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积分回归法,分析了通化市水稻负泥虫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水稻负泥虫发生量与气象因素的回归方程式,根据此方程式并利用当年的气象数据来预测当年虫害发生的轻重。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以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2011~2014年的5~10月份的气象数据及各个月份水稻潜叶蝇虫害危害程度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建三江地区水稻潜叶蝇发生情况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水稻潜叶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水稻潜叶蝇的特征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分析了水稻潜叶蝇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水稻潜叶蝇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水稻秧苗的培育、提高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思想认识、合理使用农药、采用浅水灌溉、加强养护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潜叶蝇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在吉林省地区内的发生规律及其发生危害的田间条件与症状表现,并从做好测报工作、保护利用天敌、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早插秧、秧本田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寒地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北方水稻种植区潜叶蝇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危害程度,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害虫有很多种,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潜叶蝇、负泥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潜叶蝇和负泥虫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本文对两种害虫如何识别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1、水稻潜叶蝇:水稻潜叶蝇,别名稻小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北方稻田苗期常见虫害.  相似文献   

7.
史明 《现代农业》2011,(5):79-79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富锦市近年来潜叶蝇对水稻的危害较重。因此,本文对潜叶蝇的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趋性,本研究主要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并且分期调查诱虫板诱虫数量。结果表明,6月4日诱杀水稻潜叶蝇成虫数量最多,为16 128头;说明6月4日左右是稻田防治潜叶蝇的最佳时期,水稻潜叶蝇主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9.
水稻潜叶蝇是辽宁地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文章从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等做了阐述,并从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基数、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稻潜叶蝇在黑龙江垦区稻田发生较为普遍,是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之一.在水稻育秧时,结合浇最后一次苗床水施用杀虫剂来防治本田前期水稻潜叶蝇已成为常用方法,一般喷施氧化乐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氧化乐果的防效已明显下降,难以有效地控制水稻潜叶蝇的危害.为此,2001年黑龙江省七星、八五三农场进行了阿克泰防治水稻潜叶蝇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1.
麦鞘毛眼水蝇是西北地区小麦、青稞上的新害虫,本文通过对麦鞘毛眼水蝇在格尔木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的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预报模式,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江苏泰州地区1987~2006年气象资料和稻纵卷叶螟发生资料,选取气象因子,利用SPSS软件,分析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报方程。[结果]1月中旬~2月上旬的日照时数与第四(2)代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有较明显的相关,而2、3月的平均气温与第五(3)代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有较好的相关。[结论]预报显示,对第四(2)代和第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的预报准确率较高,分别达95%和75%;如果将数据做四舍五入处理,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50年来的病虫历史资料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随着耕作制度、品种布局和栽培水平等农业条件的不断变化,主要病虫种群消长发生了明显的演变,金龟甲、飞蝗、粘虫、稻苞虫、稻白叶枯病等由常发性、关键性病虫变为次要病虫,稻瘟病、三化螟、稻瘿蚊等由潜发性、间歇性病虫变为常发性病虫,稻卷叶虫、稻飞虱、稻叶水蝇、稻细条病等则由一般性、局部性病虫变为全面性、关键性病虫。病虫发生消长及种群演替与农田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分析表明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4.
水稻褐飞虱发生程度气象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水稻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报方程,从气象条件的角度对每年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指导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方法]利用江苏泰州地区历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稻飞虱发生资料,选取大量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寻找和水稻稻飞虱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前期气象因子与当年水稻稻飞虱发生密切相关;3~5月平均气温与10月上旬褐飞虱影响程度呈负相关;2~4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与10月上旬褐飞虱影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以前期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预报方程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5.
于1999—2007年在宁夏灵武果园村等地,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通过诱集越冬代成虫预测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利用灵武1999—2007年5月的气象观测数据与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日和高峰日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月下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5月份降雨量与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夏Pan  范滋德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01-105,159
毛眼水蝇属(Hydrellia)中数种为稻、麦等农作物重要害虫。受害水稻会造成死秧、大发生年使水稻严重减产。笔者对安徽省水稻产区毛眼水蝇属进行调查,发现有10种,已鉴定出6种,其中有3个为我国新纪录种。本文将已鉴定出的种列出种的检索表和5个种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在黄山风景区对黄山松细纹新须螨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纹新须螨发生与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均有一定的关系。与细纹新须螨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气候因子为月均气温和旬均气温,曲线拟合结果与实际较吻合,细纹新须螨发生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当平均气温达到14℃以上,可用该曲线预测预报细纹新须螨发生的趋势;多个气候因子与细纹新须螨发生数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月均气温+月均降雨量+月均相对湿度、旬均气温+旬均降雨量、旬均降雨量+旬均相对湿度3个组合因子与细纹新须螨发生关系密切。采用旬均气温+旬均降雨量进行虫情预测预报,对指导防治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黎贞发  高鹰  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78-5180
利用天津宝坻区1959~2009年气象资料,应用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方程,对无灌溉条件下1m深土层非胁迫水分累积亏缺量进行计算,根据干旱指标,分析该地区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冬小麦生长季97%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春旱极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河套灌区多年潮塌发生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分析了潮塌的危害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潮塌发生的基础原因是秋季浇水,主要诱发因素是气象条件,盐碱化是潮塌加重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预测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控制灾害。[方法]分析1983年以来丽水山区云南松毛虫大暴发的周期规律,研究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回归方程。[结果]丽水山区云南松毛虫的暴发间隔时间逐年缩短,暴发持续时间为2年,与上年虫口基数大有关系。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年日照时数、12月最高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雨日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月日照时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12、月的最低气温无显著相关。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2001~2006年的受灾等级进行拟报,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结论]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发展与年雨日、年日照及1月日照、12月最高气温有很大的关系,建立的回归方程的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