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艳 《中国农资》2011,(11):62-63
<正>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亦称过错性解除,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一定过失的情况下,无须事先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目的是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易造成实践中的操作不便,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5,(3):54
【案例】王某与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但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王某认为公司应向他支付双倍工资,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双方因此发生劳动争议纠纷。【评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支付相关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赔偿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承担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5.
合同终结只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支付经济补偿。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法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短信平台     
正1.重庆读者(手机号:183××××6373)问:某公司规定,禁止公司员工内部恋爱,违反该规定者做开除处理,该条款还被写入劳动合同。现员工李某和刘某建立了恋爱关系,公司通知两人解除劳动合同。请问该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确有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但该规定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列举了用人单位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权的六种情形,但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多长期限内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显属立法漏洞。实践中,司法判决对此问题也是莫衷一是。针对第39条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使期间存在立法上缺位的情形,考察我国台湾地区和德国的立法例,借鉴其有益经验,提出解决现实困境的三点措施,即加强工会的监督职能,选取典型案件作为指导或参考性案例,确定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权的行使期间,以期为未来修法提供一些智识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重签合同别怕麻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分别写到"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文生 《农技服务》2006,(4):76-76
《劳动法》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  相似文献   

12.
维权热线     
《农家致富》2015,(3):55
无社保可先解约后求偿江苏省姜堰市大泗镇读者张某来电:我工作一年多,单位一直没有给我缴纳社会保险,经多次协商未果,因此我想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请问:我能得到经济补偿吗?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若未赔偿,劳动者可再起诉求偿。  相似文献   

13.
1.签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保管劳动者的毕业证书吗? 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4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06,(10):69-69
根据《劳动法》及《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16.
胡农 《湖南农业》2003,(11):37-37
长期以来,很多打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观点:劳动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均有权随时与对方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一种对试用期的错误理解,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的确有这样的权利,但用人单位却没有。因为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试用期间证明劳动不符合其录用条件以后,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08,(10):4-4
2008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条例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务派遣特别规定、法律责任等做了较详细规定,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8.
<正>务工者如果不愿意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30天并且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务工者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  相似文献   

19.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大多采用格式条款且权利义务的约定不明确;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规范用人单位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用人单位和普通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依法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对用人单位制定强制性标准;加强执法监督,杜绝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初入职场、更换工作都会经历试用期。那么,什么是试用期?对试用期的时限有哪些规定?试用期间的社会保险等如何缴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解释,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试用期的时限由劳动合同期限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