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年生陆奥、王林和富士苹果为试材,经套袋处理使三者果实着红色,对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及处理,花青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pH值以及固酸比之间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陆奥达极显著相关。着色果皮的红色与果实硬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了茄子的果实生长、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果皮与果肉的主要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呈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缓增长的变化趋势;果皮花青素和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果肉总酚含量一直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先降低后升高。相关分析表明,茄子果皮中花青素和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茄子果皮中花青素、类黄酮与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吴江  程建徽  杨夫臣  谢鸣  雷鸣 《果树学报》2007,24(4):444-448
以红色类型红地球和白色类型无核白鸡心为试材,研究了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果实着色与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2种颜色类型葡萄果皮与果肉中均以己糖(葡萄糖、果糖)积累为主,2者比例呈下降趋势,浆果成熟后2者含量大致相同,糖是葡萄果实着色的重要影响因子;红地球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果皮、果肉中糖积累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花色素苷的形成与果皮、果肉中葡萄糖的积累正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白色类型无核白鸡心果皮中不积累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的变化与果皮、果肉中糖积累相关性相对较高,其中与果皮中葡萄糖的积累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山楂果实中可溶性糖与果皮色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黄面楂、上口、左伏3号、星石榴、甜水5个山楂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下降。花青素含量除大黄面楂外,在果实着色期迅速上升。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在采收时逐渐上升,果皮花青素含量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左伏3号果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大黄面楂和星石榴呈显著正相关;甜水、上口、星石榴蔗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甜水和星石榴葡萄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苹果主栽品种红富士为试材,探明了套袋对果实重金属残留,果皮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果实糖、酸含量动态变化及对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果实套袋减少了苹果中主要重金属的残留量,显著促进苹果果实着色,降低了苹果果实糖、酸含量,降低了苹果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L-谷氨酸促进富士苹果花青素积累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汪良驹  王中华  李志强  朱云娜 《果树学报》2006,23(2):157-160,F0002
为了探索更为经济适用的果实增色技术,以13年生富士苹果为材料,在果实着色初期(9月中旬)用200~800mg/L谷氨酸(Glu)溶液处理,然后分批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谷氨酸处理均能明显促进果皮花青素积累,增加果实着色面积,并明显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分析果实中内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发现Glu能够促进内源ALA含量提高,推测Glu促进苹果着色可能与其促进ALA生物合成有关。分析果实着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没有观察到这些抗氧化酶活性与果实着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1 苹果生长后期光照的生理作用 苹果果皮中主要含叶绿素和花青素。随着果实的成熟,果皮内的叶绿素逐渐分解,花青素大量合成,果实表现出特有的色泽。苹果果皮呈红色的花青素主要是花青苷。花青苷是糖的代谢物,果实着色程度与其含糖量有高度的正相关。光照一方面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能使更多的糖分流入果实内;另一方面光可直接诱发花青素的形成。光谱中紫外线对果实花青素的形成最为敏感,所以同一株果树,向阳面及树冠外围的果实,比背阴面及内膛的果实含糖量高,着色奸。因此在苹果成熟后期一个月内,使果面尽  相似文献   

8.
苹果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与果实苦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乜兰春  孙建设 《园艺学报》2005,32(5):778-78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研究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与果实苦涩的关系以及酚类物质在果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 苦涩的幼果中, 根皮素和儿茶素含量均高达成熟果实的30多倍; 表儿茶素、原花青素和绿原酸含量分别为成熟果实的10倍左右。在成熟果实中, 有涩味的果实其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风味正常的果实; 有苦味的果实其根皮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风味正常的果实; 苦涩味均较强的果实其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根皮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苦痘病果病变组织中根皮素和原花青素含量分别是正常组织的15倍和3倍。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是引起苹果果实涩感的主要物质; 根皮素、儿茶素和原花青素是引起苦味的主要物质。成熟果实中绿原酸主要分布于种子、果心和果肉; 儿茶素、表儿茶素和槲皮素主要分布于果皮;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于果皮中, 果肉和果心中也有分布; 根皮素则主要分布于种子、果皮和果心中。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增红上色功能叶面肥"果颜红"进行田间试验,调查苹果果实着色情况,并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果皮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果颜红最佳使用稀释倍数为100~200倍;果颜红能够促进果皮花青素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相对降低,果实外观颜色靓丽,口感得到改善;此外,果颜红对不同品种的苹果均能起到明显的促进果实着色效果,果实Ⅳ级果比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以大黄面楂、上口、左伏3号、星石榴、甜水5个山楂品种为试材,研究山楂果皮色泽形成与自身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下降,花青素含量除大黄面楂外,在果实着色期迅速上升。上口、左伏3号、大黄面楂N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和星石榴呈乘幂函数曲线极显著负相关;左伏3号和大黄面楂Ca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星石榴、上口3个品种呈乘幂函数曲线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左伏3号、大黄面楂Fe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星石榴、上口呈乘幂函数曲线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个品种K元素含量和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寒富”苹果贮藏期果实解剖结构及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富"、"东光"和"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实解剖结构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富"苹果果实硬度变化幅度较小,稳定在14kg/cm2左右;角质层较厚;果皮果肉细胞较小,排列比较紧密,细胞层数较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细胞的变化相对较小,说明"寒富"苹果较耐贮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寒富"、"东光"和"富士"苹果果实的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下降;"寒富"和"富士"果实有机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东光"果实有机酸含量下降明显。"寒富"和"富士"果实糖酸比值呈下降趋势,"东光"则呈上升趋势。综合性状评价表明,"寒富"苹果是耐贮藏的苹果品种,且贮藏过程对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砧木苹果品种果肉芳香物质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试了不同砧木的富士系、元帅系苹果果肉中13种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岩富10号和长富2号果肉中醇类和酯类物质总量显著高于富士,而红星和艳红果肉中酯类和醇类物质的构成成分变化不同。矮化砧木2-7、3-19嫁接的富士、红星苹果中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乔化砧木。不同产地果肉香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测定与相关分析表明,果实中乙醛、丙酮和醇类物质随海拔下降呈上升趋势,与果肉SSC无相关性,酯类物质与SSC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生长调节剂对红富士苹果花芽抗寒性及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对红富士苹果树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翌年春季测定花芽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和观测物候期,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高1~2倍,电解质透出率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265);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苹果花芽内丙二醛含量,并与电导率一致,且两者指标高度正相关(r=0.8614),能够稳定膜结构,减轻膜受伤害的程度。单喷2000mg/L青鲜素延迟初花期和盛花期6d和5d;复配剂100mg/L赤霉素+1500mg/L青鲜素则分别延迟7d和6d。  相似文献   

14.
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果实中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有两个迅速积累期。前期淀粉积累对采收时果实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果实中的转化酶活性与蔗糖积累,淀粉酶活性与淀粉积累均呈负相关。果实后期软化与果胶甲酯酶(PE)关系不大,而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密切相关。果实中糖含量和果实着色面积可作为红富士苹果适期采收的主要生物学指标,而酸含量及硬度可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苹果果实酶促褐变底物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以5个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褐变度,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对不同底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富士’果实褐变度最高,其次为‘新红星’,‘金冠’最低。3种酚类物质总量新红星和富士最高,金冠最低。儿茶素仅在‘乔纳金’和金冠果实中检测到少量。富士果实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表儿茶素,新红星和‘王林’表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原酸。以绿原酸为底物,PPO活性新红星最高,其次是富士和金冠,王林最低。以表儿茶素为底物,富士、乔纳金和王林PP0活性显著高于金冠和新红星。以儿茶素为底物,王林PPO活性最高,其次是富士,新红星最低。  相似文献   

16.
烟砧一号是从鸡冠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实生种.经过14 a田间调查和区试鉴定,以其作中间砧的富士枝干和果实的苹果轮纹病的发病率比没有嫁接中间砧的富士降低59.3%和12.77%.而且可显著提高富士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基砧八棱海棠、平邑甜茶和生产上主栽的富士系亲和性良好,无大小脚现象,适宜在富士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当今国际上苹果品种发展的趋势和我国苹果品种发展的动态,指出富士在国际上青云直上,发展迅速;元帅系品种大走下坡路;华冠和华帅在我国中部地区发展迅猛;提出了我国苹果品种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以长枝条红型"2001富士"(长枝红富士)、短枝片红型"晋-18短枝富士"(短枝红富士)2个红富士苹果品种为试材,对其冰温贮藏期间果实质构特性、色泽、抗氧化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2个品种苹果冰温贮藏下感官及营养品质变化的差异性,以期为红富士苹果贮藏、果品品质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比较2个品种质构特性,长枝红富士果实脆性、果肉硬度较高,短枝红富士果皮硬度、果肉纤维指数含量较高。色泽方面,短枝红富士果面色度角h较低,果皮花色苷含量较高。抗氧化成分,短枝红富士果皮类黄酮含量较高,果肉总酚含量较高;长枝红富士果皮总酚含量较高。贮藏后期果实品质下降较快,2个品种分别表现为短枝红富士果皮花色苷、果皮类黄酮含量降幅明显;长枝红富士果实脆性、果肉硬度下降较快,果皮总酚、果皮类黄酮含量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