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多角度分析了投资食用菌行业存在的风险,提示投资者应选准栽培菌类,准确定位,选择成熟栽培技术,并详细分析瓶式与袋式两种栽培模式在具体生产应用中的优劣,供投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4搅拌所谓搅拌,即按生产配方,在一定时间内,将所需要的各种栽培料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并调整培养基含水量及p H,以满足某栽培菌类的生长发育需求。(1)搅拌机容积与灭菌锅灭菌量匹配。不同的企业所选择的栽培容器不同,无论袋式还是瓶式,为了保证每一灭菌锅次所有的栽培袋(瓶)内料的水分及p H一致,应配置一定容积的搅拌机。也就是每一锅次搅拌的栽培料量和灭菌锅灭菌量应匹配。搅拌机容量通常有0.6、1.2、2、4、6、8、9、15  相似文献   

3.
<正>海鲜菇分瓶式栽培与袋式栽培两种模式,瓶式栽培的厂家较少。由于缺乏与瓶栽培相适应、成熟的枝条菌种接种设备,因此,瓶式栽培依然采用木屑菌种,近期,液体菌种也已开始尝试。袋式栽培是海鲜菇栽培的主流,中小型袋式栽培企业已逐渐淘汰传统木屑栽培种,改用枝条栽培种。枝条菌种具有制作简便,便于流水线接种,接种速度快的特点,本节介绍并讨论制作枝条菌种的核心技术,以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菌类袋式栽培填料过程中对栽培料松紧度的控制的重要性,介绍目前适宜于不同规模企业的短袋、长棒填料设备的功能和各自填料特点,并进行客观评价。文中涉及的设备类型包括脚踏式打包机、冲压式打包机和3种全自动打包设备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国内食用菌袋式栽培设备的发展历程:塑料袋栽培方式的推广及运用,推动了袋式栽培设备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人工装袋逐步向机器装袋过渡,袋式栽培设备也慢慢由简易向自动化发展,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由此推动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进程。对食用菌袋式栽培中的机械设备系统现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应用dsRNA技术检测了从四川省主要食用菌产区和科研院所收集的76个主要栽培的食用菌菌株,发现其中有26个菌株呈阳性,占34.2%。所检测的16个双孢蘑菇都呈dsRNA阴性。菌类不同,dsRNA的电泳图谱差别较大;同一菌类中,dsRNA电泳图谱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菌类的几个阳性菌株进行33℃高温和cycloheximide处理,个别菌株dsRNA电泳图谱有变化。未见dsRNA阳性的菌株其子实体有异常。  相似文献   

7.
夏秋高温季节鲜菇较少,如果能在此时实现真姬菇、杏鲍菇、滑菇等质优味美的珍稀食用菌的规模化栽培,栽培者必将得丰厚的利润。但是这些珍稀食用菌都是中低温型菌类,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显然在高温季节是无法栽培的。目前,高温季节栽培食用菌主要有高温冷库栽培方式与高海拔地区反季节栽培方式两种。利用高温冷库进行食用菌栽培  相似文献   

8.
高温栽培平菇新技术胡文华(湖北省宜昌市四○三里区食用菌研究室443002)近年来,笔者在食用菌生产实践中摸索出高温季节采用发酵料袋式通氧、畦式覆土二段栽培平菇新技术,获得了每公斤于物质收鲜菇3-4.5公斤,较常规法增长2倍以上,周期缩短30天左右的良...  相似文献   

9.
<正>1发展成效1)品种不断丰富,珍稀菌类发展加快。陕西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4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主要以香菇、木耳、平菇等大宗食用菌为主。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档珍稀菌类增加较快。目前,全省食(药)用菌人工栽培种类达30多个,其中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菇、杏鲍菇、金针菇、姬菇、秀珍菇、大球盖菇、鸡腿菇、茶树菇、白灵菇、猴头菇、草菇、滑菇、凤  相似文献   

10.
黄毅 《中国食用菌》1995,14(4):14-15
食用菌集约化规模栽培趋势浅析黄毅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1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模式研讨目前我国商业性食用菌栽培种类仅有十余种,纵观全国食用菌栽培模式,由于受几千年传统生产习惯影响和目前国情所决定,至今大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的栽培模式,即在各菌类相...  相似文献   

11.
1瓶栽特性 与传统的床栽相比,食用菌瓶栽具有污染少、产量高、栽培安全,栽培时间短、资金回转快,对每天的产量可制定生产计划,可实现机械化生产、设备故障时可进行应急修复,初期的一次性投资大等特点。适宜瓶栽的食用菌种类有真姬菇、  相似文献   

12.
黄毅 《食药用菌》2012,(3):157-159,168
7栽培瓶(包)排放培养库无论新旧,在使用前都须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彻底冲洗,而后晾干或采用制冷机组抽湿,将空气湿度降至65%以下。瓶式栽培一般采用塑料瓶堆叠法,使用电瓶叉车分两段重叠堆放(图17);袋式栽培一般使用叉车将矮型栽培筐架重叠堆放2~3层(图18)。堆叠培养比传统层架式、  相似文献   

13.
灰树花栽培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Fr.)S.F.Gray]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菌类。本文介绍灰树花的食用。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驯化方法。灰树花是一种喜光(200 lux以上),好氧的菌类,出菇最适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90%~95%;以硬阔叶树木屑为主材料,于室内或室外荫棚进行袋式栽培,每年可栽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14.
“木材熏蒸物”是指柴禾、木屑、刨花等在缺氧条件下燃烧,使之产生浓烟并将它溶于水中,得到茶褐色的液体或再经浓缩干燥所得到的晶体物质。以它用于食用菌栽培,起自日本铃木:一男,并获许专利。他把木材熏蒸物添加入培养料中,用于栽培平菇、滑菇、金针菇和香菇等食用菌,证实它不但具有除食用菌以外的其他菌类具有的广泛杀菌、防霉作用,而且对食用菌有促进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用菌》2001,20(3):45
各单位: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云南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食用菌资源,造就了优越的食用菌生长、栽培环境。据资料显示,我国有文献记载的食用菌种类约900多种,仅云南省就有700余种,在种类上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现已开发食用的有100多种,可供出口的达30多种,仅鲜松茸一项2000年出口达3 700多万美元。云南食用菌种类齐全,数量巨大,内涵丰富,堪称世界食用菌王国之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日益走俏,食用菌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云南丰富的菌类资源和广阔市场以及良好的生长栽培环境吸引了日本、意大利、法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菌类生产、加工、销售客商纷纷进驻云南投资建厂和设立办事处。到目前为止,云南已发展成为中国食用菌生产、采集的重要基地和集散中心,辐射西南地区及全国市场,为各路菌类商家提供了无限商机。为了加强菌类产业引导,推动菌业经济的发展,本着"传递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交易"的原则,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订于2001年8月15~19日在昆明联合举办"首届中国昆明国际食用菌暨原辅材料交易会"。展洽内容为: ●菌类产品、加工品、衍生产品洽谈订货 ●菌种、保鲜剂、包装、生产加工机械展销 ●遗传育种、栽培、保鲜等交流、研讨 ●考察云南野生食用菌产地和市场 为此,诚恳邀请海内外菌业同仁参展、参会。 联系电话:(0871)3169684 3134626 传真:(0871)3136574 联系人:母先生陈先生 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张雪岳编著的《食用菌学》专著,将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于今年5月发行。该书分十五章,以40万字的篇幅、169幅插图,全面地阐述了食用菌学的形成、发展、研究对象和任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环境、营养生理及毒菌鉴别;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制种技术、菌种质量鉴定、保藏和复壮方法;草生菌类的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方法,木生菌类的香菇、平菇、滑  相似文献   

17.
正青冈县昌盛乡兴东村食用菌基地,占地面积10hm2,由昌盛乡盛菇食用菌合作社投资领办。食用菌基地共分为"原料区、制菌区、养菌区、出菇区、冷藏区"5个功能分区,有菌包自动化生产线2台(套)、蒸汽式灭菌锅、热风炉、卷帘机等各类加工设备26台(套),喷淋、遮阴设备120套。重点生产滑子菇、香菇、大秋盖、双孢菇、玉黄蘑等5个菌类品种,现有出菇棚室120栋,年栽培菌包100万袋。通过食用菌园区的拉动,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兴东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8.
刘明河  岳全礼 《食用菌》1996,18(4):33-33
金针菇(Flammulina veletipes),是秋末春初发生的一种耐寒性、朵型较小的木腐伞菌。栽培技术由瓶栽发展到袋栽和生料床式栽培。但由于金针菇出菇阶段管理技术复杂,产量较低,也制约了金针菇栽培的普及。为此,我们于1993年10~12月对金针菇袋式栽培出菇阶段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150%的生物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姜国银  高卫平 《食用菌》1998,20(2):16-16
人工栽培食用菌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含量,因栽培原料不同而有差异.为减少药渣带来的环境污染,我们利用药渣瓶栽猴头菇已获成功,但对其多种药渣栽培的猴头菇食用性、安全性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本文报告利用藿香药渣为主要原料瓶栽猴头菇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生物碱、卫生指标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爱靖 《食用菌》2012,34(5):36-37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