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选取15头体况相似的健康肉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输0h组、运输3h组和运输6h组,每组5头肉牛,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输(平均速度为80km/h)。采集各组牛肝脏和脾脏组织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qRT-PCR)2种试验方法检测各组肝脏和脾脏组织中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运输0h组相比,运输3h和6h肝脏组织中HSP70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脾脏组织中HSP70mRNA只在运输应激6h后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后肝脏组织中CRP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中CRP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3h和6h肝脏中的HSP70质量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中HSP70的质量浓度在运输6h后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脾脏CRP的表达在运输应激6h后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不同运输时间的运输应激可导致肝脏和脾脏中HSP70和CRP的浓度和mRNA转录水平升高,且肝脏中HSP70和CRP的表达量高于脾脏。HSP70和CRP可作为肉牛运输应激候选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57-2160
为研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后猪肝组织急性期蛋白表达变化,选取6头健康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头,保证饲喂条件一致)。每头猪采血后,应激组滴鼻感染APP,对照组滴鼻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4 h后对两组猪进行采血、剖杀,分别取肝组织冻存,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采用ELISA试验测定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急性期蛋白CRP、HP、SAA、Apo-A1、ITIH-4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应激组和对照组猪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在攻毒前无明显差异(P0.05);攻毒4 h后,应激组猪血清中皮质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攻毒后,应激组猪肝组织SAA 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Apo-A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CRP、HP和ITIH-4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说明APP感染后,机体可通过调节SAA和Apo-A1表达量来参与应激调节。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运输应激肉牛肝脏中miR-31的表达变化,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预测,从多个方面探讨运输应激与miR-31间的关系。试验将10头体况相似的健康肉牛分为运输0 h组和运输6 h组,以速度为80 km/h进行公路运输应激。运用qRT-PCR方法检测肉牛肝脏组织中miR-31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miR-31进行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与运输0 h组相比,运输6 h组肝脏中miR-31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应用Targetscan、miRWalk、miRDB和miRTarBase 4款软件对miR-31靶基因进行预测,分别预测到427,1 261,122,307个靶基因。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miR-31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其中,RAB27A,PPP2R2A,ARID1A可能是与应激联系密切的靶基因。结果提示,运输应激肉牛肝脏miR-31的上调能够对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和凋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时间运输应激对肉牛血清多种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以15头体重相近且发育良好的肉牛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运输应激3 h组和运输应激6 h组,每组5头。运输条件为公路运输,时速为80 km/h。运输刺激后,立即采集试验肉牛血液,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血清样品中白细胞激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激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应激激素皮质醇,以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皮质醇、IL-6在运输3 h、6 h后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在运输应激3 h后,试验肉牛血清中IL-1、IL-8、TNF-α及HSP70浓度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运输应激6 h后,IL-1、IL-8、TNF-α浓度呈显著性水平升高(P0.05),HSP70浓度呈极显著水平升高(P0.01)。说明运输3 h未能使肉牛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运输6 h可诱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将24只SPF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组,LPS模型组,重组UBC13蛋白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00和25μg/只),每组6只。LPS模型组与各蛋白剂量组腹腔注射20 mg/kg LPS,PB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PBS;注射结束1 h后,各蛋白组按相应剂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重组UBC13蛋白,PBS组与LPS模型组注射等体积PBS。给予蛋白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肺脏、脾脏、胸腺及肝脏组织,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脏、脾脏、胸腺和肝脏中IL-1β、TNF-α、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肺脏中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综合评价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LPS诱导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肺脏、脾脏及肝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均出现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LPS模型组肺脏、脾脏、胸腺和肝脏中IL-1β、TNF-α、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肺脏中iNOS mRNA相对表达量也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UBC13蛋白高剂量组肺脏、脾脏和肝脏中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肺脏、肝脏、脾脏中IL-1β、TNF-α、IL-6及肺脏中iNOS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胸腺中TNF-α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6 mRNA和IL-1β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鼠源重组UBC13蛋白可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究运输应激肉牛肝脏中miR-23a的表达变化,探究肉牛肝脏miR-23a与应激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预测,深入探析miR-23a生物学功能。将10头肉牛随机分为运输0 h组、和运输6 h组,80 km/h的速度进行公路运输刺激。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肝脏miRNAs,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miR-23a进行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与运输0 h组相比,运输应激两组肝脏miR-23a表达量升高。应用Targetscan、miRWalk和miRTarBase三款软件对miR-23a靶基因预测,分别预测到1238、10112、427个靶基因。其中,发现HSPA13、MAP3K5、AKT3、IL6R等可能是与应激联系密切的靶基因。结果提示,运输应激肉牛肝脏miR-23a的表达变化能够对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运输应激对牛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短途公路运输3 h后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心脏、肝脏和背最长肌中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 h短途运输后,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组HSP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HSPs表达量可以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候选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8.
运输应激对二花脸仔猪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输引起的应激可增加仔猪对疾病的易感性,这与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关,本研究探讨2 h运输对二花脸仔猪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1头20 kg左右二花脸仔猪分成运输组和对照组,运输组7头,对照组14头,运输组仔猪在公路上运输2 h,运输结束后,所有仔猪用巴比妥钠麻醉后宰杀,取血液和脾脏。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和IL-2含量;用MTT法测定应激猪血清对正常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T-PCR方法测定脾脏中IL-1β和IL-2 mRNA表达。结果:(1)运输猪血清中IL-1β和IL-2含量均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1∶4和1∶8稀释的运输猪血清,能显著提高正常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P〈0.05);(3)与对照猪相比, 运输猪脾脏中IL-2 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IL-1β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本研究表明:2 h运输可改变仔猪的免疫状态,使机体代偿性地调动应急机制来应对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603-1607
为研究VC、V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KHCO3抗应激复合添加剂对出栏肉牛抗应激的作用效果。选择16头健康、体况相近、体质量(430±20)kg的14月龄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添加剂运输)、B组(饲喂添加剂不运输)、C组(不饲喂添加剂运输)、D组(不饲喂添加剂不运输),A和B组每头牛添加VC、VE、GABA、KHCO3的剂量分别为4、2、1.2、6g/d,每日在饲料中添加1次,连续饲喂7d后进行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的公路运输,之后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激素以及HSP70的检测。结果显示,运输应激后C组的IL-2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A和C组的TNF-α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和C组的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高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中GC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HSP70(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和C组(P0.05),A组显著低于C组(P0.05);A和C组HSP70蛋白显著高于B、D组(P0.05)。结果表明,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公路运输后能引起出栏肉牛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抗应激添加剂可以缓解出栏肉牛由运输引起的应激。  相似文献   

10.
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讨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将24只SPF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组,LPS模型组,重组UBC13蛋白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00和25μg/只),每组6只。LPS模型组与各蛋白剂量组腹腔注射20 mg/kg LPS,PB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PBS;注射结束1 h后,各蛋白组按相应剂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重组UBC13蛋白,PBS组与LPS模型组注射等体积PBS。给予蛋白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肺脏、脾脏、胸腺及肝脏组织,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脏、脾脏、胸腺和肝脏中IL-1β、TNF-α、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肺脏中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综合评价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LPS诱导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肺脏、脾脏及肝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均出现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LPS模型组肺脏、脾脏、胸腺和肝脏中IL-1β、TNF-α、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肺脏中iNOS mRNA相对表达量也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UBC13蛋白高剂量组肺脏、脾脏和肝脏中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肺脏、肝脏、脾脏中IL-1β、TNF-α、IL-6及肺脏中iNOS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胸腺中TNF-α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6 mRNA和IL-1β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鼠源重组UBC13蛋白可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急性冷应激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阿勒泰羊抗寒性能、生产性能及抗病性能等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组(15℃±2℃)与冷应激组(-25℃±2℃),每组各5只羊,屠宰后分别采集急性冷应激组(冷应激24 h后)和常温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60、HSP70和HSP90 mRNA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对HSP60、HSP70和HSP90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和HSP90基因与已有绵羊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SP60基因与已有波斯金牛序列同源性高于99%;冷刺激后HSP6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肾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7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9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急性冷应激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机体的产热机能,通过通路中的产热相关基因的相互调节使其能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细胞生存率,增强机体对环境胁迫的耐受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机体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利用摇床模拟公路运输过程中的摇晃、高温、噪音、饥渴、拥挤、碰撞6个主要的刺激因子,构建了大鼠运输应激模型.应激条件为60 r/min,35℃,每天应激2h.体重为270±20 g,20只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应激1d组、应激2d组、应激3d组.在应激结束后,应激组大鼠体温均显著升高(P<0.05),体重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与实际公路运输结果一致,表明运输应激模型构建成立.形态学研究显示,运输应激造成了大鼠空肠组织损伤,与对照组相比从应激第1天到应激第3天空肠绒毛脱落逐渐加剧.荧光定量PCR研究结果则显示,Hsp27,Hsp70和Hsp90 mRNA的表达量也剧烈的升高.本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应激时间增加,大鼠空肠损伤逐渐加重,且Hsps mRNA表达量升高,表明Hsps的表达量与运输应激造成空肠的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运输应激后表达量急剧升高的保护性分子Hsps,是动物抵抗运输应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运用HE染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ELISA等方法,探讨不同运输时间对山羊(Capra hircus)心的病理损伤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公路运输应激2、6 h条件下山羊心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HSP27、HSP70、HSP90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输应激组山羊心肌纤维有程度不一的弥漫性颗粒变性,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破裂,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运输6 h组的病变更严重。HSP27、HSP70、HSP90主要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HSP27和HSP90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三种蛋白在不同区域的心肌纤维和心肌细胞中分布不均。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 h组山羊心HSP27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运输应激6 h组HSP27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和6 h组HSP70、HSP9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总之,运输应激山羊心组织细胞发生了病理损伤,心肌细胞急性变性十分明显,运输应激6 h组心肌细胞变性更严重,运输后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心的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运输应激对山羊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运输应激2 h组和运输应激6 h组,每组6只,进行相应运输处理后,分别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Gomori氏改良法染色研究不同组山羊各肠段黏膜中AK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十二指肠相比,运输应激2 h组十二指肠AKP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而运输应激6 h组十二指肠AK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空肠相比,运输应激2 h组空肠AKP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运输应激6 h组空肠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回肠相比,运输应激2 h和6 h组回肠AKP活性均极显著(P0.01)下降。说明6 h运输应激会降低山羊小肠黏膜AKP活性,进而影响山羊小肠营养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选取1日龄健康雁鹅60只,随机分为6组,单笼饲养于环控仓内。6周龄时,A组置于(22±1)℃作为对照,B、C、D、E、F组分别施于2、4、6、8 h和10 h(40±1)℃的急性热应激处理,处理后立即剖杀,取心、肝、肺和肾脏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SP70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SP70表达量。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可显著提高各组织中HSP70 mRNA及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但不同组织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以及随热应激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心脏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在热应激2 h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热应激4 h后达到最高值,8 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肝脏热应激4~10 h间HSP70及其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未表现出显著的线性与二次回归趋势;肺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在热应激2~10 h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P70则从热应激4 h起才显著升高,但二者随热应激时间延长均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规律;与肺相似,肾脏HSP70及其mRNA表达量随热应激时间的变化趋势也遵循线性回归模式,两者均在热应激4~10 h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模拟运输应激对大鼠肺脏组织TLR4和NF-κB p50 mRNA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生脉饮的调控作用,本文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给中药组大鼠连续灌服黄芪生脉饮7 d,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将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每日置于35℃、60 r/min的水平摇床摇晃2 h,连续3 d,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摇晃、高温、拥挤等因素,构建大鼠运输应激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肺组织TLR4和NF-κB p5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中药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 p50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且对照组和中药组NF-κB p50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黄芪生脉饮可通过降低大鼠肺脏组织中TLR4 mRNA的表达、增强NF-κB p50 mRNA表达来达到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控制下游的炎性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起到抑制运输应激大鼠肺组织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输对仔猪抗氧化功能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运输能引起应激反应,从而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这与应激导致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改变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2 h运输对仔猪重要器官抗氧化功能和主要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抗应激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将30头体质量约20 kg的仔猪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仔猪用卡车在公路上运输2 h,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肝脏和心脏抗氧化指标和血清IL-1β和IL-2的变化.结果显示,2 h运输对仔猪心脏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试验组仔猪心脏活性氧(ROS)量[(14 536.0±4 313.5)AU·mg-1]多于对照组仔猪[(12 778.0±2 589.6)AU·mg-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输后仔猪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脏和心脏中主要抗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mRNA水平虽均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运输后仔猪主要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2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有所升高.以上结果表明,2 h运输可从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上降低仔猪肝脏的抗氧化功能,使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升高也可直接损伤组织,因此,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增加,是运输仔猪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94-1800
旨在评估免疫应激状态下AA肉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和肝脏脂代谢的影响以及抗应激剂的调控效果。选取160只AA肉仔鸡随机分为A、B、C、D、E等5个组,每组32只。A组为对照组,B、C组为250μg/kg细菌脂多糖(LPS)处理组,D、E组为500μg/kg LPS处理组;其中,在C、E组饲料中添加1%的抗应激剂。于12日龄起每隔3 d连续腹腔注射LPS共4次,于15,28 d各组分别接种鸡新城疫(ND)Ⅳ系苗,并于22,29,36,42 d将肉鸡称重、宰杀,检测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肝脏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及其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D组能够显著增加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指数(P0.05),显著提高22 d ND疫苗抗体水平(P0.05)以及29 d肝脏TG含量(P0.05);B组能够显著增加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22 d肝脏TC含量(P0.05)和29,42 d TG含量(P0.05);而2组免疫应激组均能显著上调22 d(P0.05)、下调22~42 d HMGR mRNA的表达量(P0.05),上调29,42 d ACC mRNA的表达量(P0.05),下调CPT-1和PPAR-αmRNA的表达量(P0.05)。添加1%的抗应激剂,与空白组相比,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免疫应激组相比,除了能显著提高36 d的脾脏指数外,法氏囊、胸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能够显著提高抗体水平(P0.05),降低42 d肝脏TC的含量(P0.05)和29,42 d TG的含量(P0.05),下调ACC mRNA表达量(P0.05)和42 d HMGR mRNA表达量(P0.05),上调CPT-1和PPAR-αmRNA表达量(P0.05)。结果表明,适度的免疫应激能够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疫苗抗体水平;免疫应激有增加肝脏TC和TG的含量和脂肪肝的风险,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HMGR、ACC、CPT-1和PPAR-αmRNA的表达量,促进胆固醇和脂肪酸的生成,抑制脂肪酸的分解;日粮中添加1%的抗应激剂能增强肉鸡体液免疫,改善肝脏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运输应激对动物肺脏免疫机能的影响及黄芪生脉饮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通过构建大鼠模拟运输应激模型,研究黄芪生脉饮对模拟运输应激大鼠体质量、皮质酮含量、肺组织结构影响,及肺脏组织IL-1β、IL-6、TNF-α和IFN-γmRNA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生脉饮组,分别给黄芪生脉饮组大鼠连续灌服黄芪生脉饮,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7d后,将模型组和黄芪生脉饮组大鼠置于35℃、60r/min的水平摇床上每日摇晃2h,持续3d以构建模拟运输应激模型,于第3天结束后立即乙醚麻醉采集血清、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和黄芪生脉饮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芪生脉饮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拟运输应激可引起大鼠肺脏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而黄芪生脉饮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炎性浸润、水肿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微;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IL-1β、IL-6、TNF-α和IFN-’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黄芪生脉饮组和对照组(P0.05),且黄芪生脉饮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IκB(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黄芪生脉饮组(P0.05),而黄芪生脉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模拟运输应激可诱导大鼠肺组织的炎性损伤,黄芪生脉饮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缓解大鼠模拟运输应激性肺脏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冷应激对湖羊血清因子及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冷应激对湖羊免疫系统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tress proteins 70,Hsp70)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冷应激前后湖羊肝脏、肺脏、脾脏、淋巴结组织中Hsp70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结果显示,与冷应激前相比,冷应激后湖羊肝脏、肺脏及脾脏组织中Hsp70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其中肝脏的表达量尤为显著;冷应激后湖羊血清中IL-2、IL-4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IL-4浓度下降尤为显著(P0.01)。结果表明,冷应激条件下湖羊各组织中Hsp70mRNA表达增强,可提高动物机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增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但细胞因子IL-2和IL-4的浓度下降,表明冷应激抑制机体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