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国产56%2甲4氯钠SP可以有效地控制江苏沿海垦区机插水稻田异型莎草、扁秆藨草和鸭舌草的发生。经济、安全、有效商品用药量以75 g/667 m2为宜,于水稻分蘖末期,杂草3~5叶期一次性用药,药后45 d,对三种恶性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6.0%~100%、97.8%~100%。在机插水稻生产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迟插的机插水稻田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减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湖南贫氯烟区施氯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湖南贫氯烟区氯肥的适宜用量,分别在龙山、慈利和桃源3个烤烟主产县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氯用量分别为0、30. 0、45. 0 kg/hm^2。结果表明,烤烟收获后各试验点施氯处理土壤氯含量均提高至10. 1~30. 0 mg/kg;施氯量为45. 0 kg/hm^2时,慈利和龙山试验点的烟叶产量最高,分别较CK增产19%和1. 7%,桃源试验点则以施氯量30. 0 kg/hm^2的产量最佳,较CK增产4. 4%;各点最佳施氯处理的烟叶氯含量均在0. 3%~0. 8%,钾氯比4~10,其它各项化学成分相对较协调,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机插秧面积的推广,方强农场水稻田中的扁秆藨草等莎草数量逐年增多,危害日益加重。为了提高对莎草的防除效果,我们进行药剂比较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及处理供试药剂为75%氯吡嘧磺隆WP(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和10%苄嘧磺隆WP(快达农化提供)。试验设A处理(75%氯吡嘧磺隆WP 4 g/667 m2)、B处理(10%苄嘧磺隆WP 20 g/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对亚麻田间阔叶杂草具有高效、安全防除效果的除草剂组合,采用5种除草剂的7种组合对亚麻苗期杂草3~5期茎叶进行喷雾处理。结果表明,喷雾处理后,40%2甲·辛酰溴EC 750 mL/hm~2+30%二氯吡啶酸AS 900 mL/hm~2、40%2甲·辛酰溴EC 750 mL/hm~2+48%灭草松AS 2250 mL/hm~2两种组合在施药后45 d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4.51%、94.80%和91.01%、90.81%。因此,这两种药剂组合用水量900 kg/hm~2,在亚麻苗高达到7~9 cm,杂草3~5叶期进行均匀喷雾处理,对亚麻田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7,(5):278-282
为了筛选出对马铃薯田阔叶杂草防效较高的药剂,选择7种目前常用的除草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50%乙草胺EC、33%二甲戊灵EC、50%利谷隆WP和33%二甲戊灵EC+50%乙草胺EC,在3.75 L/hm2、4.5 L/hm2、4.5 kg/hm2和2.25 L/hm2+1.875 L/hm2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且对阔叶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50%利谷隆WP具有显著防效,药后60 d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6.70%和98.34%;苗期茎叶处理除草剂56%2甲4氯钠盐WP、70%嗪草酮WP以及二者的配比混剂组合70%嗪草酮WP+56%2甲4氯钠盐WP,在1.8 kg/hm2、1.2 kg/hm2、0.45 kg/hm2+1.35 kg/hm2、1.05 kg/hm2+0.75 kg/hm2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且对阔叶杂草具有较高防效,药后45 d株防效在71.21%~100.00%,鲜重防效在81.52%~100.00%。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矮壮素在棉花控旺防徒长、增产等方面的调控效果,于2017年采用高喷雾量和常规量喷雾两种施药方式,分别于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和花铃期进行2~3次喷施,研究了98%甲哌鎓SP和50%矮壮素AS对棉花生长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98%甲哌鎓SP 73.5~117.6 g·hm-2和50%矮壮素AS 37.5~60 g·hm-2对棉花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尤其对棉花株高、吐絮率、果枝数均有显著影响,且常规喷雾量处理对株高抑制效果优于高喷雾量处理。同时,二者均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相同施药方式下,甲哌鎓和矮壮素于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喷施2次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了6种化学除草剂在冬季亚麻田苗期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56%2甲4氯可溶性粉剂750 g+20%精喹禾灵乳油300 m L/hm~2、30%除草灵悬浮剂600m L+20%精喹禾灵乳油300m L/hm~2、80%敌草隆可湿性粉剂1500g/hm~2三种处理的除草效果较好,对亚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冬季亚麻田的苗期除草剂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40%2甲·辛酰溴EC等5种除草剂以及40%2甲·辛酰溴EC+48%灭草松AS等9个混用组合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藜的田间试验,旨在筛选出对胡麻更为安全、对阔叶杂草藜具优良防效的新型除草剂及其混用组合,为安全、有效防除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0%辛酰溴苯腈EC、40%2甲·辛酰溴EC+48%灭草松AS、30%辛酰溴苯腈EC+48%灭草松AS、40%2甲·辛酰溴EC+30%苯唑草酮SC和30%辛酰溴苯腈EC+30%苯唑草酮SC苗期茎叶喷雾对胡麻安全;对阔叶杂草藜具优良防效,药后45 d的株防效在94.74%~98.24%之间,鲜重防效在96.30%~99.11%之间;对胡麻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在2683.35~2830.05 kg/hm~2之间,较未除草对照(CK)增产60.57%~69.35%,较人工除草增产3.92%~9.60%。从安全性、除草效果和产量3方面综合评价,上述5种除草剂(组合)及其混用组合是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藜的安全、高效除草剂,其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500 mL/hm~2、750 mL/hm~2+2250 mL/hm~2、750 mL/hm~2+2250 mL/hm~2、750 mL/hm~2+180 mL/hm~2和750 mL/hm~2+180 mL/h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对浏阳玉米产量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以玉米品种登海605为材料,于2019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河东农场进行了2个氮肥用量(A1:273 kg/hm~2、A2:205 kg/hm~2)和3个基追比例(B1:5∶5、B2:6∶4、B3:7∶3)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施氮量较高、追肥比例较大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为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2)氮肥用量对株高、穗位高、基部节间总长度无显著影响,但施氮量较大有利于提高茎粗;氮肥基追比例对玉米抗倒伏性状有一定影响,以B2处理株高、穗位高、倒折率最低;(3)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大而提高,基追比例处理中以B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产量与抗倒伏性状,浏阳玉米适宜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分别为273 kg/hm~2与6∶4。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对水稻大螟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种药剂对上海地区单季晚稻上的大螟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用量为30 ml/667 m2)、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为10 ml/667 m2)、甜菜.苏云菌(高端)WP(用量为30 g/667 m2)等3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对二代大螟的防效为80.84%~100.00%、保苗效果为76.12%~96.69%,对三代大螟的防效为84.43%~94.26%、保穗率为79.14%~88.74%。  相似文献   

11.
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同用量对超级稻品种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成份Ca O、MgO、SiO_2和ZnO含量分别为20%、12%、10%和3%)不同用量对超级稻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年早、晚季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材料,设置4个用量水平(F0,对照,全生育期不施用,F1、F2和F3用量分别为25 kg/667 m~2、50 kg/667 m~2和75 kg/667 m~2)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对水稻的茎秆抗折力、形态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显著降低了早晚稻的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与对照相比,F1和F2处理分别使水稻的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下降10.50%、8.37%和2.56%、2.22%;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单株和单茎抗折力、节间抗折力、节间的鲜质量百分比和茎壁厚度,分别较对照平均提高10.78%、13.49%、12.33%、11.93%和4.81%;同时基部不同节间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第2节间倒伏指数的下降幅度较第3节间多5.51个百分点,而第2节间的鲜质量百分比、鲜质量/干质量、茎壁厚度和粗度则分别多增加3.55个、2.41个、0.98个和0.19个百分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也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但除成穗率和抽穗期绿叶面积外,其他指标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并未达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其适宜用量为25~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彭志国 《北方水稻》2020,50(2):35-37
灵斯科·丹是一种新型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为明确灵斯科·丹对水稻田难防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利用3%氯氟吡啶酯(EC)防治稻田阔叶杂草,当地常规药剂48%苯达松(AS)作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灵斯科·丹除草剂用量40 g/667 m^2茎叶正常雾滴喷雾较其他处理防效高、见效快、持效期长;正常雾滴喷雾产量最高,为693.7 kg/667 m^2,比空白对照增产20.9%。灵斯科·丹用量40 g/667 m^2茎叶正常雾滴喷雾具有除草速效性、彻底性,持效期长,对水稻生产安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旨在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工业大麻田间杂草的除草剂,为工业大麻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服务。试验以火麻一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4个药剂的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试验,8个药剂的苗后茎叶处理,及苗前封闭除草与苗后茎叶除草相结合9个处理。结果表明,4种苗前封闭除草剂药效:96%异丙甲草胺EC 88. 46% 50%乙草胺EC 84. 62% 50%扑草净WP 70. 51% 48%仲丁灵EC 66. 67%;苗后茎叶除草药效:24%烯草酮82. 90% 10. 8%高效氟吡甲禾灵81. 40%5%精喹禾灵78. 20% 41%草甘膦75. 11%。苗前封闭除草与苗后茎叶除草处理:96%异丙甲草胺1350 m L/hm~2+56%2甲4氯钠盐375 g/hm~2+24%烯草酮300 m L/hm~2,工业大麻原茎产量达到7648 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到1428 kg/hm~2。表明苗前封闭除草与苗后茎叶除草相结合对工业大麻原茎增产优于单一的播后苗前处理与苗后茎叶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多种马铃薯晚疫病常用防治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选择了4种常用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浓度下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和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效果较好,综合农药用量和防治用工等防治成本考虑,在生产中,采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开展防治,以125 mL/667 m2施2次和75 mL/667 m2施3次最为适宜,采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开展防治,以100 g/667 m2施3次和200 g/667 m2施2次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对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试验环境条件下,杀菌剂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在50、65 g/667 m~2用量下两次用药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较好,为95.7%和97.3%,试验剂量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6.
拿敌稳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及增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分析其增产途径,特进行了75%拿敌稳WG的田间药效及增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对纹枯病防效显著优于5%井冈霉素AS,且对水稻有一定增产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在生产上使用时,建议在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药2次(分蘖末期、破口前5~7 d),用药量以15 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对40%氯虫·噻虫嗪不同用量对单季稻前期控虫效果及单季稻促苗分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对单季稻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安全性,但在秧田使用40%氯虫·噻虫嗪WG每667 m2用量为60 g时对分蘖有一定抑制作用;40%氯虫·噻虫嗪WG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防治效果也相应提高。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单季稻每667 m2秧田40%氯虫·噻虫嗪的用量为40~50 g。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长效缓释肥与加硅抗倒伏谷子专用肥混合后在谷子上使用最佳用量,以赤谷5号为材料,进行了6个处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加硅抗倒伏谷子专用肥的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其产量、穗长、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节数、茎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当长效缓释肥用量在150kg/hm2,加硅抗倒伏谷子专用肥用量为120kg/hm2,一次性作为底肥使用时,获得的最高产量为4116.4kg/bm2,显著高于对照的产量,此时其株高比对照低0.2cm,倒伏面积比对照低4%,倒伏角度比对照高3%。  相似文献   

19.
3种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时期苘麻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棉田常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时期苘麻的防除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1―2、3―4、5―6和7―8叶期苘麻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20%(质量分数,下同)草铵膦水剂(Aqueous solution,AS)按照900、1 800 g·hm-2使用,对4个时期的苘麻防效表现较为突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41%草甘膦AS按照高剂量1 845 g·hm-2使用,对1―2、3―4和5―6叶期的苘麻有较高的防除效果;25%氟磺胺草醚AS按照750 g·hm-2使用,对1―2和3―4叶期苘麻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对4叶期以上的苘麻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药后28 d质量防效在92.6%~96.0%)。因此,在棉田防除苘麻时,可根据苘麻的生育期适当选择上述3种除草剂,并科学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9%吡唑醚菌酯、75%肟菌酯戊唑醇、35%氟唑嘧菌酯等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最好,而且水稻色泽明显好于其他处理;常规使用配方75%三环唑WP30g/667m^2效果表现最差,可能与其长时间使用而导致病菌抗性上升有关;稻瘟酰胺表现和三环唑相当,但和春雷霉素减量复配后效果均好于各自单剂的使用效果,建议复配使用。综合比较,25%吡唑醚菌酯SC60mL/667m^2、9%吡唑醚菌酯CS60mL/667m^2、35%氟唑嘧菌酯SC50mL/667m^2、2%春雷霉素AS100mL/667m^2+20%稻瘟酰胺SC100mL/667m^2以及75%肟菌酯戊唑醇WG20g/667m^2这5个药剂配方均可作为穗颈瘟的优选防治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