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喹烯酮预混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50羽7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喹乙醇对照组饲喂添加75ppm的喹乙醇预混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75ppm的喹烯酮预混剂基础日粮,试验期35d。结果:实验组肉鸡的末期平均体重、净增重和日增重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喹乙醇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两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3.69%(P<0.05),比喹乙醇组高1.5%(P>0.05)。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营养水平条件下喹烯酮对肉鸡有良好的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日粮中添加 l-肉碱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的影响。添加浓度为200ppm,400ppm 的试验组较不添加肉碱的对照组绝对体增重分别增加了68%和28%;饲料增重比分别降低8%和10%;肉碱浓度为200ppm 的日粮较400ppm 的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喹烯酮对肉用仔鸡的增重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5ppm、50ppm及75ppm三个剂量的“喹烯酮”与“喹乙醇”对肉用仔鸡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表明,50ppm、75ppm剂量均能明显促进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其中以75ppm剂量最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喹烯酮”增重率为121.99%,“喹乙醇”增重率为118.14%,“喹烯酮”的增重率稍高于“喹乙醇”,证明“喹烯酮”确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通过临床扩大试验,选取75ppm添加剂量的“喹烯酮”进行了9批试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平均增重率为117%;减少死亡率5.42%;提高饲料利用率12%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喹烯酮预混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50羽7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喹乙醇对照组饲喂添加75ppm的喹乙醇预混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75ppm的喹烯酮预混剂基础日粮,试验期35d。结果:实验组肉鸡的末期平均体重、净增重和日增重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喹乙醇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两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3.69%(P〈0.05),比喹乙醇组高1.5%(P〉0.05)。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营养水平条件下喹烯酮对肉鸡有良好的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靖  王井亮  周明  陈征义 《养猪》2011,(4):43-45
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替代抗菌药物喹烯酮对肥育猪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姜黄素在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选取64头体重约7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将其分为4组,每组16头猪。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喹烯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400 mg/kg姜黄素,试验期40 d。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替代肥育猪饲粮中的喹烯酮,对猪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血清葡萄糖、总蛋白浓度,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和丙二醛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根据生长性能试验,肥育猪后期饲粮中姜黄素的适宜添加量为300 mg/kg;而根据猪血清生化指标试验,则为400 mg/kg。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赵荣材研究员主持的国家专用化学品专项“饲料添加新药喹烯酮的研制和应用”课题 ,在兰州通过由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和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 ,并对其成果进行鉴定。该项目通过化学合成 ,药理实验 ,毒理实验 ,临床实验 ,中间试验和推广应用等工作 ,表明“喹烯酮”作为畜禽饲料新药 ,对猪、鸡有明显的抗病和促生长作用 ,提高增重率10%以上 ,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 ,降低腹泻发病率50 %以上。“喹烯酮”毒性低 ,仅为目前国内外常用同类药物“喹乙醇”的25 % ,长期添加饲用无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用硝酸稀土以300ppm、600ppm、900ppm 水平添加到混合日粮中饲喂甘肃白猪210天,结果发现稀土对提高猪日增重和产肉量,降低饲料消耗和饲养成本都具有显著效果,以300~600ppm 添加量效果为佳。平均日增重可以提高12.27%~13.76%;料重比降低10.11%~2.1%;千克增重节约饲料0.46~0.55kg,节约饲料费用0.30~0.36元;投入1元的稀土可获25~46元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正> 喹乙醇又名“快育灵”,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助长剂,能促进畜禽健康生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为探讨喹乙醇在本地饲养条件下的饲养效果,我公司1986年进行了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喹乙醇的饲喂试验。试验猪选择杜洛克×上海白杂交一代仔猪23头,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同一日粮配方,试1组添加 50ppm的喹乙醇,试2组添加100ppm,对照组不添加。整个试验期划分为20~45公斤和45~90公斤体重两个阶段。预试期15天,正试期107天。试验结果:试1、2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3%和10.88%;饲料报酬提高5.73%和6.25%,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含黄曲霉毒素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降解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50头90日龄健康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2组为阳性对照组,饲料中添加400mg/t黄曲霉毒素B1;试验3~5组为试验组,在添加黄曲霉毒素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霉菌毒素降解剂。结果表明,添加0.1%~0.2%霉菌毒素降解剂能够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消除黄曲霉毒素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危害;降低生长育肥猪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霉菌毒素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梁琳  莫棣华 《饲料工业》1990,11(11):34-35
在平均温度为30℃、最高温度为35℃的炎热气候条件下,将1440只AA肉用仔鸡均分为3组,每组设6个重复,第一组为对照组(不加任何促生长剂),第二组添加20ppm速大肥,第三组添加40ppm杆菌肽锌。饲养期为49天,试验结束各组平均体重分别为1685.4克、1765.1克、1709.6克。经方差分析第二组与第一组差异极显著(P<0.01);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饲料转化比分别为1.99、1.93和2.01。饲喂“速大肥”可使肉用仔鸡增重提高4.8%,每单位增重节省饲料3%,经济效益提高3.48%。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生长促进剂对肉用仔鸡具有生长速度快、增重效果好、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选择800只体重在500g的艾维茵肉雏鸡,设4个试验处理,每一处理200只。4个处理中以典型的肉鸡饲料配方同时添加土霉素和盐霉素为对照组;在对照组饲料中添加0.7%小苏打,简称小苏打组;用250ppm高铜替代对照组饲料中的土霉素,简称高铜组;用0.7%小苏打添加到250ppm高铜替代对照组土霉素的饲料中,简称高铜小苏打组。肉雏饲养试验从18日龄开始至56日龄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象土霉素这种抑菌促生长药物添加剂可被小苏打部分替代或被高铜和小苏打全部替代;小苏打组的饲喂效果最好,单位增重饲料消耗比对照组节省4.9%;添加高铜对肉鸡生长无明显作用,肉鸡可以耐受250ppm高剂量来自硫酸铜的铜离子;在对照组饲料中添加0.7%小苏打,每只肉鸡的单位增重耗料成本依然比对照组节省0.153元。  相似文献   

12.
“速大肥”(Stafac)的主要成份是维吉尼霉素(Virginiamycin)。是美国史克药厂畜禽保健公司(Smith Kline Animal Health Products)生产的专利高科技产品。据介绍“速大肥”是促进畜禽鱼虾迅速生长,加快增重、提高饲料效率、并能预防疾病的生长促进素。为表证其使用效果,受农业部科技司委托,进行了用“速大肥”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生长促进剂)饲养肉仔鸡的比较试验。第一期试验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用1440只 AA 肉用仔鸡,均分为三组,每组设6个重复,第一对照组(不加任何促生长剂),第二组添加20ppm 速大肥,第三组添加40ppm 杆菌肽锌。饲养期49天,期末各组平均体重分别为1685.4克,1765.1克,1709.6克。经方差分析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组饲料转化比分别为1.99、1.93和2.01。在平均温度为30℃最高温度为35℃的炎热气候条件下,饲喂“速大肥”可使肉用仔鸡增重提高4.89%,每单位增重节省饲料3%,经济效益提高3.48%。试验结果表明:“速大肥”对肉用仔鸡具有生长速度快、增重效果好、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建议“速大肥”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长促进剂在肉用仔鸡饲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抗菌肽与常用抗菌素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黄霉素、抗菌肽、喹烯酮和喹乙醇等4种促生长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800尾体重为(10.3±1.4)g的健康罗非鱼鱼种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不同处理组基础饲料一致,饲料中分别添加10 mg/kg黄霉素、50 mg/kg喹乙醇、50 mg/kg喹烯酮和100 mg/kg抗菌肽(天蚕素),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试验全期不同处理组罗非鱼成活率都达到100%,饵料系数、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前5周不同处理组罗非鱼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第6周抗菌肽组增重显著高于喹乙醇组和喹烯酮组(P<0.05),全期增重抗菌肽组极显著高于喹烯酮组(P<0.01),显著高于喹乙醇组(P<0.05),黄霉素组的增重显著高于喹烯酮组(P<0.05),喹烯酮组和喹乙醇组无显著差异(P>0.05),黄霉素组和抗菌肽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证明,抗菌肽和黄霉素在促进罗非鱼生长方面优于喹乙醇和喹烯酮。  相似文献   

14.
朱健  缪曙光  张引 《饲料工业》2003,24(7):27-28
试验选用28头6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分成两组。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以观察添加复合酶对次粉日粮23~69kg生长肥育猪的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的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8.8%,饲料转化率提高5.2%,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4.6%,且腹泻率减少90%。  相似文献   

15.
选用40~50日龄德系长毛兔54只,按血缘、性别、体重、日龄等随机分为6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外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75、100和125ppm喹乙醇,观测毛用幼兔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75ppm喹乙醇可提高日增重,降低饲料成本。尤其是日粮中添加75ppm喹乙醇的试验组,其增重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赵荣材研究员主持的国家专用化学品专项“饲料添加新药喹烯酮的研制与应用”课题,在兰州通过由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和农业部全国饲科工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并对其成果进行了鉴定。该项目通过化学合成、药理试验、毒理实验、临床实验、中间试验和推广应用等工作,表明“喹烯酮”作为畜禽饲料新药,对猪、鸡有明显的抗病和促生长作用。提高增重率10%以上;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腹泻发病率50%以上。“喹烯酮”毒性低,仅为目前国内外常用同类药物“喹乙醇”的25%,长期添加饲用无不良反…  相似文献   

17.
选用施格×三江白猪杂交一代幼猪25头,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1,2,3,4,5组),每组5头,分圈饲养.在含锰27~31ppm的玉米-豆粕型实用无鱼粉日粮中分别添加锰(以MnSO_4·5H_2O形式)0ppm,20ppm.40ppm,80ppm,160ppm,依次饲喂各组试验猪.应用最优非线性回归方法及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了30~90kg阶段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锰对增重和组织中几种矿物元素(钙、磷、镁、锌、铁、铜)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锰在27~191ppm范围内对30~90kg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日平均采食量(ADF)变化不显著(P>0.05);第2组(日粮锰含量为47~51ppm)猪的平均日增重(ADG)、饲料效率(G/F)较其他组高(P<0.01或0.05);锰对增重具有直接促进作用(P_1=0.2687),但含量不宜过高(Σrijpy=-1.1470).铜沉积的升高,是引起增重的原因之一(P_7=0.4207,Σrijpyi=0.5286).被毛作为评定锰营养状态的指标是可取的.锰沉积与其他几种矿物元素沉积的关系非常复杂,建立了有关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复合生物菌酶产品粮化酶及其秸秆生化饲料应用于生长育肥猪生产中的效果,试验共设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设置0.5‰、1.0‰、1.5‰粮化酶和5%、10%、15%生化饲料加入配合饲料中饲喂,设置常规饲料组为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中添加1‰左右粮化酶,生长育肥猪增重增效明显;在配合饲料中添加5%~10%生化饲料可降低饲料成本,生长育肥猪增效显著,过多添加则增重慢。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三个那西肽试验组Ⅰ、Ⅱ、Ⅲ(1.25ppm、2.5ppm、5ppm),另设一个空白对照组,一个喹乙醇对照组(40ppm)。经过50天的饲养,添加2.5ppm那西肽的促生长作用最为明显,其增重率达到15883.33名,其次为喹乙醇组增重率为15558.33名。饵料系数1.25ppm、2.5ppm组都较低,低于喹乙醇组。三个试验组的增重率、成活率、饵料系数结果都好于空白对照组。1.25ppm、2.5ppm和喹乙醇组体长增长率都比较明显的高于空白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25ppm~2.5ppm那西肽可以较好的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棕榈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平均体重(32.13依2.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4%、7%、10%棕榈粕日粮。各组环境条件一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照常规饲养管理进行,预饲期7天,试验期26天。结果显示院随着棕榈粕添加量(<7%)的增加,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逐渐提高。7%棕榈粕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棕榈粕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4%棕榈粕组和7%棕榈粕组平均日增重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当棕榈粕添加量达到10%时,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比7%棕榈粕组显著降低,基本与对照组持平,且10%棕榈粕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生长猪(30kg)日粮中添加4%-7%棕榈粕可促进猪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而当棕榈粕添加量达到10%时,会影响生长猪的采食量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