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野牛草种质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莹洁  王显国  张新全 《草业科学》2011,28(11):1930-1935
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是一种低养护的暖季型草坪草,本研究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31份野牛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9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7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6.86%,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86 5~0.916 7,平均GS值为0.669 1。两个材料在不同的引物组合扩增下,分别出现特异性条带和缺失性条带,这些条带可用于野牛草基因型的鉴定。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聚成两类,而相同地理来源的材料并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6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稳定且多态性好的引物18个,共检测出243条扩增片段,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21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88.34%,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苜蓿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145进行划分,可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30份供试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一些与地理分布不相符。表明云南的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遗传基础较广,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个体间也存在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狼尾草属菌草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试验采用ISSR标记方法,测定了18份狼尾草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7条引物共获得256条清晰可辨的总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232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3.65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6%;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543~0.875,变幅为0.332,说明供试材料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GS=0.655时18份供试材料聚为三类,主坐标分析与UPGMA聚类分析在GS=0.655时类似。  相似文献   

4.
冰草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亮  袁庆华  王方  王瑜 《草业学报》2013,22(1):260-267
用ISSR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3份冰草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93条ISSR引物中共筛出11条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并具有多态性的引物,33个样品DNA共获得8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9个,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位点为7.64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083~0.706,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52为界限,33份材料划分为4类,聚类基本符合地理来源相近的材料聚为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伟  张新全  李芳  马啸  范彦 《草业学报》2007,16(3):55-61
利用72条ISSR引物对西南区42份野生狗牙根和3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11条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45份供试材料中,11个ISSR标记共产生82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5~10条,平均为7.45条。在这82条扩增片段中,有58条具有多态性,占70.9%,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5.27条多态性片段。ISSR标记揭示的西南区45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0.98,其中42份野生狗牙根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7~0.98,表明西南区野生狗牙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栽培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ISSR标记能够将西南区45份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3类。基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分析显示,西南区野生狗牙根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间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潮汕地区所收集的17份余甘子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研究。利用7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0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5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0%,分析揭示供试品种(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8000、1.4700、0.2703、0.4047;各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5714-0.9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43。结果表明试验的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亲缘关系鉴定结果与根据样品来源、农艺性状及形态特征划分类别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是华南地区使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研究通过ISSR标记对华南地区64份地毯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208条清晰谱带,大小在300~1 500bp,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96条,多态性比率为94.23%,25对引物扩增条带数在4~15条,平均每对引物8.32条,遗传相似系数是0.46~0.99。通过UPGMA方法对64份地毯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相同采集地区的材料并没有完全聚在一类,供试材料间出现较大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地毯草种质资源遗传保护、品种鉴定、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柞蚕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出的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7条,多态性比率为90.67%,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90~0.805之间。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柞蚕品种的聚类与体色并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麦冬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杰  王冠明  韩烈保 《草业科学》2012,29(11):1686-1691
本研究使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不同产地的麦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1对有效引物组合。11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621条清晰、可辨认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6.45条带纹,多态性条带为621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 0.058 4~0.936 7,平均为0.497 5,说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所有材料聚类分析发现,在遗传距离0.81处可将材料分为六大类群,部分来自同一地理位置的材料可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0.
曾亮  李敏权  杨晓明 《草业学报》2012,21(3):125-131
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73份豌豆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0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73份材料DNA共扩增出91条条带,其中78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8.2条,多态性比率为86.4%。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420 2,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51 8,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06 5~0.934 0,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52为界限,73份材料划分为5类,聚类基本符合地理来源相近的材料聚为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海南弯穗狗牙根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琼  刘国道 《草地学报》2010,18(3):409-413
为选育优良品种并对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观测了采自海南不同地区的19份弯穗狗牙根(Cynodon arcuatus J. S. Presl ex Presl)种质的19个形态指标,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其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形态性状具有广泛的变异性。其中,叶毛、草层高度、花药颜色、直立枝和匍匐枝的叶长变异最大,其次为小穗数、花序长、草层密度、直立枝及匍匐枝叶宽、节间长、节间直径和穗枝数;而在茎色、叶色、小穗颜色和柱头颜色方面的变异幅度最小;不同种源形态性状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狗牙根种源草层越高大,其叶片越长,草层越密,匍匐枝越粗;在欧氏距离8.24处可将19份种质分为3类,即细叶型、普通型和宽叶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在哈尔滨地区引种的28份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28份籽粒苋的22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籽粒苋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3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花序颜色(1.569) > 茎颜色(1.525) > 茎条纹颜色(1.294) > 花序一级侧枝姿态(1.061) > 叶脉明显程度(1.000) > 叶正面颜色(0.956) > 叶背面颜色(0.906) > 团伞状花簇的密度(0.856) > 叶片先端形状(0.822) > 种子颜色(0.658) > 花序姿态(0.656) > 叶柄花青甙显色(0.628) > 花序花簇类型(0.257);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以单株干重最大,分别为1.612和34.5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与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柄长、主序花序长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群各性状中等;第Ⅱ类群综合性状均较好,属于高秆、高产籽粒苋优异材料;第Ⅲ类群茎秆最粗、主花序最长、千粒重最大,可作为选育种子高产的优异材料;第Ⅳ类群为矮秆、观赏型籽粒苋特异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048%,其中第1主成分与籽粒苋的干草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种子产量有关,第3主成分与形态性状有关。本研究对28份籽粒苋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我国籽粒苋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亲本选择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河南省15个居群共288份狗牙根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共扩增出173条条带,其中16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4.29%,表明河南省狗牙根具有丰富的多态性。15个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857,即发生在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达到38.57%,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部,居群间基因流为0.7964,居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不同居群间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是0.746~0.964,平均为0.767。15个居群间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居群间没有完全按照地理来源进行聚类,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矩阵之间的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狗牙根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相关性。288份狗牙根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73~0.5205,平均为0.3113,UPGMA聚类结果将所有材料分为3组。基于Structure软件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可将288份狗牙根材料分为2个亚群和一个混合型群体,与288份材料的UPGMA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判断两个亚群的遗传背景单一,混合型群体存在一定的种质基因渗透,遗传背景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粮、油、饲兼用,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是开展油莎豆遗传育种和复杂性状遗传解析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48份油莎豆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对株高、分蘖数、叶宽、块茎长宽比、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8份油莎豆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8.94%~50.3%),其中与地上草产量和地下块茎产量相关的指标如分蘖数、块茎长宽比、百粒重等性状变异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48份油莎豆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5个种质,第Ⅱ类群包含5个种质,第Ⅲ类群包含12个种质,第Ⅳ类群包含16个种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判表明,JYD-27,JYD-41,JYD-2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块茎长宽比、百粒重、叶长宽比3个主成分可作为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国内的52份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构建了7个老芒麦品种及栽培材料的DNA指纹图谱。20对EST-SSR引物共产生204个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0.2条带,176(86.27%)条带为多态性条带,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高水平的多态性。同时,引物Elw404和Elw195构建的指纹图谱较为容易地将品种和栽培材料与其他材料区别开。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老芒麦地理区域内(73.94%)的遗传变异远高于地理区域间(26.06%)。结构分析将52份材料分为5组,主成分分析(PCoA)结果与之相似。与品种及栽培材料相比,野生材料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条带数(NPB)为174,多态性百分比(PPB)为85.29%,香农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296 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79 8,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852 9],可作为重要的遗传资源用于后续的育种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EST-SSR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评价老芒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及进行品种鉴定。研究结果为制定老芒麦种质原位和非原位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日喀则地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20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种质的17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种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除叶片数、地上茎粗、花穗粗的变异系数在30%以内外,地下茎长、花葶粗、根系长、地下茎粗、根系数量、叶宽、叶长、花穗长的变异系数在30%~50%,花葶高、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50%。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6.31%,第1主成分与地上生物量有关,第2,3,4主成分与地下生物量有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第2类群表型优于第1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结论一致。本研究可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白三叶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婧源  彭燕  罗燕  马啸 《草业学报》2010,19(5):130-138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的41份白三叶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20对随机引物组合,获得以下结果:1)20对随机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79条清晰可辨的条带,每对引物组合PCR扩增出13~44条带纹,平均为23.95条,多态性条带411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占85.1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182~0.334,平均为0.268,表明供试白三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5866~0.9896,平均GS值为0.7307;表明供试白三叶种质在分子水平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3)对所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GS=0.71的水平上,可将41份白三叶材料分成3大类,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能聚为一类,呈现出一定的生态地理环境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21份引进褐色中脉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材料的农艺性状与SRAP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MP17的茎粗、叶宽最大,分别为29.97 mm和9.88cm;BMP20的茎叶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材料(P0.05)。SRAP标记方法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64条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6.5%,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49。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086~0.977。聚类分析显示,遗传距离为0.488时,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表明,所引进的BMR饲草高粱不育系材料遗传基础较窄。  相似文献   

19.
狗牙根系世界著名多年生禾本科暖季型草坪草,广泛用于不同用途草坪建植.本研究对国内审定的5个狗牙根品种,1个新品系及1个国外引进品种进行表型性状和分子遗传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我国狗牙根品种资源的利用特性和遗传基础.结果表明,1)供试狗牙根品种(系)'02011'在试验区域的成坪速度为53 d,绿期为269 d,高于国内审定品种;2)反映株高,匍匐茎,旗叶,花序等特性的9个表型性状在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3)各品种(系)在匍匐茎表面颜色,花序抽出度,叶片上表面颜色,生长习性,生殖枝表面花青甙显色,外颖颖壳,颖尖花青甙显色等植物新品种测试性状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4)SRAP与SSR分子标记各18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67和316条谱带,多态性比例分别为87.51%和70.13%,来自相同地域的供试狗牙根品种具有较近的遗传相似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