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病(CKD)是犬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为了探究国内犬CKD的流行特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61例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确诊为CKD的患犬资料。结果显示CKD的患病率约为0.9%,发病中位年龄为12岁,雌雄患病比为1∶1.5,小型犬患病率高于中、大型犬,常见的患病品种包括杂交犬、贵宾犬、博美犬和雪纳瑞犬等;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和多饮多尿;常见的临床病理学变化是非再生性贫血、氮质血症、高磷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且随着CKD分期增加,血液学指标异常逐渐加重;常见的超声异常征象是皮质回声增强、轮廓不平滑/不规则和皮质内囊肿。CKD1期~CKD4期的患犬均可能出现蛋白尿和高血压。因此,建议大于7岁的犬进行CKD的筛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检查计划应包括血常规、生化分析、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尿常规、尿蛋白肌酐比(UPC)、超声和血压检查。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的参考范围,并探索SDMA对猫慢性肾病(CKD)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试验从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采集健康成年猫和慢性肾病(CKD)、心脏病(HD)、肿瘤、糖尿病(DM)、脂肪肝(FHL)和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患猫的血浆样本,应用ELISA检测SDMA水平,建立健康成年猫的SDMA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疾病对SDM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成年猫血浆SDMA的参考范围为0~13.09μg/dL,且不受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影响(P>0.05)。CKD患猫血浆SDMA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且与肌酐(CREA)呈强相关性(r=0.890,P<0.001),可反映肾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健康成年对照组相比,FHL组和FIP组患猫血浆SDMA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HD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和DM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血浆SDMA水平对猫CKD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猫脂肪肝和传染性腹膜炎可能会影响SDMA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慢性肾病(CKD)患犬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探讨肠道屏障功能紊乱与微炎症的关系,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诊治的CKD患犬83例,根据2019年国际肾病研究学会(IRIS)指南分为CKD 1期组(n=11)、2期组(n=24)、3期组(n=24)和4期组(n=2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犬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样本进行肾功能、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检测。结果显示,CKD 4期组患犬血清脂多糖(LPS)、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C-反应蛋白(CRP)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期组和2期组患犬(P<0.01),且CRP分别与LPS、D-乳酸和DA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CKD终末期患犬存在明显的肠道屏障功能紊乱,且可能是终末期肾病发生微炎症状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宠物猫饲养量大幅度增加,猫慢性肾病(CKD)发病率明显升高,死亡率也大幅度上升。患CKD的猫存在3个月以上的单侧或双侧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慢性疾病,该病会造成动物永久性肾脏损伤,且不可逆。近年来,猫CKD营养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研究表明猫饮食营养结构管理对CKD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饮食的营养结构管理对改善CKD猫的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不同的营养成分摄入及营养管理模式对于CKD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给猫CKD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从营养角度出发对猫的饮食营养成分与CKD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采用皮下输尿管绕道装置系统置入术治疗猫输尿管阻塞的临床应用、疗效和注意事项,试验采用经皮下输尿管绕道装置系统置入术方法治疗由输尿管结石、肿瘤等引起的输尿管阻塞患猫10例。对患猫手术时间,术后血清肌酐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预后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单侧手术时间为40~90 min,平均为65 min;双侧手术时间为110~130 min,平均为120 min。术后血清肌酐含量为(257±111)μmol/L,极显著低于术前(P0.01)。7例患猫术后引流顺畅,肾盂积水减轻,血清肌酐下降明显;1例患猫转为慢性肾衰;2例患猫在围手术期死亡。说明采用皮下输尿管绕道装置系统植入手术治疗猫输尿管阻塞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预后良好、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使用皮下输尿管绕道装置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由输尿管阻塞导致的急性肾衰。  相似文献   

6.
猫慢性肾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病(CKD)属于广义范围的疾病,宠物临床中多发于老年犬猫,主要影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CKD主要的症状是由肾脏损伤引起的贫血、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并发症,最终动物会因并发症而死亡。CKD对肾脏的损伤是不可逆且无法预防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上述情况给宠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畜主情感和经济上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论文对猫CKD的流行、诊断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宠物医生及畜主对于CKD的理解和预判,从而更好的管理该病。  相似文献   

7.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饲养过程中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猫的健康有很大威胁。2021年3-12月,通过应用临床、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方法,对兰州市1 145例猫科疾病中的79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进行诊疗与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性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各区域、不同生存环境及各年龄段的病例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兰州市猫传染性腹膜炎发病率为6.90%,主城区平均确诊率(7.41%)比地县区高2.08%,其中城关区确诊率最高,达到7.72%(20/259);发病率最高的救助猫(17.96%)比家养猫高14.2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岁以下确诊率为10.07%(41/407)。病例的体温、体重、肠道淋巴结及白球比指标随着治疗逐渐恢复正常,但所需时间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兰州市猫传染性腹膜炎发病率与其他地区接近,其与病例来源、生存环境、年龄存在相应联系,体温、体重、肠道淋巴结及白球比指标提示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猫坏死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猫角膜疾病,我国针对该病的研究较少,治疗方案不一。本试验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52例猫坏死性角膜炎病例(共56只患眼),对病例统计分析,总结该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讨论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结果显示,猫坏死性角膜炎高发品种为异国短毛猫(22/52,42.3%),高发年龄段为<7岁(50/52,96.2%),慢性角膜刺激是该病的常见病因。在52例患猫病例中,34例(共38只患眼)进行角膜切除术治疗,其中22只患眼同时进行了第三眼睑遮盖术,另外16只患眼同时进行了结膜瓣遮盖术。2例患猫病例术后出现坏死性角膜炎复发,均为年轻斯芬克斯猫。结果表明,角膜切除术是治疗猫坏死性角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案,坏死角膜的残留可能造成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猫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本试验采集至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猫的血液和尿液样本,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健康组、尿道梗阻(UO)组、慢性肾病(CKD)组、慢性肾病急性发作(ACKD)组和AKI组,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sNGAL)、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浓度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尿液肌酐比(UNCR),并分析三者与血清肌酐(sCr)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NGAL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组uNGAL和UNCR与CKD组、ACKD组、AKI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CKD组、ACKD组和AKI组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uNGAL、UNCR与sCr均呈弱相关(ruNGAL=0.363,rUNCR=0.385)。结果表明,sNGAL不能作为诊断猫AKI的生物标志物,uNGAL和UNCR对猫AKI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能区分AKI和CKD。  相似文献   

10.
<正>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一种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在犬猫临床发病率很高,在猫的口腔肿瘤中约占70%,犬可占到20%~30%,多见于老年犬猫~([1])。主要发生于齿龈、唇、舌或扁桃体,颜色为红色,通常表现为固着、肉质、易碎的肿块,血管丰富,常见进行性溃痛和浸润灶,通常累及骨髓。1病因鳞状细胞癌发病机理仍不明确,但其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血清β-羟丁酸(BHBA)水平在猫脂肪肝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别收集脂肪肝患猫、其他肝病患猫及健康体检猫各37例,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BHBA,记录脂肪肝患猫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猫脂肪肝组血清BHBA(1.30 mmol/L±0.65 mmol/L)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86.48%脂肪肝患猫血清BHBA高于生理参考值;BHBA的ROC曲线灵敏度、特异性和AUC分别为94.6%、75.7%和0.923,以截断值(0.828 mmol/L)为分界线,小于截断值的患猫治愈率(100%)显著高于大于截断值的患猫(72.0%),且疗程较短[7.0 d(4.0,10.0)vs 9.5 d(5.0,18.0)];脂肪肝组血清BHBA与ALT、ALP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血清BHBA对猫脂肪肝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血清BHBA水平可作为猫脂肪肝诊断及预后的潜在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犬猫皮肤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伍德氏灯对犬猫皮肤真菌感染进行快速诊断与治疗。结果显示,伍德氏灯在预热5 min后,对疑似皮肤真菌感染患犬34例、患猫16只进行快速检测确诊,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35%(28/34)和81.25%(13/16);对用伍德氏灯确诊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犬、患猫,在0 d、7 d、14 d、21 d分别肌肉注射抗真菌一号注射液(0.1~0.2 mL/kg)、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2 mL/kg)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0.2 mL/kg),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皮肤病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病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约占临床病例的25%。皮肤病能引起猫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等症状。笔者收集了郑州市8家宠物医院966只患病猫,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193只猫患有皮肤病。对193只患病猫的研究表明:患病猫以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从年龄趋势来看,年龄越高患皮肤病的猫越少;从发病部位来看,耳朵发病最多。本研究为郑州市猫皮肤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5月6日,笔者接诊一例尿闭患猫。该猫1岁零2个月龄,体重3.8kg,雄性。主诉:该猫有3~4d未吃饭,但能喝水,从昨天开始呕吐,最近几天发现该猫不断舔会阴部。临床检查:患猫脱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CV)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品种等的相关性,本调查对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就诊经PCR检测诊断为FCV感染的病例,以及院外送检样品经PCR检测为FCV阳性的病例,进行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CV好发于雄性家养猫,小于1周岁的幼猫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出现眼鼻分泌物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FCV患猫的这些流行病学特征为FCV感染的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猫下泌尿道疾病(FLUTD)的发病规律,本调查收集大庆地区4家宠物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704例有完整病史、临床检查、血液和尿液分析结果的病例,对其病因、患猫年龄、发病季节、品种、性别和去势(绝育)情况、体重、食用粮、共同居住猫数量、发病史、临床症状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引起猫FLUTD的病因主要包括猫自发性膀胱炎(FIC,n=351,49.9%)、尿石症(UC,n=227,32.2%)、细菌性膀胱炎(BC,n=70,9.9%)、尿道阻塞(UO,n=52,7.4%)和膀胱肿瘤(BT,n=4,0.6%);1~6岁猫多发(n=649,92.2%);春季和冬季(发病率分别为43.6%和22.7%)是高发季节;短毛猫易发(n=606,86.1%);公猫发病率(n=478,67.9%)明显高于母猫(n=226,32.1%),尤其是去势公猫(n=265,37.6%);各诊断结果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食用干粮猫的患病率(n=393,55.8%)高于食用湿粮的猫(n=160,22.7%)和干湿混合粮的猫(n=151,21...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某宠物店15只猫中有6只患猫出现呼吸道症状.经临床检查发现,6只患猫体温、呼吸、心率都正常;1#、2#、3#、5#和6#患猫血常规检测正常,4#患猫血常规显示有轻度脱水.对6只患猫的样品进行猫杯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均为猫杯状病毒阳性.对6只患猫进行抗菌、点眼、清洁口腔等治疗,患猫均在10~14 d内恢复...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作为犬猫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影响因素较多,缺血性因素,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本文以犬猫慢性肾衰竭疾病为研究对象,从病因学、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及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总结,以期对犬猫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提供参考。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发生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逐渐受损,缓慢发展的肾功能减退以致不可逆转的肾衰[1]。慢性肾衰竭作为老年动物常见病之一,随着中国宠物行业的发展,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研究发现约有1/10的老年犬,1/3老年猫受到慢性肾衰竭的困扰。因此,如何合理的诊治犬猫慢性肾衰竭,控制犬猫临床症状,提高慢性肾衰竭动物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观察GS-441524对自然感染的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病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试验招募了25只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确诊为FIP的患猫,随机分为高剂量组(5 mg/(kg·d))(12只)和低剂量组(2.5 mg/(kg·d))(13只),每日皮下注射GS-441524治疗并记录体重、体温、注射药物的疼痛反应及每周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评价药物疗效。设定治疗周期为4周,部分病例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治疗时间。结果显示,共计20只湿性FIP和3只干性FIP患猫完成试验,2只患猫退出。治疗时间为4~18周。20只湿性FIP患猫中,2只在1周内死亡,1只体腔积液增加,17只用药1周后积液减少,用药2~3周后积液消失。3只干性FIP患猫中,2只患猫的肠系膜淋巴结在用药1~2周后减小,1只无明显变化。所有患猫的精神和食欲在用药3~5 d内改善;体重在1~2周内开始增长;5只发烧的患猫用药2~3 d后体温恢复正常;14只贫血的患猫用药1~10周后恢复正常;16只患猫出现白细胞数量升高且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或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用药1~2周内开始好转。所有患猫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白球比)均<0.8,其中9只总蛋白升高,4只白蛋白降低,14只球蛋白升高,用药1~2周后开始好转。高剂量组的患猫4周药物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1.8%和60.0%,低剂量组的患猫4周药物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5.0%和22.2%。用药4周前后,高剂量组的患猫除白细胞总数(WBC)和白蛋白(ALB)外,其余指标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而低剂量组的患猫仅体重差异显著。除血红蛋白(HGB)、WBC和ALB外,药物对患猫的体重、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及白球比(A/G)改善情况差异显著(P<0.05),且高剂量药物效果更佳。综上,GS-441524能有效治疗自然感染的FIP,高剂量(5 mg/(kg·d))疗效更佳,最短治疗周期为4周。  相似文献   

20.
猫属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 ,在繁殖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规律 ;猫繁育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猫科动物繁殖功能的认识。猫首次发情时间受品种、季节、体况等因素的影响 ,其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期 (发情前期和发情期 )和非发情期 (间情期、乏情期、假孕和妊娠 )。要引起母猫足量的促黄体素释放与排卵 ,交配次数需 4次以上。通常认为 ,猫是诱发性排卵动物 ,但事实上也频繁出现自发性排卵。猫配种时 ,一个有效的方案是在发情的 2~ 3 d,每天配 3次 (每次间隔 4h) ,这个方案能使 90 %以上的母猫诱发排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