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采收期果实硬度迅速下降的‘软肉3号’和仍保持较高硬度的‘秋金星’山楂果实为试材,通过对发育期果实软化相关酶的活性分析,研究了‘软肉3号’果实的软化特点,以期为山楂果实的软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软肉3号’果实在盛花后100 d迅速变软,而‘秋金星’果实的硬度在盛花后120 d缓慢下降,且显著高于‘软肉3号’;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软肉3号’中先呈现较低的活性,后伴随果实硬度的快速下降而大幅上升,而其在‘秋金星’中保持较高活性;果胶甲酯酶(PME)在‘软肉3号’中的活性较稳定且均高于‘秋金星’;纤维素酶(Cx)活性在2个品种中均先下降后上升,伴随果实的成熟活性显著升高;β-半乳糖苷酶(β-Gal)在‘软肉3号’的活性较低,在‘秋金星’果实的活性较高,且随果实的成熟急剧上升;脂氧合酶(LOX)均在盛花后60 d出现活性高峰,且伴随果实的成熟出现小幅度上升。综上所述,‘软肉3号’山楂果实质地的改变可能受PG、PME和Cx等多种酶的共同影响和调控。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山东烟台推广的早熟苹果品种,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品种区试圃,对早熟苹果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抗逆性等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麦艳’‘早捷’‘丰艳’‘红丽’果实颜色鲜艳,但风味太酸;‘瑞丽’平均单果重215.6 g,果实发育期75天,在烟台地区7月中旬成熟,是同时期成熟的品种中果个最大的品种;‘GF182’平均单果重145.0 g,果肉脆甜,货架期10天左右;‘信浓红’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206.3 g,条纹红色,在烟台地区7月底果实成熟。‘瑞丽’‘GF182’‘信浓红’3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烟台地区作为早熟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荸荠’和‘东魁’杨梅果实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果糖激酶基因MrF RK2的全长c DNA序列。MrF RK2全长1 279 bp,ORF阅读框全长996 bp,3′端非编码区227bp,5′端非编码区56 bp,编码332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Mr FRK2含有pfk B碳水化合物磷酸果糖激酶家族高度保守的1个ATP结合域和2个底物结合域;Mr FRK2与杨树Pt FRK2相似性最高,达到85%。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Mr FRK2在‘东魁’杨梅果实的发育早期大量表达,在成熟后期表达量下降,果实成熟初期Mr FPK2表达量‘东魁’显著高于‘荸荠’。果实成熟期间果糖含量‘东魁’显著高于‘荸荠’,与果实成熟期间Mr FPK2的表达量相反。这表明,MrF PK2在杨梅果实成熟期间果糖降解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早魁’为‘雪花梨’和‘黄花梨’的杂交后代,果实椭圆形,绿黄色; 平均单果质量264.5 g,最大500 g; 肉质细脆,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 品质上等; 8月上旬成熟,抗黑星病,丰产。  相似文献   

5.
‘夏华’杏是以‘凯特’为母本、‘巴旦水杏’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大果新品种。果实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172.2 g;底色黄色,果肉黄色,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离核,核仁甜。在山东省泰安5月底或6月上旬果实成熟,发育期75 d,产量42 300.0 kg • 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枇杷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其果肉细胞质体的发育与果肉颜色变化的关系。【方法】以不同颜色的枇杷品种‘黄金块’(橙红)、‘解放钟’(黄色)、‘白玉’(白色)不同发育阶段的果肉为试材,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果肉细胞质体的大小,颜色和超微结构。【结果】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发现‘黄金块’、‘解放钟’果肉细胞中的质体由叶绿体转变为有色体,而‘白玉’的果肉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有色体。此外,在对质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时,发现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黄金块’、‘解放钟’果肉细胞质体中的质体小球逐渐发育,到成熟期有大量的质体小球出现;而‘白玉’果肉细胞质体在成熟过程中没有大量的质体小球出现。【结论】‘黄金块’、‘解放钟’、‘白玉’果肉的不同颜色可能与有色体的形成有关,而质体小球的发育影响有色体的的形成,最终表现为果肉颜色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甜樱桃成熟过程中糖积累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以‘雷尼’和‘先锋’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以及硬度、果柄拉力、可滴定酸、总酚、抗坏血酸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甜樱桃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为主。随着甜樱桃果实的成熟,其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固比例不断升高。‘雷尼’和‘先锋’樱桃的3种可溶性糖分别在成熟期3和成熟期5迅速积累,然后缓慢增加。果实的硬度和果柄拉力均随果实的成熟不断降低,总酚含量均在成熟期3时急速降低,之后趋于平稳。2个樱桃品种的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其中,‘雷尼’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在成熟期2之后趋于平稳。完熟期时‘雷尼’樱桃的可滴定酸含量和‘先锋’樱桃的抗坏血酸含量有所降低。2个樱桃品种的硬度、果柄拉力、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山梨醇6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甜樱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熟期3和成熟期5分别是‘雷尼’和‘先锋’樱桃糖积累的关键期,果实硬度、果柄拉力和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他品质指标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陈启亮  范净  杨晓平  张靖国  田瑞  胡红菊 《园艺学报》2020,47(Z2):2881-2882
砂梨‘金鑫’为‘金水1号’与‘怀化香水’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强,树姿半直立。果实近圆形或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289 g,果皮绿色,果面平滑,果肉白色,肉质细疏松,石细胞含量0.18%,汁液多,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6% ~ 11.5%。在武汉市郊8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40 d。以‘园黄’、‘金晶’等品种作为授粉树,丰产,盛果期产量39 450 kg • hm-2,抗黑斑病。  相似文献   

9.
以果实硬度差异明显的‘Arapaho’和‘Boysen’黑莓品种为试材,分析比较了二者小核果形成后内源激素乙烯(ETH)、脱落酸(ABA)及油菜素甾醇(BR)含量在果实转色至成熟进程不同发育时期中的动态变化,以期为揭示黑莓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表明:高硬度‘Arapaho’和低硬度‘Boysen’分别在花后12d和24d开始转色,转色后各生长发育指标均持续快速增加。‘Arapaho’ETH含量在花后21d和33~36d表现小高峰,完熟时明显下降;‘Boysen’ETH含量在花后15、24、30~33d及完熟时均出现峰值,完熟时ETH含量最高。‘Arapaho’和‘Boysen’果实ABA含量均在小核果形成后初期较低,之后在发育中后期均出现2次峰值,完熟时ABA含量均明显下降。‘Arapaho’和‘Boysen’果实BR含量在小核果形成后初期均逐渐下降,之后在发育中后期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果实接近完熟及完熟时BR含量均显著下降。试验表明,在‘Arapaho’和‘Boysen’果实发育成熟进程中,3种激素均参与其中,ETH和ABA在果实后期快速发育时含量较高,ABA与黑莓果实完全成熟启动关系更密切,2个品种在ETH含量变化动态上差异较大,而在ABA和BR含量变化动态趋势上具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霞脆’是以‘雨花2号’和‘77.1_6’杂交育成的早中熟耐贮运桃新品种,在南京地区7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95 d左右。果实近圆形,外观着色好,平均单果质量165 g,最大300 g,果肉白色,不溶质,耐贮运,粘核。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地区桃主栽品种‘大久保’品质优良.但其果实近成熟时果顶及缝合线处变软凹陷,不耐贮运,果实着色度偏低,使生产者的栽培效益受到影响。术课题组从2001年开始,利用自然实生选种法对‘大久保’桃进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2.
肥城桃两品系果实细胞壁成分和水解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薛炳烨  束怀瑞 《园艺学报》2004,31(4):499-501
 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肥城桃两品系果实中细胞壁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果胶从8月1~16日明显增加,这时果肉硬度下降最快。两品系果实的细胞壁中离子结合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下降比例不同,这可能是造成两品系成熟软化特性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果实发育后期‘白里肥城桃’和‘红里肥城桃’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的不同,意味着纤维素酶在肥城桃果实软化中起重要作用。肥城桃果实中没有检测到内切PG活性,成熟后期外切PG活性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13.
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和红沙枇杷品种‘大红袍’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糖含量、蔗糖与山梨醇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发育与糖积累进程基本相似,蔗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山梨醇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果糖与葡萄糖是这两个品种积累的主要糖,90%左右的果糖与葡萄糖是在成熟前3周内积累的;两个品种间果糖含量差异较大,‘宁海白’的果糖含量比‘大红袍’高约 1/3,而葡萄糖含量仅高8%。转化酶、SS分解活性和SDH的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幼果期较高,此后随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到果实发育后期又转为上升直至成熟;SS合成活性和SPS活性变化与前面几个酶的变化趋势不同之处是成熟时的活性又有所下降。‘宁海白’的转化酶、SS分解活性均高于‘大红袍’,特别是果实发育后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远高于‘大红袍’,而SDH活性是‘大红袍’略高于‘宁海白’。以上结果表明,枇杷品种间糖含量的差异与其代谢酶的活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冀硕’是以‘黄冠’为母本,‘金花’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中晚熟梨新品种。果实8月底成熟,呈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344 g,果面绿黄色、光滑,具蜡质,果肉白色,质地细腻、脆,汁液丰富,味甜,石细胞及残渣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综合品质上等。树姿较开张,树冠半圆形,抗黑星病,丰产。在石家庄地区,4月上旬初花,花期7~9 d;果实8月底成熟,果实发育期130~140 d,可与‘黄冠’、‘鸭梨’互为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5.
早熟苹果新品种‘早翠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翠绿’是以‘辽伏’为母本,‘岱绿’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新品种,果实圆形或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151.3 g,最大204 g,7月中下旬成熟,果皮绿色,肉质细脆汁多,酸甜适口,香味浓,较耐贮藏,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16.
以葡萄品种‘左优红’和番茄品种‘Micro-Tom’为试材,采用转基因异源过表达和成熟相关生理性状监测的方法,研究了葡萄VvWRKY13过表达番茄株系的发育期,果实大小、种子数目和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以研究VvWRKY13在果实成熟中发挥的功能。结果表明:VvWRKY13具有促进番茄发育期缩短,果实变小,种子变少,增加部分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设施栽培‘冬枣’的果实品质特性,以5~7年生‘冬枣’为试材,比较其温棚、棉被冷棚、双膜冷棚和普通冷棚4种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下果实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功能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冬枣’果实含水量,降低果皮及果肉硬度,改善口感;与露地栽培‘冬枣’相比,设施栽培‘冬枣’大小均匀,整齐度高;设施栽培提高了‘冬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对总酚含量的积累也有促进作用。综合来看,设施栽培提高了‘冬枣’果实品质,其中温棚栽培的‘冬枣’果实品质较佳,且成熟最早、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两个苹果早熟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不同成熟阶段苹果早熟品种‘泰山早霞’和‘辽伏’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泰山早霞’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2-甲基丁酸丁酯与己酸乙酯等8种,‘辽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6种;两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分别以酯类和醇类为主;‘泰山早霞’含量最高的酯类为乙酸酯,而‘辽伏’为丁酸酯;两品种的醇类与酯类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显著升高,但‘泰山早霞’酯类含量在花后45 d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其它成分,并高于‘辽伏’的酯类含量,表明‘泰山早霞’酯类合成启动较早,‘辽伏’与‘泰山早霞’醇类增加较快的时期分别为花后45~60 d与花后60~75 d,表明‘辽伏’醇类成分的合成早于‘泰山早霞’。  相似文献   

19.
‘学苑红’葡萄是从以匈牙利品种‘罗萨卡’为母本、‘艾多米尼克’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成龄叶片很大,果穗中等。果粒着生紧密,椭圆形,极大,平均质量12.9 g。果皮红色,薄,涩。果实无特殊香气,通常有2粒种子。有一定的耐挂性,耐贮运。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开始萌芽,5月中旬开花,7月中下旬开始成熟,8月中上旬充分成熟。  相似文献   

20.
以新品种‘秦超’桃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与不同采收期对‘秦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不同贮藏温度与不同采收期下果实品质的变化,为‘秦超’桃贮藏与采收提供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常温下‘秦超’桃平均贮藏天数为21d,低温贮藏为58d。低温下能较好保持桃果实整个贮藏期间的果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桃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明显延缓果肉硬度下降速率。在不同采收期间,随采收期延迟,‘秦超’桃果实单果质量不断增加,硬度、果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能保持较好状态,成熟后树上挂果可延长30~40d。‘秦超’桃具有很好的贮藏性能,低温贮藏较常温贮藏可以有效保持‘秦超’桃的果实品质,延长果实品质的贮藏时间。延迟采收期,‘秦超’桃单果质量有大幅度增加,果实能够充分着色,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