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用不同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比(F/C)值的纤维素酶系处理轻量涂布纸二次纤维,研究了纤维素酶系组成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随着F/C值从0增到2.5,长度小于0.2mm的纤维分布密度由23.55%降低到17.50%。纤维加权平均长度由1.067mm增加到1.168mm,纤维的卷曲系数由0.103下降到0.087;纤维的扭结强度由0.78个/mm增加到0.84个/mm。随着F/C值的增加,纤维素酶系外切酶的酶解作用增强,细小组分逐渐减少,二次纤维平均长度呈上升趋势,卷曲程度下降,有利于浆料滤水性能的改善,但纤维扭结强度上升对单根纤维强度和纸张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复合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3种酶对漂白针叶木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比较不同的酶对漂白针叶木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素酶对漂白针叶木浆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浆料滤水性先增加后下降,纤维保水值(WRV)和Zeta电位绝对值先降低后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降低,纤维长度急剧下降,手抄片抗张指数先增加后急剧下降;在酶用量5.0 U/g时,纤维平均长度较对照样降低了48.64%,抗张指数较对照样下降了23.23%;内切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漂白针叶木浆的影响都比较小,改性处理后WRV和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降低,但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加,手抄片抗张指数也有所增加。对于造纸工业而言,内切纤维素酶的改性效果较好,当其用量为5.0 U/g时,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对纤维进行打浆处理,同时手抄片抗张指数增加到22.04 N·m/g,较改性处理前增加了20.77%。  相似文献   

3.
竹制溶解浆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漂白硫酸盐竹浆板进行细菌性木聚糖酶单独处理和细菌性木聚糖酶与碱协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细菌性木聚糖酶处理后的浆料α-纤维素含量能够满足短纤溶解级浆粕要求;采用细菌性木聚糖酶(120IU/g)与NaOH(质量分数4%)协同处理,浆料α-纤维素质量分数可以达到98.64%,已基本能够满足所有溶解级浆粕的要求.碱处理同时可以降低浆料中的灰分和铁离子含量.实验证明,采用硫酸盐竹浆板的酶处理工艺,完全可以替代蒸煮前的预水解工艺,生产合格的竹制溶解级浆粕.  相似文献   

4.
生物酶预处理对秸秆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稻草和麦秸原料的特点,分别用木聚糖酶、漆酶/碳源系统(LCS)和脂肪酶对原料进行生物酶预处理用机械磨浆方法制备纤维,以木质纤维板用脲醛树脂作胶黏剂,压制秸秆中密度板,并探讨酶处理对秸秆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生物酶预处理对稻草和麦秸纤维板的性能都有一定的改善,同软化处理相比,经三种生物酶处理后的长纤维的比例明显增加,而细小纤维的含量则明显降低,I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其中木聚糖酶对此两项指标的改进效果更好。经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压制的密度达到0.8 g/cm3以上的纤维板的性能如下:麦草纤维板的IB为0.75 MPa,MOE为3 960 MPa,MOR为37.60 MPa,TS为21.29%。除TS外,均优于GB/T11718-1999标准要求。而稻草纤维板的IB为0.73 MPa,MOE为2 618 MPa,MOR为21.35 MPa,TS为21.19%,其中MOR与TS均离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漂白稻草浆进行处理,发现经酶处理后的浆料,它们的滤水性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白度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纤维素酶的效果更好,但纤维素酶用量过多,则会对纤维造成损伤,影响浆料强度。  相似文献   

6.
木聚糖酶处理改善速生杨化学机械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聚糖酶处理速生杨化学机械浆(APMP),通过分析检测处理后纸浆的打浆度和成纸物理性能,探讨了木聚糖酶处理对速生杨高得率浆抄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过木聚糖酶处理APMP浆相比,酶处理后纸浆的打浆度降低10°SR以上,返黄(PC)值下降0.28,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稍有降低,而撕裂指数提高0.34mN*m2/g,不透明度提高1.1%,松厚度提高0.08cm3/g,戊聚糖含量降低1.64%,酸溶木质素含量稍有降低,纤维素含量和Klason木质素含量相对提高.木聚糖酶处理速生杨高得率纸浆,主要降解纸浆中的木聚糖,对纤维素大分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产磨木浆的原料主要是马尾松,但由于其树脂含量高,在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树脂障碍,既影响纸机的正常运转,又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本研究用脂肪酶对磨木浆进行处理,以降低浆料中树脂含量。研究了脂肪酶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脂肪酶脱除树脂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磨木浆脂肪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0、温度70℃、浆浓10%、处理时间60min、酶用量0.8IU/g;在脂肪酶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磨木浆与原浆相比,树脂含量下降了52.58%。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机械浆可漂性及白度的改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探讨了以玉米芯片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及麦草化学机械浆经该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可漂性和白度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玉米芯为底物、里氏木霉为菌种产酶效果较好,当底物浓度为18g/L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8.34IU/mL。木聚糖酶预处理有利于改善麦草化机浆的可漂性,促进其过氧化氢漂白,有提高漂白浆白度,降低漂剂消耗。研究表明,当经单段H2O2漂至相同白度时,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可节约50%的H2O2用量。若麦草CMP酶处理后采用高浓度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即XP3P3漂序(H2O2总量为6%0时,白度可达60%(ISO)以上。  相似文献   

9.
二次纤维酶水解生成葡萄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回收的废纸脱墨、洗净即为二次纤维。脱去其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得纤维素,用纤维素酶水解生成葡萄糖。对温度、pH值、酶用量、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测定水解液葡萄糖含量,找出水解的适宜条件:温度45℃,pH值4.8,酶用量8IU/g(对绝干原料),产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酶处理对相思木EMCC(延伸改良连续蒸煮)硫酸盐浆(KP浆)氧脱木质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白腐菌直接合成的漆酶/木聚糖酶体系(LXS)预处理相思木EMCC硫酸盐浆的的适宜酶用量为7 IU/g;LXS预处理后浆料氧脱木质素的适宜反应时间、最高反应温度及用碱量分别为60 min、100℃和2.5%;利用LXS进行氧脱木质素后处理的适宜反应时间及酶用量分别为2 h和5 IU/g。SEM观察到经过酶处理后纤维表面及横切面出现大量的裂隙及孔隙,其中以酶后处理最为明显,为后续漂白中化学药品的渗透和漂白降解产物的溶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3.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5.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之一———甘南县音河镇 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村的农林复合系统进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及类斑丰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地块平整规范的兴全村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 ,优势度较高 ,地块复杂的山湾村则与之相反 ,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 ,兴建村介于 2村之间 ;而从树种景观类型上分析兴全村较山湾和兴建 2村丰富 ,特别是常绿树种类型则较其他 2村丰富 ,表明在景观宜人性、美学价值方面兴全村比其他 2村优越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