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维鲜食山楂新品种——辐毛红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60 COγ射线照射毛红子山楂品种 1a生休眠枝芽 ,辐射诱变育成山楂鲜食新品种“辐毛红”。经测定其果实大小较对照有极显著提高 ,V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亦显著提高。变异后代性状稳定 ,是珍贵的大果厚肉鲜食山楂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2003年引进了10个鲜食或鲜干兼用枣品种,在府谷县进行栽植,通过对其物候期调查,丰产性及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牛奶脆枣、襄汾圆枣和梨枣的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在陕北地区栽培;冬枣、晋枣和芒果枣生育期太长,在陕北地区不能成熟。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通海县山楂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楂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系蔷薇科的山楂属(Crataegus L)植物,其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在通海,山楂栽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是通海的特产之一。1 目的和方法 通海山楂多数呈野生状态,品种资源不清。本调查的目的就在于摸清本县的山楂资源及分布,查清品种及产量,选出优良品种(类型),为通海县山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丹江水库位于鄂西北,豫西南的汉江,丹江流域,其库区范围内山峦起伏,山地面积大,野生山楂资源丰富,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种栽培山楂以来,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广大移民尝到了甜头,逐步形成了引种栽培热潮。为了筛选出适应丹江库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及时淘汰劣种和非栽培种。我们于1985年对该地区早期引进的,现已开花结果的品种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现将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果型鲜食枣良种开发与早实丰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心  赵玲爱  朱鸣  朱健 《防护林科技》2004,(Z1):133-135
从 2 8 9个枣树品种中 ,筛选出了适合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有 70种 ,对中选的 12个名优鲜食枣品种进行了示范栽培 ,研究总结了一套优质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沙荒地栽培山楂是发展沙区经济和治理土地沙化的重要途径。为了评价沙荒地栽培不同品种山楂果实的营养品质,测定了6个山楂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楂品种的果肉率、总酸度、总糖、黄酮、总酚和Vc含量相互间有明显的差异。各指标变幅依次为44.46%~76.73%、0.79%~2.16%、6.48%~14.17%、20.06~51.22mg/g、4.94~51.22mg/g和43.06~150.86mg/100g。综合营养品质甜口山楂最好,甘肃山楂综合品质次之,山里红、红棉球和大金星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7.
在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引进敞口、绛红、辽红3个山楂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能正常生长,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引种品种以敞口最好,降红次之,辽红较差;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栽培措施对山楂产量的影响次序是:品种—施氮量—密度;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山楂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明显差异,立地类型以沟坡为优,梁坡次之,梁峁顶最差,栽培株行距以2 m×4 m为最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南方鲜食枣的主栽品种和南方鲜食枣的生长结果特性,并从栽植、施肥、生草栽培与覆盖、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保护地栽培等方面阐述了南方鲜食枣的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鲜食杏引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引进了21个地方品种,进行了8年栽培试验,从适应性、产量、果实品质、抗病性、抗逆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认为五月鲜、银香白、果杏适合城市郊区作为鲜食品种发展,张公园、崂山大红杏、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黄口外、李梅杏可作为晚熟鲜食品种延长杏果市场供应期,串枝红可选择为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对鄂豫陕接壤区引种栽培的26个山楂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13个引种时间较长,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并合规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晋京南1号、山东大敞口、大红袍釉山西798202性状表现最佳,可以大力推广;山东大金星和豫北红等次之,可适当发展;北京小金星和朱砂红表现欠佳,应考虑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1.
菠萝果皮鲜汁蛋白酶活性一般在0.03—0.06万单位/g,总糖6%—8%,总酸0.35%—0.65%,挥发酸0.02%—0.20%,pH值3.5—4.1。夏季有效成分比冬季高。随自然贮存时间延长,酶活性、总糖含量逐渐降低,总酸、挥发酸逐渐升高。尤以总糖变化最大,贮存6d,下降幅度达82%。保鲜剂对总糖保护有明显效果,对酶活性保护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2.
为给无花果的保鲜、贮藏及加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10个品种无花果八成熟和全熟果实的10个品质指标的差异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从外观看,无花果果实随着成熟度的上升而明显增重;不同成熟度果实其果皮亮度的变化均不大,但其果皮颜色有所分化。从果实的营养价值及品质理化指标看,无花果的果实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其果实比重与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糖酸比尤呈跳跃式增长,全熟果实的糖酸比是八成熟果实的1~3倍。综合外观和营养价值及理化指标等因素考虑,金早、金傲芬、波姬红均可作为鲜食和深加工利用的代表性品种。  相似文献   

13.
榕树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地位和综合利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榕树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并对聚果榕、鸡嗉果榕的成熟果实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除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外 ,聚果榕、鸡嗉果榕的榕果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 C的含量特别丰富 ,分别为 0 .68mg· g-1和 0 .2 8mg· g-1。矿质元素中 ,以钾、钙、镁的含量最为丰富。榕果能为食果动物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成分 ,榕果具有数量多、产量高、一年四季均挂果的特点 ,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以漾濞玉香梨、巍山红雪梨、云龙脉地弯梨3个大理州晚熟梨主栽品种为试材,在果实外观品质观测的基础上测定果实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和粗纤维等含量,并与北方的代表品种库尔勒香梨、鸭梨和黄冠梨等品种的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梨采摘时含糖量较低,甜味比库尔勒香梨、黄冠梨和鸭梨差;3个梨品种的含酸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丰富,酸味比库尔勒香梨、黄冠梨、鸭梨重,表现出特有的酸甜适度风味。  相似文献   

15.
优质抗裂金丝小枣新品种‘沧金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金1号’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选育。果实圆形,个大,纵横径平均为2.61 cm×2.58 cm,成熟果实紫红色,平均单果重8.3 g,最大单果重12.7 g,制干率60%,鲜果含可溶性固形物32.08%,Vc451 mg/100 g,干枣含糖量73.5%;味甘甜微酸,品质上等,可食率97%,肉厚核小,制干率60%,适于鲜食和制干。株行距3 m×5m,嫁接后连续3 a开甲,株产鲜枣20.5 kg,产量13.84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0%;连续4 a开甲,株产鲜枣21.5 kg,产量14.51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3%;连续5 a开甲,株产鲜枣23.5 kg,产量15.86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2%;耐瘠薄,抗盐碱,抗病能力强,抗裂果,裂果率低于3%;2010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苦竹竹笋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苦竹竹笋营养成分的测定,苦竹笋干物质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灰分、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28.42%、4.89%、21.83%、5.47%、0.206 3%;每100 g鲜竹笋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15.4m g;每100 g竹笋干物质中Zn 5.379 m g、Cu 2.454 m g、C r 0.374 m g、F e 18.642 m g、Pb 0.018 5 m g。研究结果表明苦竹笋中粗蛋白质与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粗脂肪,属高蛋白、高纤维、低脂型可食蔬菜资源,对促进肠胃功能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苦竹笋中富含锌、铜、铬和铁,对由于缺乏锌、铜、铬和铁而引起身体多种功能紊乱的患者有一定的裨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半翅目常见食用昆虫与营养价值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用半翅目昆虫的习谷古今中外都有记载。在云南省,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有食用蝽象的习俗,食用的蝽象有多种。云南常见的5种食用蝽象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蝽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平均粗蛋白的含量为51.84%,负子蝽的蛋白含量可高达73.52%;平均脂肪含量为33.21%,平均总糖含量为2.61%;平均氨基酸总量为45.68%,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平均为18.52%,占氨基酸总的40.54%。5种食用蝽象还含有K、Na、Ca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吉林省松原市建立了杨树对青杨天牛抗性的栽植实验区,调查了10个不同品系杨树的青杨天牛发生量,并对各杨树品系枝条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杨树品系间青杨天牛的发生量以及枝条中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差异均极其显著;杨树品系青杨天牛的发生量与可溶性总糖及含水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0.684),但与全氮及蛋白态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66和-0.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花楸树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部位物质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以及不同生境条件对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及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花楸树不同部位(嫩枝、嫩叶、成熟叶、鲜果和干果)营养和药用物质。[结果]结果表明:花楸树不同部位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物质,其中成熟叶片中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干果中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酚、花色苷和单宁含量较高;与北京花楸相比,花楸树不同部位蛋白质、花色苷、黄酮类物质和总酚含量均较高,其中果实中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约为北京花楸的3倍和5倍,成熟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和总酚含量约为2倍;花楸树新鲜果实中黄酮类和酚类物质种类丰富,其中槲皮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最高,且分别约为北京花楸的1.5倍和3倍。[结论]与北京花楸相比,花楸树的营养物质和药用成分的含量更高,值得加强其果实和叶片中黄酮和果实酚类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从云南榧的新鲜茎与叶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和5株内生放线菌,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内生菌对小麦雪腐病菌、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等10种植物病害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云南榧内生真菌粗提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TY3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TY7对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及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5株内生放线菌中,菌株FTY1、 FTY5、 FTY7无抑菌活性,而菌株FTY2对10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 FTY6对辣椒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表现出了很强抑菌活性。该实验结果为云南榧内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