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兰州市表层土壤Cu、Zn、Pb污染评价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对兰州市表层土壤重金属 (Cu、Zn、Pb)含量的空间变化及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探讨分析了交通、工业活动以及绿化带对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 ,兰州市表层土壤除个别点外均已受到重金属污染 ,其污染程度取决于交通所产生的汽车尾气、扬尘 ;另外 ,工业活动和绿化带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沿太原市冬季主导风向布点,用苏玛罐采样,预浓缩-GC/MS联用技术,调查分析了太原市冬季大气VOCs浓度水平、种类特点及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太原市冬季大气VOCs平均浓度为207.8ug/m3,污染水平为中等,以苯为首的芳香烃类物质浓度相对较高;城郊结合带为研究区VOCs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下风向区域VOC浓度高于上风向;日间VOCs浓度高于夜间且为双峰特征,受晚交通高峰影响明显;晴朗日VOCs浓度上午高于下午,多云或阴天下午VOCs浓度略高。燃煤是太原市冬季大气VOCs的主要贡献源,其次为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3.
交通干线上汽车尾气排放铅和未燃尽的四乙基铅残渣 ,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并随风飘落在道路两侧和蔬菜上而造成污染。监测宁连一级公路 (淮阴段 ) 1 0个点的大气、土壤和蔬菜的铅含量的结果 ,道路两侧大气铅含量与表土 ( 0~ 30 cm)的铅含量与蔬菜叶片中铅含量均比较高 ,污染严重 ,两侧 1 0 0 m范围内称“铅污染区”,在两侧 1 0 0 m外 ,铅在大气、土壤表层、蔬菜叶片中趋于稳定 ,称“相对清洁区”,两侧大气、表层土壤和蔬菜叶片中铅的含量关系密切。大气铅含量与表土 ( 0~ 30 cm)的铅含量的相关方程 y=1 7.83x+ 1 7.86,相关系数 r=0 …  相似文献   

4.
基于居民通勤外部性原理分析,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设计问卷,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调查居民对低碳通勤减少CO_2排放的受偿意愿,估算居民通勤的CO_2排放外部性价值,利用非参数检验和Tobit模型,分析影响通勤CO_2排放外部性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96.7%的受访者愿意接受低碳通勤的补贴,受偿意愿为2.22元/kgCO_2;北京市2015年通勤CO_2排放外部性价值占GDP的6.9‰。受教育水平和通勤耗时是正向影响居民通勤CO_2排放外部性价值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研究——以北京元大都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选择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公园,在2005年9月对公园内不同绿地类型及其旁边道路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早晨8:00—14:00,不同类型绿地微生物浓度呈下降趋势,14:00—18:00略有升高;绿地内空气微生物浓度远远低于绿地旁边道路空气微生物浓度,与道路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大部分绿地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无显著差异,说明树木种类可能对绿地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明显;通过评价,绿地中空气微生物污染大都处在清洁和较清洁的范围之内,而道路则处在轻微污染和污染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雾霾污染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基于环境生产技术运用Malmquist指数构建了雾霾主要前驱物排放绩效指数,对2003-2013年我国30个省的雾霾主要前驱物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并分析各地排放绩效的差异性和收敛性。结论:全国雾霾主要前驱物排放绩效整体为上升趋势,三大地区的排放绩效均有改善,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全国及三大地区的排放绩效具有收敛特征,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不同省份的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粮食主产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时空特征,保障粮食安全,验证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是否有效,文章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0~2020年的数据,运用化肥流失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LMDI分解法分析了粮食主产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省在考察期内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且在2015年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为376.72万t, 2020年粮食主产省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2)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较高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苏鲁地区及周边省份,同时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聚集特征。3)粮食主产省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重心由山东省济南市转移至山东省泰安市,热点区域呈向东北扩张趋势,而面源污染强度重心一直维持在山东省泰安市,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均呈西南-东北方向集聚。4)种植规模的扩大、产出效应均加剧了化肥面源污染程度。所以,应平衡经济效益和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种植技术,采取因地制宜、联防联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兰州段环境容量对城市工业规划布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河兰州段水资源和水污染情况,通过运用二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出了黄河兰州段每个断面水环境容量,再通过对造成污染的工业源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剩余环境容量对兰州市的工业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建立流域工业发展调控体系,为从源头主动控制污染提供具体措施,从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高,无公害蔬菜生产正是适应这一需要。为此,我们做了调查研究,进行了试点,并取得实效。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的设想。1 南宁市蔬菜受污染源主要是农药化肥  经调查和检测,南宁市蔬菜上的污染,主要不是来自工业“三废”,而是蔬菜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农药、化肥。11 工业“三废”和其它有害物质,如南宁市化工厂、南宁合成纤维厂、南宁冶炼厂等南宁市的污染源大厂,以及乡镇企业的污染源虽然对农业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其污染的范围很小,所污染的面积尚不足1…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绿化树种综合评价及树种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呼和浩特市建成区内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附属绿地的树种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树种、株高、冠幅、病虫害、观赏性及在寒冷、干旱、贫瘠、污染等不利条件下的树木长势.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由耐寒性、耐旱性、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抗污染能力、环境卫生、观赏性和生态效益等8项指标组成的绿化树...  相似文献   

11.
高兴祥  李美  李健  房锋 《农药学学报》2020,22(2):340-346
为明确施药液量、雾滴粒径大小和助剂等不同喷雾因子对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的影响,于2019年以30 g/L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上述喷雾因子对药剂雾滴沉积量以及对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药剂沉积量测定结果表明:低施药液量(11.25 L/hm^2)处理的沉积量最低,仅为0.67μg/cm^2,沉积率为22.37%,其次是大雾滴粒径,沉积量为1.07μg/cm^2,沉积率为35.62%,这2个处理药剂的沉积量略低于其他飞防处理(沉积量在1.16~1.52μg/cm^2之间,沉积率在38.73%~50.83%之间),但所有飞防处理的沉积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喷雾器处理(沉积率为67.00%)。杂草防效结果表明:于小麦田应用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防除杂草,最适宜的施药液量为15.0~22.5 L/hm^2,在3个施药液量11.25、15.0和22.5 L/hm^2下,杂草总鲜重防效分别为74.8%、85.9%和88.2%;最适宜的雾滴粒径为中型,在小、中、大不同雾滴粒径下,杂草总防效分别为84.2%、86.2%和78.2%;最适宜的两种助剂是易滴滴F和迈飞,杂草总鲜重防效分别为88.9%和87.4%。农户常规喷雾药液沉积量为2.01μg/cm^2,杂草鲜重防效为87.6%。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在合适的喷雾因子下,具有省时省水的优势,虽然雾滴沉积量低于常规喷雾,但最终防效与常规喷雾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15年以来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作业面积、应用作物、作业标准、作业成本、飞手及作业队发展变化,认为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市场已进入暴发增长阶段,本地中、大型植保无人机作业队已成为作业主导。同时,对2019年市场进行了预测,预计植保无人机市场可能在1~2年内出现快速回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农药沉积率,利用黏度计、表面张力仪、药液润湿性测试卡、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喷雾助剂添加量对蒸馏水溶液性质的影响,并分析喷雾助剂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不同位置雾滴沉积密度、沉积量以及有效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喷雾助剂对蒸馏水溶液的性质有显著影响,与蒸馏水相比,当添加喷雾助剂为0.5%和1.0%时,雾滴体积中径变为108.9、98.7μm,表面张力降低64.7%、64.9%,黏度增加为2.3、2.3 m Pa·s,铺展系数为蒸馏水的74.5、58.5倍,能有效促进雾滴铺展并避免药液流失;植保无人机喷施试验结果显示,增加施液量可显著提高雾滴沉积密度,添加喷雾助剂可以显著提高雾滴沉积量以及有效沉积率,当施药量为13.5 L/hm~2且添加1.0%喷雾助剂时,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有效沉积率最大,为48.9%。  相似文献   

14.
农药雾滴信息是评价农药施用质量的主要指标, 农药雾滴采集器的设置对于获取雾滴信息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如何科学地设置农药雾滴采集器从而准确地获取真实雾滴信息等问题, 本文以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和电动六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为供试药械, 以诱惑红为雾滴示踪剂, 采用将卡罗米特纸卡直接固定在棉花叶片上和使用金属杆固定2种方法采集雾滴信息, 研究2种方法下采集的雾滴信息的差异。结果表明, 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作业, 在添加助剂情况下, 金属杆固定法在棉花冠层上、中、下层采集的雾滴体积中径分别为(435.4±66.1)、(434.6±68.3)μm和(398.9±66.7)μm显著大于植株固定法在相应部位采集的雾滴体积中径(361.2±93.1)、(351.9±95.7)μm和(338.1±71.1)μm;金属杆固定法采集的雾滴密度在棉花冠层上层为(29.9±13.6)个/cm2, 中层为(13.4±4.5)个/cm2, 下层为(6.7±4.2)个/cm2, 显著大于植株固定法在相应冠层采集的雾滴密度(12.9±5.0)、(8.6±3.4)个/cm2和(1.9±1.3)个/cm2。添加助剂能够提升两种植保无人飞机喷施作业的雾滴覆盖率和雾滴的沉积量, 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施药下的喷雾飘移风险,以国内市场主流机型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为施药机械,研究不同环境风速及飞行参数(高度和速度)下喷雾雾滴飘移特性,构建雾滴飘移率与飘移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将测试结果与侧风速度及飞行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6.5~25.2℃,相对湿度为21.7%~64.4%的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喷雾地面雾滴飘移率与下风向距离的关系满足指数函数λ=a·ebx,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14;在侧风速度为1.1~7.0 m/s的条件下,雾滴累计飘移率在13.0%~56.2%之间,90%飘移雾滴沉降在喷雾区下风向7.0~27.3 m距离范围内;侧风速度、飞行高度均与雾滴累计飘移率和90%累计飘移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且3个因素对雾滴飘移率的影响大小为侧风速度 > 飞行高度 > 飞行速度,对90%累计飘移距离的影响大小为飞行高度 > 侧风速度 > 飞行速度,对喷幅内沉积率的影响大小为飞行高度 > 侧风速度 > 飞行速度。研究结果可用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实际作业中雾滴飘移风险的控制及飘移缓冲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全蚀病是检疫性的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对其发生的监测是治理的根本。遥感技术可实时、宏观地监测病害发生发展,尤其是将光谱信息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进行融合,可直观、精准地对病害识别和分类。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光谱数据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结合的方法,对小麦全蚀病等级进行快速分类。首先,通过ASD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小麦全蚀病的光谱信息,提取全蚀病特征光谱,建立光谱比。其次,利用无人机获取的实时田间数码图像,对其颜色特征进行重量化。最后,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决策树分类对图像视场中的不同全蚀病等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4个全蚀病等级的分类精度均大于86%(Kappa0.81),平均运算时间小于30s。通过与实地调查的小麦全蚀病的白穗率等级做比对,验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对小麦全蚀病等级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植保无人机在核桃园低空低容量喷雾最优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保无人机喷雾后核桃树上雾滴沉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影响雾滴覆盖密度和沉积量的主要因素是飞行速度,其次是飞行高度和施药液量;在树高6~7 m的核桃园中植保无人机喷雾效果较优的作业参数是飞行速度2.2~3.0 m/s,飞行高度2.0~2.5 m,施药液量22.5~30.0 L/hm~2,其平均雾滴覆盖密度和沉积量分别为26.36~37.94个/cm~2、0.24~0.29μg/cm~2;不同冠层雾滴覆盖密度和沉积量分布为上层中层下层,外围内膛;喷头型号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中等喷头(Teejet110015)处理的沉积量最大,但粗、中、细3种喷头处理间的沉积量无显著性差异;植保无人机和地面人工+机动喷杆喷雾的农药地面流失率分别为3.61%和23.69%,两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本文对无人机在核桃园喷雾作业参数进行了优选,可为无人机对高冠果树的合理喷施、提高喷施效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疆MG-1P型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在棉花生长中期进行喷雾施药处理,探讨了喷雾参数及添加的助剂类型对农药雾滴在棉花植株叶片上沉积分布的影响。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及3种飞防助剂(倍达通、ND-800和G-2801)为试验药剂,在不同喷雾参数及飞防助剂条件下在棉花生长中期进行喷雾处理,以诱惑红作为药剂沉积指示剂,采用雾滴测试卡和滤纸检测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滤纸洗脱溶液的吸光度值,计算单位面积的药液沉积量,利用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密度。结果显示:植保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最大,而飞行高度则对其无显著影响。添加不同助剂对棉花植株叶片正反面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同:3种助剂均可使棉花冠层上、中、下部叶片正面的雾滴密度显著提高;而对于叶片反面,则仅添加ND-800后棉花冠层上、中、下部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分别增长688.9%、590.9%和327.5%,而添加G-2801与倍达通助剂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疆MG-1P型植保无人飞机在棉花苗期进行喷雾,探讨喷雾量及助剂对农药在棉花上的沉积分布及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以5%啶虫脒乳油为试验药剂,在3个喷雾量 (15.0、22.5和30.0 L/hm2) 及添加2种飞防助剂 (YS09和倍达通) 条件下进行喷雾,以诱惑红为雾滴沉积和农药利用率测定的指示剂,采用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密度和雾滴覆盖率。结果表明:采用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棉花叶片上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随着喷雾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喷雾量为30.0 L/hm2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雾滴密度最高,分别为43.42 和58.04 个/cm2,雾滴覆盖率分别为6.44% 和6.34%。3个喷雾量下农药沉积率分别为3.53%、3.70%和4.00%,低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处理,药后1~3 d对棉蚜的防效也低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处理。喷雾量为22.5 L/hm2 时,添加助剂YS09和倍达通对叶片上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农药利用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对棉蚜的防效,药后1 d防效为86.24%和84.40%,分别比对照提高9.34%和7.48%,药后3 d防效达95.34%和94.73%,显著高于对照 (88.06%),达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水平 (94.36%)。表明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在棉花苗期进行施药,提高喷雾量有助于药液在棉花叶片上的沉积,在啶虫脒乳油中添加助剂YS09和倍达通,可提高药液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无人机成像高光谱的棉叶螨为害等级估测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快速、实时、准确地了解新疆棉田棉叶螨(优势种为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发生情况,利用高光谱图像中的7种植被指数,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棉叶螨为害等级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用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表征)遥感估测模型和棉叶螨为害等级遥感估测模型,实现棉叶螨为害的实时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棉叶螨为害等级对应的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明显差异,棉叶螨为害等级与棉花冠层叶片SPAD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7个不同棉叶螨为害等级对应的棉花冠层叶片SPAD遥感估测模型中,SPAD-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估测模型的估测决定系数为0.915,均方根误差为3.451,识别精确度显著高于其他模型。表明利用棉花冠层叶片SPAD遥感估测模型可快速无损地获取棉叶螨为害数据,构建的棉叶螨为害等级估测模型可用于植保人员快速准确获取棉叶螨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