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苏红  王俊伟  邵洋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7-13529
[目的]探索使糙米的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浸泡条件和发芽条件对糙米的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40℃浸泡温度条件下糙米吸水快,在20~24 h后水分趋于饱和,吸水率达29.0%~32.0%。糙米发芽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48 h、发芽温度35℃、发芽时间24 h。糙米中GABA含量的最佳富集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对确定糙米发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揭示发芽过程中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科学》2014,(3):94-96
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酸锌溶液浸泡糙米进行发芽处理,研究锌处理对糙米发芽率及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糖酸锌溶液浓度为50 mg/L 28℃培养24 h条件下,糙米发芽率达到87%,芽长0.5~1mm时,发芽糙米锌含量是精白米和普通糙米的12倍和8倍;同时,富锌发芽糙米的可溶性蛋白、还原糖、脂肪、锌含量比精白米、糙米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糙米发芽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糙米发芽工艺参数.[方法]以黑龙江省糙米为原料制备发芽糙米,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的糙米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发芽时间,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确定糙米及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浸泡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10 h,发芽温度为35 ℃,发芽时间为34 h,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的积累量达最高.浸泡温度为35℃,浸泡时间为12 h,发芽温度为25 ℃,发芽时间为34 h,此条件游离氨基酸积累量达最高.[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七台河糙米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无土培育苜蓿芽,在25℃、相对湿度75%的人工气候箱中培育7 d后,测定发芽率、芽长、百株重及苜蓿芽中的铁、锌含量。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大,发芽率和百株重降低,富铁、富锌苜蓿芽中铁、锌含量增大。当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浓度为550~600 mg/kg时,苜蓿芽中铁、锌拮抗小,铁、锌含量相对比较平衡,富集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以漳州龙海糙米为材料,经0.6 g/L硫酸亚铁浸泡并发芽后,探讨了硫酸亚铁对糙米发芽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硫酸亚铁处理对糙米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了发芽糙米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P0.05),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上结果证实,铁盐处理有利于增强发芽糙米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筛选出最适宜浓度的褪黑素溶液来提高叶用莴苣种子发芽率.[方法]以'北散生1号'、'北散生203号'和'北生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在(21±1)℃的条件下,用0、1 μmol/L、25 μmol/L、75μmol/L、150 μmol/L和200 μmol/L褪黑素溶液分别浸泡叶用莴苣种子12 h和24 h,4d后统计发芽势,7d后计算各处理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褪黑素浓度为25μmol/L时,'北生2号'种子浸泡12 h和24 h均显著提高发芽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34%和8.33%.褪黑素浸种也使'北散生1号'和'北散生203号'种子提前发芽.褪黑素浓度为1 μmol/L时,'北散生1号'种子浸泡24 h效果最佳;褪黑素浓度为75μmol/L时,'北散生203号'种子浸泡12 h效果最佳.[结论]褪黑素浓度为25 μmol/L时,浸种能显著提高'北生2号'种子发芽率,并且褪黑素浸种还能让'北散生1号'和'北散生203号'种子提前发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A3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头花蓼种子为材料,将其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5℃的温水中24 h后,再转入0(CK)、25.00、50.00、75.00、100.00 mg/L的GA3溶液中浸泡24 h,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75.00 mg/LGA3为最佳,分别达到88.00%和4.08;发芽势及活力指数则以50.00 mg/LGA3为最佳,分别达到60.00%和10.16;综合各指标来看以50.00 mg/LGA3和75.00 mg/LGA3对头花蓼种子的促进发芽效果最好。[结论]GA3对头花蓼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较,各浓度浸泡后的种子发芽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外源激素破除桔梗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解除桔梗种子休眠提供方法。[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设GA3、NAA、6-BA各6个浓度梯度处理,不做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情况。[结果]50~250 mg/L GA3溶液浸泡种子24 h,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以250 mg/L GA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升有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NA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6-B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种子发芽,而高浓度6-BA抑制桔梗种子萌发。与蒸馏水相比,不同浓度6-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250 mg/L GA3浸种24 h破除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湘早籼12糙米,香粳99糙米和特糯1号糙米为原料,研究不同浸泡、发芽条件对糙米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溶液GA,溶液,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8 h,发芽温度22℃,发芽时间4 d.浸泡过程中换水以及发芽过程中适量通气对发芽有利.  相似文献   

10.
李小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53-12255,12258
[目的]寻找一种能有效提高和田苜蓿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方法]通过采取热水浸泡处理、98%浓硫酸浸泡处理、100 g/L硝酸钾浸泡处理、磨擦种皮结合热水浸泡处理、30%双氧水浸泡处理等5种不同方法处理和田苜蓿种子,观察测定并研究以上5种处理方法对和田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以磨擦种皮结合25℃热水浸泡30 min处理对和田苜蓿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达到81.3%;其次是100 g/L硝酸钾浸种2 h、50℃热水浸泡处理和30%双氧水浸种5 min;用98%浓硫酸处理的效果较差。[结论]磨擦种皮结合25℃热水浸泡30 min处理是提高和田苜蓿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拥海  俞乐  吴国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7-4398
[目的]为调控土壤pH值减缓酸铝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pH值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酸铝溶液进行浸种和水稻幼苗胁迫,研究酸铝毒害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酸铝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小。低pH值条件下,高浓度的酸铝溶液的毒害作用增强,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明显加重,植株的根系生物量显著下降;较高pH值条件下,由于活性铝仍处在较低水平,酸铝溶液的毒害作用明显减弱,对水稻幼苗伤害较小。在相同pH值条件下,高浓度的酸铝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随着pH值的降低,酸铝溶液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浓度及浸种时间对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而HKL-4浓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极显著,30×母液浸种4 h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3.62%和65.34%,比对照处理(清水浸种)高32.39%和25.94%;用适当浓度的HKL-4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和种子存苗率,30×母液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59.56%,比对照高34.66%,存苗率为50.20%,比对照高58.86%。[结论]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0×母液。  相似文献   

13.
铅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Pb2+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潍绿4号绿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b2+处理对绿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当Pb2+浓度为6 mg/L时,种子发芽率稍高于CK,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当Pb2+浓度为80 mg/L时,发芽率仅为CK的42.6%。当Pb2+浓度低于10 mg/L时,种子发芽势高于CK,随着Pb2+处理浓度的升高,发芽势逐渐降低,当Pb2+浓度为80 mg/L时,发芽势仅为CK的28.2%;当Pb2+处理浓度小于10 mg/L时,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CK,随着Pb2+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低浓度Pb2+能促进绿豆根和芽的生长。[结论]Pb2+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麦品种之间的抗盐性差异。[方法]以新春16号、新春9号、塔城大头和黑芒春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混合盐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4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发芽率、苗期株高、幼苗根长、发根数、幼苗鲜重及活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都和盐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200 mmol/L的混合盐浓度对4个小麦品种株高的抑制率达69%~80%,对根长的抑制率达80%~95%,此浓度下,新春16号的发芽率为94.00%。[结论]新春16号的耐盐性较强,可直接在盐碱地种植,黑芒春麦可作抗盐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金属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r^6+和Cu^2+溶液浸泡花生种子,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脂肪酶活力。[结果]低浓度铬和铜溶液浸种可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当铬和铜溶液达到50和300mg/L时,则降低种子的发芽指数,抑制种子的活力,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以5和30mg/L铬处理的花生种子酶活力为最高,其次为3mg/L,其他铬浓度处理均比对照低;以25mg/L铜溶液处理的花生种子酶活力为最高,其次为50和100mg/L的处理。[结论]铬和铜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16.
陶澍  宋玉  曹磊  夏青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6):151-153
[目的]探讨糙米发芽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变化以及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以安徽主栽稻米品种徽两优6号为研究对象,将糙米在28℃下发芽60 h,考察发芽期间相关淀粉酶活性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糙米中总淀粉酶活力和β-淀粉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淀粉、直链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总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在糙米发芽48 h时达到高峰,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在发芽36 h时最高;与对照组相比,糙米总淀粉含量在发芽60 h时降低了39.35%,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45.43%,支链淀粉含量降低了37.81%。[结论]该研究可为糙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铅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金属铅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铅胁迫处理设100、150、200、300、600和1200mg/L 6种浓度营养溶液,分别处理小麦种子,观测处理后各品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在种子萌发前期,低浓度铅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在种子萌发后期,所有浓度铅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不同品种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从第7天的发芽率看出,普冰S-30、石4185和京411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优于科农199。铅胁迫对小麦根伸长和茎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根部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茎的伸长。当铅浓度达到300mg/L时,小麦根系生长受到严重胁迫。[结论]铅对小麦种子具有毒害作用,且不同品种种子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无叶假木贼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叶假木贼种子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和盐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无叶假木贼种子的千粒重为(1.596 9±0.036 8)g,种子长度为(2.015±0.167)mm,种子宽度为(1.734±0.110)mm。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发芽势均达最大值;亚适温度为20~25℃,在30和35℃下其种子萌发率只有37.5%和17.5%。无叶假木贼种子的光照萌发率为61.18%,暗中萌发率为56.11%。在90 mmol/L的NaC l溶液中,无叶假木贼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60和120 mmol/L的NaC l溶液中其萌发率次之;在300 mmol/L的NaC l溶液中其萌发率最低。在90 mmol/L的NaC l溶液中无叶假木贼种子的发芽势最高。[结论]该研究对开发利用重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Cu和Zn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u2+、Zn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博爱7422为材料,以完全营养液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5、10、25、50、125、250、500 mg/L)Cu2+、Zn2+污染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u2+(≤50mg/L)和Zn2+(≤10 mg/L)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Cu2+(>50 mg/L)和Zn2+(>10 mg/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Cu2+、Zn2+污染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浓度Cu2+、Zn2+污染可降低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当Cu2+、Zn2+浓度为25 mg/L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44.51%、23.02%,当Cu2+、Zn2+浓度达到500 mg/L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为CK的31.35%、47.15%。[结论]低浓度Cu2+、Zn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