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平台。 土地整治在改善农村生 态居住环境、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也引起了农民野被上楼冶等社会问题。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路 径、从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博弈困境入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土地整治中利益相关主体政府、中介方、村集体和村民 的收益函数。 结果表明院农村土地整治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博弈过程趋向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并据此得出土 地整治的科学路径为协商整治、以及各主体为了推进协商整治实现卡尔多要希克斯改进的方法、为农村土地整治工 作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测度目标是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体系运行的指南针,是开展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的重要基础。从农地整治项目利益相关者入手剖析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主体,探讨测度主体的价值观、测度主体对农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利益诉求,根据价值观和利益诉求诊断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测度目标,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中需要以社会公众满意为准则,有效协调政府、项目区社会公众、周围社区对农地整治项目的建设要求,确定合理的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目标。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在农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可以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提升整治效率。从PPP模式下农地整治项目的主体关系切入,探讨了不同主体间的博弈关系。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在项目实施中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社会监督、违约防范和收益分配3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以期为项目效率提升和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PP模式在农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可以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提升整治效率。从PPP模式下农地整治项目的主体关系切入,探讨了不同主体间的博弈关系。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在项目实施中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社会监督、违约防范和收益分配3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以期为项目效率提升和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地发展权各主体通过合作博弈实现农地发展权是各主体实现权能最优化的途径之一。就目前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博弈现状看,非合作博弈时有凸显,大量消耗了各主体的权益。在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等背景下,提高征地和开发成本等,造成农地资源损失和浪费。围绕着农地发展权的博弈,由于法律、主体地位、权能实现能力等方面的失衡,使合作博弈呈现存在难度。因此,需要为合作博弈进行均衡性保护。在地方政府、市场开发主体及农民等的博弈中,给予各方一种均衡性保护结构,特别是保护弱势的农民具有平等的博弈地位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农民维权抗争的事件也屡屡发生,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定。在失地农民通过政治手段维护权利的背后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在相互博弈,文章研究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失地农民政治参与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提出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规范失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食品经营者信用缺失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从新疆食品经营主体规模和分布、生产技术水平、生存时间等方面分析新疆食品经营主体的主要特征.[结果]提出了新疆食品经营主体表现出的规模小、范围广、生产水平低、生存时间短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易导致食品经营主体失信的发生.在分析新疆食品经营主体的特征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食品经营中交易双方行为策略,建立起食品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博弈模型.[结论]提出新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缺失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消费者掌握市场主体及食品信息以及投诉成本,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地整治项目治理的内涵及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分析、演绎推理、案例分析,界定农地整治项目治理的内涵,构建并阐释农地整治项目治理的"治理结构-主体行为-治理绩效"分析框架,并基于此进行治理创新模式分析,从而为解构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模式的运行逻辑提供分析思路。结果表明,农地整治项目的治理绩效不等同于项目绩效,治理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提升农地整治项目治理绩效,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模式是治理结构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崔延松  度巍  鲁红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10038-10039,10042
在我国水利建设资金配置中,存在着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在兴建水利工程上进行着是否投资的利益博弈.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不同收益考量下长期博弈中形成的演化稳定策略,并揭示出由于存在“智猪博弈心态”,双方共同投资水利工程始终是不稳定策略组合,揭示了当前政府主导型的水利资金配置机制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对农超对接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扶持对策能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双方带来优惠作为聚焦点,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下超市与合作社的博弈模型对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利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重点引入"政府对单个合作社的投资及补助""超市对协议下的单个合作社的投资及补助""政府对超市单位农产品税费减免"3个变量,探究是否对博弈各方最优决策产生影响,进而提出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加快农超对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进展及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内容与形式日趋多样化,农村居民点整治成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重塑农村"三生空间"的重要措施。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成为适应农村土地整治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复杂化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的新视角。从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决策机制和决策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博弈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和计量模型三个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研究方法;基于现阶段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研究特征,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湖南省和湖北省10个县(区)的20个农地整治项目区的农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现状及表达意愿,进而提出了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重构思路和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今后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渠道重构思路,近期以疏通"村干部"、"听证会/座谈会"这两类利益表达渠道为主,远期以完善"信访机构"、"人大代表"、"新型大众媒体"、"政协委员"这四类利益表达渠道为主。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渠道重构应采取措施。加强村委会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整治听证制度,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完善基层人民代表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新型大众媒体交流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3.
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地规模流转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不尽相同,其利益诉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既包含地方政府的监管机制及决策体系,也融合了施工单位对利益均衡的把控,多方的共同影响造就了农地规模流转中的多方利益博弈,导致矛盾及冲突时常发生。鉴于此,以利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利益相关者博弈论指导下,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绩效评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农民等3个视角完成了对利益博弈的相关分析,并最终从完善体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及构建均等化服务3个层面来完善农地规模流转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土地进行宏观规划,并对丰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地流转产生的较高交易费用这一问题,运用交易费用及不完全契约理论,通过不完全契约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的核心部分——专用性投资的水平.研究表明在“买方市场”下,农地流入方获得了流出方改善土地质量等方面投资的剩余决策权;专用性投资水平较高,有利于农地的可持续利用.但是,较高的专用性投资水平却增加了流入农户的负担.最后针对这一矛盾关系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以期达到合理控制交易费用、促进农地流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和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着许多的博弈,但是由于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复杂性,限制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在这方面的应用.文章运用三种基本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相应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解释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股东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不同行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及今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成本—收益决策的视角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得出不完全信息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的动态机制和稳定均衡条件。结果表明:农业龙头企业选择组建联合体的条件是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生产型经营主体或服务型经营主体选择参与联合体的条件是参与联合体时的期望收益大于不参与的收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的稳定均衡条件,受生产型经营主体或服务型经营主体愿意参与的边际成本以及农业龙头企业选择组建联合体的合作成本、生产型经营主体或服务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收益以及博弈双方合作收益的差距制约。  相似文献   

17.
为厘清流转对象选择熟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情感依赖的主观动机,还是不完全信息客观条件下农户的有限理性选择,在构建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广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西5个省份农户问卷数据,基于地块样本的研究视角,运用Heckprobit模型探究具有信息显示功能的中介参与农地流转对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农地转出对象熟人化是农户在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理性选择,中介参与农地流转的本质是外部信息引入,有助于改善不完全信息进而促进转出户选择非亲朋、非本村农户作为流转对象。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搭建流转交易信息平台或者拍卖平台;鼓励村集体或者村中能人执行农地流转中介职能。  相似文献   

18.
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方向。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政策变迁轨迹进行梳理,深入剖析了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的和影响,认为农地"三权分置"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进程;同时,多主体参与下的农地关系利益博弈或导致农地用途变更,农民失地引发社会矛盾。基于此,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不必按人口增减进行再次重新发包,但有必要在大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符合土地承包权退出的几类主体强制退出而进行小规模调整,既不失公平,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公私合作模式的农地整理项目投资分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构建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农地整理项目投资分摊博弈模型,并求解其均衡解。结果表明:为实现双方利益的均衡,政府可以选择高补贴或是低贴补,企业只能选择增大投资。政府的投资分摊结果主要受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价值、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正影响;企业的投资分摊结果分别受年经营收益的正影响和农地租赁成本与农地承包期的负影响;政府和企业的保留收益对其各自的投资积极性均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不确定性和竞争性的策略互动环境中,根据投资时机相对性和绝对性的不同要求可以将期权博弈模型划分为绝对时机选择和相对时机选择两个类型。我们首先综述投资时机选择的期权博弈理论文献;然后以“随机最优停止问题”为研究基点,分别探讨投资时机选择的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期权博弈模型;最后论述基于“追随-抢先模型”的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