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将筛选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芪、黄芩、板蓝根等中药制成口服液,用于鸡新城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口服液防治鸡新城疫具有较好疗效,中药治疗组鸡死亡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以中药口服液疗效最佳。同时,中药治疗组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芍药分白芍和赤芍两大类,其中自芍又称金芍药,赤芍又分草芍、川赤芍、变叶芍药等,花期5。7月不等,果期6—10月不等,但均可人药,药用取其根部。其药用价值非常可观,尤其近年来各研究所对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药效的研究值得国内药行更进一步的深人使用和开发。猪高热病和温病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夏秋两季为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口服液抗腹泻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发病仔猪病料(小肠及内容物)、蓖麻油和番泻叶分别对小鼠灌胃,后灌服复方中药口服液,研究复方中药口服液对小鼠攻毒后的保护作用。结果:病料攻毒后小鼠的主要病理变化在肝、胆及小肠,复方中药口服液对病料和蓖麻油灌胃致小鼠腹泻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口服液抗腹泻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小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180只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即中药预防组与治疗组、西药预防组与治疗组、感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贯叶连翘、香薷制成口服液,每只鸡每次口服1 mL,每天2次,连用5 d。中药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3.3%,治疗组存活率86.7%;金刚烷胺预防组存活率73.3%,治疗组存活率63.3%。中药口服液防治鸡新城疫,与金刚烷胺比较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耕牛翳膜外障白睛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常发生于暑热季节,黄牛、水牛均可发病。主要是外感风热或外伤劳役所致。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十多年,采用内服中药结合明目散吹眼的治疗方法,共治疗该病6例,服药3剂后均获痊愈,疗效极佳,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福建省永定县湖山乡桂坪村唐某,一头水母牛,5岁。因患结膜炎治后发现该牛左眼白睛上盖一层污白色肉膜,患眼失明而求诊。诊见该牛精神沉郁,右眼结膜潮红,流泪,右眼白睛上盖一层污白色肉膜,失明。口色潮红,大便较硬,尿色黄。诊为牛翳膜外障白睛。2治疗2.1内服“芍药清肝汤”:生芍药30g,黄芩30g,…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仔猪为靶动物,考察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未吮初乳的新生仔猪用PEDV(小肠及内容物)灌胃攻毒,制造仔猪病理模型,出现典型腹泻症状后灌服复方中药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试验处理仔猪精神、呕吐、腹泻、死亡情况以及病理解剖特征。结果:仔猪用病料攻毒后18 h出现腹泻;复方中药口服液治疗48 h后,腹泻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小肠以及肝、胆的保护作用,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确切,可望为高死亡率吮乳仔猪腹泻的防控提供新的途经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金芩蓝口服液对人工诱导和自然发病鸡风热犯肺证的治疗效果,以H9N2 AIV与脂多糖(LPS)为诱导因素人工建立鸡风热犯肺证,通过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等指标进行中兽医辨证来考察模型的建立情况;通过肛温变化、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等指标考察金芩蓝口服液对人工诱发鸡风热犯肺证的疗效;将蛋鸡养殖场自然发病的600只200日龄的风热犯肺证患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金芩蓝口服液与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记录采食情况和产蛋率,并计算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采用H9N2 AIV与LPS混合感染配合热应激的方式成功建立鸡风热犯肺证的动物模型;金芩蓝高剂量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95%,金芩蓝中剂量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5%、9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皆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自然发病的鸡风热犯肺证病鸡,经金芩蓝口服治疗,治愈率达89%,总有效率达96.3%。结果表明,金芩蓝口服液可有效的治疗鸡风热犯肺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3种中药口服液的抗小鼠试验性腹泻试验,比较3种口服液对小鼠腹泻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头翁口服液和大青止泻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和双连固肠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P<0.01).表明3种中药复方口服液中,大青止泻口服液抗小鼠腹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9.
中药口服液治疗仔猪黄白痢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口服液治疗仔猪黄白痢试验研究朱兆荣刘娟吕国金*吴涛*周洪蓉(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荣昌632460)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常见肠道传染病。由于该病的诱发因素多,病原血清型复杂,变异性大,K88-LTB、MM-3工程等菌苗处于...  相似文献   

10.
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共分4组,第Ⅰ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中药蟾甘口服液混合液,HA滴度0。第Ⅱ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西药金刚烷胺混合液,HA滴度5log2。第Ⅲ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生理盐水混合液,HA滴度9log2。第Ⅳ组不接种病毒尿囊液,不给药,HA滴度0。结果表明,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中药蟾甘口服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11.
用珍珠草、华荠苧2味中药制成口服液,研究其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效果。将试验雏鹅随机分成6组,其中中药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 m L,2次/d,连用4 d。西药奥司他韦(达菲)胶囊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8.75mg,2次/d,连用4 d。结果中药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0%,治疗组存活率80%;西药预防组存活率95%,治疗组存活率80%。表明中药口服液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疗效与奥司他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辛凉解表之剂,专为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而设,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笔者在临床上通过加减变化治疗牛的异物呛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口服液治疗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茜草秧、穿心莲、大青叶等13味中药组方,制成口服液口服给药,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口服液对两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囊素口服液的检测方法祁彦战石徐志华王丽1王权2吉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长春130062;1长春市朝阳区农业局;2吉林省植保站新囊素口服液〔1〕是一种清热解毒燥湿利水的复方中药合剂,用于防治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及肠道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效果。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造模、阳性药物对照(联苯双酯)、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6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分别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按150mg/kg灌胃联苯双酯溶液,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45、30、15mL/kg灌胃,2次/d,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后1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花生油20mL/kg,其余组腹腔注射10mL/L CCl4花生油溶液20mL/kg,16h后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ST、ALT含量(P<0.01),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力(P<0.01)。研究表明,中药复合剂AFF-Ⅰ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制"复方止痢口服液"新剂型对奶牛犊下痢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中兽医理论组方,针对扔牛犊普通下痢,研制了一种具有消炎、止痢、止血、保护胃肠黏膜等多种作用的中药制剂--"复方止痢口服液",并对奶牛犊下痢病例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用该药一个疗程(3 d)对奶牛犊下痢治疗的有效率为70%,治愈率为60%,高于对照组.在口服液中添加了香味剂,可解决牛犊中药制剂内服适口性差的问题试验表明,犊牛自食率达80%,克服了灌服给药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检测杨树花口服液、白头翁口服液、止痢散、黄连解毒散、止咳散等5种兽用中药制剂中违规添加利福平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采用液体样品直接用流动相(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固体样品经甲醇提取、流动相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利福平在5~5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兽用中药制剂的添加回收率在92%~106%之间,变异系数在0.50%~4.25%之间,表明该方法回收率较好,准确度较高,可用于兽用中药制剂中违规添加利福平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的组成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忌凭主观臆断组方、盲目配伍。加味双黄汤口服液是针对畜禽中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特点 ,严格按照传统中兽医理论选药配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及毒理学的先进研究手段 ,研制开发的一组由银花、连翘等数十味中药组成的中兽药新制剂。在临床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鸡白痢、鸡新城疫及畜禽下痢等急性传染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证实该产品的抑菌效力 ,为研制开发应用新中兽药加味双黄汤口服液提供确切的科学理论依据 ,现将加味双黄汤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相似文献   

19.
中药口服液与注射剂治疗仔猪黄白痢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常见性肠道传染病。对该病的防治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如MM - 3工程苗的研究 ,磺胺药物的临床治疗等。但由于该病的诱发因素太多 ,病原血清型复杂、变异性大因而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研究根据该病的病因、病理特征以及中兽医理论 ,筛选金银花、地榆、白头翁等中药制成口服液和注射剂进行效果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平凉、会宁、榆中患白痢、黄痢的仔猪。1 2 中药制剂1 2 1 中药口服液 :金银花、地榆、白头翁黄芩、黄连等按比例组成复方 ,用自来水浸泡…  相似文献   

20.
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为了减少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中药复方口服液结合复方布他磷注射液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奶牛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在安徽某牧场筛选出血酮值大于1.4 mmoL/L的酮病奶牛173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使用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奶牛单独使用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奶牛血酮下降水平、酮病治愈率、疾病发病率、死淘率以及产奶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组能显著降低奶牛血酮水平,提高奶牛酮病治愈率与产奶量,降低奶牛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牛死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