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山楂是山西省重要干果之一,品种多,资源丰富,平原山地均有栽培,本文介绍了山西省山楂的优良品种及其特性,并结合本省的实际经验阐述了山楂的育苗方法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鲜食山楂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从 37份品种 (品系 )中 ,经 10多年的栽培调查试验 ,选育出具鲜食特色的山楂新品种甜红子、面红子和毛红子。 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超过 10 % ,糖酸比值大 ,营养丰富 ,鲜食甜酸适口、香味浓郁、风味极佳 ,是我国稀有的适于鲜食的山楂珍品。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丰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对果实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3.
山楂又叫红果、山里红,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果树树种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尔雅》、《本草纲目》等古书中均有关于山楂的记载。山楂野生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很多,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984年,林州市(当时为林县)曾被列为全国七大山楂基地县之一。 历史上,山楂以野生为主,栽培零星,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70年代中后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5省、市的生产、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成立了全国山楂生产、科研协作组,推动了各地山楂生产的发展,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的地方产量甚至翻番,果实品质也较前大有改善。特别是80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栽植的山楂多是从北方(如山东、河北等地)引进的嫁接苗,其砧木多为北方野山楂。北方野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栽培山楂的野生种,以此为砧木进行嫁接,属于本砧嫁接,二者不存在亲和的问题;但南方野山楂(C.cuneata)与栽培山楂是同属中的两个种,以此为砧木嫁接栽培山楂,其亲和力如何,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不多。我省丘陵和山地的野山楂资源极为丰富(大别山区分布密集者每亩达3000株以上),为此,开展了以野山楂为砧木、栽培山楂为接穗的嫁接试验,通过对二者的亲和力的了解,能准确有效地开发利用本省的野生山楂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软籽山楂为山楂属变种,由于果实种核变软而得名。抚红软籽山楂为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过数年系统观察研究从软籽山楂资源中选育出的珍稀树种,2011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013年4月申报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保护受理编号2013013。该品种属高钙富VC功能性食品,几乎全果可食,同时又极具绿化观赏价值而备受欢迎。自品种审定以来,全国已有14个省的59个地区引种栽培。为更好的发挥新品种的栽培价值,促进抚  相似文献   

6.
山楂优质品种——大旺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旺是1976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从吉林省磐石县栽培山楂中选出的农家品种。1980年通过省级审定,命名为大旺。该品种以其品质优良、丰产性强、市场销售好、经济效益高,深得广大果农喜爱,逐渐成为兴隆县山碴的主栽品种之一,为了达到丰产、稳产、优质的目的,除了选好园址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引进敞口、绛红、辽红3个山楂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能正常生长,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引种品种以敞口最好,降红次之,辽红较差;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栽培措施对山楂产量的影响次序是:品种—施氮量—密度;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山楂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明显差异,立地类型以沟坡为优,梁坡次之,梁峁顶最差,栽培株行距以2 m×4 m为最优。  相似文献   

8.
山楂不仅营养丰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988年至1990年对昆明地区山楂种质资源的调查,初步模清了昆明地区山楂的产量、分布及品种(类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沙荒地栽培山楂是发展沙区经济和治理土地沙化的重要途径。为了评价沙荒地栽培不同品种山楂果实的营养品质,测定了6个山楂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楂品种的果肉率、总酸度、总糖、黄酮、总酚和Vc含量相互间有明显的差异。各指标变幅依次为44.46%~76.73%、0.79%~2.16%、6.48%~14.17%、20.06~51.22mg/g、4.94~51.22mg/g和43.06~150.86mg/100g。综合营养品质甜口山楂最好,甘肃山楂综合品质次之,山里红、红棉球和大金星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
山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适于制成各种加工品。但是目前由于山楂品种杂乱,管理粗放,其栽培技术与管理急需规范,本文介绍的山楂栽培与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广大林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丹江水库位于鄂西北,豫西南的汉江,丹江流域,其库区范围内山峦起伏,山地面积大,野生山楂资源丰富,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种栽培山楂以来,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广大移民尝到了甜头,逐步形成了引种栽培热潮。为了筛选出适应丹江库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及时淘汰劣种和非栽培种。我们于1985年对该地区早期引进的,现已开花结果的品种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现将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楂是用途广泛的重要经济树种之一,陇南地区的成县,武都、徽县、康县从一九八五年相继引种,而以康县引种树量较多、规模较大。一九八八年九月,我们对康县1.5万亩山楂引种栽培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山楂苗木从山西绛县引进,苗龄2—3年,品种为敞口、大金星,山西粉口。苗高80—100厘米。主要栽植在城关、三官、王坝、碾坝四个乡(镇),现保存成活25万株,折合面  相似文献   

13.
山楂是我国特有果品,近儿年来山楂生产发展迅速,截止1988年全国山楂栽培面积达400万亩以上,连云港市栽培面积达9.8万亩,年总产量达1304吨,加工1100余吨,且大部分加工产品已出现严重滞销趋势。预测至1995年连云港山楂总产量将达4.9万吨,是1988年的37.8倍。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山楂果实巨大资源,必须采取开发山楂加工适路产品,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我省有大山楂 Crataegus scabrifolia(Fr)Rehd;小山楂(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两种。前者为乔木,仅有另星栽培;后者为灌木,野生于深山杂灌木林中,分布广,资源丰富。山楂适应性强,不占耕地,结果性能好,经济效益高.果实味甜酸,果肉含糖14%、蛋  相似文献   

15.
从37对苹果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有多态性引物,对采自河北省兴隆县的36份山楂品种进行分析,共扩增条带52条,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2~6条,多态率在50%~100%之间。利用DPS软件计算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000~0.844 0,表明供试样品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遗传距离为0.59处,36份山楂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34个山楂系统品种资源和1个伏山楂系统品种,这一类群的山楂系统品种资源有部分样品没有互相区分开,可能与所选样品全为山楂系统资源,其亲缘关系较近有关,也可能与选择引物较少有关;第二类群只有雾灵红1个样品,说明采自兴隆县的雾灵红品种与其他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差较远,可能是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7年开始,在黄河下游故道的风沙化土地上进行了山楂栽培试验,旨在探索新垦沙地上,山楂栽植的适宜期和方法、沙地土壤改良措施、栽培及管理技术等,为沙地栽培山楂提供技术。  相似文献   

17.
山楂为我国原产特有的果树资源,杂交育种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向,而研究品种间的杂交亲和关系对于亲本选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梨亚科S-RNase基因的通用引物对21个山楂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反应,每个品种得到1~2个特异性DNA条带。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根据S-RNase基因序列进行聚类分析,推测了山楂品种的杂交亲和关系,而且田间杂交试验验证了推测结果。本研究对于山楂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新疆是我国栽培核桃的主要发源地。五十年代以来,各省(市)、区陆续引入新疆的核桃良种。目前,新疆核桃已成为丰产栽培和选育良种的重要品种资源之一,但由于对其经济效益及生长发育特性尚有不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良种资源的有关特性,我们对南疆主产区的优良类型和单株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系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库区处协作的《鄂豫陕接壤区(丹江库区)山楂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规范》科研课题,经过4年多的努力,于1985年初取得成果,并于最近在武汉市通过技术鉴定。丹江库区幅员广阔,山峦重迭,野生山楂资源极为丰富。为促进丹江库区山楂生产的发展,挖掘山楂生产潜力,繁荣库区经  相似文献   

20.
我省山楂资源丰富,栽培历史较长,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全省共有山楂树2388.88万株,结果树327.3597万株,1986年产量为729.006万公斤。但是长期以来,多数成龄山楂树仍处于半野生栽培状态,管理粗放,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栽培品种混杂我省山楂栽培品种多由山东引入,但由于民间长期采用根蘖苗就地嫁接繁殖,致使品种良莠不一,树体生长发育慢,结果迟,产量低,仅果肉就有绿色、白色、粉色、红色之分,严重影响着山楂生产的发展。其次苗木产销缺乏管理,生产无计划,质量无标准,销售无牌价,检查无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