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兑宝峰 《花卉》2014,(7):7-7
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 aconitifolia)也叫草葡萄、草白敛、狗葡萄、过山龙,为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木质藤本。其根部外皮紫褐色,内皮淡粉红色,具粘性。茎细长,圆柱形,有皮孔,长4米左右,卷须与叶对生。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病毒病田间发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2009年对宁夏贺兰山东麓主要酿酒葡萄产区病毒病的田间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明确了葡萄扇叶病(GFLV)和葡萄卷叶病(GLRaV)是该地区主要病毒类型,疑似病毒类型是葡萄茎痘病和葡萄栓皮病;葡萄卷叶病毒感染的主要品种是蛇龙珠,主要发病区域是广夏二基地;葡萄扇叶病毒感染的主要品种是西拉,主要发病区域是玉泉营地区。  相似文献   

3.
胶东半岛地区葡萄病毒病田间调查和血清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9月对胶东半岛葡萄主产区15个葡萄园的病毒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采集了4个酿酒葡萄品种共计44份葡萄样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测。从样品中分别检出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检出率分别为6.82%、2.27%和40.91%。蛇龙珠样品中3种病毒均被检出,总检出率达60.71%;赤霞珠样品中检出了葡萄卷叶病毒3和葡萄斑点病毒,总检出率为36.46%。蓬莱地区葡萄样品中3种病毒均被检出,检出率达55.56%,龙口地区病毒检出率也达到了52.17%。  相似文献   

4.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无病毒苗木,提高脱毒效率,开展了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将携带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斑点病毒(GFk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GLRaV-2)的8个葡萄品种试管苗进行恒温热处理,对分离成活的62个茎尖进行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62个茎尖中,29个茎尖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葡萄斑点病毒、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81.8%、80.0%、78.1%、75.0%和61.5%。采用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适用于葡萄无病毒原种母本树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目前,葡萄卷叶病毒已经鉴定的病原有13种,其中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本文对近十年来葡萄卷叶病毒3的危害分布、遗传变异、对酿酒葡萄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葡萄卷叶病毒3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0—2011年我们对河北省涿鹿、怀来、昌黎、宣化等县(区)以及北京市葡萄卷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的葡萄植株样品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种类。在检测的82个样品中,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号(GLRaV-3)的检出率为100.0%,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号(GLRaV-1)的检出率为17.1%,葡萄卷叶伴随病毒2号(GLRaV-2)的检出率为11.0%;病毒混合侵染的样品占总检测样品数的28.1%,其中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号、3号混合侵染样品占总检测样品数的17.1%,葡萄卷叶伴随病毒2号、3号混合侵染的样品占总检测样品数的11.0%,且在这些被病毒混合侵染的样品中,有2个样品被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号、2号、3号三重侵染。  相似文献   

7.
经调查,贺兰山东麓葡萄主要病虫害为葡萄白粉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毛毡病、葡萄病毒病(主要是葡萄扇叶病毒病和葡萄卷叶病毒病)和葡萄斑叶蝉。葡萄白粉病自7月上旬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落叶;葡萄灰霉病7月14日零星发生,直到9月上旬开始大发生;葡萄霜霉病7月底8月初开始发生,之后呈直线上升趋势;葡萄毛毡病在各葡萄园普遍发生,而且发生严重,尤其是永宁县玉泉营地区。葡萄斑叶蝉在当地1年发生3代,从5月上旬开始即在葡萄上为害,一直持续到10月。  相似文献   

8.
对郑州果树所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808份种质(品种和野生类型)的卷叶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美洲种群、东亚种群及山美杂种中没有发现卷叶病症状;欧亚种葡萄中有卷叶病症状的品种比例最高,且程度严重;具有欧亚种葡萄血统的欧美杂种和欧山杂种均有表现卷叶病症状的品种,但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较欧亚种低。在欧亚种葡萄中以鲜食葡萄品种为主的东方品种群的卷叶病的发病率较低,而以酿酒品种为主的西欧和黑海品种群发生卷叶病的比例较高,而且病情最严重。  相似文献   

9.
葡萄的夏剪,是在冬剪的基础上,对留枝量进行最后的调整,这是决定葡萄浆果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生产实践中,果农对葡萄夏剪有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待新梢长到7~8片叶,能见到花序时进行。葡萄芽的萌发,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如此夏剪,会造成枝条瘦弱。据我们的实践,葡萄夏剪,应从抹芽开始。一般说来分3次进行。第1次,在芽眼萌动至展叶前进行,抹去枝蔓基部芽,细弱枝条上芽,发育不良芽,双芽上的瘦弱尖头芽。此次夏剪,大约抹掉多余芽眼的60%~70%。第2次,一般在新梢长至7~8片叶,新梢上明显看出花序的大小、强弱时进行。此次夏剪,结合…  相似文献   

10.
1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是我县发生的一种干旱性病害。 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葡萄展叶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褪绿小斑,病斑渐扩大,表面长出粉白色霉斑,严重的遍及全叶,致叶片卷缩或干枯。  相似文献   

11.
反季节葡萄栽培,一改过去采用建大棚生产早熟葡萄的旧方法,选择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好几倍。反季节葡萄的主要特征是极早熟、粒大、色优和极耐贮运。巨宝:欧美种,其嫩梢及幼叶绿略带浅红色,幼叶背面密布绒毛,叶  相似文献   

12.
葡萄定植当年三段式整枝法是葡萄定植当年采用的一种夏剪方法,此方法有利于棚架葡萄早成形、早结果。2002年我们采用此法,在2003年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的不利气候条件下, 红提葡萄第1年挂果平均每666.7平方米产230千克,最高每666.7平方米产量达400千克。现将修剪技术作一总结,供新种葡萄园农户参考。1 第一段主蔓当年定植的幼苗高20~30厘米时,选一个生长健壮的新梢留作主蔓,其余均抹除。当主蔓长到14片叶以上时(5月下旬),保留13片叶(第13片叶完全展开)摘心。抹除距地面30厘米以下的副梢, 其上副梢除顶端不处理外,其余一级副梢留3片叶摘心,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总量仅为对照组葡萄的69.29%;有机酸总量略微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染病葡萄果皮和果肉中的草酸含量显著降低,苹果酸含量显著升高;5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含量显著降低,总量仅为对照组‘赤霞珠’葡萄果皮单体总量的26.12%。其中,矢车菊素类花色苷所占比例降低,甲基化类花色苷所占的比例升高。【结论】葡萄卷叶病导致‘赤霞珠’葡萄着色不良,品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4.
简约化叶幕管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简约化叶幕层管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简约化叶幕层管理下葡萄植株枝条节间长度变短,径髓比变小,萌芽率提高,表明此种修剪方式可以保证葡萄园的可持续生产;简约化管理下葡萄果实的果穗小,果粒稍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简约化叶幕层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葡萄夏季管理的劳动效率,比常规叶幕层管理省工39.72%。  相似文献   

15.
对宁夏贺兰山东麓8个酿酒葡萄种植地区8个葡萄品种的病毒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40份样品中GLRaV-1~5这5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的感染率。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主要病毒病有葡萄卷叶病、扇叶病和栓皮病,其中葡萄卷叶病尤为严重;不同酿酒葡萄种植区和品种间葡萄卷叶病的感染存在着差异,老葡萄种植区中品种间葡萄卷叶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新葡萄种植区的品种;"蛇龙珠"和"黑比诺"是感染葡萄卷叶病毒的主要品种,发病率高达85.1%和52.7%;利用5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引物进行RT-PCR检测,检出3种病毒类型,且GLRaV-3的检出率最高,为87.5%。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设施葡萄叶萎蔫现象的发生原因,调查了设施葡萄生长的环境条件,结果认为设施内气温与地温比例失调和结实过量是叶萎蔫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碱性化、土壤板结和CEC偏低也是叶萎蔫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设施内葡萄的栽植位置加重叶萎蔫现象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照相机辅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测定叶面积上的可行性,对少毛变叶葡萄、红提和藤稔的试管苗及大田植株叶面积进行测定,同时与网格法、复印称重法和直接称重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照相机辅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法和上述几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适用于少毛变叶葡萄、红提和藤稔试管苗及大田植株葡萄叶面积的测量,并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贾楠 《河北果树》2019,(3):52-5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葡萄果实品质要求显著提升。葡萄花果管理是葡萄生产技术的关键环节,花果管理优良与否直接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如何根据葡萄的品种特性、立地条件做好花果管理工作是当前葡萄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提高坐果率控制新梢徒长。在葡萄开花前,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新梢花序上部的5~6片叶进行摘心,副梢留1~2片  相似文献   

19.
葡萄斑叶蝉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斑叶蝉是近几年在我县扩散很快的一种害虫.它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葡萄汁液,造成营养流失,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同时还影响枝条成熟、花芽分化及下一年产量.这种害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其余各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在树皮、树根、树缝、杂草丛、土缝及居民区的房屋中越冬,开春后先迁移到葡萄园的杂草上活动,待葡萄长叶后即迁移到葡萄上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感染卷叶病毒的酿酒葡萄品质,试验以感染卷叶病毒的‘蛇龙珠’葡萄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不能显著抑制葡萄叶片中卷叶病毒的侵染,但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转化酶活性,促进糖分积累;葡萄谢花后20 mg/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buisco)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转化酶活性,提升果实品质。因此,葡萄谢花后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中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来提高感染卷叶病毒葡萄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