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白山复序橐吾和全缘橐吾叶片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 Kom.)和全缘橐吾(L.mongolica(Turcz.)DC.)叶片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首次从2种橐吾中鉴定22种化合物,复序橐吾15种,全缘橐吾11种,分别占总挥发油的94.75%和87.08%。其中复序橐吾主要化学成分为4-蒈烯(27.09%),其次是金合欢醇乙酸酯,β-蒎烯,D-柠檬烯及顺-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其单萜和倍半萜类各4种,占总挥发油的43.80%和10.25%,酯类和醇类分别占16.03%和13.76%;全缘橐吾的主要成分为z-9-十八烷烯醛(23.93%),其次是α-法呢烯,α-金合欢烯,石竹烯,[1aα-[1aα-4aα,7β,7αβ,7bα]]1,1,4,7-四甲基-1H-十氢环丙奥-4-醇及α-杜松醇,其4种倍半萜类占35.8%,醇占22.9%。挥发油中萜类、醇类及酯类决定了2种橐吾食疗价值和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2.
田进  陈冰  谢光波  李胜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6-15668
[目的]分析康定橐吾全草挥发油成分及检测其抑菌生物活性,为康定橐吾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康定橐吾全草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同时采用MTT法研究抑菌活性。[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9.61%;康定橐吾全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β-桉叶烯、佛术烯、吉马烯B、4-亚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烷-3-醇乙酸酯、β-榄香烯和3-甲基戊酸等。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试验首次对康定橐吾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可用于康定橐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长白山复序橐吾叶为材料,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提取法制备石油醚提取物,利用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从复序橐吾石油醚提取物中检测到59个色谱峰,鉴定出59个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的100%,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等,其中萜烯类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董然  南敏伦  刘洪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00-17901
[目的]分析长白山特有种单头橐吾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0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2%。单头橐吾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50.00%),其次是植物醇,z-α-反式-香柠檬醇,环戊甲酸-3-异丙叉-龙脑酯,7-亚甲基-2,4,4-三甲基-2-乙烯基-双环[4,3,0]壬烷,3,7-二甲基-6-辛烯-1-醇甲酸酯,而石竹烯和正十六酸的相对含量均在3.00%以下。其中,石竹烯和石竹烯氧化物占总挥发油的52.17%,2种醇类和2种酯类分别占24.00%和10.44%,1种烷类占5.43%。[结论]鉴定出的9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检出,是开发祛痰止咳及强身类药物的重要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双花鞘花(Macrosolen bibracteolatus)寄生的挥发油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离分析,通过与计算机标准谱库对照鉴定了部分化学成分的结构,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双花鞘花寄生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1个化学成分的结构,已鉴定成分的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1.94%。化合物类型以萜类为主,含量较高的挥发油成分是α-芹子烯(23.30%)和(4αR-trans)-十氢-4α-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亚乙基)-萘(21.07%)。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黑苞橐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黑苞橐吾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苞橐吾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65个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含量占总挥发油的76.75%.黑苞橐吾挥发油主要成分为:[E,E,E]-3,7,11,15-四甲基-1,3,6,10,14-十六碳五烯(相对含量为5.19%);2-[1-环戊-1-烯炔-1-甲基乙基]环戊酮(4.38%);[1S-[1α,3aβ,4α,8aβ]]-4,8,8-三甲基-9-亚甲基-十氢1,4-甲醇薁(4.10%);D-柠檬烯(4.02%);[2R-[2α,4aα,8aβ]]-十氢-α,α,4a-三甲基-8-亚甲基-2-甲醇基萘(3.93%);正三十四烷(3.49%);3-[1,1-二甲基丙-2-烯-7-羟基香豆素(3.03%);石竹烯氧化物(2.72%);5β,7β-H,10α-11-桉叶烯-1α-醇(2.66%);4[10]-崖柏烯(2.56%).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Ligularia melanocephala, the essential oils of the herb were extract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and separated with GC capillary columns. The components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with the normalization method and identified with GC-MS. A total of 62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 for 75.66% of the total contents of essential oil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s were [E, E, E]-3,7,11,15-tetramethylhexadeca-1,3,6,10, 14-pentaene, 2-[1-Cyclopent-1-enyl-1-methylethyl] cyclopentanone, 1,4-Methanoazulene, decahydro-4,8, 8-trimethyl-9-methylene, [1S-[1. alpha. , 3a. beta. , 4. alpha. , 8a. beta. ]]), D-Limonene, 2-Naphthalenemethanol, decahydro-. alpha.,. alpha., 4a-trimethyl-8-methylene-, [2R-[2. alpha., 4a. alpha.,8a. beta. ]], n-Tetratriacontane, 7-Hydroxy-3-[1,1-dimethylprop 2-enyl] coumarin, Caryophyllene oxide,5. beta.,7. beta. H, 10. alpha.-Eudesm- 11-en-1. alpha.-ol and 4 [10]-Thujene, accounting 5.19%,4.38%, 4.10%, 4.02%, 3.93%, 3.49%, 3.03%, 2.72%, 2.66% and 2.56% of the total.  相似文献   

7.
毛杨梅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杨梅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杨梅叶中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出40种化合物,占挥发物组成的97.33%,其中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13.46%)、α-蒎烯(13.46%)、α-芹子烯(12.28%)、β-石竹烯(11.66%)、β-芹子烯(9.71%)、α-石竹烯(8.94%)、α-杜松醇(5.32%)、芳樟醇(4.06%).  相似文献   

8.
GC-MS法分析沙田柚幼果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利用沙田柚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沙田柚幼果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从沙田柚幼果挥发油中鉴定出43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99.5%,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46.83%)、β-环氧石竹烯(20.17%)、反式α,α,5-三甲基-5-乙烯基-2-四氢呋喃甲醇(4.26%)、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3.06%)、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2.99%)、反式-1-甲基-4-异丙烯基-2-环己烯-1-醇(2.60%)、1,5,5,8-四甲基-12-氧杂二环[9.1.0]十二碳-3,7-二烯(2.28%)等。[结论]沙田柚幼果挥发油将具有很大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测定数据中共分离出76个峰,确认了73种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主要包括烯烃类、烷烃类、芳香类、杂环类等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姜黄烯(28.46%)、-法呢烯(9.08%)、-倍半水芹烯(5.66%)、-没药烯(5.70%)等。实验结果为山药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容县乌榄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乌榄叶的药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容县乌榄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容县乌榄叶挥发油共分离出55种成分,鉴定了53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8.130%,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比例高,分别为20和18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雅槛兰-1(10),11-二烯(11.652%)、α-芹子烯(10.291%)、γ-依兰油烯(9.719%)、α-蒎烯(9.208%)和1,6-二甲基-4-异丙基-1,2,3,4,4a,7-六氢化萘(7.523%);乌榄叶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2 g/L时,其对DPPH·的清除率为63%。【结论】容县乌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香料、抗氧化剂资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覃文慧  冯旭  李耀华  牛晋英  郭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3-12004,12084
[目的]研究广西山胶木鲜、干品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鲜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1.01%,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22.83%)、β-罗勒烯(7.19%)、植醇(6.90%)、β-蒎烯(6.79%)、α-蒎烯(5.97%)和石竹烯氧化物(5.95%)等;从干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3.22%)、β-罗勒烯(7.78%)、二环大根香叶烯(7.24%)、α-石竹烯(5.89%)和α蒎烯(5.42%)等;两者共有成分有30种。[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山胶木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校园植物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的花瓣为材料,用水蒸气索氏提取法提取自然阴干、40、50、60℃4种干燥条件下白玉兰花瓣的挥发油,计算挥发油的出油率,用GC-MS获得其挥发油各成分的总离子流图谱,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自然阴干、40、50、60℃条件处理下,分别鉴定出62、53、48和46种化合物,分离的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类成分总量的92.21%、89.29%、89.48%和87.59%。4种不同干燥处理样品的挥发油共有成分有46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和萜醇类化合物。石竹烯为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为芳樟醇、(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乙酸松油酯、α-松油醇、4-萜烯醇和桉叶油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鉴定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叶片和球果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挥发油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池杉叶片和球果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挥发油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池杉叶片和球果中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211%和0.657%。从池杉叶片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0.410%,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0.149%)、α-松油醇(7.072%)、4-蒈烯(2.025%)和β-蒎烯(2.012%);从池杉球果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285%,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8.609%)、铁锈罗汉柏醇(4.276%)、4-蒈烯(3.355%)、柠檬烯(2.324%)和β-萜品烯(2.179%)。池杉叶片和球果挥发油中相同的成分只有4种,分别是(1R)-α-蒎烯、4-蒈烯、柠檬烯和冰片。池杉球果挥发油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34.5±2.3)mm,而池杉叶片挥发油对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6.0±1.2)mm。【结论】池杉球果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其叶片,二者的主要成分均为(1R)-α-蒎烯,池杉球果挥发油的抗细菌活性明显强于叶片挥发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苎叶蒟叶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41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87%;苎叶蒟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醇类化合物和烯类化合物为主,醇类化合物有11种,占总峰面积的58.25%,其中以橙花叔醇2和叶醇的含量为最高,分别为41.98%和10.04%;烯类化合物有23种,占总峰面积的26.01%,其中,以石竹烯和β-蒎烯的含量为最高,分别为9.44%和2.31%。  相似文献   

15.
戴小阳  李霞  董新荣  周宝磊  谢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2-11564,11597
[目的]研究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多花蒿鲜嫩枝叶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测得挥发油收率为0.16%;采用GC-MS分离出42个主要成分,并鉴定了22个组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66.1%(面积归一化法)。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桉叶二烯(9.5%)、(E)-2-己烯-1-醇(7.8%)、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碳-4-烯(5.7%)、石竹烯(3.8%)、α-石竹烯(3.0%)、石竹烯氧化物(2.1%)和(+)-α-松油醇(2.1%)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含量较高,化学成分结构丰富,香气宜人,且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用 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分离出36个化合物的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5.89%,其主要成分是棕榈酸(32.75%),9,12,15-十八碳三烯醛(10.42%),亚油酸(6.48%),肉豆蔻酸(4.05%),橄香醇(2.71%),反式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2.23%)等.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份为首次报道,为脉花党参地上部分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GC-MS-DS联用技术对香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已分离的60个成分中鉴定了其中的50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8.24%。α-桉叶醇(15.36%)、反式法呢醇(12.70%)、2,5-十八双炔陵甲酯(10.95%)、β-石竹烯醇(7.74%)、澳白檀醇(6.05%)、α-香附酮(5.64%)、α-杜松烯(5.52%)、樟脑烯(4.45%)等为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勿忘我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蒸馏提取法从勿忘我花干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鉴定出43种主要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2.89%。勿忘我花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4-戊烯-2-醇(3.49%)、γ-戊内酯(5.51%)、1-戊醇(7.77%)、2-乙基己醇(5.83%)、肉豆蔻醇(5.26%)、月桂酸(5.91%)、香叶醇(4.62%)、正癸酸(6.64%)、十一醛(7.81%)、萜品油稀(6.90%)、Gamma-萜品稀(5.11%)和桉叶油醇(4.4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山松树脂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方法对该精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法,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华山松树脂主要是α-蒎烯,莰烯,α-非兰烯,罗勒烯,小蠹二烯醇,3-蒈烯,4-蒈烯,杜松二烯,β-蒎烯,月桂烯,β-非兰烯等萜烯(96.482%)类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α-蒎烯(52.494%)和β-蒎烯(39.269%)。  相似文献   

20.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大花罗布麻花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确定了其中6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2.04%。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双烯酸乙酯(24.21%)、(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11.43%)、二十八烷(6.27%)、软脂酸乙酯(5.98%)、正软脂酸(5.48%)、α-金合欢烯(4.99%)、二十五烷(4.27%)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