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本从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出发,论述了音乐教学历必须遵循的规律,认为把音乐放到一个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讲述,从化、历史、哲学以及社会的各个不同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我们的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2.
世界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传承的音乐总体。在我们认识世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世界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文化的再认同的过程,世界民族音乐作为人类的多元文化,世界民族文化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和意义,并且在认识不同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过程中,音乐教育找到了新的起点,不断拓展艺术视野,用全新的观念和方法诠释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乐记》是中国古代一部最重要的音乐著作,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乐记》中和谐的观念,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用乐记中“和谐”的美学思想以及对当代社会影响两部分来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破戒》、太宰治的《斜阳》、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分别产生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堪称书写成长主题的经典之作。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基于传统与现代成长小说的差异,从“觉醒——顿悟——幻灭”的成长叙事角度剖析三部作品中主人公各具特色的精神成长,揭示其中成长主题的演变历程,并探讨产生这一变化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日本文学中的成长主题有别于西方成长小说之处在于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即构建主义教育观念和客观主义教育观念的实质,进行简单的分析.主要从我国与西方的社会文化心理、教育思想的差异、传统的思维形式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观念摄影与纪实摄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观念摄影的主体是"观念",其观念必须具有前瞻性。观念摄影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时代性,体现文化性,具有质疑能力。观念摄影是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当代文化艺术。符号化、抽象化、心理意象是观念摄影重要的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8.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它是对原始渔猎、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的反映以及将动植物作为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的反映。蒙古民族豪爽乐观、能歌善舞,表现在萨满文化中的蒙古舞蹈更加富有特色,形成了蒙古族自己的萨满舞蹈——“博”舞。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蒙古族舞蹈是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们处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巨大转型之中。后现代的现象触目皆是。如在艺术界和建筑界,后现代对艺术作品的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之间已失去了泾渭分明的等级区分;各种不同的美学规范之间发生了新的融会,“间性”的凸现成了讨论的热点;人们对往昔的、地方的、本土的传统表现了浓厚的怀恋之情。现代美学的那种一本正经、高高在上的道德观已经被一种戏谑的、嘲讽的姿态所取代。一些社会分析家把这些美学上的转变看作是西方社会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和文化的“后现代转向”的一部分。在“反分化”(即破除社会机构和文化领域之间的界限)和国家经济、文化的“反界域”的过程中,后现代的标志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广告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一个民族的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等对社会广告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广告语言蕴含着丰富的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民族的广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今天,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变得越来越频繁,持续的交流与接触必然会引起族群内部的变化,这便是文化的变迁。文化变异、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涵化都是文化变迁的表现。畲族作为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三月三”是其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但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三月三”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以语言哲学为凭借,分析在当代语境中作为社会话语的文化对以历史文化为本体的国家进行形象塑造的可能性。并在对人类现代性表达路径的证悟过程中,探讨文化与政治体制互动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音乐美     
音乐的审美情趣是个体的音乐审美兴趣、理想、价值意识等的直接反映,同时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宗教和社会阶级意识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的文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由此而产生的文学主题往往大相径庭。笔者针对中国的几次文化转型,分别对先秦时期、魏晋时期、“五·四”时期以及当下等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主题进行分析,探询其呈现的文化先进性,由此梳理出中国文学主题演进的脉络,并力图寻觅其未来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国际上也颇负盛名。工艺美术作品主要包括两大类,日用工艺作品以及陈设工艺作品,由于其生产时间、原因、文化、民族、审美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从制砚和篆刻入手,对我国传统的手工工艺美术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1.企业文化的涵义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机构、人们所共有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不同的学者对于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看法,综合中外一些学者关于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鸟的崇拜、占卜和禁忌等文化遗存。这些光怪陆离、饶有趣味的鸟文化和其他民俗现象一样,是活的社会“化石”。鸟文化随着时间发展也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审美“基因”中。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政治文化背景和政治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是一个基本的课题.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积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推行民主政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其发展的过程看,东南亚各国所遵循的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东南亚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过程揭示出,基于国家传统文化而构建的民主政治模式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与民主政治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关于“人”的观念、“民”的观念,以及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的政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暴力成为当代电影中出现最频繁的元素之一,暴力的表现在不同维度和层面上体现了创作者的意图。笔者从电影音乐的角度探讨音乐在暴力表现中的作用,并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暴力的场面对音乐本身所起的反作用,试图从深层心理和接受层面探讨两者相互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陈晟 《山东饲料》2013,(29):124-125
中国电视主题晚会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很多流行艺术隐含在主题晚会中,对社会生活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描述了中国电视主题晚会的历史进程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阐述了流行艺术元素和传统艺术元素在电视主题晚会中的运用和常见的表达方式,强调流行艺术元素的融合和创新。文章以《海西之路——福建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电视主题晚会》为例,分析介绍了晚会中流行文化理念元素、艺术色彩元素、语言艺术元素、流行艺术元素、音乐流行元素等方面的融合与运用,展示其在主题定位、审美拓展、类型变化等各种层面的特征,以作为电视主题晚会的示范性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