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的大敌。目前尚无特效药防治,因而必须及早识别和预防。 1.识别方法蚕卵出现大量排列不整齐的堆卵、叠卵和不受精卵,粘性差,容易脱落。孵化极不齐一,幼蚕孵出后数天不疏毛,体形萎缩细小,体色污暗,食桑、行动不活泼,迟眠、迟起或蜕皮无力,成半蜕皮蚕或封口蚕;起蚕期体带铁锈色,粪粒形状不整,在饲育过程中陆续死亡,尸体干瘪;大蚕期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多在腹面两侧或尾角顶端;有的尾角发焦,绢丝腺体不光亮,出现乳白色突起。病重时不能吐丝,只能结薄皮茧,蛾、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5-1178
针对目前南阳市柞蚕微粒子病高发现状,借鉴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叶面消毒技术,探讨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壮蚕期用防微灵1∶100倍和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较好,镜检各龄迟眠蚕、病蚕、死笼茧、病蛹,化蛾逐蛾镜检,均没检出微粒子孢子,蚕期无毒性反应,对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全茧量、茧层率、合格卵圈率、单蛾产卵量等均无明显影响;连续2代喂饲的原蚕,1∶100倍药液对次代原蚕的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都有不良影响,茧的性状和卵量亦有下降倾向,而1∶200倍药液则无不良影响。说明壮蚕期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正>该品种孵化齐一,蚁蚕体色黑褐色,有趋光性和逸散性;稚蚕行动话泼,各龄眠起齐一,眠性快;壮蚕体色青白,有普通斑纹,第5龄蚕体大而结实,食桑快,蚕体强健,饲育容易;熟蚕老熟齐蛹,结上层茧,茧型大,茧层厚,茧层率25%~26%,  相似文献   

4.
马欣  卜黎明 《河南农业》2019,(22):52-52,56
一、利用家蚕品种009B生产全蚕粉的优点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家蚕选育组饲育的009B家蚕,是一个降血糖型家蚕新品种。该家参卵色灰绿色到灰紫色,卵壳淡黄色,克卵约1720粒;孵化齐,蚁蚕黑褐色,稚蚕有趋光性、趋密性,眠起整齐度高,体质强健。5龄幼虫食桑旺,蚕体粗壮,体色发黄,腹足深黄色;上蔟较快,营上中层茧,茧型大,黄茧椭圆形,缩皱中等。幼虫5龄经过7天左右,全龄经过22天左右,茧层率在23.75%左右。  相似文献   

5.
三眠蚕末龄与四眠蚕末龄的生长规律比较相似,三眠蚕末龄与四眠蚕末龄体重饲料效率变化有相似倾向;四眠蚕的生长程度、茧期成绩和卵量比三眠蚕高,但三眠蚕的体重、全茧量和卵量的饲料效率比四眠蚕高。  相似文献   

6.
三眠蚕末龄与四眠蚕末龄的生长规律比较相似,三眠蚕末龄与四眠蚕末龄体重饲料效率变化有相似倾向;四眠蚕的生长程度、茧期成绩和卵量比三眠蚕高,但三眠蚕的体重、全茧量和卵量的饲料效率比四眠蚕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3~1996年4年试验调查结果:试验调查的原蚕具有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结茧率和虫蛹率高、产下卵量多、克蚁制种和50 kg桑叶制种成绩优等特性.与贵州省现行用种相比,试验原蚕的四龄蚕结茧率和虫蛹率平均值分别提高2.01%和2.90%,羽化率提高2.43%,平均单蛾产下卵提高7.25%,克蚁制种和50 kg桑叶制种量分别提高29.41%和24.7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新方法。[方法]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微孢子虫、感病家蚕幼虫和蛹及带毒蚕卵,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和微孢子虫作用的差异及其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以20-160 Gy剂量辐射,不能杀死微粒子,不能去除感病蚕体的微孢子虫。感病家蚕幼虫体重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感病蚕的死亡率在80 Gy以上处理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辐射处理卵的孵化率降低,孵化蚕的带毒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孵化蚕和未孵化蚕总的带毒率降低;20-160 Gy小剂量辐射,不能去除蚕蛹体内的微孢子虫。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蚕蛹羽化率、母蛾带毒率、卵带毒率和雄蛾交配能力逐步降低,但20 Gy辐射处理的蛹羽化率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结论]低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卵具有一定的除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AS系列负氧离子(O2-)发生器 ,使蓖麻蚕、家蚕1~5龄生活在空气富含O2-(浓度>5×104 个·cm-2)的蚕室中 ,按蛹→蛾→卵→蚁蚕→蚕生长发育顺序 ,研究了负氧离子对其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 :处理组比对照组出蛾齐一 ,羽化率增高 ;产卵速度加快 ,总产卵量增多 ,良卵率加大 ,不受精卵率减少 ;胚子发育整齐 ,孵化齐一 ,孵化率增高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次代蚕的强健度。另外 ,幼虫期和卵期环境中都补充O2-,可使实用孵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11.38 %(家蚕)和9.08%(蓖麻蚕) ,而只在卵期补充负氧离子 ,也可有效地促进胚子发育与孵化齐一 ,获得与整个蚕期补充O2-相近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稚蚕期 1.食欲不振,发育迟缓,出现瘦小、迟眠、起缩蚕. (1)就眠前后就毙死的--微粒子病、浓核病.  相似文献   

11.
采用蛾区半分法,取同蛾区部分卵调查蚁蚕的绝食生命率,余者饲养到上簇结茧,调查茧质与体质。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蚁蚕的绝食生命率差异显著、该性状既受胚子基因型控制,也受卵质影响,有夏秋用品种偏低春用品种偏高的趋势;同时还表明蚁蚕的绝食生命率同全茧量、茧层量有明显相关,而同结茧率、死笼率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菁松×皓月   (一 )品种特性   菁松×皓月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一对好养、优质、高产春用蚕品种,目前在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等省占的比例都很大。该品种孵化齐一,蚁蚕有逸散性,稚蚕期趋光性强。要注意扩座、匀座,且要注意超前扩座。各龄眠起齐一,眠性快,催眠期短,加眠网要适当偏早。起蚕活泼,逸散性强,壮蚕期蚕儿有趋光性和趋密性,易密集成堆,要注意匀蚕。   壮蚕期食桑快而旺盛,要注意匀味补味。壮蚕用叶要适熟偏老,不能用嫩叶,否则蚕体虚胖,后期死蛹多。蚕体大而结实。   熟蚕老熟齐蛹,结上层茧,茧…  相似文献   

13.
卵面消毒足柞蚕生产中的一项关键环节.蚕卵表面附着鳞毛、蛾尿、灰尘和病原体,孵化时随卵壳被蚁蚕食下,往往发生脓病、软化病及微粒子病,给种茧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为尽量减少由于蚕卵消毒环节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应进行严格而彻底的卵面消毒.消毒时间以出蚕的前1天为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易使消毒卵面尽快晾干.  相似文献   

14.
荔枝蒂蛀虫羽化及交配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荔枝蒂蛀虫羽化规律及其交配行为。[方法]在室内观察荔枝蒂蛀虫的羽化规律、成虫交配行为。[结果]荔枝蒂蛀虫雌、雄茧蛹集中在进入暗期6h后的时间段内羽化,进入暗期2h为羽化高峰;荔枝蒂蛀虫茧蛹第6~9天为羽化高峰期,雌雄性比接近1:1。暗期8h后为荔枝蒂蛀虫的交配高峰期。荔枝蒂蛀虫雌蛾羽化当天不进行交配,2~8日龄雌蛾均可交配.2、3日龄雌蛾进入交配高峰期;1~15日龄雄蛾均可交配,2-5日龄雄蛾进入交配高峰期。[结论]该研究摸清了荔枝蒂蛀虫羽化规律及其交配行为。  相似文献   

15.
樗蚕是樟树的一种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二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产于叶上,幼虫6龄,少数5龄。黑瘤姬蜂、绒茧蜂、广大腿蜂和家蚕追寄蝇是其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16.
桂蚕8号(锦·绣×壮·丽)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夏秋用抗病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一代杂交种性状.该品种四眠,正交卵浅灰色,卵壳浅黄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孵化齐一,趋光性、趋密性较强;反交卵紫褐色,卵壳白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贵蚕1号原蚕5龄期的用桑量,按克蚁用叶量100kg为100%的用叶量(对照区),进行了贵蚕1号原蚕5龄期不同给桑量(按对照区的60%、70%、80%和90%)对其生长发育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给桑量的减少,5龄蚕的发育经过延长,蚕个体重减轻,全茧量、茧层量、种茧量、单蛾产卵量减少;在给桑量相当于对照的80%以上时,随着给桑量的减少,蚕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发蛾率提高,单蛾产良卵量降低。综合蚕体重量、种茧产质量、产卵数、良卵数等几项指标,克蚁用桑为对照区的80%~90%时5龄原蚕的成绩较优。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桂蚕N21.审定编号。桂审蚕2012001号。2.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3.特征特性。该品种正交卵浅灰色,卵壳浅黄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约2300头,孵化齐一,趋光性、趋密性较强;反交卵紫褐色,卵壳白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化学分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和分离了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在个体发育期间血淋巴蛋白的含量和类型变动的情况,用以说明夜蛾科昆虫的变态特征,以及有关越冬、迁飞、滞育等的生理基础。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1)血淋巴蛋白的含量,从五龄幼虫末期的1.21克/100毫升增加到蛹前期(蛹龄四天)的5.60克/100毫升,即可增加4.6倍左右。而在五龄幼虫变六龄,预蛹变蛹以及蛹羽化之前,即在每次蜕皮期间,血淋巴蛋白的含量都明显下降。(2)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淋巴蛋白所得的谱带表明,幼虫期至少存在有12条谱带,蛹期有17条,至成虫期,谱带明显减少(主要蛋白带,雄蛾3条,雌蛾4条)。同时还发现,蛹期的特征性谱带是与幼虫期蜕皮时的谱带相一致的。从各地区收集的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饲育到蛹,它们的谱带也无差异。(3)雌蛾的特异蛋白带,一般需在羽化后三天才出现,并与卵巢管内卵黄沉积较迟相符合,说明小地老虎雌蛾在迁飞前有一个短暂的生殖滞育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并及时采茧。柞蚕的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脓病)、柞蚕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蚕寄蝇病(蝇蛆病)和线虫病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进行卵面和蚕室柞蚕生活史蚕具消毒,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一、采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