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业科技查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查新人才需要掌握农学、信息检索、计算机以及外语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查新人才存在学科专业知识不全面,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需要以现有的高校农业教育为基地,在现有农学类专业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检索和计算机类课程。在现有的高校农学专业中建立一个专门的有效的农业查新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对在职查新人员的培养,包括系统地培养以及参加各类培训和讲座,以培养出合格的查新人才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进入 2 1世纪 ,我们已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经济的激烈竞争 ,最终将归结到知识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任。什么样的“人才”才算是合格人才呢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以致用 ,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 ,才是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 ,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李鹏同志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 ,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国家教…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要求高校加大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从观念上重视创新思维教育,必须加大现有课程体来改革,重视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理论学习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浅谈跨世纪农业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信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出发点,论述科技翻译传递信息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性。指出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剧增和我国农业科技翻译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不能忽视培养多学科专业和不同语种的跨世纪翻译人才的工作。根据我国现有农业科技翻译人才的来源和知识结构,结合国情,提出普及与提高两个层次培养翻译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分析了广东省农业发展及毕业生就业趋势对农学专业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要与时俱进,将传统单一的培养农作物栽培人才的农学专业“专才”教育,改造整合提升为培养“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现代大农学专业”“通才”教育的教学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出现“三化”的错位现象,并提出了以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型人才为基础,以培养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人才为中介,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上层的目标定位,同时设计了实现目标定位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国情,作者认为21世纪农业情报人才的培养,既要考虑长远发展,也要兼顾近期需要。文章全面论述了跨世纪文献人才、咨询人才、管理人才、情报工程技术人才、情报理论研究与师资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强调在跨世纪情报人才的多元知识结构中,必须重视“计算机文化”;对从事咨询服务的情报人才,必须重视农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同时对培养跨世纪农业情报人才的途径,从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两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不同历史阶段,要求人才的种类、结构不同,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也不相同.设立"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是农业高等院校专业调整的需要,是改造传统农学专业的重要举措.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根据"立足大农学,面向大农业"的原则,打通基础,拓宽专业,强调综合,突出个性,具有"通才与专才相结合,以通才培养为主","宽专结合,以宽为主"等特色.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科技创新素质及其构成,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认为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转变农业教育理念、深化农业教育教学与考试方法政策、重视农科学生学习能力与技能培养和加强创新型人才师资建设是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是北京农学院在近年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介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型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以期寻找更加有效的途径来培养优秀的农业信息化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