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99-4900,4909
该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节能问题,从住宅建筑体型节能、住宅围护材料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三方面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技术为重点,结合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及气候特点,针对农村地区能源供给与消耗,分析当前农村住宅节能上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节能建造技术,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等方面探究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旨在为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与城市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相比,在我国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相对滞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合农村住宅的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广不够。对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建筑物的规划布局、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使用、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太阳能在住宅上的利用、住宅通风降温技术及住宅节能的经济性分析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农村节能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浅析北方农村住宅节能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对北方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进行了调查,并对北方农村住宅从规划设计、平面节能设计、遮阳、等方面的总体和系统优化进行了研讨,结合北方农村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宁蕊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67-18268,18322
利用价值工程原理,构建出住宅节能设计评价模型,对山东聊城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筛选出最佳方案,并提出应因地制宜地采取节能措施,在满足居住生活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节能成本,以期为新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村住宅建设的落后现状,指出了农村住宅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外墙为例,论述了农村建筑的节能特点和设计理念,通过加大农村住宅的科技含量,从而推动住宅产业健康发展,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丹 《乡村科技》2020,(4):125-126
住宅设计作为人们生活水平、生存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人们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已成为城市人口居家环境的基本要求。然而,河南省北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欠发达、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的住宅设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目前,住宅设计人员、设计企业又都集中于大中城市,因而农村住宅设计的生态问题更被普遍忽视。新农村住宅设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盖房子,而是要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适宜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存质量。所以,新农村住宅设计应注重节能节材、集成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的污染排放,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大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54-11155,11285
针对冀东地区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能源利用和资源供应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信息熵与未知测度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鄂北地区农村住宅环境生态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玲  宋建成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84-13585,13635
通过对鄂北地区农村住宅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认为住宅朝向多样化、住宅分散、劈山填方建房、应用无特色的建筑材料、污水与垃圾未经处理等问题不利于农村住宅环境生态化建设。根据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基本要求,提出利用自然做功、适当运用覆土建筑、重视住宅环境等策略进行农村住宅环境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滨州市农村住宅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具体分析了建筑物朝向和体型选择问题,并阐述了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炕以及室内通风、采光和遮阳的设计内容,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节能住宅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进  陈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57-15459
在将农村住宅建设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基础上,概述了现有农村居住模式在节能和舒适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着发展新农村生态住宅,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节能减排的目的,将自然生物体的气候应变现象引入建筑设计之中,分析了应变设计的概念,并针对中国具体的地域和气候特点指出应变设计有利于解决目前农村住宅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介绍了中国传统民居中的支摘窗、木格风门、开合式天井、气窗等应变结构。在此基础上,以郑州市郊区平原地带的联排住宅中的1个居住单元为例,从可变的暖廊、可变的天井、可控的自然风通道、植物应变特征的应用、可变的封闭构建、可控的"腔体空间"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应变设计的实例,以期为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2.
卢玫珺  刘静霞  王桂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14-10516
多变而复杂的农村家庭结构和过渡区气候特征,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运用可变策略提供了可能性。基于低成本原则,从室内空间、主卧空间、阳光间、楼梯间、西墙及门窗入手,提出一些有效而合理的可变策略,以适应农村不同时期变化的家庭结构和冬夏两季不同的热工要求。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度,而且又能节约农村能源,为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燕宁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06-1008
农村住宅节能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该研究通过对银川西夏区华西村农村典型住宅围护结构的调研和测试,获得了大量实测数据。而后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室内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银川地区农宅节能设计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节能分析和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日趋重视,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和可持续能源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住宅发展趋势。我国东北农村住宅中,普遍存在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能耗大、室内舒适性差等问题,给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都造成很大影响。该文从维护结构保温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对住宅建设进行总体性和系统性优化。总结农村现有农村住房在节能方面存在问题,在新建农村住宅上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采用保温技术、提高窗户的热功能性能、加强窗户夜间保温和墙体保温的探讨,期望能够使维护结构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该文还讨论太阳能技术在东北农村住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日趋重视,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和可持续能源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住宅发展趋势.我国东北农村住宅中,普遍存在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能耗大、室内舒适性差等问题,给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都造成很大影响.该文从维护结构保温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对住宅建设进行总体性和系统性优化.总结农村现有农村住房在节能方面存在问题,在新建农村住宅上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采用保温技术、提高窗户的热功能性能、加强窗户夜间保温和墙体保温的探讨,期望能够使维护结构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该文还讨论太阳能技术在东北农村住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住宅流转法律制度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是只以居住权保障这一价值来设计的,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弊端。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亟需突破现有农村住宅流转法律制度的束缚,树立新的农村住宅流转立法理念,赋予农村住宅物权性质,从农村住宅的归属和利用诸方面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住宅流转法律制度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从长远来看,被动式住宅建筑在山东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利国利民。以山东省农村地区为例,通过梳理被动式建筑的发展脉络,研究山东农村地区住宅建筑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被动式住宅在山东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应该积极引进被动式住宅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整合出适合山东农村地区节能住宅建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金玲  刘妍华  贾佳一  东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00-10203,10226
在大量走访调研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梳理了潮汕地区农村住宅继承传统住宅和发展演变的脉络,总结出传统继承型和模仿城市型两类现代农宅类型,并进一步细化传统继承型住宅,将其划分为4种典型类型。同时对潮汕地区农宅的建筑材料、构造及房屋节能设施加以分析,以期为潮汕地区农村住宅的热工与节能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农村住宅建设备受关注,它对改变目前农村住宅现状,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使北方农村住宅建设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在分析北方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方新农村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对陕西省关中部分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对农村住宅影响比较重要的成本、安全耐久性、内部舒适度、外部美观程度、布局设计、结构形式及低碳节能环保等因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及现在住宅结构等因素与将来住宅结构选择的相关性与显著性,总结出农民建房时对住宅及住宅结构选择的倾向,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在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中推广轻钢结构住宅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