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相似文献   

2.
在高温季节,选择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泌乳量为10-15 kg健康牛2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将20头奶牛随机分为四组,研究添加不同抗热应激剂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血中Z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r、S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抗热应激剂,血液中F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 0.01),Co含量明显减少(P<0.01)。添加中草药抗热应激添加剂,血液中Fc、S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0.01)。乳中Zn、Cr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毛Cr的含量各组均比对照组有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 Se、Mn、Co含量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3.
将6头患有化脓性关节滑膜炎的奶牛为试验组,抽取6头健康牛为对照组,分别对采取血、乳汁和毛,消化处理后,检测患有关节滑膜炎的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全血中Zn、Co两种元素的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Fe、Ca、Se的含量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病奶牛排泄到乳中的Fe的含量比健康牛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而Co、Ca含量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毛中M n、Co的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Se、Ca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在高温季节,选择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泌乳量为10~15kg健康牛2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将20头奶牛随机分为四组,研究添加不同抗热应激荆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血中Z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r、S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抗热应激荆,血液中F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0.01),Co含量明显减少(P〈O.01)。添加中草药抗热应激添加剂,血液中Fe、S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毛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p.01)。乳中Zn、Cr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毛Cr的含量各组均比对照组有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Sc、Mn、Co含量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5.
在适宜室温中,选择产奶量为5~10kg、10~20kg、20kg以上的健康牛各5头,分别对试验牛采集全血、乳汁和毛,消化处理后,研究产奶量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产奶量为10~20kg,奶牛血液中Zn,C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随产奶重增加速渐减少(P〈0.05);产奶量高的牛比产奶量低的牛乳中Zn含 量有下降趋势,排泄到乳中Fe、Cr的含量增加(P〈0.05),产奶量低牛乳中Se的含量比产奶量高牛乳中Se的含量高(P〉0.05);毛中的Fe含量,产奶量在20kg以上的奶牛比产奶量为5~10kg的奶牛增加了1.5倍(P〈0.05)。毛中的Se分布随奶牛产奶量增高有下降趋势。产奶量在5~10kg阶段与产奶量在10~20kg和20kg以上的奶牛乳中Co的含量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奶量对毛中的Cu、Mn、Co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7.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 kg左右的健康 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 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 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 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 <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 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 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8.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kg左右的健康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9.
从奥系西门塔尔牛群中选公母牛各3头,检测被毛、全血和乳中Fe、Cu、Co、Mn、Zn与Se的含量;还检测3种公牛(16头次)精液中Co、Mn、Zn和Se的含量。将测定值与日粮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看出,该牛群日粮中Mn含量明显不足,Cu、Zn略欠,Fe和Se足够。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是衡量牛微量元素营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南方地区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本文收集了南方某大型牧场一个生产年度的DHI数据、气候数据、生产数据,采用SPSS 25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脂率随热应激程度加大而升高,产奶量反之,不同热应激程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热应激月份比有热应激月份的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低(P<0.05)。1胎奶牛产奶量最低(P<0.05),3胎产奶量最高(P<0.05);体细胞数随胎次增加呈上升趋势,1胎体细胞数最低(P<0.05);2胎、5胎乳脂率较高,2胎乳蛋白率显著高于1、3、4胎(P<0.05),但和5胎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泌乳母猪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泌乳母猪的舒适温度区为16~22℃,因此分别在高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8.41℃)和适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0.78℃)各对20头长白泌乳母猪(初产母猪6头,经产母猪14头)开展相应的热应激和非热应激试验,检测并分析泌乳母猪在2种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混合胎次所有母猪泌乳期的泌乳量(P<0.01),其中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初产母猪泌乳第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5),并极显著降低了经产母猪泌乳第5~8、9~12、17~20、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1);热应激还造成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而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增加(P<0.01);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免疫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IgM、补体3、γ干扰素含量显著增加及CD8活性显著增强(P<0.05),IgG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持续热应激会导致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对泌乳母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母鼠妊娠期铅镉联合暴露对新生鼠体内微量元素Cu、Fe、Zn、Mn和Se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保护作用,35只怀孕SD母鼠被随机分为7组,即A组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B组为铅组(300 mg/L)、C组为铅+NAC组(300 mg/L+20 mmol/L)、D组为镉组(10 mg/L)、E组为镉+NAC组(10 mg/L+20 mmol/L),F组为铅+镉组(300 mg/L+10 mg/L)、G组为铅+镉+NAC组(300 mg/L+10 mg/L+20 mmol/L).采用饮水染毒.染毒时间为21 d,分娩后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scopy,ICP-MS)检测新生鼠体内微量元素Cu、Fe、Zn、Mn和Se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新生鼠体内微量元素Cu、Fe、Zn、Mn和S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组较B组降低明显,F组降低最为显著,铅镉联合表现协同毒性效应,镉在铅镉联合毒性损伤中发挥主要作用,与各染毒组比较,NAC保护组新生鼠体内微量元素Cu、Fe、Zn、Mn和S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部分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NAC对铅、镉致新生鼠体内微量元素平衡紊乱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As, Al, Pb, Cd, Hg, Se, Si, P, Na, K, Ca, Mg, Fe, Cu, Zn, Mn, Cr, Ni and Mn) in the mane hair obtained from 9 female and 15 male healthy racing Thoroughbred horses aged 2-5 years were analyzed by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metho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emale and male hor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hose mineral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were observed in Cd (r=0.546, p<0.01) and Mo (r=0.733, p<0.001).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were observed in Hg (r= -0.726, p<0.001), Mn (r= -0.450, p<0.05) and Fe (r=-0.642, p<0.01). This reference range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mane hair of racing horses should be used to assess disease and the nutritional status in equine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外源锰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于2006年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锰水平对其草产量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锰可以显著提高苜蓿草产量(P<0.05),以施锰量为100 mg·kg-1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CK相比,产量可提高24%;施锰可显著地提高锰、铁、锌、钼、钴、硒,其中锰含量以Mn3处理(400 mg·kg-1)最高,即苜蓿锰含量随施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苜蓿锌、钴、钼和硒含量以Mn1处理(100 mg·kg-1)最高,施加高浓度的锰却降低植株内含量;而铁含量以Mn2处理(200 mg·kg-1)最高;喷施锰肥后苜蓿铜、硼含量有所降低,并随外加锰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喷施硫酸锰能显著地提高8种微量元素的年积累量(P<0.05),其中Mn1(100 mg·kg-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甘肃陇东地区苜蓿草地土壤矿质养分亏缺及牧草养分水平,对环县、合水、庄浪、泾川的苜蓿和土壤的N、P、K、Fe、Mn、Cu、Zn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N含量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P含量低于我国平均水平,K素略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为有效Mn极富、有效Zn中等、有效Fe、Cu缺乏。苜蓿中N含量适中,P、Fe、Mn、Cu、Zn含量较低,K素含量高;苜蓿对K素需求量高于所测其他矿质养分;苜蓿微量元含量由高到低为FeMnZnCu,且苜蓿对Fe的需求高于Mn,Zn和Cu。土壤与苜蓿的全P含量极显著相关(r=-0.738,P0.01),全N含量显著相关(r=-0.522,P0.05),有效Fe含量显著相关(r=0.61,P0.05),有效Zn含量呈高度相关(r=0.742,P0.05);土壤与苜蓿全K、有效Cu、有效Mn含量未呈现出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喷施微肥对苜蓿微量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在氮磷钾基肥供应足量的基础上,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Zn、Fe、Mo、Co、B、Cu、Se和Mn 8种微肥混合喷施对紫花苜蓿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肥能促进苜蓿Zn、Fe、Mo、Co、B、Cu、Se和Mn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增长,且恰当的组配微肥中Mo和Co含量,如本试验的高钼低钴处理,能显著促进苜蓿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同时增长(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