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是一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复配农药,测定了对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并观察了喷药后不同间隔时间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氰虫·毒死蜱对3龄起蚕的摄人致死中浓度(LC50)为0.5871mg/L。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稀释500倍、1000倍和2000倍喷雾桑叶,间隔5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在添食毒叶后2—3d表现中毒症状直至死亡。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与安全性,其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5 mg/L,具有高毒性。用20%呋虫胺可溶粒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经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呋虫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经20%呋虫胺可溶粒剂2 000倍和1 000倍稀释药液喷雾处理过的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分别大于40 d和70 d,500倍大于80 d。呋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膨大,吐液;蚕体向背弯曲,呈"S"形、"O"形等,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呋虫胺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相应的安全间隔时间,并防止呋虫胺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食下急性毒性、残留毒性和中毒反应等方面,评估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对3龄起蚕的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3.3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具有极高风险性。家蚕取食带毒桑叶1~3 d左右,逐渐出现拒食、乱爬、吐液、体曲呈“S”状、胸部肿胀、尾部脱肛、蚕体缩小等明显的中毒症状。随着采叶间隔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降低,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逐渐减弱。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间隔21 d死亡率为24.07%,对家蚕仍具有较高风险性,1 500倍液间隔18 d、2 000倍液间隔15 d和2 500倍液间隔12 d后连续3 d无中毒死亡家蚕。因此,在使用4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害虫时,以1500倍液浓度为宜,其安全间隔期应在21 d以上。  相似文献   

5.
室内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虱螨脲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7.7972 mg/L,属于高毒级;5%虱螨脲乳油2 000倍、1 000倍和500倍稀释药液处理的桑叶间隔30 d后,饲喂3龄起蚕可使全部死亡,饲喂5龄起蚕的生命率和结茧率均大幅下降。虱螨脲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较长,对家蚕具有累积毒性,毒性作用缓慢,供试浓度在3 d左右表现症状,食桑减慢,龄期经过延长,蚕体表皮破裂,中肠脱出而死。虱螨脲对养蚕生产具有高风险性,桑园附近农作物应避免使用含有虱螨脲成分的农药。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Cycloxaprid)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0.138 3mg/L。环氧虫啶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环氧虫啶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其它部位;环氧虫啶在桑叶上的残毒期较长。环氧虫啶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略膨大,吐黑褐色污液;蚕体弯曲、扭曲,小蚕呈"S"形、"O"形,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部分大蚕扭曲,类似菊酯类农药的中毒症状。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该农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时间,防止严重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相似文献   

7.
对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测定了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结果表明: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4.4742×10^-4~9.2332×10^-4mg/L,属同一数量级,对家蚕的毒性均极强;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500倍均匀地喷雾桑叶后,间隔一定时间后采摘桑叶连续饲喂3龄起蚕1个龄期,分别在喷药后45~60d无中毒死亡,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在桑叶上的残毒时间很长,而且不同企业生产的农药残毒期相差较大。因此,阿维菌素对养蚕生产的安全风险很大,桑园及周围其它农作物应禁止使用阿维菌素及含有阿维菌素的混配农药。  相似文献   

8.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9.
哌虫啶(Paichongding)是一种最新开发的新烟碱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等作物防治同翅目害虫。对家蚕毒性测定表明:哌虫啶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0.6249mg/L,95%置信限为0.5725~0.6699mg/L;10%哌虫啶悬浮剂15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15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100%,间隔60d后饲喂3龄蚕无中毒表现。哌虫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测定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319万孢子/mL(即供试药剂稀释758倍),与其推荐使用稀释浓度500~1000倍(2000~1000万孢子/mL)接近;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500倍和1000倍稀释液对桑树喷叶处理,喷药后1 d起采摘桑叶,连续饲喂3龄起蚕均无致病致死作用。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在稀释500倍和1000倍的推荐使用浓度下,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家蚕生物毒性测定方法验证CL-B Ⅲ残留农药测定仪检测桑叶农药残留,建立了两种方法对十余种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桑叶添毒时间的延长,家蚕死亡率和残留农药测定仪的检测抑制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农药对家蚕的死亡率与检测抑制率之间同步性较好,但乙酰甲胺磷的检测抑制率明显偏低,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酶抑制速测法可作为养蚕前桑叶农药残留粗筛检测,也可在家蚕中毒事故发生后作为判断农药种类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溴虫腈在桑叶中的残留毒性与降解动态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保证桑园喷施杀虫剂溴虫腈后的养蚕用叶安全,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溴虫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喷药后不同时间桑叶中的药剂残留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桑园内分别喷施250、200、150、100、50mg/L溴虫腈,检测到药剂在桑叶的残留毒性期分别为>5 d、>5 d、3 d、1 d和0 d;200 mg/L溴虫腈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为C=95.335e-0.159 9t(R2=0.906 8),半衰期为4.33 d,此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药剂残留质量比为3.97×10-4mg/kg;桑树盛产期喷洒100 mg/L溴虫腈后2 h、1 d、3 d、5 d、7 d、14 d、21 d和28 d,药剂在桑叶中的残留量分别为40.969、39.814、20.226、18.726、9.975、5.522、2.774和0.026 mg/kg;200 mg/L和100 mg/L溴虫腈2次喷施处理桑叶21 d后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2.958、4.242 mg/kg。10%溴虫腈悬浮剂用于桑树害虫或害螨防治的建议使用浓度为100 mg/L,采叶安全间隔期为施药后5 d。  相似文献   

13.
杀菌剂多菌灵在桑叶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菌灵(carbendazim)是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药物。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稀释至1000和500倍药液后喷洒桑树,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叶中多菌灵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桑树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药液后,桑叶中药物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4.5339e-0.2215t,药物的半衰期T1/2=3.13d;喷洒稀释500倍的多菌灵药液后,桑叶中药物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6.0527e-0.1030t,药物的半衰期T1/2=6.73d。多菌灵在桑叶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显示低浓度(稀释1000倍)的药液在桑叶中的降解更快,所以建议生产上适当采用高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并根据相应的药物消解动态数据确定桑叶采摘时期,以保证家蚕食下药叶对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400、800、1200、1600保万灵杀虫剂释液喷于桑树,以清水桑为对照,桑叶饲蚕后查明了蚕的中毒症状及万灵杀虫剂不同浓度的残毒期。为确保养蚕安全,喷药2周后方可采叶。  相似文献   

15.
陈伟国  孙海燕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1):20-21,23
氰氟虫腙是一种最新开发的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和水稻等作物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了明确该药剂在蚕区使用对养蚕业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6605mg/L,95%置信限为0.6196~0.7094mg/L;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750倍、1500倍和30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7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一般在添食毒叶后1~3d中毒死亡,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桑减缓、静伏、少量吐液、腹部缩短等。氰氟虫腙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情况下的桑叶叶龄,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桑树不同季节施用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螨腈因其对家蚕的低毒性而成为桑树害虫防治药剂之一。为了确保桑园施用虫螨腈对家蚕的安全性,分别于春、夏、秋季对桑树喷施虫螨腈后,调查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性及家蚕的中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桑树喷施虫螨腈对家蚕的残毒性差异较大。夏季以24%虫螨腈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3 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基本安全,1000、2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5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已无致死性;春季3种浓度药液喷施后7 d采叶饲养仍造成3龄期家蚕100%死亡。夏蚕期3龄期家蚕饲喂1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1h的桑叶后即出现中毒死亡,而中秋蚕期、春蚕期的3龄期家蚕食下相同毒叶分别在1、3d后才出现中毒死亡现象。此外,调查虫螨腈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残毒性,表明对5龄期家蚕的残毒性明显低于3、4龄期的家蚕,因此建议在家蚕4龄期之前尽量不用虫螨腈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7.
雄蚕蛾营养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提取雄蚕蛾的营养活性成分,在比较不同方法提取雄蚕蛾营养活性成分的效果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乙醇提取雄蚕蛾粉营养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饲养雄蚕品种获取的雄蚕蛾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泡30 d的提取方法,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黄酮的溶出率最高;自制雄蚕蛾粉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30 min后,上述营养活性物质的溶出率次之,而用乙醇直接提取的溶出率最低。优化乙醇提取雄蚕蛾粉营养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原料质量浓度50 g/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0℃。虽然采用乙醇浸泡雄蚕蛾的方法溶出的营养活性物质最多,但以雄蚕蛾粉为原料,采用优化的乙醇浸提工艺技术更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雄蚕蛾营养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8.
在永康农村进行了超细纤度蚕茧生产试验。结果显示,生产超细纤度蚕茧的三眠蚕诱导率99%以上,全龄经过约21.19 d,较普通四眠蚕缩短约5.56 d;全龄用桑量为普通四眠蚕的39.98%;折算后超细纤度三眠蚕的张种产茧量和产值,较全市普通四眠蚕的平均增幅分别达到10.19%和31.9%;超细纤度蚕茧的解舒率高、丝质优,可缫制6A级最高品位生丝;适时饷食用药以及准确掌握用药量,是确保蚕眠性转化的关键。超细纤度蚕茧生产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蚕作稳定及可缓和农业与养蚕的劳力矛盾。  相似文献   

19.
春季桑叶含氟量的时间分布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锡川  王建新  徐进 《蚕业科学》2001,27(4):313-317
应用积分回归原理 ,对浙江省湖州市 17年的桑叶氟污染监测数据和蚕桑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 :氟化物污染桑叶对张产茧量影响的关键时段是 3、4龄期 ,此时桑叶含氟量每升降 1mg/kg ,张产随之降升 0 12 3 1~0 10 45kg。降低 3、4龄期桑叶氟化物含量 ,可有效减轻蚕茧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