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FDP间接血凝抑制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FDP间接血凝抑制法的建立赵立红(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系,河北宣化075131)乔健(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在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机理研究中,为准确测定兔血清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将人FDP间接血凝抑制法加以...  相似文献   

2.
慢性兔病毒性出血症及其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兔病毒性出血症及其防制山东农业大学271018徐淑敏,徐作良兔病毒性出血症自1984年春首先在江苏发生以来,现已扩展全国及世界各地,给养兔业造成巨大损失。1病原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体为兔出血症病毒(RHDV),为近球形的颗粒,具有20面体的立方...  相似文献   

3.
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赵立红(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河北宣化075131)范立中,徐福南(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乔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观察已有报道,但缺乏发病全过程的动态研究。本试验采取人工接种的方式,从攻毒后2...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紧急防治措施山西长治康宝制药厂046011张国庆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自1984年刘胜江等在我国江苏无锡地区首次发现本病以后,迅速蔓延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墨西哥、欧洲大部分国...  相似文献   

5.
兔病毒性出血症垂直感染病例田克恭遇秀玲吴娜隋丽华渠川玫李俊梅(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1995年5月,某实验兔繁育场发生兔病毒性出血症,死亡50余只,多数为孕兔和壮年兔。剖检死亡孕兔发现临产胎兔亦表现与死亡母兔相似的病变,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6.
对防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体会赵桂芳(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533010)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我院实验动物室兔场于1994年5月在断奶兔群发生球虫病并发兔瘟;1995年2月又在育成兔群暴发兔瘟流行。1发...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制史同瑞武克勤丁树人(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富裕161200)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是由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严重威胁着养兔业的发展。本文报道了一例兔病毒性出血...  相似文献   

8.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干粉灭活疫苗的研制报告刘毅英,同育英,张青龙,董爱娥,曹益,刘彦川(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西宁810006)本文叙述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干粉灭活疫苗(以下简称兔二联干粉苗)的毒(菌)种、制造...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疫病,我国农业部兽医局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兔群中一旦有兔感染该病,则迅速蔓延至整个兔群,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实验兔场暴发兔病毒性出血症颜思通,李力复,黄亚德(广州动植物检疫局广州510010)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患兔以皮下、脏器广泛性出血为特征。不同品种的兔均易感,但以3月龄左右青年兔更为敏感。自从1984年我国江苏省首次暴发兔...  相似文献   

11.
为了预防家兔和野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用牛痘病毒本哈根株构建 了一株重组牛痘RHDV病毒。此重组病毒表达RHDV衣壳蛋白(VP60)。对表达产物分析表明,此重组蛋白的大小为60KDa,作为抗原,在免疫沉淀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可与抗RHDV抗体反应,用重组病毒免疫接种兔,可产生高水平的抗RHDV特异抗体。通过皮内和口服途径接种,可使免疫动物抵抗RHDV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以长毛兔最易感染,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95%以上),断奶幼兔对该病毒有一定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引起感染,其潜伏期48~72h。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出血性肺炎、兔出血症和兔瘟。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所致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和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骤然发病,呼吸急促,急性猝死。病变特点是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其他实质脏器瘀血及出血。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兔、成年兔,死亡率较高。本文总结了一例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时有发生,探析免疫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针对于兔的毁灭性传染病,该病于1984年首次暴发于我国,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呈现地方流行性。该疫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义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虽目前通过生物安全防控和预防免疫等措施该疫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新的亚型出现,这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控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及防控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兔出血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养兔业的发展壮大,兔病毒性出血症在各地发病较为频繁。现将发生在某市效区养兔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病兔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抽搐。由于该病不但兔死亡率高,且传播快,因此寻求高效、无副作用的药物来控制、治疗兔病毒性出血症确有必要。为了观察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动物:选用未经兔病毒性出血症苗免疫的健康纯种西德长毛白兔38只,体重2.3~2.8kg,雌雄不拘,实验前直肠测温38~39℃,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本病干1984年在我国江苏省的江阴县首次被发现,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20.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