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土壤及农作物的硒含量及富集特征,系统地采集分析了平安区七个乡镇152份0~50 cm深度土壤样品及1 161份植物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作物硒含量。结果表明,平安区表层硒含量平均值为0.27 mg/kg,高于全国及世界土壤硒平均值,有75.36%的地区处于适量硒状态,且三合镇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古城乡最低,总体上各乡镇采集的0~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土层之间的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硒含量逐渐降低。在几种作物中,油菜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富硒标准,小麦、玉米、豌豆、燕麦、马铃薯硒含量平均值均达到足硒标准,青稞和蚕豆在土壤硒含量较高的三合镇达到足硒标准以上。综合分析,土壤硒含量与相应的作物籽粒硒含量呈正相关,油菜、小麦、玉米硒的富集系数较高,对硒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因此适宜在相应的富硒地发展富硒农产品,豌豆、蚕豆、燕麦、青稞属于中等富硒作物,马铃薯的富集系数最小而变异系数最高,适合在硒含量较高的地方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2.
2010年年初,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青海省平安、乐都地区发现840km2的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县富硒土壤面积达到500多km2,小峡、洪水泉富硒地区的硒含量一般在0.23-1.5mg/kg,平均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平均值,接近于已开发利用的浙江瑞安、上虞、江西丰城富硒土壤含量水平,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平安县富硒区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开阳地区富硒农作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对贵州开阳禾丰乡和冯三镇土壤和农作物的硒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农作物硒含量在0.007~0.71mg/kg,大部分达到了富硒、足硒等级,少部分为少硒、缺硒等级,农作物的含硒量与所种植土壤的含硒量、土壤中有效态硒、土壤pH密切相关,并对该区富硒作物的种植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猪不同部位的硒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猪内脏平均含硒量远远高于猪肉平均含硒量。肾脏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2.122 3 mg/kg,脂肪的平均硒含量最低,仅为0.024 8 mg/kg。参照陕西省《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试验所检测的猪内脏组织和肌肉组织均达到富硒标准。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聚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马铃薯对硒元素的聚集特性,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土壤硒水平和叶面喷施不同硒水平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含硒量,并比较不同品种在相同土壤硒水平条件下和相同叶面喷施硒水平条件下聚硒能力的差异。[结果]在总硒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种植的马铃薯的含硒量不一定较高;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以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块茎的含硒量,其马铃薯块茎含硒量是不喷施硒肥的5.3~37.6倍;不论是在相同土壤硒水平条件下还是在相同叶面喷施硒水平条件下,马铃薯品种间硒的聚集量都有很大差别,品种间含硒量最大相差20倍以上。[结论]在富硒土壤上不一定能够生产出富硒马铃薯;生产富硒马铃薯产品首先应筛选聚硒能力强的马铃薯品种,其次是应选择适宜的富硒土壤。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以作为生产富硒马铃薯的辅助措施,喷施浓度以20~5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省长阳县11个乡镇155个土样及农副产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27~4.192 mg/kg,平均为0.381 mg/kg,高于全国富硒地区0.3 mg/kg的标准,高硒、富硒、适硒土壤分布在不同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海拔高度。农副产品天然硒含量丰富,抽检的62份样品中,含硒产品49个,占79.0%;高硒、富硒产品26个,占41.9%;其中清江鱼、茶叶、水稻等硒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富硒标准。因此,可以对长阳县硒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稻品种的硒富集能力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遴选硒富集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在安康富硒区域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壤含硒量对稻米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份水稻品种平均硒含量达0·08 mg/kg,国丰1号品种在对应土壤硒含量达0·82 mg/kg 的最高水平下,稻米中硒含量达最高0·16 mg/kg;品种渝优35对应土壤硒含量达0·31 mg/kg 的较高水平,稻米硒含量却相对最低,仅为0·04 mg/kg;品种 D 优11号在土壤硒含量达0·31 mg/kg 的较高水平下,稻米中硒含量却很高,达到了0·14 mg/kg,说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稻米硒含量随土壤含硒量升高呈增加趋势,有利改善稻米品质。综合品质指标,遴选出 D 优11号和徽优多系1号为品质和硒富集能力较优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汉王镇为研究对象,对辖区部分可耕作土壤及所生长的农作物进行硒含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集619个土壤样品均天然含有硒元素,硒含量最高值达到44.504 6 mg/kg,平均值为1.694 3 mg/kg,其中富硒土壤样品共计342个,占总体样品的55.25%;农作物采集样品332个,平均硒含量为0.284 1 mg/kg,达到陕西省规定富硒标准样品有115个,占总数的34.64%。土壤整体平均硒含量高,农作物平均硒含量相应地提高,农作物的硒含量与土壤的硒含量高低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及与茶叶吸收量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调查表明,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参差不齐。恩施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大于1.00mg/kg,是名符其实的富硒地区,但分布不均;利川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37mg/kg,属中硒或局部富硒地区。土壤含硒量与成土母质有关,但茶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富里酸硒络合肥进行生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外源硒对生姜硒富集、产量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可提高生姜中总硒含量,总硒含量在最大处理浓度100 mg/L最高,是CK的3.4倍。施硒浓度为100 mg/L时,可提高姜辣素、粗蛋白含量;施硒浓度为60 mg/L时,可提高生姜中总糖含量和产量;施硒浓度为50 mg/L时,可提高生姜总糖、粗蛋白含量和产量。综合分析不同浓度富里酸硒络合肥对生姜含硒量、姜辣素、粗蛋白、总糖、产量,以及对人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在土壤含硒量为0.3 mg/kg以下的中低硒区,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的最佳浓度为60 mg/L;在土壤含硒量为0.3 mg/kg以上的中高硒区,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的最佳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11.
陕西秦巴山区不同农田农作物硒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陕西秦巴山区关口镇、长安镇、砖坪、蒲溪镇、冷水镇、甘溪、恒口镇、池河、曾家镇、双安等乡镇常规栽培条件下农作物的调查,并对秦巴山区土壤农田和不同农作物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变化为0.1347~14.419 mg·kg-1,均值为1.97559 mg· kg-1,恒口镇和池河镇一带的...  相似文献   

12.
安康市农作物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婷  郑甲成  柯斧  张百忍  刘继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47-1948,1958
[目的]系统分析陕西省安康市主要农作物的硒含量。[方法]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和汉阴县蒲溪镇等10个地区采集土壤样品10个,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甘薯、大白菜和白萝卜7种农作物样品74个,采用PF6-2双通道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结果]安康市10个地区主要农作物具有很高的硒含量,其中大白菜平均硒含量最高,是我国平均含量的48.7~2 651.0倍;白萝卜平均硒含量是我国平均含量的19.0~715.0倍;甘薯平均硒含量虽然最低,但也是我国平均含量的5.9~151.0倍。10个地区中,以紫阳县双安镇各种作物的硒含量最高。[结论]安康市10个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硒含量均普遍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安康市硒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张香  赵景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91-8094
对西安市东郊狄寨镇、长安区郭杜镇大学城附近、咸阳市庞南村和北上召麦地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西安与咸阳地区不同降水条件下0~600cm麦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显示,4个采样点麦地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2.0%、21.9%、16.7%、22.5%。东郊狄寨镇、长安区郭杜镇、咸阳北上召土壤含水量变化特点很相似,210~400cm土层最高,410~600cm次之,0~200cm最低。咸阳市庞南村麦地土壤含水量变化特点为210~400cm土层最高,0~200cm次之,410~600cm最低。研究表明,在正常降水量条件下,关中地区农田并无土壤干层发育,即使在冬小麦的耗水高峰期,农田土壤含水量仍然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泰来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耕地中土壤硒的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选取黑龙江省产粮大县泰来县为研究区,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数据基础,采用多元统计、地统计和普通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分析泰来县耕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泰来县耕地表、深层土壤硒含量均值分别为0.155和0.056mg/kg,都低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水田硒元素含量均值在表、深层土壤中都高于旱地;2)土壤硒含量除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外,还与土壤有机碳、总氮、Fe_2O_3与Al_2O_3含量以及pH等有关;3)表层土壤硒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根据土壤硒含量分布状况,富硒地区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2%,研究区中部的六三一分厂、丰收村、六三良种场、河北村、六三二分厂、新建村、双山村、解放村和永发村等村耕地土壤硒含量较高,地累积指数表明土壤中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在研究区基本上不存在污染,可以在这些区域发展富硒农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川市耕地硒资源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湖北省利川市耕地硒含量及资源分布情况,为当地兴办富硒产业及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农户责任田自然地块为采样单元,采集利川市621个耕地土样,测定全硒含量,分析硒资源分布情况。[结果]利川耕地土壤的全硒含量为0.011~6.121 mg/kg,平均值为0.439 mg/kg,处于富硒水平;耕地土壤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878,但与土壤pH相关性不明显。境内耕地富硒土壤呈不规则“y”字型分布,文斗、忠路、沙溪为粗壮的“y”脚,由西南角向东北、西北方向延伸。耕地全硒0.900 mg/kg以上的采样点集中分布于忠路文斗带、齐岳山脉(含福宝山)、寒池山脉和麻山山脉4个区域。耕地硒含量与煤关系紧密,含硒较高的4个区域均有大小不等的煤矿资源。缺硒地区主要分布在柏杨镇及齐岳山以西的建南镇、谋道镇。[结论]初步摸清了利川耕地硒含量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测量土壤样品中硒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土壤样品中的硒进行测定,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其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曲线拟合、样品制备、重复测量,并且得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当土壤中硒的含量为0.642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6 mg/kg(k=2)。  相似文献   

17.
富硒液体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用量和不同喷洒时期,探讨了富硒液体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富硒液体肥可提高花生产量和硒含量,其中,产量以施用量6 000 mL/hm2处理和结荚期喷洒处理达最高;硒含量随肥料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喷洒时期以花生下针期喷洒处理花生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双高"技术示范基地所在的四疃镇王庄村的示范方内的冬小麦经历50年不遇的气象干旱,仍然长势良好。介绍了小麦遇干旱后的表现,分析了示范方内小麦"双高"技术的抗旱原因,包括深耕及秸秆还田、运用抗旱良种、测土配方施肥、适期播种、适时浇冬水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冬小麦"一水千斤"栽培模式下的养分管理方式。[方法]试验在赵县韩村镇韩村进行,播种前、收获后采集2 m土体土样,测定土样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存储量。[结果]2m土层中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全氮的含量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而有效磷的含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2 m土体纵向变化幅度较小,80 cm土层以下速效钾含量虽有所减少,但含量比较稳定;冬小麦全生育期内2 m土体全氮和有效磷存储量呈盈余状况,有效磷存储量呈亏缺状态。[结论]无论是"一水千斤"栽培模式还是常规栽培模式,麦田土壤养分运筹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