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湛河水质污染状况,测定各样点水样中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千分率及污染指数,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3~5月湛河水体受污染程度有所增加,沿岸水体污染状况逐渐加重,需加强水质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首次对包头地区昆河下游水质污染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昆河下游四个断面及两侧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利用微核效应这一指标对水质进行评价更接近于污染物对人体及生物危害的实际情况,因此对环境要作出正确、全面的评价,几种监测方法配合使用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豆微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遗传学染色体畸变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大豆对污染物比较敏感,容易获得间期细胞,以大豆为材料的微核实验是进行环境监测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微核技术,并对大豆微核实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邕江南宁市区段河水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蒙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85-1787
[目的]探讨邕江南宁市区段河水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及其与水质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邕江南宁市区河段设5个采样点,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不同时期(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水的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其水质生化成分。[结果]邕江南宁市区段河水的MCN为4.29‰-12.07‰,PI为1.22~3.57,均存在较大的变幅;不同采样点和不同时期的MCN与其诱培水质的主要生化指标(NH3-N、CODMn、DO和BOD5)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可用于邕江水体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5.
冷明  肖猛  方海龙  张轩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85-2486
[目的]研究南湖不同片区的水质污染程度和总体水质对生物的危害程度。[方法]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水域具有代表性的21个水样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根尖的微核率相比,试验组各处理的根尖微核率都有明显升高,并根据季节和地点呈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夏、秋季比冬、春季节的污染大;靠近学校、居民区湖区比人口较少地段的湖区污染大。[结论]南湖水质较差,整个湖区为中度以上污染,应及时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平顶山市河滨公园湖区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 C 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样点水样的微核率均在21‰~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所有采样点水样的PI在3.5以上。表明亭湖水体受到重度污染,应加强污染综合治理,降低污染物对水体生物的毒害作用,保护亭湖水体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7.
有关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健  王璐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166-169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是1种新兴的快速生物测试方法。该方法已被列入国家"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而且在监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环境致突变性物质方面也得到了充分应用。综述了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从产生到最终确立的进程,并重点就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技术的完善和广泛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80年代发现生物微核以来,经过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研究,证明了凡能引起细胞染色体损伤的各种理化因子,都能使生物细胞产生微核。其中植物微核法是用微核技术用于环境监测的一种手段,用这种方法监测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已取得很大进展,已具备实际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了辽阳市境内太子河一级支流汤河及其支流2014年度丰水期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百分比,依据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对以上河流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监测结果显示:汤河流域整体水质较好,处于清洁至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闫晶晶  屈艾  刘小燕  贾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417-10419,10517
[目的]对生物及化学类实验室的有机废水进行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环己酮时所排有机废水逐级稀释成8个梯度浓度,采用蚕豆(Viciafaba)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室有机废水对蚕豆根尖细胞有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废水处理浓度增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污染指数和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增加;但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和有丝分裂的进行。[结论]实验室有机废水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和环境污染效应,可以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其污染效应进行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废水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稀释或吸附消除重金属)方能排出。  相似文献   

11.
底栖动物生物指数水质评价进展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基于底柄动物的3类广泛应用的水质生物评价参数:Saprobic指数、BI指数、群落多样性指数,并结合它们在水质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指数的优缺点.Saprobic指数和BI指数已是欧盟成员国及美国等国重要的水质生物评价指数,中国的水质生物监测技术规范中尚缺乏类似的生物指数.分析了中国开展BI指数水质生物评价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中国建立BI指数评价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基础、不足、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建议.同时指出,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底柄动物耐污值计算和BI指数水质基准.  相似文献   

12.
氯酸钾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氯酸钾细胞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氯酸钾均会对蚕豆根尖细胞分裂产生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处理范围内,随着氯酸钾处理浓度增大,其强氧化性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和污染指数的增加;但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微核的数量。氯酸钾具有明显的环境污染效应,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其污染效应进行监测和评价既简便又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3.
 利用蚕豆微核技术对金沙江攀枝花市东区段水质进行监测,测定了4个断面水样的微核千分率(MCN‰),据此以蒸馏水为阴性对照推算了各断面污染指数(PI)。结果表明,各断面水样均能使蚕豆出现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现象;丰水期,炳草岗大桥、密地桥、倮果桥、雅江桥断面的PI分别为2.944,3.646,2.944,1.708;枯水期则分别为2.851,2.849,3.400,1.615。按照PI值划分标准,炳草岗大桥(PI2.898)、密地桥(PI3.248)、倮果桥河段(PI 3.172)中度污染,雅江桥河段(PI 1.662)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生物微核技术监测垃圾场周边地区水质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成都市长安垃圾场周围环境水质进行生态监测,测定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 ‰)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的MCN ‰有显著性差异,在9个采样点中有6个的PI在2以上,其中属重度污染区有2个,中度污染区有4个,和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垃圾场周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南太湖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综合评价水质状况和保护人体健康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太湖生态监测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湖州市太湖南岸的水质进行了检测,测定相同采样点不同月份的水样微核千分率(MCN)、污染指数(PI)及主要化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南太湖水处理的蚕豆根尖细胞出现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可观察到单微核、双微核、三微核、分裂后期染色体桥和染色体断片。太湖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各月份MCN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5月份湖水污染最为严重,其PI值达到4.08。太湖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盐和耗氧有机物。[结论]对被污染水体的治理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为治理太湖污染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
植物微核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环境中污染物能引起植物DNA损伤、诱发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的原理来检测诱变物质对染色体损伤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出有害气体、重金属、有机物等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影响程度,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中大气、土壤、水体等污染的监测。本文对植物微核技术的建立与发展、微核技术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姜永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22-223,226
以实例的形式介绍了2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评价水质新方法:BI指数法和需氧有机体百分率法,结合辽河流域监测经验拟订了102个采于辽河流域的底栖动物需氧类型,修订了评价标准,丰富了底栖动物水质监测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2年青海省黑河水质监测结果,应用模糊数学法对青海省黑河流域的3个监测断面进行评价,并结合单因子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污染指数对3个监测断面的评价结果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评价均为Ⅰ类;模糊数学法所取得的评价结果最优,易将低品质水质评价为高品质水质;在评价有较多Ⅰ类单因子指标的水体中,用数学模糊法的期望值计算要比数学模糊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铁岭境内清河流域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百分比,依据现存量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对以上河流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详细分析了清河流域的水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指导校园环境治理工作,给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信阳2所大学,6处校内池塘水样的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以此来反映校园水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浉河校区水体受到了中度污染,微核率高达4.89‰;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浉河校区的月亮湖和羊山校区的荷塘受到了轻度污染,微核率分别为3.26‰和2.9‰;其他3处池塘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