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评价重组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鹌鹑和鸽子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2017年12月—2018年6月,采用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重组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鹌鹑和肉鸽,在25日龄首免,46日龄二免(鹌鹑和肉鸽的剂量分别为0.3 mL和1 mL),观察禽群临床表现,定期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结果显示:鹌鹑首免后21 d,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达到高峰,分别为(7.7±1.3)log2和(8.5±1.3)log2,抗体合格率大于70%的持续期约为35 d;二免后7d,H5和H7亚型抗体效价均达到高峰,效价分别为(9.7±0.9)log2和(10.3±0.9)log2,H5和H7亚型抗体合格率大于70%的持续期分别约为147 d和175 d。鸽子首免后21 d,H5和H7抗体效价也均到达高峰,分别为(9.8±0.8)log2和(10.4±1.1)log2,两种亚型抗体合格率大于70%的持续期均超过181 d;加强免疫后7 d,H5和H7抗体效价也均达到高峰,效价分别为(10.2±1.0)log2和(10.7±0.9)log2,189 d后效价分别为(5.4±1.3)log2和(6.1±1.5)log2,合格率分别为96.7%和100%。临床观察,未发现该疫苗有严重免疫不良反应。结果表明,(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鹌鹑和鸽子安全有效。生产中推荐:鹌鹑25日龄首免,46日龄和6月龄各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0.3 m L;鸽子25日龄首免,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1次,剂量为1 m L。  相似文献   

2.
鸽禽流感H_5N_1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程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鸽用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乳鸽首免1周后抗体逐渐上升,28d达到高峰;二免后,抗体水平上升迅速,在14日龄时达到高峰,以后下降缓慢,161d时抗体水平仍在6·0log2;经过第3次免疫后的种鸽,免疫接种2周后,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为9·0log2,以后逐渐下降,维持在5·7log2至4·1log2之间,可达8个月以上。乳鸽的母源抗体衰减变化情况:距开产前免疫1个月所产鸽蛋孵化的乳鸽母源抗体在7~15日龄处于高峰。但距开产前免疫7个月所产鸽蛋孵化的乳鸽1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在5log2,1周后迅速降至3·6log2以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鸵鸟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鸵鸟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鸵鸟,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雏鸵鸟母源抗体能维持约3周~8周;8周龄时分组首免,C1组产生的免疫反应优于C2组,抗体峰值能达到7.50 log2,维持时间为9周左右;17周龄时C1组以3.0 mL/羽进行二免,2周后抗体达到7.40log2,3周~7周抗体维持在高峰值,最高达8.80log2,以后逐渐下降,有效抗体水平能维持至接种后25周左右.二免后25周进行三免,以5 mL/羽三免后2周抗体可达到9.80log2,2周~4周抗体维持在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期间抗体时有起伏,但有效抗体水平约可维持1年时间.三免后45周内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70%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推荐了鸵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黄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连续跟踪,探讨H5N1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该批鸡母源抗体水平较低,下降较快:免疫后30 d左右,抗体滴度达到4.5 log2,免疫后56 d,抗体达到高峰,其免疫保护期可达3个月.  相似文献   

5.
用H5Rel与H5N28两种疫苗在肉番鸭体内的免疫效果对比研究.首免后35d,两组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二免后19d,H5Rel组抗体效价提高0.9 log2,至免后25d效价达到最高峰值8.4 log2,比H5N28组效价高2.9 log2.以后相对稳定,至二免后60d抗体效价H5Rel组平均维持在7.3 log2,H5N28组平均为5 log2.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对鸭的免疫效果,根据兽医流行病学中利用比较率判断疫苗应用效果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得出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以田间试验的方式,常规养殖白鸭300只、番鸭240只,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按程序免疫,从10日龄首免后2周开始,每周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白鸭45日龄、番鸭66日龄)。结果显示,10日龄白鸭和番鸭的母源抗体分别为3.02 log2和0 log2,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最佳首免时间。首免后2周,无论是白鸭还是番鸭,H5N2 D7株疫苗组抗体HI效价和抗体合格率均高于H5N1 Re-6株疫苗组;首免后3~5周,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的HI效价均4 log2,抗体合格率均≥70%。二免后1周至出栏,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HI效价均7 log2,抗体合格率均80%。是否采用对应亚型的血凝抑制抗原对抗体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免疫两种疫苗后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抗体,但相对而言,H5N2 D7株疫苗较H5N1Re-6株疫苗更适合于鸭的免疫;在鸭等水禽中推广使用该疫苗将能更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7.
用H5Rel与H5N28两种疫苗在肉番鸭体内的免疫效果对比研究。首免后35d,两组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二免后19d,H5Rel组抗体效价提高0.9log2,至免后25d效价达到最高峰值8.4log2,比H5N28组效价高2.9log2。以后相对稳定,至二免后60d抗体效价H5Rel组平均维持在7.3log2,H5N28组平均为5log2。  相似文献   

8.
用H5Rel与H5N28两种疫苗在肉番鸭体内的免疫效果对比研究。首免后35d,两组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二免后19d,H5Rel组抗体效价提高0.9log2,至免后25d效价达到最高峰值8.4log2,比H5N28组效价高2.9log2。以后相对稳定,至二免后60d抗体效价H5Rel组平均维持在7.3log2,H5N28组平均为5log2。  相似文献   

9.
对300日龄后备母猪群进行H3N2猪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全群免疫,抽查试验组后备母猪12头和非免疫对照组后备母猪12头,定期抽血进行猪流感HI抗体的检测,计算两组猪群平均抗体水平,根据统计数据结果绘制曲线图,分析免疫的母猪和非免疫的对照组母猪体内的流感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00日龄的后备母猪第1次免疫时,机体已有一定的抗体水平,为3.89log_2,免疫后28d抗体水平上升到8.97log_2,二免后抗体水平逐渐升高,在二免后2个月达到高峰,为10.44log_2,比对照组(6.3log_2)高4.14log_2,然后抗体水平缓慢下降,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大于1:256的时间可以维持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和H7N9 H7-Re1株)对雉的免疫保护效果,选取30日龄的雉,按照免疫程序首免后21 d,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接种前和接种后定期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5、H7亚型HI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前,雉血清中H5、H7亚型HI抗体滴度均为0;免疫后14 d,H5和H7亚型抗体平均滴度分别达到7.0log2和7.07log2,49 d后平均滴度达到峰值,分别为8.04log2和9.20log2;H5亚型免疫有效期可达105 d以上,H7亚型可达189 d以上。结果表明,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雉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但疫苗免疫49 d后,H5、H7抗体效价逐渐下降,133 d后明显下降,群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因此生产中推荐,30日龄首免后,51日龄和5月龄各加强免疫1次。本研究为珍稀禽的禽流感免疫疫苗选择和程序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鹅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H 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H 5N 1,R e1株)对马岗鹅作首免日龄、免疫次数与免疫剂量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雏鹅在7、14或21日龄作1次免疫均产生免疫应答,其中14与21日龄免疫组免疫后第5周抗体水平均达4 log2以上,抗体动态变化均值与峰值均高于7日龄免疫组2~3个滴度。用0.5、1和2 m l/只3个剂量对14日龄雏鹅的免疫试验中,0.5m l组抗体水平上升过程缓慢,免疫后4周抗体水平才达4 log2以上,1与2 m l组在免疫1周后上升速度较快,免疫后2周即达4 log2以上,抗体水平相近,但2 m l免疫组免疫后5~7周抗体水平均低于1 m l免疫组。说明接种剂量为1或2 m lH 5N 1油苗比接种0.5 m l的免疫效果好,尤以1 m l免疫剂量效果最好。雏鹅在7、14日龄或14、21日龄作2次免疫和7、14、21日龄作3次免疫,首免后抗体上升速度快,各检测点抗体水平均值相近,均在首免后3周达到4 log2以上,4~5周达6 log2以上,4~7周的抗体水平均高于14日龄1次免疫组,且提前2周达到4 log2以上,说明2次、3次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高于1次免疫组,而2次与3次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在肉鹅生产的禽流感免疫中,选择以14日龄首免0.5 m l/只,21日龄2免接种1 m l/只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17年7月,农业部决定对全国家禽开展H7亚型流感免疫。为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家禽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2017年10—12月以田间试验方式,常规养殖肉鸡(江村黄鸡)、樱桃谷白鸭、黑棕鹅各120只。按程序免疫:肉鸡9日龄首免(剂量0.3 mL),30日龄二免(剂量0.5 mL);樱桃谷白鸭15日龄首免(剂量1 mL);黑棕鹅15日龄首免(剂量1 mL)、50日龄二免(剂量1.5 mL)。定期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并每日观察禽群临床表现。试验结果显示:鸡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4.2 log2,抗体合格率均小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7.5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二免后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8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鸭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5.1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5.6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出栏前(47日龄)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6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鹅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3.9 log2,抗体合格率均小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5.2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二免后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7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通过临床观察,未发现该疫苗有严重免疫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二价灭活疫苗安全有效,但对于生长周期超过70 d天的家禽,应免疫两次。  相似文献   

13.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3批,以推荐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分组免疫母源抗体消失的雏鸭。免疫后定期采血测定抗体效价。结果为:鸭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第3周)后,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在加强免疫后第3周(首次免疫后第6周)达到最高值9.9~11.1log2。HI抗体效价在8周以后开始下降,首免20周以后抗体水平衰减到4log2以下。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鹅的免疫特性,将100只27日龄四季鹅,随机分成3组:一免组40只,接种剂量0.5 mL/只;二免组40只,二次接种剂量分别为0.5 mL/只、1.5 mL/只;对照组20只,不免疫。结果显示:一免后21 d H5(Re-8株)免疫抗体平均滴度为5.85 log2,抗体合格率为85%,28 d为7 log2,抗体合格率为100%,但60 d后平均滴度降为5.95 log2;二免后7 d为7.15 log2,39 d为7.95 log2,抗体合格率均保持100%。一免后21 d H7N9免疫抗体平均滴度为5.2 log2,抗体合格率为85%,28 d为6.6 log2,抗体合格率达到100%,60 d后降为3.15 log2;二免后7 d为6.8 log2,39 d为7.05 log2,抗体合格率均保持在100%。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够有效刺激鹅产生免疫保护抗体,适用于鹅的禽流感免疫;为增强免疫保护效果,建议进行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16.
刘刚 《中国动物检疫》2020,37(12):124-127
为探究重组禽流感病毒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对樱桃谷肉鸭的免疫特性,同时优化免疫方案以使其尽早产生免疫保护,将3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只:一免组于7日龄免疫1次,剂量为0.5 mL/只;二免组于1日龄、7日龄各免疫1次,剂量分别为0.2、0.4 mL/只;对照组不免疫。采用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一免组肉鸭在21日龄Re-11、Re-12和H7-Re2平均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均较低,分别为2.8log2和33%,2.6log2和31%,2.5log2和30%;28日龄分别上升至4.5log2和87%,4.1log2和83%,4.0log2和80%;38日龄分别为4.4log2和90%,4.2log2和87%,4.1log2和83%。二免组肉鸭在21日龄各毒株平均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4.5log2和80%,4.3log2和77%,4.1log2和73%;28日龄分别为6.0log2和97%,5.6log2和93%,5.2log2和93%;38日龄分别为6.1log2和100%,5.4log2和97%,5.0 log2和97%。对照组肉鸭在21日龄母源抗体已很低,各毒株平均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2log2和3%,1.3log2和3%,1.6log2和7%;28日龄、38日龄抗体水平均为0。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够有效刺激肉鸭产生免疫保护抗体,适用于禽流感免疫;在1日龄、7日龄各免疫1次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发病日龄较早的高风险区域,建议采用该方案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7.
选取1日龄健康无免疫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50只。B、C和D组在7日龄分别免疫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Re-6+Re-8)0.5、0.6和0.8 m L/只。A组为非免疫对照组。采用HI方法检测其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根据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探讨樱桃谷鸭H5NI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Re-6+Re-8)的合理免疫程序。结果表明:樱桃谷鸭Re-6与Re-8母源抗体效价和抗体合格率在1日龄最高,分别为7.8log2和100%、7.6log2和100%,14日龄下降至3.93 log2和53.3%、3.78 log2和50.0%,21日龄之后几乎没有保护力;3个剂量试验组免疫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樱桃谷肉鸭在7日龄免疫,剂量为0.5m L/只。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NS1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候选株r TX-NS1-128对蛋鸡的免疫效力,本研究对蛋鸡H9N2亚型AIV母源抗体半衰期、疫苗适宜免疫时间、抗体免疫保护临界值以及免疫鸡抗体消长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雏鸡H9亚型AIV母源血凝抑制(HI)抗体半衰期为3.29 d。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母源HI抗体滴度约为4 log2时免疫为宜。少数HI抗体滴度为4 log2~6 log2的免疫鸡攻毒后可在5 d或3 d内从咽喉短暂排毒,HI抗体滴度为4 log2、5 log2、6 log2和≥7 log2时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90%、90%和100%,建议该疫苗的抗体免疫保护临界值为5 log2。鸡一次免疫后平均HI抗体滴度在5 log2以上可持续9周左右。本研究为H9N2亚型禽流感新型减毒活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遵义市目前主要使用的2种不同禽流感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的比对分析;对本地鸭、鹅群以不同免疫方式同种剂量进行接种,比较分析了不同免疫方式对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2种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均能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保护效果,最高抗体滴度在免后20~28 d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两种疫苗在40d后降至8log2;免疫2次抗体保护效果显著高于免疫1次,H5N1加强组、H5+H9二联苗加强组、H5+H9二联苗、H5N1混免组,组间差异不明显,H5+H9二联苗、H5N1混免组,鸭平均抗体滴度显著高于鹅平均抗体滴度(P0.05);单免一次禽流感H5NI单苗抗体滴度显著高于H+H二联苗(0.05P0.01)。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免疫质量,及时掌握流行病学动态和免疫效果,对商品樱桃谷鸭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Re-8株),并对该重组疫苗抗体的血清学进行连续性监测,结果表明,7日龄雏鸭禽流感母源抗体值在4 log2以上,7日龄免疫后,28日龄抗体效价达到5log2左右,35日龄Re-6株、Re-7株、Re-8株的抗体值达到高峰,高峰值一直保持到42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