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三十烷醇(TA)在不同浓度下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通过测定菌丝球大小和密度、菌丝体生物量、直径和虫草多糖的含量,确定了TA的最佳使用浓度,并对各浓度下蛹虫草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T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菌丝体湿重提高了45.17%,菌丝体干重增加了44.49%,胞外多糖提高了173.1%,胞内多糖增加了305.7%。当TA质量浓度超过0.5 mg·L~(-1)时,促进作用均越来越小,当TA质量浓度超过1.0 mg·L-1时,上述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富硒香菇发酵液中硒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9608#菌株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香菇发酵液中硒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富硒香菇发酵液中提取工艺硒多糖最佳醇沉时间为15.45h、乙醇浓度82.30%、pH 7.95。在此条件下,富硒香菇发酵液中硒多糖产量达到3.23g·L~(-1),香菇发酵液中硒多糖硒含量87.67μg·g~(-1)。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的富硒香菇发酵液中硒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刺五加的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3、5、7、10 min)、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BA)对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外植体用75%乙醇消毒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消毒,其最佳时间为7min,外植体污染率低,存活率高。刺五加的最佳初分化培养以MS为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6-BA 1.5 mg·L~(-1)+NAA 0.5 mg·L~(-1),芽诱导率为85.56%;增殖培养以MS为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6-BA1.0mg·L~(-1)和IBA0.5 mg·L~(-1),芽增殖3.4倍,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4.
以八棱海棠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浓度植物激素、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暗培养时间及不同浓度潮霉素对八棱海棠再生体系的影响,建立了八棱海棠高效再生体系,筛选并分析了潮霉素在八棱海棠遗传转化中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诱导子叶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Sc+2.0 mg·L~(-1) TDZ+0.2 mg·L~(-1) NAA+0.5 mg·L~(-1) GA_3,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Sc+2.0 mg·L~(-1) TDZ+0.2 mg·L~(-1) NAA,暗培养最佳时间为10 d,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25 mg·L~(-1) IBA。八棱海棠在整个再生过程中均对潮霉素敏感,在潮霉素浓度为2.0 mg·L~(-1)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仅为23.33%,分化率仅为9.88%;当潮霉素浓度为4.0 mg·L~(-1)时,愈伤诱导率下降为13.00%,而且愈伤不分化,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愈伤组织变得更加致密,之后变褐死亡。在诱导生根培养基上添加3.0 mg·L~(-1)潮霉素,生根率仅为3.52%,大部分外植体再生芽底部只会诱导出愈伤组织,没有根原基形成。八棱海棠子叶愈伤诱导及分化的潮霉素筛选临界浓度为2.0~4.0 mg·L~(-1),生根时潮霉素筛选浓度为2.0~3.0 mg·L~(-1)。  相似文献   

5.
以欧李优系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基本培养基类型、附加物和蔗糖浓度对试管苗生长状态和增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 0.5mg·L~(-1)+KT 0.5mg·L~(-1)+IBA 0.05mg·L~(-1)培养基上,附加水解乳蛋白(LH)300mg·L~(-1)、蔗糖35g·L~(-1)、琼脂5.8g·L~(-1),为欧李优系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在幼果期、膨大期、转色期全树喷施浓度为0.2、0.4、0.6、0.8 mg·L~(-1)的油菜素内酯(BR),同时在幼果期和膨大期用50 mg·L~(-1)赤霉素(GA_3)蘸穗处理,以全树不喷施BR和不使用GA_3蘸穗为对照,测定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以期筛选出一种适合提高"火焰无核"葡萄生理特性指标的油菜素内酯浓度。结果表明:0.6 mg·L~(-1)BR结合50 mg·L~(-1)GA_3可以提高"火焰无核"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0.4 mg·L~(-1)BR和0.6 mg·L~(-1)BR结合50 mg·L~(-1)GA_3可以降低细胞膜透性;0.6 mg·L~(-1)BR结合50 mg·L~(-1)GA_3可以降低丙二醛含量。经综合分析,0.6 mg·L~(-1)BR结合50 mg·L~(-1)GA_3有利于提高吐鲁番地区"火焰无核"葡萄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甜瓜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评价和筛选的最佳NaCl浓度,使用了20个不同的甜瓜种质在不同质量浓度NaCl处理下进行萌发试验。结果显示,NaCl质量浓度为8 g·L~(-1)时,只有少数甜瓜发芽率显著降低;NaCl质量浓度为12 g·L~(-1)时,不同种质甜瓜的发芽率差异明显;NaCl质量浓度为16 g·L~(-1)时,所有甜瓜的发芽率均大幅降低;NaCl质量浓度为20 g·L~(-1)时,90%的种质发芽率为0。发芽指数及根长数据显示,所有甜瓜在不同质量浓度的NaCl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综合以上结果,甜瓜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最佳NaCl质量浓度为12 g·L~(-1),耐盐性筛选的最佳NaCl质量浓度为16 g·L~(-1),最佳数据统计时间为萌发第4天。20份甜瓜种质资源中,S02(‘且末泰热’)的耐盐性较强,S14(‘金巴齿’)对盐处理最为敏感,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以"阿里山"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方式,设置0(CK)、8、16、32、64、128mg·L~(-1)不同浓度10%小檗碱,分别测定番茄出苗率、生理指标、相关酶活性,确定番茄幼苗生长的最适宜10%小檗碱(BBR)可湿性粉剂浓度。结果表明:32 mg·L~(-1)和64mg·L~(-1)处理的番茄幼苗出苗最快,出苗率最高;32mg·L~(-1)处理下番茄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最高,分别为0.76mg·g~(-1)、4 802.89U·g~(-1)·min~(-1) FW,比CK分别提高16.43%、47.45%。32mg·L~(-1)处理的番茄幼苗丙酮酸激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最低,分别为505.18U·min~(-1),6.22mg·g~(-1)·min~(-1),比CK分别降低10.77%、7.95%。表明番茄幼苗生长最佳的10%小檗碱浓度为32mg·L~(-1)。  相似文献   

9.
以黑果枸杞实生苗茎段、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设定不同浓度6-BA与NAA的组合,建立黑果枸杞外植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分化所需的外源激素浓度较低,以下胚轴、茎段及叶片为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的最佳激素浓度分别为6-BA 0.050 mg·L~(-1)+NAA 0.020 mg·L~(-1)、6-BA 0.100 mg·L~(-1)+NAA 0.005 mg·L~(-1)及6-BA 0.200 mg·L~(-1)+NAA 0.005 mg·L~(-1),增殖数分别为3株·段~(-1)、4株·段~(-1)和5株·片~(-1)。不定芽在MS培养基生根率达100%,长势良好。一年生黑果枸杞植株上、中及下部茎段和叶片均可按上述激素组合诱导长势健康的不定芽,上部的茎段及叶片诱导不定芽数明显高于下部。  相似文献   

10.
以"赞圆无核"君迁子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和暗期处理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MS(1/2N),最佳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5.0mg·L~(-1) ZT+0.10mg·L~(-1) IAA,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形成率及平均出芽数分别达到99.1%、87.3%和5.4个;暗培养4周,再转为光下培养2周效果最佳;将叶片再生植物转入(1/2N)MS+0.5mg·L~(-1) ZT+0.01mg·L~(-1) IAA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以1/2MS+1.0mg·L~(-1) IAA+20g·L~(-1)蔗糖+7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60.5%;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63%。  相似文献   

11.
南瓜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南瓜子叶节再生体系,试验以‘上桔’‘金栗’‘银栗’‘贝栗灰’‘永安2号’和‘永安5号’共6个南瓜品种的子叶节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设置9种芽分化培养基,研究6-BA和IBA组合、KT对南瓜的子叶节诱导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1)6-BA和0.02 mg·L~(-1)IBA质量浓度组合是6-BA与IBA浓度组合中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为66.67%。在培养基中添加2 mg·L~(-1)和3 mg·L~(-1)的KT可以显著提高不定芽的诱导率;基因型不同南瓜的子叶节出芽率不同,其中南瓜品种‘银栗’最易诱导出芽,诱导率为93.75%,而‘上桔’的诱导率最低,诱导率为47.92%。试验得出南瓜子叶节诱导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3 mg·L~(-1)KT+1.0 mg·L~(-1)6-BA+0.02 mg·L~(-1)IBA,平均诱导率为83.33%。  相似文献   

12.
以狼爪瓦松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MS基本培养基浓度及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狼爪瓦松愈伤组织生物量和有效物质含量的影响;同时,对适宜的蔗糖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MS+3.5mg·L~(-1) 6-BA+0.1mg·L~(-1) NAA组合,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多糖、总酚及黄酮的积累;MS+3.5mg·L~(-1)6-BA+0.1mg·L~(-1) NAA培养基中加入30g·L~(-1)的蔗糖时,愈伤组织生长最佳,有效物质含量最高,在此蔗糖浓度下狼爪瓦松愈伤组织可生产711.2mg·L~(-1)多糖、165.1mg·L~(-1)总酚和154.5mg·L~(-1)黄酮。  相似文献   

13.
探讨香菇(Lentinus edodes)多糖提高运动耐力的作用及机制。将4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灌胃生理盐水的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按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分别灌胃20 mg·kg~(-1)d~(-1)、60 mg·kg~(-1)d~(-1)、180mg·kg~(-1)d~(-1)香菇多糖溶液,采用力竭游泳试验观察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并测定血乳酸、血清尿素氮、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试验组的游泳时间分别为(167.67±1.15) min、(196.37±2.58) min、(248.66±2.25) min,均长于对照组[(138.26±1.71) min];血乳酸的含量分别为(4.45±0.15)mmol·L~(-1)、(4.04±0.17) mmol·L~(-1)、(3.29±0.36) mmol·L~(-1),低于对照组[(5.67±1.53) mmol·L~(-1)];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分别为(5.11±1.67) mmol·L~(-1)、(5.02±1.75) mmol·L~(-1)、(4.89±0.82) mmol·L~(-1),低于对照组[(6.89±1.36) mmol·L~(-1)];肝糖原的含量分别为(13.25±1.07) mg·g~(-1)、(15.53±1.02) mg·g~(-1)、(19.91±1.08) mg·g~(-1),高于对照组[(11.27±0.55)mg·g~(-1)];肌糖原的含量分别为(1.16±0.56) mg·g~(-1)、(1.65±0.75) mg·g~(-1)、(1.83±0.94) mg·g~(-1),高于对照组[(1.08±1.31)mg·g~(-1)],且各项试验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香菇多糖能够提高运动耐力,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蛋白桑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蛋白桑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1.0mg·L~(-1)+NAA 0.1mg·L~(-1);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TDZ 0.2mg·L~(-1)+NAA 0.09mg·L~(-1),分化率为21.65%;培养基1/2MS+PVP 0.2g·L~(-1)+NAA 0.5mg·L~(-1)生根率最高,达到66.70%;对草丁膦的敏感性试验中,草丁膦浓度0.04mg·L~(-1)为蛋白桑叶片半致死浓度,草丁膦浓度0.05mg·L~(-1)对蛋白桑叶片的致死率为75.00%,草丁膦浓度0.07mg·L~(-1)的致死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15.
以蔷薇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IBA浓度、覆膜时间、扦插基质对蔷薇扦插效果的影响,以期优化蔷薇的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成活率最优水平组合为黄土+覆膜30d+IBA 100mg·L~(-1);抽芽率最优水平组合为泥炭混合珍珠岩+覆膜15d+IBA 50mg·L~(-1);新芽均高最优水平组合为黄土+覆膜15d+IBA 200mg·L~(-1);小叶平均数最优水平组合为黄土+覆膜30d+IBA 50mg·L~(-1);平均根数最优水平组合为黄土+覆膜15d+IBA 50mg·L~(-1)。  相似文献   

16.
以金叶锦带的腋芽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筛选最佳培养基,为金叶锦带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6mg·L~(-1) 6-BA+0.1mg·L~(-1) NAA+蔗糖30g·L~(-1)+琼脂7g·L~(-1),诱导率达86.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1.0 mg·L~(-1) GA3+蔗糖30g·L~(-1)+琼脂7g·L~(-1),增殖系数7.250 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1) IBA+蔗糖30g·L~(-1)+琼脂7g·L~(-1),生根率100.0%。  相似文献   

17.
两种基因型黄瓜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黄瓜品种"金谷六号"和"吉列168"的种子为试材,以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黄瓜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基因型的黄瓜均表现出较强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下胚轴要优于子叶,不同激素配比组合对愈伤组织的形态影响较大,AgNO_3能有效抑制愈伤组织的玻璃化。2种黄瓜以子叶为外植体的最佳激素配比均为MS+0.5mg·L~(-1) 6-BA+0.10mg·L~(-1) IAA+1.0mg·L~(-1)AgNO_3;2种黄瓜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的最佳激素配比均为MS+2.0mg·L~(-1) 6-BA+0.10mg·L~(-1)IAA+1.0mg·L~(-1) AgNO_3。该试验条件下不定芽的分化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以杜仲的幼嫩茎段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低温处理时间及培养环境对杜仲腋芽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以期为建立杜仲高效组织培养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时间为9 min,污染率与死亡率均较低,分别为10.00%和26.67%;腋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最佳,诱导率达91.66%;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1) 6-BA+0.03 mg·L~(-1) NAA时,腋芽的诱导率较高,达93.33%,且生长良好;当低温处理时间为24 h时,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好,且褐化率最低,为5.00%;与黑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条件更加有利于杜仲的腋芽诱导和生长;MS+1.5 mg·L~(-1) 6-BA+0.1 mg·L~(-1) NAA为愈伤分化的最佳培养基,MS+2.5 mg·L~(-1) 6-BA+0.1 mg·L~(-1) NAA为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研究壳聚糖、2,4-二氯苯氧乙酸及三十烷醇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原基分化时间、子实体产量以及部分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浓度内3种诱导物均可显著缩短原基分化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浓度为1、2mg/kg的壳聚糖使原基分化时间缩短3d。除0.5mg/kg壳聚糖、1mg/kg 2,4-二氯苯氧乙酸和0.5mg/kg三十烷醇外,其余浓度的3种诱导物均可显著增加金针菇子实体产量。其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浓度为0.05 mg/kg时,金针菇子实体产量达到最大值(57.15±1.72)g。壳聚糖浓度为0.05mg/kg时,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9.73±0.05)mg/g;当壳聚糖浓度为0.5mg/kg时,子实体的总黄酮、总多酚和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50.55±0.02)、(2.15±0.01)mg/g和(51.34±0.29)μg/g。三种诱导物中,1mg/kg壳聚糖显著增加金针菇甘露醇含量,为(57.20±0.02)mg/g。0.5mg/kg的2,4-二氯苯氧乙酸处理的金针菇子实体总多糖含量达到最高(12.43±0.05)μg/g。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我所采用厦门大学化工厂生产的三十烷醇[CH_3(CH_2)_(28)CH_2OH],进行了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喷施蘑菇的试验。结果表明,0.5ppm浓度的三十烷醇为最佳浓度,比对照(清水)增产。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三十烷醇设0.1、0.2、0.5、0.8、1.0ppm、清水对照等6种处理。以本地接种的彭浦菌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床架排列,三次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