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组合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以无菌的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24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格氏线虫RS92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以及以无菌的嗜菌异小杆线虫的H06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大异小杆线虫HNA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建立单菌组合;测定了各组合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干重和体内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共生细菌除了对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产生显著影响外,对线虫干重、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脂肪酸等生化物质的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昆虫病原线虫对白杨透翅蛾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昆虫病原线虫对白杨透翅蛾控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的Agri-otos和Beijing品系对白杨透翅蛾的侵染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以无菌的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24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格氏线虫RS92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以及以无菌的嗜菌异小杆线虫的H06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大异小杆线虫HNA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建立单菌组合;测定了各组合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干重和体内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共生细菌除了对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产生显著影响外,对线虫干重、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脂肪酸等生化物质的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蔗扁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属小卷蛾线虫的Agriotos、Beijing和CB163个品系,格氏线虫的NC34品系,以及异小杆线虫属嗜菌异小杆线虫的E67品系对蔗扁蛾进行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Agriotos和Beijing2个品系对蔗扁蛾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应用注射法将含侵染期线虫1000~2000条/ml线虫悬浮液约200ml注入巴西木受害部位表皮下,5d后防治效果达7363%。  相似文献   

5.
应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小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石家庄和天津两城市,施用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agriotos Filitjev防治小木蠹蛾 Holcocerus insularis Staudinger。经防治的树计1.4万棵,用塑料洗涤瓶将线虫悬液(1000条/ml)从最上端虫孔注入,每树约注200ml。线虫注入虫道后,有大量木蠹蛾幼虫感病爬出树干外死亡。死亡率达96.8%,活幼虫孔减退率为94.2%。大面积用线虫防治小木蠹蛾的显著效果说明,芜菁夜蛾线虫防治小木蠹蛾可应用于生产上。  相似文献   

6.
芜菁夜蛾线虫对小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室内试验结果证明:芜菁夜蛾线虫的5个品系Agriotos、All、Mexican、NC 116、Florida对蛀干害虫小木蠹蛾幼虫有很高的侵染力;但不侵染蛹。用Agriotos品系作试验,剂量和温度影响小木蠹蛾的死亡率和致死速度。当剂量大于25条线虫/木蠹蛾幼虫时,死亡率可达92%以上,同一剂量对一年、二年生幼虫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在15-30℃的范围内,线虫均能侵染和杀死寄主,但30℃不能在寄主尸体内繁殖。25℃为线虫浸染的最适宜温度,寄主死亡率最高,死亡速度也最快。一头5龄和7龄木蠹蛾幼虫能繁殖侵染期线虫16万和48万头。在10℃低温中,线虫不能侵染寄主,但并不死亡,当移入适宜的温度后,能迅速恢复活动。在35℃高温中,线虫则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7.
1990年在福建室内试验,用芜菁夜蛾昆虫病原线虫北京品系感染多纹豹蠹蛾,按每头豹蠢蛾接线虫500条,5天后即可将幼虫全部杀死。12天后杀死蛹95%。在木麻黄林间试验,线虫剂量均为1000条/毫升,用不同施线虫方法结果,以在蛀孔注入线虫水悬液法和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为最好,豹蠹蛾死亡率分别为97和93%,“线虫糊”涂孔法效果为75%。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操作简单,省水,省工。在平潭县莲花山林场用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处理木麻黄树38000株,豹蠹蛾平均死亡率达90%。  相似文献   

8.
金永玲  韩日畴 《植物保护》2009,35(5):128-131
本文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 carpocapsae)All品系对小菜蛾的感染力。结果表明:加入辅助剂的线虫液喷施于蔬菜叶面后,线虫的侵染率显著提高,证明黄原胶是一种很好的抗干燥物质;同时表明线虫的最适宜喷洒浓度为感染期幼虫3 000条/mL;线虫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侵染率最高;线虫的侵染率不会随着蔬菜上小菜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线虫对小地老虎的致病力测定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小地老虎技术的可行性,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9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对小地老虎幼虫的致病力,同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斯氏线虫属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NC116品系、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feltiae SF-SN品系和异小杆线虫属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品系的保苗效果和防治效果,并测定了苦参碱与NC116品系混用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NC116品系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致病力最高,其对3龄、4龄和5龄的LD50分别为2.4、7.5、和31.2条/头,表明随小地老虎幼虫龄期递增,其致病力下降。盆栽玉米苗上分别施用线虫100~200条/头时,对玉米保苗效果及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控制效果依次为NC116H06SF-SN。0.8 mg/L苦参碱和NC116品系混用后,可使小地老虎3龄幼虫死亡率提高109.89%,二者表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Biosys品系,格氏斯氏线虫S.glaseri NC52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longicaudum X-7品系,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品系和印度异小杆线虫H.indica LN2品系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在室内对腰果云翅斑螟Nephopteryxsp.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除了嗜菌异小杆线虫,其他参试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致死率80.0%~95.0%,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幼虫控制效果最差,显著低于其他参试线虫。选择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进一步研究其对腰果云翅斑螟的致病效果,结果发现,其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处理24h后的LC50为22.94IJs/头。处理24h,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1~3龄幼虫的致死率(72.5%~84.7%)显著高于4~5龄幼虫(15.0%~30.0%);处理120h,对蛹的致死率仅为20.0%。研究表明,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腰果云翅斑螟低龄幼虫在室内具有一定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