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荃银2号"是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荃银2号具有较强的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多,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皮棉产量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38.5%。  相似文献   

2.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可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以非转基因常规棉赣棉11号为对照,用当年的种子进行年前与年后室内发芽试验,研究转双价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和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种子的越冬能力,结果表明:室内常温越冬后,转双价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并未衰减,反而有所增强,分别提高0.75和1.00个百分点,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的发芽势及发芽率都提高1.00个百分点;而常规棉(CK)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衰减2.75和1.00个百分点,这说明转双价抗虫基因棉及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种子的越冬竞争能力较强。此外,3个供试棉花品种的种子野外越冬均不能发芽和生苗,野外播种无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4.
科占9号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中籼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2020-2021年2年区域试验均比对照增产,2021年生产试验,亩产量高达622.11 kg/亩,米质均为部标优质二等。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相似文献   

5.
荃香优89 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香9A与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R89作恢复系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水稻新品种荃香优89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具有抗病性好、米质优良、抗倒伏能力强等优势。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品种荃香优89的生育特性,掌握其高产高效栽培方法与技术,2019-2020年在浏阳市北盛镇、古港镇和小河乡等多个乡镇开展了试验示范栽培种植。试验表明:荃香优89具有熟期适中,抗性较强、丰产性能好和稻谷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银棉2号(sGKz8)是2005年我国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个转双价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选育,其核心技术居同行业领先。经过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棉是指植株体内含有人工合成的抗虫基因的棉花 ,换句话说 ,就是植株自身具有杀虫作用的棉花。根据所含抗虫基因的类型 ,转基因抗虫棉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只含有一种Bt杀虫基因的抗虫棉叫单价抗虫棉 ,另一种是同时含有Bt和CpTI两种杀虫基因的抗虫棉叫双价抗虫棉。由于Bt和CpTI杀虫机理不同 ,所以与单价抗虫棉相比 ,双价抗虫棉抗虫谱广泛 ,而且不易丧失抗性 ,可以延长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美国抗虫棉品种均为单价抗虫棉 ,我国的抗虫棉品种既有单价的 ,也有双价的。1 国内外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简介1 987…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一家以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水稻、油菜、玉米品种为主要业务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是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创业版首批上市公司,属于中华民族种业的国家队。湖北荃银高科以安徽荃银高科为依托,以自有研发团队为基础,现已育成了多个各具特色、极具开发价值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公司现已整合或自己选育了新两优223、新两优343、全两优681、全两优一号、全两优四号、荃优华占、金优88等一大批能满足不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江苏农业科学》增设新栏目《江苏农业科学》从2005年第4期始增设新栏目“资源与环境”,内容涵盖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土地复垦、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相关部门合作共建。信息快递江苏省第一个双价抗虫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江苏省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不久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长江流域棉区育成的抗虫棉多为单价Bt基因抗虫棉,而苏杂3号不仅含Bt抗虫基因,同时还具有CpTI抗虫基因,属于双价抗…  相似文献   

10.
荃香优512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荃香9A×YR512"选育的高产、优质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该品种在湖北孝感种植,表现出高产、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荃优丝苗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7):95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8品种名称:荃优丝苗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荃9311A×五山丝苗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3 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9 d。株高119.6 cm,穗长25.3 cm,每667  相似文献   

12.
湘杂棉1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杂棉12号是利用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湘V101株系材料为母本,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石远321选系湘E-28材料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组合.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好,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Q两优粤五丝苗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以全151S为母本,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粤标5号为恢复系,于2016年配组,经2017-2018年连续2年多点测试后,于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09,(8):48-49
<正>日前,由天津市原种场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共同承担的《双价抗虫三系杂交棉新品种"银棉2号"的示范推广》项目结题验收。三年累计在津推广"银棉2号"1.59万公顷,农民增收6278万元,成为津郊农民的"致富棉"。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双价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于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5015。苏杂3号(原名:宁杂602、SGKz9),集高品质、高产、抗虫于一体,是江苏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个双价抗虫杂交棉。1产量表现苏杂3号2002~20  相似文献   

16.
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邮编:453000,电话:0373-5682806)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常规棉花新品种棉乡368,前不久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机制新品种,成为农业部优先推荐的抗虫、抗病棉花新品种。具有抗旱、抗枯、抗黄萎病、高抗棉铃虫、优质高产等优点。其综  相似文献   

18.
荃优822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9311A与恢复系YR0822配组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荃9优801是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荃香9A作母本,用YHR80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组合参见了国家长江上游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8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082。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江苏省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不久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