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采集自同一被试的不同情感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从小波系数中提取心电图信号的情感特征.对同一天采集自同一被试的4种情感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大小关系一致的特征作为情感识别依据.选取的特征在归一化之后对高兴和悲伤2类情感分类效果较好,最高可以达到92%.  相似文献   

2.
皮肤电信号作为一种重要生理信号,已证明其中包含可靠情感信息.在实验室诱发情感生理信号过程中,采 用2遍情感视频播放机制,在第二遍观看视频过程中获取了记录被试主观情绪体验的“情感重评按键文件”,据此 可截取可靠的情感皮肤电信号.采用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相应的非线性特征,如最大Lyapunov指数、关联 维、近似熵、递归定量分析和多重去趋势波动分析等.基于所提取特征,采用多种分类器KNN,Fisher判别,SVM 进行情感识别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SVM 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之后,采用SVM 分类器比较传统的统计特 征与非线性特征在识别目标情感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非线性特征能获得更好的识别精度.研究结果显示,基于 非线性特征构建情感识别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心电信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信号,已证明其中包含可靠情感信息.在实验室诱发情感心电信号过程中,采用2遍情感视频播放机制,在第二遍观看视频过程中获取了记录被试主观情绪体验的情感重评按键文件,据此截取可靠的情感心电信号.通过比较多种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结果显示CMA算法的性能最为稳定.因此,采用CMA算法来计算情感心电信号的标度指数.结果显示,高兴、悲伤、愤怒和恐惧的心电信号均具有长程相关性.以标度指数作为情感特征,采用Fisher分类器进行二分类的情感识别,高兴、悲伤、愤怒和恐惧4种情感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9.56%,90.10%,70.43%,83.18%,说明情感心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对于识别目标情感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颜色判断任务,考察了成就目标、情感词属性对个体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结果发现:目标启动阶段 个体在积极情感词的条件下颜色判断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情感词的条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个体可以对目标价 值进行自动判断”的观点;目标追求阶段启动成就目标使得被试的任务正确率更高,表现出明显的无意识成就目标 启动效应,同时成就目标的有无与情感词属性对被试反应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表明成就目标与积极情感对个 体无意识目标追求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川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IAR、RAPDs和16S-23S PCR-RFLP 3种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省4个不同地点的2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供试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测定表明,22个菌株中存在7个抗药性类群。来自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天然抗药性存在着差异。IAR的结果证明了四川花生根瘤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4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有明显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内部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全部菌株在58%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6群,采集地相同的菌株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对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用PHR和P23S R01这一对引物对供试菌株16S-23S rDNA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扩增,得到2.0kb和2.1kb两种大小不同的片段。用3种内切酶酶切后的图谱分为6种类型。根据各菌株带型相似性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16S-23S rDNA PCR-RFLP相似性很高,说明16S-23S rDNA基因保守,在进化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比其它基因组序列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6.
 分别于1994年3月和1995年3月从同一棉田,采集分离了48个大丽轮枝菌菌株.应用RAPD技术,从2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了17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7个引物对48个菌株扩增出120条DNA分子片段,其中43条分子片段为多态带,占35.83%.将扩增结果输入计算机,用PHYLIP分析软件(3.5版本),UPGAME程序进行类聚分析,结果表明95年的5个菌株与其它菌株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雾贡茶的分类地位特征,以目前分布在贵定县云雾镇的人工栽培实生苗群体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群的云雾贡茶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27份标本花器官均相同,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背面被贴伏柔毛,叶柄长3~4 mm,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属同一种,但某些类群叶片结...  相似文献   

8.
采用16S r DNA PCR-RFLP、16S r DNA全序列分析、BOX-PCR等多相分类技术,对采集自陕西神木、甘肃天水、青海泽库地区的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采集的豆科植物根瘤中共分离到50株供试菌株,对这50株供试菌株和8株参比菌株进行了16S r DNA PCR-RFL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部供试菌株在81.5%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4个分支(在86%相似性水平上,分支I包括3个群,分支III包括3个群)。选取各群代表菌株进行16S r DNA测序,确定了50株供试菌株中,1株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1株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6株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27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2株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其余13株则分别归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表明16S r DNA PCR-RFLP和16S r DNA全序列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部分16Sr DNA序列相似性达到100%的菌株进行BOXPCR来确定是否为同一克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神木等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内生菌具有很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贾宇琛  马丽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172-175
设计了具有主光源尧辅助光源,物镜距离可调的玉米籽粒图像采集实验箱,应用数码相机采集实验箱载物台上玉米籽粒的图像。以玉米籽粒形状特征、颜色特征为对象,分析同一物镜距离下辅助光源的放置方式与强度对图像采集的影响,光源确定的情况下物镜距离对图像采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闪光灯留下的光斑影响特征提取,辅助光源平行和垂直放置尧物镜距离在26~31 cm范围内较佳。  相似文献   

10.
两株橙汁酵母菌落发育的动态特征及鉴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式镜对分离自橙汁的两株酵母菌YA2和Y17-2菌落形态发育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细致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落具有各自稳定且特定的发育特征.同一菌株不同培养时期的菌落,其形态结构有差异,早期的菌落呈半球形,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中央部分生长速度由快到趋于稳定或下降,由半球形隆起逐渐平缓至塌陷成凹坑;同时,菌落的大小、色泽和质地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多样性;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用菌落的发育动态特征来描述菌株,对菌株坚定具有更为直观和重要的意义.结合菌落特征与细胞形态、子囊孢子、假菌丝等特征的分析,将分离自橙汁的酵母菌株YA2和Y17-2分别坚定为Hanseniaspora和Pich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