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益丰素是一种新型、无公害、广谱性的植物营养生长调节剂.为验证益丰素的增产效果和生产应用价值,受厦门市嘉龙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的委托,选择几种已推广使用的生长调节剂与益丰素在田间进行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苗期、孕穗期、盛花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0.1%益丰素,有促进壮苗、提高分蘖率、增加千粒重的效果;小区产量可比对照增加9.3%,示范区产量提高5.8%。  相似文献   

3.
生长调节剂益丰素对枸杞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益丰素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枸杞产量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氨基寡糖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氨基寡糖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海岛素)拌种可提高麦苗的出苗率、株高等,也可增加小麦的抗逆性,小麦灌浆期发病率降低4.2个百分点。在不同时期进行喷药,其产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最终增产率高达17.0%。因此,氨基寡糖素(海岛素)在小麦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氨基寡糖素(海岛素)在小麦上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海岛素)拌种可提高小麦的出苗率、株高等,也可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小麦灌浆期发病率明显降低,在不同时期喷药,产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最终增产量达到44.79%,氨基寡糖素(海岛素)在小麦产生上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1试验目的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合新疆生态条件的新品种和相应栽培技术,为牧草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品种资源。2试验情况2.1参试品种一年生品种有美国籽粒苋菜、大米小麦旱高粱、东科巨谷、98吨谷、超优金谷,多年生品种有俄罗斯饲草菜、沙打旺、苜蓿益丰1号、益丰2号共9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钾素肥源在水稻和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以及对土壤钾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钾素肥源均可增加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增产是通过增加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的,小麦增产则是通过增加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来实现的.施用钾素肥源还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尤以施用化学钾肥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氨基寡糖素对小麦的生长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寡糖素对小麦具有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提高抗病能力、增加地上干物质及增产等功效。2013年陕西省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施用5%氨基寡糖素AS,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每667 m2可增产6%以上。通过对氨基寡糖素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其适合浓度和最佳施药次数以及在小麦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在海丰地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扬麦13"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小麦干物质转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丰地区小麦上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能促进小麦茎、叶中的营养向籽粒流动,从而使籽粒饱满,增加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尤其对晚播小麦的增产作用更显著。在海丰地区气候条件下,汉奇300能量转移素每667m~2最佳使用量为35mL。  相似文献   

10.
海岛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海岛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岛素拌种、海岛素喷雾对控制小麦纹枯病、赤霉病有一定的效果,且海岛素喷雾效果优于海岛素拌种,对小麦安全,海岛素拌种能提高小麦发芽率,使苗齐、苗壮。海岛素拌种、喷雾均使小麦增产,可在小麦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氨基寡糖素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0、1、2、4、8、16 g/L氨基寡糖素对小麦进行拌种,研究幼苗的生理特性。[结果]氨基寡糖素(0~16 g/L)拌种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随着氨基寡糖素拌种浓度的增加,小麦各生长指标(出苗率、发芽指数、株高)、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氨基寡糖素4 g/L效果最好。用4 g/L氨基寡糖素拌种大田试验小麦免疫诱抗能力增强,减少了因病害、冻害及干旱而造成的损失。[结论]氨基寡糖素拌种能提高小麦免疫诱抗能力并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考察干物质、产量、钾含量及其利用效率,研究3个不同品种优质小麦(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施钾效果差异,揭示优质小麦钾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显示,施钾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优质小麦功能叶片SPAD值,从而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增加。不同优质小麦品种比较,不施钾条件下,郑麦7698产量及各构成因子最高,施钾后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产量变化幅度均最小;且钾素利用效率无论施钾与否都维持较高水平,钾素收获指数和钾肥生产效率也高于其它两个小麦品种,说明郑麦7698具有钾高效利用特征。郑麦0856施钾后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幅度均高于其他两个小麦品种;其钾素农学利用率也最高,说明郑麦0856对钾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氨基寡糖素在小麦上的应用,采用不同浓度氨基寡糖素浸泡小麦种子,育苗后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0.5g·L~(-1)氨基寡糖素浸种对小麦生理特性效果最好,增幅最高,达到27.8%,在2.0g·L~(-1)时抑制效果明显,高达21.0%。在培养液浓度为0.1~0.5g·L~(-1)时,使用氨基寡糖素能够明显增加植株的鲜重,增加根密度。在盐胁迫逆境条件下,随着盐浓度增加,植株鲜重的重量降低,0.5g·L~(-1)氨基壳寡糖溶液处理后小麦增重80%,其它浓度下增产不明显,且在模拟盐碱条件下,高盐条件下,0.1和0.5g·L~(-1)的氨基壳寡糖溶液培养处理后能明显降低盐胁迫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促进小麦生长。氨基寡糖素能诱导提高小麦免疫诱抗能力、耐盐性并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4.
2005—2006年对庆阳市引进的12个冬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抗锈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多抗1号、陇鉴99、济麦20号、德引2号高抗小麦条锈病,且抗性稳定,综合性状好,建议在庆阳市南部病害重发区推广种植;益丰98、农大3659、轮抗6号中抗小麦条锈病,应与本地抗锈品种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5.
小麦缓释配方肥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对小麦缓释配方肥、四川宜川三元素肥和威利达小麦配方肥的施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小麦缓释配方肥,不但能够提高小麦的抗寒性、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而且能大大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小麦生长调节剂常用药剂0.01%芸苔素内酯乳油为对照,研究了0.01%28-高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对小麦生长的的影响。结果表明,0.01%28-高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有效成分用量0.02-0.06mg/kg增产率与清水对照相比增加了5.04%-7.49%,与对照药剂0.01%芸苔素内酯乳油增产率5.51%相当。表明0.01%28-高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对小麦生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芸苔素内酯     
《农技服务》2009,26(3):17-17
<正>芸苔素内酯,英文通用名brassinolide,中文别名:益丰素、天丰素、油菜素内酯、农梨利;曾用商品名:硕丰481,芸薹素内酯,云大120,皇嘉芸薹素等。化学名:2a,3a,22s,23s-四羟基-24R-乙基-β-高-7-氧杂-5a-胆甾-6-酮。农药类别: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类别:激素类。芸苔素内酯外观为白色结  相似文献   

18.
淮北地区小麦、玉米连作系统N、P、K素合理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玉米连作系统中 N、P、K素合理运筹技术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运筹方式 ,两茬年单产均可获得 12 0 0 0 kg/ hm2以上产量水平 ,平均单产达到 144 34.5 kg/ hm2 。运筹技术公顷施用 N素 ,以小麦 180~ 2 70 kg和玉米 2 70~ 180 kg,小麦与玉米N素比例为 4∶ 6和 6∶ 4较为合理 ,两茬年单产平均达到 14911.5 kg/ m2。随 N、P、K素中 N素水平的提高 ,小麦、玉米籽粒全量 N和蛋白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而蛋白质产量在小麦上呈增加趋势 ,而在玉米上则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省三原县小麦上进行海岛素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利用海岛素拌种和喷雾均能提高小麦单产,还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效。用海岛素拌种,不仅能提高小麦发芽率,促进小麦提前出苗,使苗齐、苗壮,抗逆性增强;而且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春季返青速度加快。相同条件下,用750倍海岛素稀释液喷雾增产效果好且对小麦安全。在我县小麦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海岛素拌种、喷雾。  相似文献   

20.
肥料运筹和覆膜对小麦营养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优质小麦贵农18号为材料,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分析了肥料对覆膜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覆膜小麦植株氮、磷、钾素和籽粒产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等施肥条件下,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覆膜小麦植株氮、磷、钾素含量都随之增加,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相同施肥用量前提下,前氮后移喷施能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高达10.4%,植株氮、磷、钾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氮肥施肥量为N 270 kg·hm-2,且于前期一次性施肥是实现覆膜小麦超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