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侧耳菌可使玉米秸秆发酵且营养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试验应用常规方法对四种侧耳菌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培养基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菌生长的平均速度最快,为0.561cm/d;平菇xw40次之,为0.523cm/d;白灵菇生长最慢,为0.464cm/d;但四种侧耳菌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白灵菇菌丝体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增加量最多,为45.2%、45.1%,纤维素降解量最多为35.34%,且与平菇xw40和金顶侧耳差异显著(P〈0.05),杏鲍菇次之,分别为33.34%、26.98%、18.40%,粗蛋白含量与白灵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两指标差异显著(P〈0.05);平菇xw40粗蛋白增加量最少,为15.7%;金顶侧耳菌碳水化合物增加量最少、纤维素分解量最少,分别为14.5%、3.54%。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原因,借鉴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发达国家在节水灌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我国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以蒙古口蘑子实体为试材,在分离获得菌丝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条件对蒙古口蘑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菌丝生长势在附加干发酵牛粪和草炭土的PDA培养基上优于普通PDA培养基;原种菌丝在14℃时生长表现最佳,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达1.33 mm/d,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至26℃时降至0.98 mm/d,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工厂化杏鲍菇栽培基质为对照(CK),以板栗壳作为木屑代料设置3个处理(B1、B2、B3)进行杏鲍菇栽培试验,通过农艺性状综合统计分析,确定B1为最佳配方。分别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B1和CK杏鲍菇的微量元素、总糖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发现,板栗壳的添加显著提高了B1杏鲍菇的钙含量和总糖含量,显著降低了铜、镁、锰、锌元素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测到26种,其中共有11种成分,除(E)-香叶基丙酮外,其余10种均在B1中含量较高,尤其2,3,5,6-四甲基吡嗪含量达到CK的近5倍。由此表明,板栗壳替代部分木屑栽培杏鲍菇具有可推广性和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杏鲍菇为试材,在玉米芯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土霉素药渣作为栽培杏鲍菇的辅料,对土霉素药渣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土霉素药渣含有木质素15.58%、纤维素39.62%、蛋白质50.02%及灰分13.15%;玉米芯中随着土霉素药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呈现菌丝生长速率加快、满瓶天数减少的趋势,且添加适宜比例的土霉素药渣,可显著提高杏鲍菇鲜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其中83%玉米芯添加15%土霉素药渣的处理较优;杏鲍菇对土霉素的降解率可达到99.9%,4个添加土霉素药渣处理的杏鲍菇子实体均未检测到土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6.
褐鳞蘑菇(A garicus crocopeplus Berk.&Br.),俗称褐口蘑、褐蘑菇、香口蘑,是口蘑的—个品种。1998年,尚义县首次驯化栽培成功,并且相继进行产业化开发。随着坝下地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杏树、李树在农村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树阴下种植褐口蘑,不但不与林争地,而且空气充足。通过两者生产周期劳动用工的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实现果、菇“共生”,提出果菇立体栽培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在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农村大量的秸秆、牲蓄粪便的有效利用。现将坝下林区栽培褐口蘑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鲍鱼侧耳液体菌种进行应用研究结果,鲍鱼侧耳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96h;在麦粒培养基中,液体菌种的发菌速度明显快于固体菌种,约可缩短发菌周期的29.4%;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制作的原种均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两者生物转化率差异不明显,且出菇形态均属正常;液体菌种直接接种于栽培袋,其生产周期约为119d,与固体菌种生产相比约缩短21.2%。  相似文献   
8.
可移动双孢菇栽培料发酵车设计及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多数地区,双孢菇以家庭小规模栽培生产为主,由于双孢菇培养料发酵达不到要求,双孢菇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是双孢菇未得到大面积推广栽培的因素之一。可移动式发酵车是针对中小规模双孢菇栽培者使用的研发产品,主要由通风底座、发酵室、压力风机、控制系统、通风管道、控制阀、换热器等部分构成。根据原料性状,完成一次发酵需要15~20 d,发酵过程中无需翻堆倒料;发酵料上、中、下三层温差可以控制在0.1~3.9℃,均质程度高;发酵料色泽、手感、秸秆纤维、气味、浸出液等物理性状均符合堆肥腐熟的判定标准,且栽培双孢菇平均产量能达到18 kg/m~2。  相似文献   
9.
菌糠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糠作为饲料的一种新型资源,具有独特的利用价值。针对菌糠资源现状、营养价值、在饲料领域的应用以及开发加工方法进行综述,并对菌糠饲料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褐鳞蘑菇野生栽培技术,为发展草场褐鳞蘑菇产业及促进生态恢复打好理论基础.方法 不同播种深度、不同地温、不同含水量三因子交叉试验,观察并记录其菌丝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土层15cm深的菌丝体长势最好,20cm次之.6月上旬至7月下旬,随着雨水不段增多和气温逐渐升高,不同处理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均明显加快;最适温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