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方猪种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地方猪种除作为杂交母本在商品生产中直接利用以外,近年来作为基本育种材料,导入不同比例的国外猪种血统,选育出一批瘦肉型新品系。新品系的选育和推广利用既促进了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也给保种工作带来了挑战。优质猪肉生产为未来地方猪种的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买生 《中国猪业》2008,3(3):37-40
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原产湘潭,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特性,沙子岭猪保种利用群体继代选育理论,通过延长世代间隔,分层选择优秀个体组建保种核心群;交配方式采取避开全同胞的有限随机交配:世代更替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控制近交系数上升,维持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平衡,确保主要遗传特性。为降低基因保种中存在的疫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保种方式,发挥保种场保种和产区保种优势,有效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的同时,对沙子岭猪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发布了湖南省沙子岭猪标准。利用沙子岭猪资源培育出了湘白猪,筛选出“双×沙”、“双×长·沙”等适合广大农村推广的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批沙子岭猪优势杂交组合生产基地及优质猪肉连锁专卖店、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及俄罗斯、新加坡、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赣东黑猪是江西省八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该品种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由于近几年非洲猪瘟、环保拆迁、饲养地方猪经济效益低等因素,包括赣东黑猪在内的众多地方优质种猪濒临灭绝.为了拯救地方猪种质资源,笔者从赣东黑猪的历史现状、保种措施、开发利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现在非洲猪瘟形势下地方猪的保种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生猪养殖第一大国,江苏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质遗传资源。然而,在当今重大疫情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地方猪种群体数量迅速减少,猪种质资源保护受到了严重冲击。为此,江苏省农业主管部门迅速启动濒危猪种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采取多种保种措施,建立了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猪种质资源现状,重点介绍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深部输精技术、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等种猪遗传资源的静态保种措施以及遗传资源的动态保种措施,探讨了多种措施下江苏省种质资源保护的进展和成果,并就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原产湘潭,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特性.1984年以来,湘潭市政府每年拨专款资助并指定湘潭市家畜育种站具体承担保种任务.沙子岭猪保种利用群体继代选育理论,通过延长世代间隔,分层选择优秀个体组建保种核心群;交配方式采取避开全同胞的有限随机交配;世代更替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控制近交系数上升,维持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平衡,确保主要遗传特性.为降低基因保种存在疫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保种方式,发挥保种场保种和产区保种优势,有效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的同时,对沙子岭猪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发布了湖南省沙子岭猪标准.利用沙子岭猪资源培育出了湘白猪,筛选出"双×沙"、"双×长×沙"等适合广大农村推广的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批沙子岭猪优势杂交组合生产基地及优质猪肉连锁专卖店,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和香港澳门地区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相似文献   

6.
王辉田 《猪业科学》2014,(3):131-132
就中国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现状及保种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保护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保种的方法以及开发利用方向,目的是了解和评估地方猪种资源现状,为中国地方猪种的合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纯种繁育纯种繁育是指同一品种内公母猪之间进行交配繁殖的选育方法。目的是保持和提高该品种的优良品质,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数量。为商品猪生产中的杂交利用提供高纯度的优良亲本,同时为猪的育种工作提供遗传资源和育种材料。1.1地方猪种的选育地方猪种的选育,主要是在保存原种的基础上加强选育,不使其遭受外来品种的混杂或被灭绝,保种选育应采取如下措施:(1)在产区建立保种场,组建20头以上公猪,100  相似文献   

8.
纳雍糯谷猪是中国优良的地方猪种——黔西北"可乐猪"中的一个特殊类型,除作为杂交母本在商品生产中直接利用以外,今后还可作为基本育种材料,导入不同比例的国内外猪种血统,选育出一批瘦肉型新品系。新品系的选育和推广利用既促进了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也给保种工作带来了挑战。优质猪肉生产为纳雍糯谷猪的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沙子岭猪保护与开发利用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买生 《猪业科学》2009,26(11):46-48
本文介绍了沙子岭猪的优良特性及开展持续保种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今后开展沙子岭猪保种选育、杂交利用、配套系培育、优质猪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地方猪种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地方猪种资源非常丰富。按《江苏省畜禽品种志》分类 ,原有四大地方猪种 1 1个类群 ,且以特有的经济价值和特性著称于世。如产仔率最高的太湖猪 ,曾为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对高瘦肉率猪种及猪肉的需求 ,及品种改良工作的深入 ,致使地方猪种资源出现了快速消亡的态势。地方猪种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素材 ,有着巨大的利用潜力和广阔的利用前景。但是在市场经济下 ,由于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受到资金、技术、条件、效益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 ,寻找保种的方法途径 ,加快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武深树  刘靖  刘芳 《中国猪业》2014,9(11):69-72
沙子岭猪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生猪品种,为保护这一珍稀地方猪种资源,湘潭市通过采取"集中保种与分散保种相结合、原种利用与改良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提起中国地方优良猪种,荣昌猪该不会被遗忘,这个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猪种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的特性驰名中外。同时也是一个很有选育前途和保种价值的地方猪种,是研究保种和选育结合进行的典型猪种。  相似文献   

13.
武进市的二花脸猪、金坛市的米猪和溧阳市的红灯笼猪均以高产仔性而闻名 ,为我市三大优良地方猪种。我市各级政府部门对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历来十分重视 ,特别是 70年代以来 ,各县 (辖市 )都建立了种猪场 ,开展保种选育 ;建立了家畜改良站 ,开展杂交利用 ,走出了一条品种保护与利用并举发展之路 ,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 ,猪种保护与利用工作均面临诸多问题。第一 ,从经济角度看 ,种猪场承担的保种选育职能难以为继 ,纯繁比例大幅下降 ,政府补贴只能略补政策性亏损 ,育种队伍不稳 ,种猪场领导重抓效…  相似文献   

14.
地方猪种资源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生猪产业发展的遗传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1])。紫云花猪是贵州地方猪种,具有肉质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文内结合紫云花猪在产业发展中遇到保种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可行的保种措施和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兴达  李生飞  李祥 《养猪》2014,(1):47-48
大河猪系云南东北部及中部的地方良种,为乌金猪的一个类型,以耐粗饲和肉质优良著称,1998年被列入国家保种名录,是生产云腿的优质原料猪种,当地养猪生产中大量利用大河猪为母本杂交生产优质肉猪[1]。为做好这一优良品种的保种选育,1976年建成大河种猪场,开始大河猪的保种选育工作。但受选育群大小和育种手段的限制,保种选育过程中对胴体品质(除瘦肉率外)及肉质化学成分相关性状的选育提高关注度不够,因此,在保种选育的世代进程中开展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立贤  王立刚 《养猪》2012,(1):57-59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曾为世界猪育种业提供了良好的遗传素材。但是,由于地方猪种与引进猪种相比生产性能落后,其在国内的饲养量已经大为减少,生产性能也有退化趋势。虽然近几年随着优质肉产业的开发,部分种群有所恢复,但有些猪种仍然面临灭绝的危险。多年来,我们没有对地方品种实施有效的选育,更重视杂交利用,而在保种上采取延长世代间隔、随机留种,目标是让其不变、少变或慢变,使地方猪的性能长期没有大的变化,纳入生产体系困难。本文对我国目前应用的保种方法和保种思路进行反思,并提出应把本品种选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薛惠莉 《猪业科学》2015,(12):124-125
<正>为提高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区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2015年11月24-25日,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11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共53家地方猪种猪场100余人参加,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家委员会专家王爱国、潘玉春、李学伟、李加琪等出席会议。四家猪场获得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优秀奖在24日下午的分组经验交流中,每个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介绍近年  相似文献   

18.
马明 《猪业科学》2018,(8):130-131
地方猪种资源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生猪产业发展的遗传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1]。紫云花猪是贵州地方猪种,具有肉质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文内结合紫云花猪在产业发展中遇到保种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可行的保种措施和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汪钊 《养猪》1990,(1):28-30
一、保种与利用我国猪的保种与利用,建国以来做了不少工作,对养猪业的发展起了—定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走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从50年代开始,就从国外陆续引进巴克夏、约克夏、苏白、长白等优良种猪进行繁育,对地方猪种开展大规模的“杂交改良”,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导致盲目杂交乱配,使猪种严重混杂退化。到了60年代,不少地方优良猪种濒于灭绝,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不堪设想的后果,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和广大畜牧科技工  相似文献   

20.
地方猪种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江苏省地方猪种的保种利用历程和现状,针对地方猪种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种利用的对策,即建立完善地方猪种的保种组织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并对地方猪种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