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6,(1):58-59
不同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不同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DNA甲基化差异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抗独特型抗体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佳  吴东波 《畜禽业》2007,(4):8-11
本试验利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血清指标和骨骼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2×3(磷水平×钙磷比)因子饲养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生长期体重在20-60kg,后期为肥育期体重为为60-100kg。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对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钙磷比对血清钙和血清磷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骨骼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降低日粮磷水平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高侠  边连全  郭伟 《畜禽业》2006,(19):22-24
本试验探讨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每组5头猪。研究表明:第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下降,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组的料重比高于其它3组,并且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5% ̄10%。  相似文献   

4.
选用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肥育猪76头,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分成2个处理,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重复中生猪头数依次为8、10、10、10。配对的两个重复,随机地分配在对照组和试验组。研究黄金I号饲料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日增重、料重比、经济效益3个指标上,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分别是提高29.4%(p<0.01)、降低19.90%(p<0.01)、多增收77.7元/每头。  相似文献   

5.
数据显示,环境光照对不同鱼种的生长、生理、行为和繁殖等产生不同影响。由于在高密度室内养殖设施中能够容易地控制光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有色光对两种广泛养殖的鱼种金头鲷和虹鳟的生长性能(体重,生长率,食物的利用,胴体成分等)和生理状况(血液和血浆参数,脑神经传递介质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7)
研究以荣昌猪保种核心群群为基础,对荣昌猪不同组合的两系杂交后代在同等饲养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繁殖、生长、胴体及肉质性能方面的指标测定。二杂后代测定结果表明,美系长白公猪×荣昌母猪的杂交后代90kg日龄可达195.5kg、日增重为665.9g,肥育性能高于其它品系的杂交组合后代相应指标。丹系长白公猪×荣昌母猪的杂交后代三点均膘为2.8cm,瘦肉率达55.42%,滴水损失为1.14%,肌内脂肪含量达5.69%,胴体肉质性能显著高于其它杂交组合相应指标。二杂母猪繁殖统计数据表明,加长×荣杂交和丹约×荣组合在总产仔数和初生窝重上高于其他杂交组合,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以上几方面性能测定数据,我们最终选择了美系约克、美系长白、丹系约克、丹系长白与荣昌猪的杂交组合母猪,作为生产三杂猪的母本组合。  相似文献   

7.
结合浙江省自身条件,开展了对外来引进猪种-斯格猪繁殖、肥育、屠宰和肉质性状的研究。斯格猪较杜长大母猪繁殖性能有所提高,其父母代平均窝产仔数高达11.09只,日增重839.08g,料肉比为2.60,屠宰性能提高,瘦肉率为72%,眼肌面积达80.64,其猪肉所含氨基酸和无机矿物质含量不同程度有所提高,主要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367g/(100g),肉质性能有显著改善。研究发现:斯格猪较适合在浙江地区饲养,且繁殖、肥育、屠宰和肉质指标均优于杜长大母猪,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24头长大二元生长肥育母猪(平均初始体重60kg),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1)分别在7∶00和15∶30各投料一次;(2)分别在7∶00、11∶30和17∶00投料;(3)在7∶00、11∶30、15∶30和20∶00投料。每次投料后,各栏猪几乎不再采食时分别将剩余饲料收回。试验期为2个月,期间以周为单位记录增重和采食量,在试验开始、中期和结束时各进行一次背膘厚度测定和血样采集。结果表明:(1)饲喂4次的生长肥育猪在采食量和日增重上均高于饲喂3次和2次的处理组,但差异不显著,这种增重作用在第1、2周较为明显(P<0.05);但料重比又均低于其他两处理组;(2)在背膘厚度上随着饲喂顿次的增加有逐渐上升的趋势,Leptin浓度随着饲喂顿次的增加也呈上升趋势,日饲喂4次比日饲喂2次和3次分别提高21.71%(P<0.05)、27.51%(P<0.05),背膘厚度与Leptin浓度呈正相关。综合以上结果,本试验认为,生长肥育母猪(平均初始体重60kg)日饲喂2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讨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每组5头猪。研究表明:第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下降.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组的料重比高于其它3组,并且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5%~10%.  相似文献   

10.
猪是恒温动物,它生活在适宜环境温度为15~25℃(不同体重的猪、不同用途的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各异).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宜温度5~10℃时,对其繁殖、生长、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就夏季持续高温环境对种猪、生长肥育猪的影响与综合应对措施作一简述,以供养猪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惠贤 《畜禽业》2009,(11):22-23
研究生长猪粉状高铜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食盐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组添加铜250mg/kg。试验共分5个处理,其食盐添加量分别为0.3%、0.35%、0.40%、0.45%、0.50%,试验选用25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三元(DХLХY)杂交猪,试验期为30d,试验期间考察猪的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肉比3个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生长猪粉状高铜配合饲料中为了提高饲料适口性,食盐的添加量以0.4%为宜。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农业食品与生物科学院研究人员对153头实验猪在装有特殊研究设备的栏舍内分组饲养,从第16周到出栏体重达到120kg期间记录每头猪的日采食量,计算每头猪的饲料转化率。在试验中,每头慢速生长猪比快速生长猪达到120kg体重多采食26.2kg;16周龄至体重达到120㎏期间,快速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只比中速和慢速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对虾类繁殖生态学研究,早在1863年Muller开始研究对虾类的生活史;1930年以后,对虾类胚胎发育的研究己有许多报道;五十年代以后,国外着重研究了对虾类幼虾生长规律、生态学等。本文搜集了国外有关对虾类幼虾生长、生态学研究的文献,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4)
过去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的养猪生产,温差对猪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今天的规模化养猪场,猪的适应能力会明显下降。当环境温度突变时,可能产生温差应激反应,出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生理紊乱,抵抗力下降,导致猪感染病原体后因抵抗力降低而更容易发病,使猪生长受阻,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3,(9):66
随着饲料作物生产成本的日益增加,人们对于猪的饲料利用效率越来越重视,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随着对猪生长速度、瘦肉率以及母猪繁殖性能等性状遗传改良取得明显进展,猪的饲料利用效率已成为重点选择的重要经济性状。在Cai等(2008)的研究中,通过对RFI的5个世代的选择,其饲料利用效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除猪外),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该病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怀孕母猪会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病;初生存猪会发生神经系统疾病大量死亡;育成猪可发生呼吸道综合征,导致生长受阻,死淘率增加,给当前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11月份,某猪场育成猪就发生一起伪狂犬病,现将发病情况和  相似文献   

17.
师蔚群 《畜禽业》1999,(9):50-51
观测瘦肉型猪苏钟Ⅱ系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初产猪总产仔数11.11±2.09头,二胎猪总产仔数12.26±1.66头;初产猪妊娠期113.00±2.16d、二胎猪111.72±1.28d;初产猪发情周期20.40±1.84d,经产猪21.29±1.69d;种公猪乳头数14.40±1.07杖、种母猪15.10±1.10枚、仔猪14.70±1.50枚。苏钟Ⅱ系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是生产商品杂化猪的理想瘦肉型母系猪。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10周龄时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的海兰褐种公鸡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CK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Ⅰ、Ⅱ、Ⅲ、Ⅳ和Ⅴ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0.8和1.0 mg/kg的铬,以此来研究铬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中铬的添加量在0.2~0.8 mg/kg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体重、第二性征及性腺的发育均趋于增加趋势,对提高体重、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铬添加水平达1.0 mg/kg时平均射精量、受精率、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均逐渐呈减弱趋势,而畸形率则呈增长趋势,该组与CK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日粮中理想的铬添加量是0.8 mg/kg,可有效地提高海蓝褐种公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感染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高度异质的单股环状DNA病毒,具有严格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主要感染猪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引起相应部位上皮组织的增生性病变.猪圆环病毒还能加重猪呼吸和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猪细小病毒(PPV)等感染,近年来有报道该病毒可引起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该病发病率为10%~20%,死亡率较高,存活猪发育明显受阻,现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本文对猪圆环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等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10):15-16
用体重60 kg左右的长×大杂交猪20头,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各处理日粮蛋白水平在NRC(1998)标准基础上依次下降3、4和5个百分点,并添加合成氨基酸,使各处理可消化赖氨酸、蛋+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不低于NRC标准和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比例,研究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生长猪养分消化代谢和氮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蛋白质适度情况下对生长猪采食量、排粪量、粪蛋白量影响不明显(p0.05);蛋白质降低4个百分点以上时显著降低蛋白质消化率(p0.05);日粮氮利用率随蛋白质水平降低而升高(p0.05);有减少猪粪便中臭味物质(如吲哚等)含量,改善猪舍环境的作用。结论认为,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的减排作用主要是通过氮摄取和排出减少,而且主要是通过减少尿量和尿氮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