13 500元/hm2以上。产量与效益的联合分析表明甘薯心香提高产量与提高效益所采取的栽培措施是一致的。[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在该试验条件下,扦插密度45 000株/hm2左右,尿素270~300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心香的产量和净产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甘薯“三段四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芸  胡俭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2):217-218
通过试验和生产示范总结出甘薯"三段四期"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将甘薯从育苗到贮藏保鲜分为三个阶段,即育苗阶段、大田栽培阶段和贮藏阶段.根据甘薯生育特性,将甘薯大田栽培管理分为四个时期,即发根还苗期、分枝结薯期、茎叶盛长薯块膨大期和薯块盛长茎叶渐衰期.介绍了各阶段、时期的技术要点,方便操作.测产表明:实施该技术,春薯单产达45 000~60 000 kg/hm2,夏薯单产达30 000~45 000 kg/hm2,丰产田春薯单产超75 000 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甘薯品种龙薯15号配套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探讨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4个因素对龙薯15号鲜薯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磷、钾肥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均可提高甘薯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龙薯15号的最高理论产量为60.24 t/hm2。[结论]龙薯15号产量在50.0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密度5.83万~6.08万株/hm2,施氮肥132.48~148.19 kg/hm2,施磷肥40.59~49.41 kg/hm2,施钾肥184.73~215.93 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薯新品种龙紫4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对甘薯产量和薯块性状的影响。[结果]甘薯产量和大中薯数比例随种植密度提高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时甘薯产量最高(37.52 t/hm2)。薯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和单株结薯数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降低。甘薯产量、单株薯重、大中薯数比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施肥量为525 kg/hm2时,甘薯产量最高(38.78 t/hm2)。[结论]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能增加甘薯产量。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施肥量为525 kg/hm2时龙紫4号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和密度4因素及其互作对脱毒甘薯豫薯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4因素与甘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依次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氮、钾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氮、密度互作,氮、磷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产量的提高,脱毒甘薯对钾的需求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豫薯7号的最高产量为53.0 t/hm2。[结论]脱毒甘薯产量在45.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施N 63.42~74.73 kg/hm2,施P2O567.76~82.24 kg/hm2,施K2O 106.70~127.71 kg/hm2,密度4.6万~5.3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叶菜型甘薯鄂菜薯1号大棚越冬早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上季经过多次采摘的在田叶菜型甘薯鄂菜薯1号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对其在大棚越冬早春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垄面覆盖有机肥(腐熟牛粪)出苗数量大,平均株数为22.2株/穴,种苗产量平均125.7万株/hm2,比未处理多16.4株/穴,增加283%。种苗产量多103.8万株/hm2,增加474%。第2次采苗的种苗平均根数为33株/穴,种苗产量为298.95万株/hm2,比未处理的根数多7.8株/穴,增加30.95%;种苗产量多49.77万株/hm2,增加19.97%。大棚内地面覆盖稻草和冬前摘掉茎叶对越冬育苗不利,大棚越冬育苗比早春播种种薯育苗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刘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25-21626,21633
[目的]探讨最优设计在甘薯栽培试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研究、建立甘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优化提出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结果]扦插密度、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3个供试因子对鲜薯产量和净产值的效应大小和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具体的技术措施决策时,应该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经优化,甘薯栽培试验中最优农艺方案为:甘薯(浙薯13)的扦插密度57 000~63 000株/hm2;追肥纯N用量152 kg/hm2左右;基肥K2O用量169 kg/hm2左右。[结论]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可用于甘薯栽培试验中农艺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郭庆 《现代农业科技》2007,(8):27-27,32
荷兰豆—甘薯栽培模式四年八熟年平均产值3.07万元/hm2,年净产值1.90万元/hm2,比同期油菜—中稻模式和闲—稻—稻模式分别提高1.42万元/hm2、1.30万元/hm2和1.00万元/hm2、0.78万元/hm2。荷兰豆成驹30栽培要点为: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播种,适当稀植;控制草害,加强田间管理。甘薯高系14栽培要点为:双膜育苗;深沟高垄,施足底肥;适时扦插,合理密植;加强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洛阳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和栽植密度,选取10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产量有所不同,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徐薯32、烟薯25推荐作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品种,适宜密度分别为6.00万、6.75万、5.25万株/hm2;兼用型品种推荐选用商薯19,适宜密度为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在宁南山区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以晋薯7号脱毒种薯为供试材料,研究种植密度3.75万~7.50万株/hm2下的产量,以7 500株/hm2为1个处理梯度。结果表明: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0 366.7 kg/hm2,较密度3.75万株/hm2增产30.1%,增产效果显著。因此在高产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最佳种植密度增加到6.00万株/hm2,对于提高马铃薯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膜下烤烟人工开孔破膜费工耗时和破膜不及时导致烟苗素质差、高温高湿蒸死烟苗、烟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云南省楚雄州中低海拔烟区研究了黑膜不同开孔位置及大小对膜下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海拔烟区膜下烤烟移栽后,在烟苗正上方开孔2cm(孔直径),移栽至掏苗期间14:00时膜内温度较对照(不开孔)降低5~10℃;与对照比较,烟苗成活率提高3%,烟株早生快发,病害较轻,大田生育期提早5d,产量和产值比对照分别提高292.5kg/hm~2、9 271.2元/hm~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湘薯98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2008年用徐薯22集团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再逐级试验选育而成。经2014~2015年国家甘薯长江薯区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1 390.5 kg/hm~2,薯干产量10 621.5 kg/hm~2,淀粉产量7 240.5 kg/hm~2;在2015年长江薯区进行生产示范,平均鲜薯产量34 554 kg/hm~2,薯干产量11 028 kg/hm~2,淀粉产量7 390.5 kg/hm~2,均比对照徐薯22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91%,淀粉率23.14%,中抗黑斑病,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综合评价抗病性较好,耐旱、贮藏性好、品质佳、低镉吸附,增产潜力大。湘薯98是湖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无病壮苗,适时早插、合理密植,及时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育栽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肥床旱育手栽、毯状苗机插和钵体苗机插3种方式,对杂交籼稻徽两优996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产量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旱育手栽,毯苗机插最低,三者差异均极显著。移栽期早育手栽的群体茎蘖数较多(有分蘖),但最高分蘖期毯苗机插最多,说明后者分蘖期长、最高苗数多,最终毯苗机插的穗数最多。单叶片重和表观运转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单苗干重和群体干物重移栽期由大到小依次为旱育手栽、钵苗机插、毯苗机插,至抽穗期则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三者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就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丹粳253、沈农6014为试材,采用乳苗抛栽、抛秧、插秧、大垄双行水和水直播(对照)5种移栽方式,比较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群体的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纬度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差异极显著。在沈阳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排序依次为插秧>抛秧>乳苗>大垄双行>水直播;在丹东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排序依次为大垄双行>抛秧>乳苗>插秧>水直播。乳苗抛栽的产量在不同纬度地区差异很大。丹东地区的乳苗抛栽水稻的产量较沈阳的高3 486.45 kg/hm2。乳苗抛栽平均可比插秧栽培节约1 018.5元/hm2,比抛秧栽培节约726.0元/hm2。[结论]不同栽培方式之间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产量与每公顷穗数、每穗颖花数、成粒率、千粒重的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产甘薯品种徐薯22三级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甘薯的无性繁殖特性和薯蔓无限生长的能力,在2月初采用人工加温方法,使甘薯提早出苗,并通过温床、地膜覆盖栽培等途径,尽量多繁苗。充分利用5~10月有利薯块膨大的生长季节,尽量早插薯、多插薯,进行春薯、夏薯、秋薯的高产栽培,使甘薯良种的繁殖系数达到20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甘薯脱毒种苗生产效率,缩短种苗生产周期,减少在扩大繁殖生产过程中病毒再次感染的几率,研究建立了甘薯脱毒种苗(薯)双季异地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本体系包括材料选择、脱毒苗培养、脱毒苗病毒检测、脱毒苗试管繁殖、春秋双季异地脱毒苗温室(网室)繁殖和脱毒种薯生产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黔西南州丰富的有机肥资源,有效克服早春低温和严重干旱天气对烤烟育苗及烟苗移栽定植成活的影响,进行了烤烟托盘浅水密播育苗及其膜下井窖小苗移栽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托盘浅水密播育苗占地少,苗床期平均缩短30 d以上,节水效果好,可节约用苗成本1 296元/hm2。烤烟小苗膜下井窖移栽配套技术(先栽烟后盖膜)较常规移栽(先盖膜后栽烟)能提早移栽30 d以上,且烟苗缓苗期缩短、用水少、成活率高、生长快、苗健壮,增产240.5 kg/hm2,产值增加6 292.86元/hm2,对烤烟生产的节本增效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差异与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不同添加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和移栽后成活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食用甘薯粉、工业甘薯粉、食用马铃薯粉、工业马铃薯粉、木薯粉、香蕉粉以及香蕉泥进行培养,2个月后对组培苗进行移栽驯化,并统计地上部及地下部指标,4 个月后统计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食用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鲜重和分蘖数最多;而添加香蕉泥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株高、节间数、叶片数及2~5 cm之间根数的增加;添加工业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茎粗最粗。各处理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香蕉泥>工业甘薯粉木薯粉>工业马铃薯粉>食用甘薯粉>香蕉粉跃食用马铃薯粉。通过对不同添加物处理下组培苗性状与移栽成活率的灰度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石斛组培苗成活率的首要因子为节间数,其次为叶片数和株高袁而2~5 cm根条数,大于5cm根条数、鲜重、平均节间长、总根数、分蘖数、茎粗尧小于2cm根条数等指标与移栽成活率关联度较低。因此,在铁皮石斛组培过程中,除了注意诱导生根外,还要注意添加物的种类,尤其以能促进其节间数、株高、叶片数增加的添加物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广占63S/1128,在龙山县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13.142 t/hm2,其中丘块试验田突破了13.50 t/hm2,达到了我国超级稻第3期产量目标。从旱育壮秧、规格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灌水、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浙粳88的高产机插栽培技术。[方法]提出浙粳88机插栽培的目标产量与构成,从育秧技术、大田管理技术和适时收获3个方面详细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浙粳88(浙审稻201100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粳稻新品种,2011年2月通过审定。生产表现为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青秆黄熟。10 500 kg/hm2产量结构为:有效穗330万~360万穗/hm2,每穗总粒135~14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 g。浙粳88高产机插栽培技术中,育秧技术包括5个方面,分别为药剂浸种、控制虫传病害,催芽机催芽、确保整齐露白,整平秧板、确保秧苗平衡生长,精细播种、做到定量匀播,苗床管理;大田管理技术包括7个方面,分别为整平大田、短龄早栽、少本稀植、前氮后移、科学管水(浅水促蘖、及早搁田、薄水养胎、防止早衰)、病虫草害防治、喷施"爱苗"和"拿敌稳"等防病保健药剂。[结论]浙粳88机插生产技术可概括为基质育秧培育壮苗、短龄早栽小苗机插、科学管水防止早衰、统防统治适时收获。该技术可为浙粳88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