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江蔬肉丝瓜     
该品种种性一致,第1雌花节位在第8节上下,南京地区春季播种从出苗到第1朵雌花开放约需55天,雌花开花较早且连续开放性好;30节内的雌花节率达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02份丝瓜种质材料的第1~3雌花蕾节位、第1~3雄花蕾节位、开放的第1朵雄花天数、开放的第1朵雌花天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1~3雄花蕾节位性状之间及第1~3雌花蕾节位性状之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第1~3雄花蕾节位和第1朵雄花开放天数性状间、第1~3雌花蕾节位和第1朵雌花开放天数性状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可以第1雌花蕾节位的高低作为评价丝瓜熟性迟早的标准,早熟材料的第1雌花节位≤7.6,中熟材料的第1雌花节位为7.7~12.9,晚熟材料的第1雌花节位≥13.0。丝瓜的节成性较高。大部分丝瓜品种的雄花先于雌花开放。  相似文献   

3.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第1雌花节位有梯度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L001与L023配制组合,调查P1、P2、F1、B1和B2第1雌花节位,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第1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 多基因)分别为54.45%、61.88%和58.91%,且以加性效应为主;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38.02%~45.1%。结论: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定向选择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早熟性不太可能通过杂优育种来实现;以第1雌花节位均较低的材料作为双亲,才能提高早熟育种效率。环境对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影响较大,要不断地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极早熟杂交黄瓜品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登记(编号为XPD001-2008),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特征特性植株生长旺盛,主蔓长2.1米~2.6米,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3节~5节,雌花率50%~60%。瓜条圆筒形,皮白色缀浅绿色条纹,白刺,瘤小而稀。瓜长25厘米~30厘米,单瓜重250克~300克,心腔小,果肉厚,  相似文献   

5.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偶然情况下也出现两性花.一般雄花比雌花出现的早,雌花出现的部位由品种和外界条件决定.早熟品种第三至四节出现雌花,而晚熟品种第八至十节以上才出现雌花.  相似文献   

6.
南瓜自交系数量性状分析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Poiret]37个自交系的茎节间长、主蔓粗、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柄粗、主蔓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主蔓20节内着生雌花数等8个数值数量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有差异,主蔓20节内着生雌花数的变异系数达69.15%,最小的是叶柄长的变异系数,只有12.00%。主蔓第1雌花着生节位与主蔓20节内着生雌花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主蔓粗、叶柄粗均与主蔓第1雌花着生节位呈显著负相关,叶柄粗与主蔓20节内着生的雌花数呈显著正相关。37个南瓜自交系经聚类分析,可分为2个类群4个大类。  相似文献   

7.
"中农106号"黄瓜2008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中农106号黄瓜为中熟品种,生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结瓜为主,早春栽培第1雌花位于主蔓第5节以上.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对夏黄瓜雌花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观察黄瓜第1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20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增加黄瓜的雌花数.且第1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处理苗龄以2~4叶时为宜,乙烯利浓度以50~150μL/L较好。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叶片深绿色。茎蔓生,长2.0~2.5米,节间短,分枝中等,主、侧蔓均可结果。春季保护地栽培,主蔓第4~6节,侧蔓第2~3节着生第1朵雌花,秋季保护地栽培主蔓第8节,侧蔓第6节着生第1朵雌花。  相似文献   

10.
<正>燕白黄瓜是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极早熟、丰产、抗病,耐寒耐热性强。第1雌花节位2~3节,以后每节着生雌花。  相似文献   

11.
"湘早优1号"苦瓜2008年2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湘早优1号植株蔓生,生长势强,极早熟,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第6~8节,主蔓雌花节率达68%以上,连续坐果能力强,定植到采收40天左右,开花至  相似文献   

12.
一、无雌花1.发病症状黄瓜一般在4~5片叶时就开始有花蕾,7~8片叶时在第3~第4节处开始出现雌花,若管理不当,则只开雄花而无雌花,或雌花很少。2.发病原因黄瓜属于雌雄异花同株作物,雌花数目的多少除了与品种特性有关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内外236份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质种质,为黄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也为优良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利用、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云南省内、省外及国外的236份黄瓜种质为试料,对其12个性状(2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这些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质种质。【结果】236份黄瓜种质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雌花节率,为145.46%,变异系数最小为叶形指数,为4.68%,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高于质量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33,以子叶宽最高,为2.092,以叶色最低,为0.389。雌花节率与叶色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子叶长、子叶宽、结瓜习性、成株叶长和叶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下同),与第一雌花出现节位、雄花节率、节间长和主蔓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第一雌花出现节位与雄花节率和结瓜习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雌花节率和子叶宽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0.823%,第一因子是雌花节率主分量,第二因子是成株叶宽主分量,第三因子是第一雌花出现节位主分量,第四因子是子叶长主分量,第五因子是叶色主分量。236份黄瓜种质材料分成八大类群(Ⅰ~Ⅷ),其中第Ⅵ类群和Ⅶ类群的生长势强,雄花占比多,在育种中可作为父本材料,第Ⅷ类群的雌花占比多,单性结实率高,在育种中可作为母本材料。【结论】236份黄瓜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选择育种潜力巨大。在黄瓜育种时,可将叶面积、叶色、第一雌花出现节位、结瓜习性和雌花节率等性状作为产量性状进行改良,且选育早熟高产品种时应注重第一雌花出现节位、雄花节率和结瓜习性等性状。  相似文献   

14.
<正>早优三号丝瓜(见第24页图2)①特早熟,第1雌花节位在第7节左右,坐果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②果实中长棒形,果皮绿色被蜡粉,果长28厘米左右,横径7厘米左右,单瓜重450克左右。早优八号丝瓜(见第24页图3)①早熟,第1雌花节位在第7节左右,雌花节率高,节成性好。②果实长棒形,皱皮较明显,果皮被蜡粉,果实纵长38厘米左右,横径6厘米左右,平均单果重500克。栽培要点:两个品种在长江流域种植,从1月下旬到5月中  相似文献   

15.
在飞碟瓜4叶期、6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结果发现50~150mg·L-1的乙烯利溶液均能明显提高植株的雌花数、雌雄比率和雌花节率,降低第1雌花节位,抑制主蔓伸长,这对提早上市和提高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瓜率及质量的有效途径. 2掌握在适当节位坐瓜.主蔓上20~30节(即第三、第四雌花)和子蔓上1O~15节(第二、第三雌花)所形成的果实最大.及早摘除畸形幼瓜,可在后续节位留瓜.  相似文献   

17.
黑冠101冬瓜     
"黑冠101"冬瓜主蔓长4~6米,主蔓第18节左右现第一雌花,以后每隔4~6节着生一朵雌花.从出苗到第1雌花开放需60~70天,空藤少,坐瓜率高,为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8.
黄瓜叶面喷施EM原露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4种不同浓度的EM原露溶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叶面喷施,观测喷施后黄瓜的产量、第1雌花节位和抗角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600×溶液喷施效果最好:增产率达19%,第1节位雌花节位降低28.5%,角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1制种田的准备西葫芦为雌雄同株异花作物,喜温怕寒,不耐热。本区主要选择矮生类型:早熟。蔓长0.3~0.5m,节间很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节或隔1~2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花叶西葫芦、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业》2015,(1):28+24
春丰(XPD017-2014,见第24页图4)由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中熟苦瓜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主蔓第10节左右着生第1雌花,雌花节率高,节成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中长棒形、翠绿色,瓜条肩平尾钝,整齐匀称,果长24厘米、宽7厘米、肉厚1.2厘米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