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荸荠皮的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荸荠皮为原料生产果醋、果酒和饮料,从荸荠皮中提取棕色素、黄酮类物质和果胶等,以及荸荠皮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高效利用荸荠皮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荸荠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荸荠多糖,探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提取时间、提取温度、α-淀粉酶添加量和料液比对荸荠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设计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依据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荸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47 min,料液比1∶14,α-淀粉酶添加量4.4×10~3 U,在此条件下荸荠多糖得率11.95%。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荸荠皮保鲜物质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法提取荸荠皮中的保鲜活性成分,以荸荠皮提取液保鲜后的冷却猪肉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降低率为考查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曲面设计试验,建立荸荠皮保鲜活性成分提取条件的数学回归模型,并经验证试验得到微波辅助乙醇法提取荸荠皮保鲜活性成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32∶1(m L/g),提取时间120 s,功率320 W。所得荸荠皮保鲜液处理的冷却猪肉保存7 d后的TVB-N值降低率为40.287 5%,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鲜切荸荠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16 min,在该条件下得到黄酮提取量为0.539 4 mg·g~(-1),该结果与预测值0.542 1 mg·g~(-1)接近,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该优化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以提取的色素在510 nm处的吸光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核桃青皮色素的超声辅助-醇提工艺。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是影响核桃青皮色素提取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核桃青皮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液料比20∶1(m L/g),提取温度70℃,超声功率150 W,提取时间80 min;所得模型预测值与验证试验的实际值相近,色素的平均吸光值为0.64,平均提取率为2.32 mg/g,说明对核桃青皮色素提取工艺的分析结果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实际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圣女果果肉为提取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圣女果果肉色素。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液质量分数9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g∶mL)。  相似文献   

7.
以隆子紫青稞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紫青稞色素的提取率。结果表明,紫青稞色素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65.84℃,提取时间1 h,盐酸调节pH值1.0,在此条件下紫青稞色素提取量为1.43 mg/g。  相似文献   

8.
冬枣果皮红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枣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蒸馏水、无水乙醇、丙酮、乙醇-盐酸、0.2 mol/L氢氧化钠和0.2 mol/L碳酸钠溶液为提取剂,从冬枣果皮中提取冬枣红色素.试验结果表明,0.2mol/L氢氧化钠提取效果最佳.同时对提取色素进行酸碱性、光谱以及典型特征性试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色素提取物至少含有两种色素化合物,初步判定为黄酮类和花色苷类.此外,对冬枣色素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对热及直射光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生姜为原料,采用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生姜中姜黄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生姜中提取姜黄色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得到的姜黄色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生姜中姜黄色素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酶解p H 6.0,酶解温度60℃,乙醇浓度75%,微波时间10 min,此条件下,姜黄色素的平均提取量为13.91 mg/100 g,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的姜黄色素提取量比单一的微波法、酶法分别提高14.67%、38.0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与样品的保留时间,得到所提取姜黄色素中含有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两种单体。  相似文献   

10.
以国产黑布林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黑布林果皮色素提取工艺。以吸光度为响应值,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7.8%,提取温度66.09℃,提取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1.
乙醇提取桑葚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葚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pH值1.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0.5h,料液比为1∶2。  相似文献   

12.
从红枣叶中提取色素,研究不同提取溶剂、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对色素提取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红枣叶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与丙酮(1∶2),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10,浸提温度50℃,红枣叶色素的提取率为8.86%。  相似文献   

13.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酿酒葡萄皮渣色素提取的最优条件:料液比1∶10,pH值3.0,超声温度60℃,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该提取条件下,酿酒葡萄皮渣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是0.812。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天然玫瑰茄色素,以浸提液吸光度为评价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功率70 W,提取温度50℃,浸提液料液比1∶20(g∶m L)。  相似文献   

15.
紫背天葵色素的稳定性及其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提高紫背天葵色素提取率为目的,分别以甲醇、乙醇、甲醇与乙醇体积分数各为50%的混合溶剂及蒸馏水作为提取剂进行提取对比试验,分析了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的稳定性。采用均匀设计,探讨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紫背天葵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背天葵色素溶于甲醇、乙醇、甲醇与乙醇混合溶剂及蒸馏水中,乙醇提取剂对紫背天葵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吸光值最高,提取效果最好;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随pH的变化而变化,pH≤4.1条件下基本保持鲜艳的紫红色,pH>4.1时色素消退;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不宜采用含铁锌离子的容器盛装,应置低温或室温避光环境中贮放,加热或高温时易氧化褪色。此外,还对紫背天葵色素乙醇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主要研究脂肪对黑米色素的影响、提取方案的优化以及色素在乳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肪对色素的提取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以pH值为3的醋酸-乙醇为浸提剂,物料配比为1∶5(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min。色素在乳酸中pH值越小越稳定,pH值小于3稳定性最好,温度小于80℃无明显变化,随光照时间延长其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荸荠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水果生吃,又可作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可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9月份后,荸荠种植应重点防治"一虫四害"。一、虫害白螟是荸荠的主要虫害之一。成虫呈白色,大小与三化螟相近,幼虫呈黄白色略带灰色。以幼虫蛀食茎秆,为害初期荸荠茎尖部褪绿枯萎,自上而下逐  相似文献   

18.
姜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产地四川省的姜黄药材为原料,研究了姜黄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姜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h,pH值4.0,料液比1∶10,色素沉淀时的pH值为7.3。运用该方法提取色素产率高、色质好,姜黄色素的得率为5.78%。  相似文献   

19.
紫菜苔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菜苔为材料,研究紫菜苔色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为紫菜苔色素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水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3.0h,水浴固液比1:5,提取率2.6%。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时间5min,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固液比1:5,提取率1.2%。  相似文献   

20.
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微波提取火龙果果皮天然红色素的工艺进行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微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以纯净水为溶剂,微波功率60%(480W),提取时间80s、料液比(g:ml)1:3,提取次数为3次。微波提取火龙果色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溶剂浸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