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姜雪  庞惟俏  杨洋  郭德军 《北方园艺》2016,(22):152-156
以采自黑龙江省的2株野生紫色食用菌B5和BF8菌株为试材,采用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不同香蘑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香蘑在分子水平鉴定和品种亲缘关系的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B5和BF8子实体、菌丝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株菌株的28SrDNA高保守区序列和ITS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93%和89.84%。B5菌株鉴定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BF8鉴定为紫丁香蘑(Lepista nuda),它们为同属不同种的2种食用菌。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0,(4)
以云南昆明的1个野生香蘑属真菌的子实体为试验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Z1,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然后分别用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制备Z1的栽培种,分析比较两种制种方式流程及制种周期。综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将菌株Z1鉴定为紫丁香蘑(Lepista nuda)。用固体菌种制备紫丁香蘑栽培种平均需88 d;而用液体菌种制备紫丁香蘑栽培种仅需66 d,比用固体菌种制栽培种周期平均缩短22 d。用液体菌种制紫丁香蘑的栽培种,生产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从采集自云南省临沧市的野生子实体上分离纯化获得菌株YAASM4210,采用形态学法结合ITS序列分子法鉴定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栽培料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培养基pH、光照条件、碳源和氮源分别为25℃、6.0~7.0、黑纸包裹、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该菌株在4号配方培养料(40%新鲜牛粪,20%草坪粉,20%米糠,18%木屑,1%蔗糖和1%石膏)上生长优于其它参试培养料:菌丝萌发(2d)、封口(12d)、满袋(40d)以及子实体的采收(9d)均用时最短,头潮菇产量最高(每袋21.1g),但覆土后出菇时间(42d)最长。相对于野生子实体,人工栽培子实体菌盖的紫色减弱,采收后紫色消失较快。  相似文献   

4.
以花脸香蘑菌株“ts916”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供试物质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无机盐中,适量质量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抑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当硫酸镁质量浓度为1.5 g·L-1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4.88 mm·d-1。供试维生素(VB1、VB2、VB6、VC、叶酸和烟酸)在一定范围内均可显著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其中当VB6质量浓度为4 mg·L-1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6.63 mm·d-1。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2,4-D、NAA抑制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GA3的添加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2个分离自云南鸡足山的野生离褶伞菌株C821-001和C822-003为试材,根据ITS序列分析,对2个野生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C821-001和C822-003进行液体培养基筛选,从5种不同培养基中分别筛选出适合2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经ITS序列分析证实C821-001为真姬离褶伞Lyophyllum shimeji,C822-003为烟熏褐离褶伞Lyophyllum infumatum。C821-001和C822-003均在配方5中生长最好,菌丝体干质量分别达到1.948 8 g和1.128 8 g,因此,配方5可作为2个菌株菌丝体繁殖的首选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针菇生产中,往往会碰到母种或原种在瓶内过早出现子实体、菌丝老化、影响产量,为了促进菌丝生长延缓菌种老化,作者从改变菌种培养料配方着手,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经栽培后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试管种。  相似文献   

7.
对野外茅草林下采集到的一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命名为Y1)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经典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品种鉴定,并基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及菌核数量从9种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筛选最佳原种培养基。结果为:Y1的子实体菌盖呈黄色,上有凹凸不平的网格,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呈黄色,菌丝粗壮,菌丝结构明显,与羊肚菌属形态特征相似;ITS序列比对显示Y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羊肚菌Mes-19;筛选出的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8.
从采集自内蒙古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下的紫蘑子实体中分离获得纯培养菌丝体,结合形态学特征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研究了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温度和pH,并结合其菌根菌特性,进一步考察了宿主植物青海云杉根、枝、针叶浸提物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rtinarius sp.菌株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采集于加拿大的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GenBank登录号为FJ039645)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菌株为丝膜菌属(Cortinarius sp.)真菌;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为5.5~6.0;合适浓度的青海云杉枝及针叶浸提物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丝干质量最大分别达到(8.62±0.27)mg和(6.93±0.27)m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85%和17.26%。  相似文献   

9.
四株野生花脸香蘑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集到的4株野生花脸香蘑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培养和多种方式栽培试验,从中驯化得到了比较适合江苏气候栽培的花蘑1号菌株。此菌株适合夏、秋季栽培,在熟料栽培条件下生物转化率达到26%,在以稻草、麦秸和牛粪为主要培养基质的生料栽培中生物转化率为20%左右,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元蘑供试菌株在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及在不同栽培种培养基上的产量,筛选出了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优良元蘑菌株2号与高产培养基配方③,该菌株在配方③中的平均单产(鲜重)为598 g/袋,达到了该原料资源条件下元蘑栽培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7种不同谷物培养基培养灵芝、蛹虫草,比较菌丝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度和生长指数。结果表明,灵芝、蛹虫草菌丝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合灵芝菌丝生长的是黑豆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为39.9;最适合蛹虫草菌丝生长的是荞麦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为12.8。  相似文献   

12.
猴头菇母种与原种培养基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猴头HT1菌株在5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母种配方③上菌丝生长情况优于其他配方,原种配方③和④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其他供试配方相比较,差异显著,且污染率低,为猴头原种生长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3.
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无机盐以加入MgSO 4 0.5 g, KH 2PO 4 1 g(/L)最好;菌丝体在碳氮比20∶1~100∶1范围内均能生长,在20∶1~30∶1时最佳;菌丝培养不必添加维生素;菌丝体在pH7、8、9时生长均较好.经正交试验结果确定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培养基为(/L):蔗糖20 g、豆粉6 g、MgSO 4 0.5 g、KH 2PO 4 1 g.  相似文献   

14.
野生香蘑属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野生香蘑属菌株为研究材料,进行ITS测序,并以10个GenBank香蘑属菌株ITS序列为参照,应用DNA—MAN、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No.1、2、4、5、6与GenBank花脸香蘑菌株聚为一类,应视为花脸香蘑菌株,而No.3菌株与肉色香蘑及GenBank中3个水粉杯伞AY521248、DQ149727、DQ149728都具有0.308的遗传距离,其分类地位有待予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白灵1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长势评分最好,为5分,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达5.892 mm·d-1,菌丝生长指数为29.44,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不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水稻培养基,长势评分为1分,菌丝生长指数为1.7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采自云南丽江的野生子实体鉴定为鳞皮新香菇(Neolentinus lepideus)。通过组织分离和菌种纯化,获得菌株JZ505,对该菌株的菌丝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究并进行了人工栽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碳源为果糖或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适宜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 5.0~6.0,经栽培成功得获得了该菌株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17.
筛选适合灵芝人工栽培的最优培养基,为其推广利用奠定基础。以小麦、澳洲坚果壳、玉米芯等为主料,分别设4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测定菌株Ling1的栽培特性。结果显示,菌株Ling1在原种配方2上,菌丝体雪白,长势浓密,平均生长速度最快(7.53±0.99 mm/d),与其它配方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栽培种配方(2)在菌丝萌发(1d)、封口(4d)、满袋时间(35d)方面表现最优,但其平均生长速度与配方(1)无显著差异,子实体农艺性状弱于配方(1)。因此,原种培养基2和栽培种培养基(1)可作为菌株Ling1的推广配方。  相似文献   

18.
以蒙古口蘑子实体为试材,在分离获得菌丝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条件对蒙古口蘑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菌丝生长势在附加干发酵牛粪和草炭土的PDA培养基上优于普通PDA培养基;原种菌丝在14℃时生长表现最佳,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达1.33 mm/d,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至26℃时降至0.98 mm/d,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南宁及周边地区栽培的优良草菇菌株,对引进的5株商用菌株在PDA和出菇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及生物转化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菌株V365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势;在出菇培养基上,菌株V9的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稍弱;在生物转化率上,菌株V9最高,为22.2%,且子实体表现出较优良的商品性状.综合分析,菌株V9较适宜在广西南宁及周边地区气候条件下进一步验证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临沧市蚁巢伞中分离获得的菌株0820-003为供试材料,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子鉴定分析,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3种不同液体培养基,筛选其最佳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0820-003为小果蚁巢伞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Berk.&Broome) R. Heim,在3种配方中,适合菌株0820-003生长的液体条件为配方C,即土豆200 g、葡萄糖20 g、酵母菌2 g、蛋白胨1 g、KH2PO41.0 g、MgSO41.0 g、维生素B110 mg,加水至1 000 mL,pH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