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非SO2型红地球葡萄专用保鲜剂CND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经过CND处理后,红地球葡萄还原糖、总酸、VC的3种营养指标总体消耗显著降低,品质保持较好。贮藏期间呼吸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影响红地球葡萄品质的3种主要酶类均保持较低活跃水平。说明CND能较好的控制红地球葡萄的生理代谢,保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屈彦伯  孙静  章程辉 《北方园艺》2015,(24):118-122
为了减少市场流通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损失率,寻找安全、有效、适用于西北"红地球"葡萄的贮藏工艺,采用质量分数不同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对"红地球"葡萄进行为期60d的贮藏试验,测定了贮藏期间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腐烂率、果梗新鲜度、漂白率的变化,研究了西北市售保鲜纸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末期60d时,经质量分数75.0%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处理后的葡萄腐烂率和漂白率最低;果实硬度较采收时降低了15.02%;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4.5%和0.508%,较好保持了原有的风味;能有效抑制果梗新鲜度的下降,保持葡萄的外观品质。由此可见,含75.0%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保鲜效果最优,既能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果梗新鲜度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又可避免漂白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前庙‘红地球’葡萄试验园采用早期追施有机肥和沼液肥的方式,测定两种有机肥料对‘红地球’葡萄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肥料的施用对‘红地球’葡萄的枝条、叶片和果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7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开展生长季增施有机肥,提升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条件下,在葡萄园增施有机肥,结合含氨基酸、腐殖酸的水溶肥叶面喷肥,完全能达到果粒膨大效果,并且果实着色整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实现了红地球葡萄优质、无公害、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5.
2011-2012年在福建福安、顺昌、建阳等5个葡萄主产县市,开展红地球葡萄区域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适应性较广,在福建5个不同气候、土壤条件区域均表现树势强,生长快,花芽容易形成,品质优良,耐贮运,是鲜食、观光兼用的理想品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日光温室延迟栽培红地球葡萄,研究不同留穗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生葡萄单株以留5~7穗、每穗60粒时,葡萄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较好,且能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7.
红地球葡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通常认为该品种果穗重、果粒大、果色艳丽、品质极佳、耐贮运,丰产性也较好。但是,随着红地球葡萄的迅速推广和采收后大量的贮藏保鲜,果实腐烂、干梗和漂白等现象屡屡发生,损失很大。笔者认为,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光质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转熟时对果穗进行红、橙、绿、蓝、白滤光膜与避光套袋处理,测定分析了转熟至采收期间套袋对果实单果质量、糖酸积累、着色与花色素苷合成等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蓝色滤光膜套袋‘红地球’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增加,葡萄糖、果糖、蔗糖3种糖分含量相比白膜分别提高了7.2%、13.7%、17.2%,糖酸比提高,显著促进了花色素苷的合成,色度角h最小,果皮中主要花色素苷组分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较白膜显著增加,分别提高18.4%与12.5%,PAL活性增强,促进了葡萄积累花色素苷;而避光处理的‘红地球’果实糖酸比小,花色素苷合成显著受到抑制。【结论】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区果实部位光环境对设施葡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蓝色滤光膜套袋可以增加蓝紫光的比例,调控葡萄光合产物分配,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促进欧亚种‘红地球’葡萄果实糖的积累和着色,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9.
肖宏伟 《中国园艺文摘》2014,(2):188-188,190
在调查金塔县‘红地球’葡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下降的原因,探讨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以期对金塔县‘红地球’葡萄提质增效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瑞必尔×红双味,京秀x红地球杂交组合及瑞必尔、红地球、醉人香实生种子为试材,通过3种不同处理的田间杂交授粉方法以提高田间葡萄杂交授粉率及对葡萄实生种子进行3种不同的处理以提高葡萄种子的萌发能力.结果表明:以处理Ⅳ即从去雄后第2 d起连续3次授粉处理的葡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高,瑞必尔×红双味,京秀×红地球杂交组合分别达到了55.8%和44.8%.3种种子处理方法中以处理Ⅱ温室营养钵播种法成苗率最高,瑞必尔、醉人香、红地球实生种子的成苗率分别达到了35%、30%和30%.  相似文献   

11.
葡萄新梢长度与叶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了葡萄新梢长度与其总叶面积的相关性,提出了可以采用测量新梢长度和新梢数量来计算全株或全园叶面积系数的方法。同时还总结出,对于棚架红地球葡萄的合理负载,即每平方米有效架面留8个新梢、4~6穗果,就可达到叶面积系数1.8~2.3之间,并获得优质、适度丰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芽变红地球葡萄的倍性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芽变红地球葡萄是新近发现的自然变异新种质。为搞清其倍性结构,以芽变红地球、红地球为试材,根据组织发生层学说推断材料的倍性结构。测定保卫细胞大小和统计叶绿体数目的试验表明,芽变红地球保卫细胞长略大于红地球,宽略小于红地球;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粒数,芽变红地球为11.35个,红地球为10.63个,均没有显著差异,从而推断芽变红地球的L1层为二倍体。测定花粉粒大小的试验结果表明,芽变红地球花粉粒长度为35.46μm,宽度为22.95μm,红地球的花粉粒长度为33.03μm,宽度为18.04μm,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芽变红地球的LⅡ层为四倍体。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表明,芽变红地球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76,红地球的为2n=2x=38,表明芽变红地球的LⅢ为四倍体。另外,通过对梢端切片观察,芽变红地球的LⅠ层的细胞与红地球的没有明显差异,而LⅡ、LⅢ则显著大于红地球。由此证明,芽变红地球的倍性结构为2-4-4型,为周缘嵌合体。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抗病和感病品种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胺蓝染色结合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在葡萄感病品种‘红提’和抗病品种‘北玫’中的侵染过程,发现两品种从接菌到显症的过程基本一致,但孢子囊伸出气孔的时间、伸出孢囊梗气孔比例、孢囊梗数量及孢囊梗分支,‘红提’比‘北玫’多;菌丝在‘北玫’上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量也较少。‘红提’的潜育期为4 d,而‘北玫’的为5 d,‘红提’和‘北玫’的长菌丝、分支的长菌丝、疏松菌丝体出现的时间也不同。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北玫’上停留在疏松菌丝体阶段,而‘红提’96 h时叶片组织内长满致密的菌丝体。两品种在初生菌丝和长菌丝阶段产生吸器的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Foliar sprayings of grapevines with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r chemicals were evaluated for determining grape skin color and 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 and enhancing table grap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v. Red Globe in this study. Grape skin col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factors for table grapes. Sometimes, it can be viewed difficulties in skin coloration of some red table grape cultivars grown in various grape growing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poor skin coloration of red table grapes is a frequent trouble that reduc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is utilized from some canopy management practice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emicals with plant hormones and hormone-like compounds as active ingredients can be recently used for improving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growing of some table grape cultivars. In current study, nine different preharvest treatments were used for improving quality parameters of cv. Red Globe, including 1?Control (C), 2–300?mg/L Abscisic acid (ABA), 3–300?mg/L Ethephon (Eth), 4–30% Ethanol (EtOH), 5–300?mg/L ABA + 300?mg/L Eth, 6–300?mg/L ABA + 30% EtOH, 7–300?mg/L Eth + 30% EtOH, 8–300?mg/L ABA + 300?mg/L Eth + 30% EtOH and 9?Cluster tip cutting (CTC). Although the best results from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 and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 of cv. Red Globe were obtained in CTC treatment in all preharvest treatments, Eth+ETOH treatment especially gave rise to the best results among the preharvest chemical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5.
环剥和GA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于2003、2004年分别在河南长垣、开封及新密进行了4个独立试验,主要研究了环剥和GA3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粒大小、果穗重量、种子数目、果梗耐拉力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15-16mm时主干环剥可增大果粒10%左右,应用GA340-60mg/L水溶液浸蘸果穗,可显著增大果粒,增加果穗重量,对果穗其他性状、成熟期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及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郭修武  郭印山  谢洪刚  胡禧熙 《果树学报》2011,(5):776-781,F0003
为探讨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和室外贝达葡萄(V.ri-paria×V.labrusca)盆栽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05、0.1 g.mL-1(根系...  相似文献   

17.
‘岳红无核’是从‘晚红’ב无核白鸡心’杂交后代中选出的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523 g,果粒椭圆形,果皮紫红色,单粒质量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可滴定酸含量0.49%,味甜,品质好,无种子或偶有残核。在辽宁熊岳地区露地栽培,8月上中旬浆果充分成熟,早果性及丰产性强,抗病性中等。  相似文献   

18.
不同葡萄品种臭氧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红提"、"克瑞森"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保鲜袋+纸箱、无保鲜袋+泡沫箱、保鲜膜+塑料盒3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臭氧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提"葡萄入库前用60mg/kg的臭氧浓度处理,以保鲜袋+纸箱包装,放入0℃左右保鲜库中,保鲜时间可达150d,其余品种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9.
范秀艳 《北方园艺》2011,(4):138-140
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为试材,探讨了光照强度和NH4+-N、NO3--N不同配比对葡萄试管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基中NH4+-N所占比例和光照强度的升高,GS活力增加。光强为5 000 lx并且NH4+-N:N3--N为5:5时,GS活力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NR)随着光强和培养基中NO3--N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且随着培养基中NO3--N比例的增加,试管苗体内的NO3--N含量增加。随NR活性升高,体内NO3--N含量降低,NO3--N含量与NR活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兴本  郭修武 《果树学报》2005,22(3):207-210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套袋对葡萄果实中糖代谢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果实成熟后套袋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果实发育前期,套袋明显提高了果实中蔗糖的相对含量及酸性转化酶活性。套袋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果实发育早期转化酶活性来影响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