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花青素药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原花青素应用于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治疗眼科疾病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原花青素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分泌性腹泻等功能,可作为防控断奶仔猪腹泻的重要物质。本文综述了原花青素的结构与活性、分泌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及原花青素抗分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为原花青素在防控断奶仔猪腹泻上的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航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9):222-224
试验为测定金荞麦超微粉中有效成分原花青素B2的含量,将四川金荞麦饮片粉碎至0.75 nm以下的超微粉,50%乙醇提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花青素B2的含量。结果显示,在0.0352~1.4080 μg/mL范围内原花青素B2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797X+592.3,r=0.996,金荞麦超微粉中原花青素B2含量在1.305~1.541 mg/g之间。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稳定、精确的检测原花青素B2含量,为金荞麦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物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原花青素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组成,并通过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肠黏膜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肠道免疫应答。本文综述了原花青素对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塑造作用,总结了原花青素对肠道免疫应答的调节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原花青素在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米糠中原花青素,并对提取液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米糠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以这五个单因素为影响因子,原花青素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了微波提取米糠原花青素的工艺,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g/m L,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90s,微波功率300W,乙醇体积分数60%时,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达2.729%。米糠中原花青素提取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弱酸至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避光有利于原花青素提取液的稳定保存,除了弱碱性的饲料添加剂碳酸氢钠和谷氨酸钠外,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对原花青素提取液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原花青素(PC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皮、壳、籽、核、花、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在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低聚原花青素(OPCs),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应激、调节免疫力、抑菌等生理作用。本文对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理化性质及其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动物养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原花青素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和原花青素组(n=8)。模型组给予高脂日粮,原花青素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用原花青素。采集试验前及喂食12周后试验兔的耳缘静脉血,检测静脉血中血脂水平的变化,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显示,在高脂日粮喂养的模型组中MMP-9表达明显升高,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严重;而原花青素组主动脉病变明显减轻,MMP-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表明原花青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了蛇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主要影响原花青素得率因素,得到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42 min、微波时间3.2 min、液料比23 mL/g、乙醇体积分数43 mL/mL、微波功率350 W、超声功率400 W、微波温度58℃、超声温度60℃,原花青素得率1.224 g/100 g,此种提取方法得率高于普通溶剂浸提、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中高聚原花青素水解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原花青素平均分子量为指标,醋酸为水解介质,对纯化工艺中所分离的高聚体原花青素(PPC)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80℃下,用50%的醋酸水解提取30min,葡萄籽中提取纯化的高聚体原花青素平均分子量由1831.60下降到1108.80,下降了722.8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探究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复合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和料液比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酶浓度1.0%,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50℃,pH=5,料液比1:21g/m L,原花青素得率最高,达3.805%。原花青素提取液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弱酸、暗光、50℃左右的环境下保存和使用稳定性最好。酶解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条件温和,利于其在饲料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原花青素对饲料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肝胰脏功能有关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14±0.05)g的吉富罗非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即对照组、100 mg/kg镉组、100 mg/kg镉+400 mg/kg原花青素组和100 mg/kg镉+800 mg/kg原花青素组。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镉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镉+原花青素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镉组肝胰脏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抗羟自由基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镉组(P0.05)。镉组丙二醛、一氧化氮、过氧化氢和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镉+原花青素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镉组金属硫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镉组(P0.05)。饲料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添加400 mg/kg原花青素即可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少肝胰脏自由基产生,提高肝胰脏金属硫蛋白水平,从而改善吉富罗非鱼肝胰脏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机体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已有的体内外试验表明,原花青素在改善机体功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能够减少炎症、改善氧化应激、抗癌和调节免疫等。本文就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原料来源、分离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原花青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原花青素来源、结构、理化性质和近年来对原花青素抗氧化、降血脂与保护血管、抗肿瘤和抗疲劳等多种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产甲烷菌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以500 g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为发酵底物,分别添加0(对照)、0.1、0.2、0.3、0.4、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体外发酵24 h后提取各发酵液总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0.2 g/kg葡萄籽原花青素降低了产甲烷菌的分类操作单元(OTUs)数量,添加0.3、0.4、0.5 g/kg葡萄籽原花青素增加了产甲烷菌的OTUs数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对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即对产甲烷菌的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2)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0.4、0.5 g/kg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降低了广古菌门的丰度(P0.05)。在科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甲烷杆菌科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0.4 g/kg时丰度显著降低(P0.05); Methanomassiliicoccaceae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当添加量为0.3、0.4 g/kg时显著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甲烷短杆菌属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当添加量为0.4 g/kg时显著降低(P0.05),当添加量为0.5 g/kg时有回升的趋势,但是仍低于对照组;甲烷杆菌属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当添加量为0.4、0.5 g/kg时显著降低了该属的丰度(P0.05); 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且当添加量为0.3、0.4 g/kg时显著增加了该属的丰度(P0.05);甲烷球形菌属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当添加量为0.3、0.4、0.5 g/kg时显著降低了该属的丰度(P0.05)。由此可知,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在门、科、属水平上均对奶牛体外瘤胃产甲烷菌区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SDS水溶液为提取剂,通过超声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试验分别探究了SDS水溶液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SDS水溶液浓度0.15%、料液比1∶20g/m L、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50min,此条件下的原花青素得率为5.794%。水溶液中加入SDS具有强化超声提取的作用,SDS作为可食用的添加剂,避免了有机溶剂提取带来的残留问题,有利于原花青素在饲料工业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以500 g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为发酵底物,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1、0.2、0.3、0.4、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体外发酵24 h后,读取产气量及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0.4和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5),而添加0.2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提高了发酵液异丁酸的含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均显著提高了发酵液p H(P0.05);3)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有减少体外发酵产气量的作用,其中0.3 g/kg组效果显著(P0.05),而0.2 g/kg组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P0.05);4)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中的原虫(0.2、0.3、0.4、0.5 g/kg组)、甲烷菌(0.1、0.2、0.4、0.5 g/kg组)、溶纤维丁酸弧菌(0.2、0.3、0.4、0.5 g/kg组)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含量(0.1、0.3、0.4、0.5 g/kg组)(P0.05)。由此可见,在奶牛瘤胃体外发酵液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瘤胃微生物区系,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0.2 g/kg的添加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柿中可能参与原花青素合成调节的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进行了分离和特性描述。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8.
原花青素(Procyanidine,PC)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葡萄籽等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诸多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具有促生长、抗氧化、免疫调节、血脂代谢调节以及抑菌消炎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在养猪生产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文章综述了原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提取工艺作了简要介绍,旨在为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原花青素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能够调节免疫和发挥抗癌作用。因此,其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在畜牧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原花青素的生物学特性和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原花青素在畜牧生产中得到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葡萄籽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未见用于奶牛的报道。为初步了解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产后奶牛血浆H_2O_2和酮体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6头产后二周的荷斯坦奶牛,经配对后随机分到对照组(C)和实验组(G),每组3头,两组奶牛按照平时供应日粮饲养,C组和G组分别按0 mg/kg/d和40 mg/kg/d剂量将葡萄籽原花青素加入约300mL饮水中给奶牛灌服,每日1次,连续1周。逐日检测灌服前、灌服期间每天的血浆H_2O_2与酮体水平。结果表明灌服葡萄籽原花青素引起血浆H_2O_2的水平升高,灌服第4、第5天两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对血浆酮体水平的影响不大。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在本试验中提高了奶牛的血浆过氧化氢水平,提示人们在用此种抗氧化剂试图改善产后奶牛的抗氧化能力上应当慎重,应对葡萄籽原花青素进行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