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室内吡虫啉汰选法,对烟粉虱种群进行了连续14代的抗性筛选。结果显示:在筛选初期(16代),吡虫啉抗性增长较为缓慢,从第8代起抗性增长速度加快,到第14代时抗性达到8.64倍,且毒力回归方程中的斜率由1.772降低为0.838。此外测定了烟粉虱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显示:抗性种群的CarE和MFO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35和1.20倍,表明CarE和MFO活性增强是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增加的重要原因;而两个种群间GSTs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吡虫啉汰选法,对烟粉虱种群进行了连续14代的抗性筛选。结果显示:在筛选初期(1~6代),吡虫啉抗性增长较为缓慢,从第8代起抗性增长速度加快,到第14代时抗性达到8.64倍,且毒力回归方程中的斜率由1.772降低为0.838。此外测定了烟粉虱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显示:抗性种群的CarE和MFO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35和1.20倍,表明CarE和MFO活性增强是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增加的重要原因;而两个种群间GSTs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二斑叶螨抗四螨嗪品系筛选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并明确其解毒酶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结果】室内用四螨嗪筛选二斑叶螨21代(Clo-R21品系),抗性倍数(RR)为122.26;Clo-R21品系对哒螨•四螨嗪和浏阳霉素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21.80和10.66;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三唑锡和苦皮藤生物碱具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6.85、5.45、5.02、3.88、3.48、1.68;对苯丁锡、唑螨酯、噻螨酮具有负交互抗性,RR分别为0.72、0.65、0.55;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增效磷(SV1)对抗Clo-R21品系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39、1.70、6.78、1.64;Clo-R21品系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25、2.04、1.91、1.98和26.68倍。【结论】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主要受MFO介导,而CarE、ACP、ALP和GSTs也参与四螨嗪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增效磷(SV1)、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月桂氮酮(Azone)对氧乐果有显著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在202.3~705.0之间;对久效磷、灭多威有一定增效作用,CTC分别在112.5~210.2和108.7~131.0之间,说明枸杞蚜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活性增高和表皮穿透作用降低有关.月桂氮酮对吡虫啉有一定增效作用,其它增效剂对吡虫啉则无增效作用.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氧乐果抗性与AChE活性增高有一定相关关系,而羧酸酯酶活性增高与枸杞蚜虫对氧乐果、久效磷、灭多威抗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詹兴堆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2):2713-2719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柑橘木虱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抗药性及代谢机理,为合理选择药剂有效防治柑橘木虱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浸液法和浸虫法测定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阿维菌素、啶虫脒和噻虫嗪等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敏感种群(SS)、福建省长泰县种群(FJ)、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种群(GD)、湖南省新宁县种群(HN)、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种群(JX)和福建省三明市莘口镇种群(SM)若虫及成虫的毒力,计算不同种群对供试杀虫剂的抗性倍数;通过测定不同地区柑橘木虱种群成虫的酯酶(E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P450活性,研究其代谢机理.[结果]各种群2龄若虫对啶虫脒的抗性倍数为9.0~19.0,对噻虫嗪抗性倍数为7.6~18.4;各种群成虫对啶虫脒的抗性倍数为11.3~17.2,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为5.2~12.3.其他4种供试杀虫剂中,JX种群2龄若虫对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4、7.3、4.7和7.6,成虫对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8.2、3.6和2.9;其他种群成虫或2龄若虫对至少2种杀虫剂敏感.解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N种群、JX种群和SM种群的EST活性高于敏感种群,且差异显著(P<0.05,下同);FJ种群、GD种群和HN种群的GSTs活性高于敏感种群,且差异显著;除FJ种群外,其余4个种群的P450活性高于敏感品系,且差异显著.[结论]柑橘木虱若虫期是杀虫剂防治的关键时期;5个地理种群对供试6种杀虫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可能与柑橘木虱的EST、GSTs或P450等代谢酶活性升高相关.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合理选择药剂,并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 据本所监测,1990年郑州、太康棉田的棉蚜对菊酯类农药已有数千倍的抗性水平,对氧化乐果的抗性也十分显著。研究证明,昆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增强是有机磷和菊酯的解毒途径之一。另据报道(冯国蕾,1987),增效磷(SV1)对MFO具有抑制作用,YZ—910农药增效剂(广东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具有良好扩散、粘附和湿润能力。本研究旨在将此二种增效剂加入杀虫剂中,以提高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确定经济有效的配方为农业生产服务。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药剂种类:40%增效磷由中科院动物  相似文献   

7.
棉蚜啶虫脒不同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棉蚜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抗感品系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1.04和1.69倍.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结论]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比较江西贵溪和金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的耐药性与MFO细胞色素P450活性,并测定PB和SV1两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MFO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耐药性强的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体内MFO细胞色素P450含量较耐药性弱的金溪种群高。PB和SV1对马尾松毛虫体内MFO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有所加强,且PB对马尾松毛虫体内不同组织MFO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较SV1强。表明PB和SV1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机制之一是直接抑制了马尾松毛虫MFO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降低了其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喷药继代汰选法和生化分析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木薯种质资源圃采集的朱砂叶螨为敏感品系(SS),用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进行15代抗性选育,获得抗性倍数为3. 25的抗阿维菌素品系(Ab-R)。经室内选育后,对Ab-R和SS解毒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Ab-R15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简称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简称GSTs)、多功能氧化酶(multi-functional oxidase,简称MFO)的比活力分别为SS的1. 27、1. 69、1. 92倍。此外,Ab-R5、Ab-R10、Ab-R15体内的MFO比活力与SS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筛选至10代时,Car E比活力与S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筛选至5代时,GSTs比活力与S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MFO比活力显著上升是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同时Car E和GSTs也参与了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对抗性枸杞蚜虫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增效磷(SV1)、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月桂氮酮(Azone)对氧乐果有显著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在202.3-705.0之间;对久效磷、灭多威有一定增效作用。CTC分别在112.5-210.2和108.7-131.0之间,说明枸杞蚜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MFO)、羟酸酯酶活性增高和表皮穿透作用降低有关。月桂氮酮对吡虫啉有一定增效作用。其它增效剂对吡虫啉则无增效作用。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氧乐果抗性与AChE活性增高有一定相关关系,而羟酸酯酶活性增高与枸杞虫对氧乐果、久效磷、灭多威抗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